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蔡英文會見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
【有線新聞】在台灣,蔡英文會見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時說,要深化和美國的夥伴關係。 蔡英文向奧布萊恩頒發勳章,表揚他對台美關係的貢獻,又表示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民主夥伴應該更團結,捍衛區域和平穩定。 奧布萊恩稱,希望美國通過的對台軍售,包括魚叉和刺針導彈等武器可以立即交付。奧布萊恩現時是美國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主席,早前表示若果大陸攻台,美國將會摧毀台灣的半導體設施,以免被大陸奪得。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監警會首兩月接280宗須匯報投訴 較同期增五成半 18宗涉毆打、濫權
【有線新聞】監警會今年首兩個月接獲280宗須匯報投訴,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五成半。 其中18宗被界定為嚴重個案,包括12宗毆打和6宗濫用職權。其餘九成多個案界定為輕微,疏忽職守佔最多、有148宗。另外有107宗涉及行為不當或態度欠佳、粗言穢語有7宗,今年未收到恐嚇或捏造證據的投訴。 監警會認為今年首兩個月投訴增加,主要因去年中開始疫情緩和,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令警員與市民接觸多了、投訴相對增加,當中12宗投訴證明屬實,47宗投訴無法追查或無法證實。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呈祥道巴士傾側|8傷者留醫 情況穩定
【有線新聞】呈祥道巴士撞壆意外,8名傷者留醫、情況穩定。 涉事巴士停在九龍灣車輛扣留中心,要接受驗車及蒐證,警方正循巴士機件性能、調查車速及司機駕駛態度等。54歲九巴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獲准保釋候查、下月中報到。車禍尚有8名傷者要留醫,其餘已經出院。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政府提修訂保護海港條例 若司長級官員批准 可豁免證明有「凌駕性公眾需要」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訂《保護海港條例》,維港內不多於0.8公頃的改善海港填海工程及臨時填海少於3公頃,經司長批准就可以動工,毋須再證明有「凌駕性公眾需要」。 堅尼地城海傍是熱門的日落「打卡位」,但車路臨海,要影相就要人車爭路。政府早前提出在這裡填海興建行人板道,但現行《保護海港條例》規定不可以在維港範圍填海,除非證明有「凌駕性的公眾需要」,並提供具「有力和令人信服」的資料。自2004年只有五個項目成事,涉及灣仔繞道、沙中綫、中九龍幹線等。政府認為條例是發展海濱的「絆腳石」,小型海港改善工程通常涉及無形好處,難以量化去證明有凌駕性公眾需要。 政府建議修例司長可向兩類工程批出豁免,第一類是不多於0.8公頃的海港改善工程,涉及海濱長廊、單車徑、觀景台等。第二類是不超過3公頃的非永久填海工程,限時三年內完成工程及回復原貌。消息指,司長審批項目時有責任確保不是「斬件式」填海,不鼓勵工務部門臨時填海三年後又再申請多三年。不符合這兩類要求的工程,繼續要證明有「凌駕性的公眾需要」,又引入新規定指明要獲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信納,並且收集公眾意見。 政府說修例是為了讓市民享受海濱,重申不會在維港範圍大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保險索償投訴|去年錄607宗 59宗屬確診保險 有快測陽性者因沒核酸證明遭拒賠
【有線新聞】保險投訴局去年接獲607宗索償投訴個案,59宗關於「確診保險」。有投訴人快測呈陽性,但未有按保單要求做核酸檢測,索償被拒。 不少人都會買保險給自己多一份保障,疫情期間不少保險公司推出新型肺炎確診保險,去年引來59宗投訴。其中有投訴人自行做快測,結果呈陽性,根據隔離令隔離了14日,提出索償結果被拒,原因是沒有按保單要求提供核酸檢測證明。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委員李紫蘭:「能否得直要看每個個案的情況,如提交了其他資料支持個案,我們都會去研究,但因為大部分的個案都只做了快測,從我們的角度就不能支持。我們有問所有保險公司你有多少保單是賠、多少拒賠,會否因為新冠而不賠。其實都不是,我們看到前方是很多的單,大約94%都有賠償。」 保險投訴局去年共接獲607宗投訴個案,按年增加約一成八。359宗已經審結,與索償相關的投訴,89人成功取回賠償。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合約還合約,字眼寫得很清楚,但就不是寫我們所想的東西,有些人就誤解了它,所以詮釋這個東西是收到個案最多的。」 委員會建議市民投保時應填清楚所有病歷申報,做任何檢查、治療前都可以先諮詢保險代理人的意見,確定項目受保才去做,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加入物業利潤掛鈎 最多下調0.8% 將推四天半價車費優惠
【有線新聞】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出爐,可加可減方程式元素不變,但當中的生產力因素計算方法會改為與港鐵本地物業發展利潤掛勾,最多比現時計法扣減多0.2個百分點,政府強調新機制不是小修小補。 沿用5年的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經檢討後決定要調整。原本的方程式是消費物價變動加運輸業工資變動,減0%生產力因素,另有0.6%特別扣減。新方程式更改生產力因素計法與港鐵每年物業發展利潤掛勾,由0%改為0.6%至0.8%,不過特別扣減0.6%不再有。如果該年物業利潤是50億元以下,生產力因素會是0.6%、即是票價可減0.6%;物業利潤100億元或以上,生產力因素最多減0.8%。 翻查過去11年港鐵物業發展利潤,有8年是50億元以下,按新機制減0.6%,是否跟舊方程式的特別扣減0.6%分別不大?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這個0.6%跟今天的0.6%有些不同,如果是對上5年的0.6%是特別優惠,它其實0.6%沒有減基本票價。大家可能忽略了它減了基本票價,其實以後生生世世都減了,變相往後營運50年,這50年都會扣減票價,數目會愈來愈多,數目是大,不是小修小補。」 至於過去累積2.85%加幅原定今年要補加,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高鐵下月重啟跨省列車 增常平、惠州北等五目的地 周四起預售車票
【有線新聞】高鐵西九龍站下月1日重啟跨省列車服務,增加五個目的地,星期四起預售車票。 全面重啟跨省列車服務後,乘客可在西九龍站乘高鐵,直達北京、長沙、武漢等城市。往來上海虹橋的列車會走新路線,行車時間縮短至約8小時,比以前節省約20分鐘,亦會增加五個新目的地,包括常平、惠州北、河源東、贛州西及勝芳。每天有四班往來廣州東的列車不停東莞,改停常平。 而下月10日起,惠州南站改名為惠陽站,惠東站改名惠東南站。港鐵預計列車班次會增至每日164班,大致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蔡英文下周出訪中美洲 期間過境美國 中方提出嚴正交涉
【有線新聞】在台灣,蔡英文下星期啟程訪問中美洲,期間過境美國,預料會跟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在北京,外交部指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台灣的總統府表示,蔡英文29日率團出訪中美洲,根據行程30日抵達紐約過境,之後會到有邦交的危地馬拉及伯利茲訪問,期望深化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和平穩定,推動互惠共榮發展,下月5日回程時,會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過境,金融時報早前報道,蔡英文會在加州與美國第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到下月7日返回台灣。 在北京,外交部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停止升級美台關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台灣當局領導人過境是假,謀求突破、宣揚台獨是真。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堅決反對美國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同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中國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汪文斌再次正告台灣當局,台獨沒有出路,任何幻想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的企圖都注定失敗,中方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德國部長級官員訪台簽訂科技合作協議
【有線新聞】德國相隔26年,再有部長級官員訪問台灣。在北京,外交部表明堅決反對德方有關人員的惡劣行徑,已向德國提出嚴正抗議,表達強烈不滿。 德國教育及研究部部長施塔克瓦青格率團訪問台灣,上午與台灣的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見證雙方代表簽署協議,涉及人工智能及晶片等科技合作,吳政忠相信雙方合作能雙贏互補。 施塔克瓦青格一連兩日訪台,加強德國和台灣的學術、研究和教育合作。德國當局稱台灣是可靠並值得信賴的夥伴,雙方有共同價值,同樣捍衛和平、自由和人權。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疑被騙偷渡緬甸後失蹤 安徽三男生獲救安全返國
【有線新聞】安徽有三名學生懷疑被人誘騙到緬甸後失蹤,最終在當地部門協助尋獲他們,並安全移交中國警方。 三名安徽職校男生近日偷渡到緬甸後失蹤,經過當地相關部門協助尋獲,周一在雲南孟連口岸移交給中國警方。家屬說他們是被騙出國,「看他的樣子感覺在外面確實吃了不少苦頭的樣子,他們沒有接電話,第一個也就前兩天回來。」 對於可能會面臨被檢控,家屬希望只是小懲大誡,「確實以後應該好好管教,是該管一管,確實操碎了心。(依法)該處罰就處罰,我覺得要(依法)從輕處罰,他們是被騙過去的。」 另外在緬甸一間由中國籍男子經營的超市,日前遭四名歹徒闖入行劫。「我不是老闆,我有兩個小孩子在這裏,我有兩個小孩子在這裏。」閉路電視畫面見到,歹徒當時疑似持槍,強行擄走一名女子。 超市老闆趙先生說:「人出來了,現在沒事了,他(歹徒)帶去了一會兒就放出來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也沒有交贖金也沒幹嘛。」老闆說被擄走的是他的妻妹,是緬甸人,事發後當地警方隨即展開拯救,他估計是歹徒看到警方大規模行動,一個多小時後放人,至於歹徒為何綁架其妻妹便不太清楚。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對政府不信任動議未獲通過 巴黎再爆示威衝突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成功避過反對派在國民議會發起的兩項不信任動議,馬克龍繞過國會,強推的退休改革法案將順利落實。不過首都巴黎繼續有示威,再一次演變成警民衝突。 法國首都巴黎,大批民眾周一晚繼續上街示威。在著名景點巴黎歌劇院外,有人焚燒雜物。街上因連日罷工而堆積如山的垃圾,成為示威者縱火的目標,消防四出灌救。有人在高處發射煙花,示威者與防暴警察對峙期間,雙方爆發衝突,警方施放催淚氣體驅散。 總統馬克龍繞過國會,強推備受爭議的退休改革法案,餘波未了。反對派在國民議會發起兩項不信任動議,不過馬克龍政府最終以微弱優勢,避過倒台命運。 由3個中間派政黨提出的不信任動議,有278票贊成,離通過門檻僅差9票;另一項由極右議員提出的不信任動議則只有94票贊成。至於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4歲的退休改革法案,則有待憲法委員會審議,預料可順利通過。 不過工會和反對黨表示,會加大抗議力度,試圖迫使政府撤回法案,並於周四將再一次發起全國大罷工及示威。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去年六四旺角貼「真嘢唔怕講」貼紙 21歲大學生認刑事損壞罰款8,000元
【有線新聞】一名大學生承認去年六四在旺角街頭張貼印有「真嘢唔怕講」的貼紙,罰款8,000元。 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審理。21歲被告於去年6月4日凌晨,在旺角多枝交通燈柱及街道牌等貼上至少18張印有「真嘢唔怕講」的貼紙,他承認一項刑事損壞罪。求情指,在2022年香港感到無比壓抑而犯案,只要克服恐懼,沒有東西是不能說的。裁判官認為被告在社會氛圍影響下犯案,雖然不感後悔但相信他得到教訓,判處罰款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