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施政報告|工聯會促訂立外勞煞停及削減機制 修例保障新型勞動者權益
【有線新聞】面對失業率上升,工聯會建議訂立外勞煞停及削減機制。 工聯會向特首提交施政報告建議,當中關注香港就業問題,促請政府全面檢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以及將強積金欠供納入破欠基金保障範圍;又建議修例明確平台外送員的僱傭關係,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入境處推出領事保護和外遊安全繪本 加強兒童國民認同感
【有線新聞】入境處推出領事保護和外遊安全繪本。 處長郭俊峯、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代表等出席繪本發布會,郭俊峯致辭時說繪本會派發予全港1,500間小學和幼稚園,亦會上載到教育局供教師下載用於教學,希望小朋友透過繪本從小得到外遊安全資訊,亦從中了解國家如何保護在外港人,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感;又以近日以伊衝突為例,收到21名港人查詢,除一位伊朗籍港人仍留在當地,20人已安全徹離,當中7人有賴國家協助。 入境處處長郭俊峰:「整個撤離工作並不簡單,特別交通受阻,而且通信不便情況下,他們居住的城市要長途跋涉到邊境地區,有幸得到中國駐當地大使館非常專業、周全和高效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將軍澳綫故障|港鐵提交調查報告 政府要求「問題出現前」提升安全系數
【有線新聞】港鐵將軍澳綫上月事故,港鐵完成調查並提交予政府,調查發現是由於涉事路段連接高壓電的跨接線設置位置過低,令列車駛經時車頂觸碰到跨接線,出現短路及產生火花,進而影響到信號系統。 將軍澳綫當日事故正值下班繁忙時間,還持續五小時。港鐵提交調查報告,解釋當日短路的電纜在鰂魚涌站附近、鄰近海底隧道防洪閘位置。這位置的供電設計與一般路段有分別,一般情況下連接高壓電的跨接線會先由饋電線連接到承力線,再連接到供電予列車的接觸線。 由於事發路段附近有防洪閘,於是採用特殊配置,跨接線由饋電線直接連接到接觸線,在防洪閘降下時接觸線可以分離。造成多次短路的成因是由於跨接線設置不當,出現下垂,列車以正常速度駛經時車頂會觸碰到帶電的接觸線,導致短路及產生火花。至於同晚出現的信號故障,調查發現是由於信號設備房電線托架一支螺紋金屬桿,意外接觸到信號設備櫃,連接了主接地裝置,令故障電流波及信號系統。 港鐵指事故後已即時加固類似配置的電纜,亦會針對所有架空電纜及道岔裝置進行一次特別檢查,本月底前會完成將軍澳綫,其他鐵路綫就在8月底前完成,亦會加強應急能力及提升對乘客的資訊發放。 至於4月東鐵綫工程車故障,導致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蔡瀾離世|縱橫影視文化界六十多年 近年身體抱恙 仍開設頻道分享食經
【有線新聞】著名作家蔡瀾星期三離世,終年83歲。他縱橫影視文化界六十多年,幽默豁達的風格,深受讀者及觀眾歡迎,近年身體不適,仍不時在社交平台講食經。 蔡瀾:「現在醫學很昌明,如果你吃得太多糖有糖尿病都有藥丸控制,所以吃多些糖都不用怕,甜一些,生活已夠苦。」蔡瀾的社交平台公布,指他6月25日在養和醫院安詳離世,遺體經已火化,並遵從他生前意願不設任何儀式。 蔡瀾在新加坡出生,曾留學日本,精通多國語言,後來移居香港,先後在邵氏及嘉禾參與製作及監製多部電影,八十年代尾開始主持電視台清談及飲食節目,包括《今夜不設防》。他長期為報章雜誌撰寫專欄,又出版多本書籍,近年他開設社交媒體頻道,分享下廚心得,又舉辦書法展,一筆一劃展現他豁達的人生觀。蔡瀾:「如果你買股票,你不能將一張張股票貼在牆上,讓其他人或自己欣賞,這些你可以尤其有些調皮搗蛋的,你看了會笑,你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買股票不如來買書法。」 蔡瀾近年身體變差,他曾透露前年因救跌倒的太太跌斷股頸骨,之後坊間多次傳出他病危的消息,他的助理四月曾向報章澄清蔡瀾身體只出現小毛病。 重溫蔡瀾3年前專訪: 蔡瀾書法展笑得過癮 書寫快活哲學 做事從不古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明愛醫院:48歲女病人被誤切輸卵管 向病人及家屬致歉 八周內完成報告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公布上周一名48歲女士接受闌尾切除手術,醫生誤切輸卵管。 該名女士上周因腹痛入院,經電腦掃描後發現患有早期闌尾炎、輕微結腸炎,以及右側輸卵管旁有一細小囊腫,在接受微創闌尾切除手術期間出現滲血、輸卵管旁囊腫出現撕裂,止血後醫生判斷毋須把囊腫切除,五天後病人出現低燒、腹痛加劇,接受電腦掃描造影檢查後發現闌尾仍然存在。病理化驗報告顯示被切除組織屬輸卵管,調查懷疑手術部位附近有組織粘連,令醫生把輸卵管誤認為闌尾。 明愛醫院對病人及家屬致歉,已向醫管局通報事件並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作詳細調查,八周內完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嘉禾院線將全線停業 現有四間戲院6.29前終止租約
【有線新聞】香港嘉禾院線將全線停業。 嘉禾院線母公司橙天嘉禾娛樂集團發表公告,將停止香港經營的所有影城業務,餘下四家戲院奧海城、屯門、筲箕灣和大埔戲院將於星期日終止租約。集團在公告表示對營運及成本架構持續進行策略檢討,一直評估旗下香港戲院業務表現及可持續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姬耶安1英里跑出史上最快時間 未能突破4分鐘大關
【有線新聞】肯尼亞跑手姬耶安挑戰4分鐘內完成1英里失敗,仍造出女子跑手史上最快的4分6秒42。 賽道有配速燈引領,11男2女配速員圍著她跑。1,500米3屆奧運金牌得主姬耶安回到刷新世界紀錄的巴黎夏洛蒂體育場,姬耶安兩年前跑出4分7秒64,比荷蘭跑手施芬哈辛的舊紀錄快了近5秒,但要成為首位4分鐘內完成1英里的女子跑手,姬耶安每圈要快上次約2秒,即是平均1分鐘內要跑完1圈。 這位31歲肯尼亞跑手以3分1秒84完成頭3圈,最後一圈未能追上,圈速還要慢了點,但仍然創出史上最快的4分6秒42,完成約1,600米,姬耶安說已盡力,「這並不是在跑策略性比賽,或旨在打破世界紀錄,這次一個特別的賽事需要竭盡所有。」 有配速員協助減低風阻,身穿腳踏都是特製裝備,加上未符合世界田聯至少有3名正式參賽者的要求,今次成績不會當作正式世界紀錄,姬耶安說終有一日會成功,未來會繼續挑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機場無人巴士相撞 機管局完成調查 指誤判「死車」釀禍
【有線新聞】機管局完成調查機場禁區內無人駕駛巴士相撞事故,初步相信是一輛巴士誤將另一輛巴士當成「死車」,照常駛出路口導致意外。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其中一輛是由大路出小路,另一輛是小路出大路,大路入小路的車停頓超過三秒,另一輪巴士判斷它為『死車』或有問題的車,所以決定由路口駛出,兩輛車在同一時間一微秒一同啟動。車輛不要說損毀,是有輕微凹陷,其實連保險桿也不用換,剛好觸碰了。」 姚兆聰說兩車相撞時車速是每小時2.2公里,比行人步速更慢,煞車系統設計考慮到乘客體驗不會急煞。機管局已要求營運商改善車輛運行算法,除了駛出路口時減慢車速,會在兩周內加設車與車之間的交流系統,訂立路口的行車先後次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日本處決殺害9人死囚 石破任首相後首次
【有線新聞】日本處決一名殺害9人的死囚,為石破茂就任首相後首次執行死刑。 34歲死囚白石隆宏在社交平台聯繫有自殺念頭的女性受害人,提出幫助她們自殺,其後在神奈川縣公寓性侵和勒死8名受害人,又殺害其中一人的男友,警方於2017年發現殘肢。東京地方法院2021年判處白石死刑,周四早上執行。 法務大臣鈴木馨祐回應反對死刑的輿論時指,案件後果極為嚴重,對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不安,因此必須嚴格執行判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外長王毅將訪問法國、德國及比利時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下周一起一連7日訪問比利時、法國及德國。 外交部指應德國及法國外長,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邀請,王毅將訪問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期間亦會跟首相德韋弗及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會談。王毅之後會訪問德國和法國,分別舉行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中法外長會談,並出席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新一次會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14歲女童接種復必泰後離世 裁定死於自然 家屬擬上訴:無法接受
【有線新聞】14歲女童3年前接種復必泰疫苗後離世,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醫管局一方引述專家指若死者的心肌炎由疫苗引起,心肌解剖應檢驗出嗜酸性粒子細胞,但未有發現,又指女童到院前已心肌壞死,死者家屬表示考慮上訴。 戴綺婷的父親聽取裁決後離開法院,對裁決感到失望。死者家屬戴順强:「很健康的一個女孩,因為接種兩支疫苗突然死亡,竟然說死於自然。我這刻真的很難受,無法接受,無論上訴贏或輸,我都會幫女兒做最後的事情。」 戴綺婷2022年1月及4月接種復必泰疫苗,5月初突然嘔吐及發燒,到明愛醫院求診,入院3小時後因急性心肌炎死亡。醫管局代表大律師文嘉樂在庭上引述醫生及病理學家指出,若心肌炎由疫苗引起,心肌切片中應檢驗出嗜酸性粒子細胞,但解剖報告中未有發現;又引述病理學家說女童心臟酵素嚴重超標,大可能到急症室前已心肌壞死,院方當時已聯絡兒童醫院安排轉院,又為她的中央靜脈設置導管,完成不久全身抽搐,轉院能否逆轉結果是未知之數。 戴綺婷父親親自陳詞,指法醫未能確切指出女兒的死因,只是參考外國例子推斷與疫苗無關,又反問陪審團會否相信打針是很輕微的事情,不會引起任何影響。 死因裁判官林希維引導陪審團時指若認為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7日
一線搜查|街頭攝影師尋找「消失香港」 訪問120個香港故事 出書記錄老店最後情懷
常言道「世事常變」,香港社會也是每一日在變,有位攝影師希望為香港留一份紀錄,四出尋找「消失香港」,出書記錄老店最後情懷。他身體力行訪問120個「香港故事」,由玩具店到舊式影樓都有,甚至與90歲店主成為好友。 疫情令社區「洗牌」 未及好好了解歷史 本身從事廣告行業的Carlos在2021年開始在社區「周圍走」,走過有感覺的街道就會拍照。Carlos:「有一天我在整理自己的作品時,覺得(香港街道)很漂亮,那個時候開始很多店舖選擇不再經營,很多樓宇也重建, 然後那時候因為疫情時,大家也留在香港,被迫自己也多留意了這個社區。我拍照已經有十年了,原來沒有拍過這個地方,沒有好好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及故事,便覺得不想後悔多一次。」 「真的拿起相機,希望幫自己留一些回憶,大家將來看到這些照片時,也會有些共鳴或想起以前的事。」Carlos直言香港「開埠」這麼久,很多建築物周而復始地清折及重建,很多店舖一直在「循環」,就像在追趕時間,所以他每天都會到處去,儘量去些未去過的地方,看看有甚麼的店舖。 九旬店主成摰友 背妻「偷偷出來」飲茶 除了街景以外,Carlos還會走遍大街小巷,發掘不同的特色舊舖,因此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