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黎智英案|控方多次質疑其專欄指控欠缺事實基礎 是散播假新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多次質疑黎智英在專欄及網上直播,對國安法的指控欠缺事實基礎,又指他散播假新聞。黎智英稱這些是他的推測,反映他對國安法感到悲觀。 控方問到黎智英2020年6月在專欄稱,中央從來不去了解幾百萬人遊行的癥結,又指國安法達至全面恐怖式鎮壓,剝奪自由和法治。他在庭上解釋,03年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23條立法,沒遵守給予民主制度的承諾,他聽聞國安法內容後作出推測,又稱如今已成真。控方質疑專欄稱國安法將香港變成新疆是毫無事實基礎,黎智英反問現在香港還有誰可以講真話,遭法官杜麗冰提醒不容許發表政治言論。 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在另一篇專欄指有人稱勾結外國勢力可以被槍斃,叫他快點走。黎智英承認當時已看過條文,知道並非事實,重申是有人告訴他會槍斃,否認散播假新聞或煽動恐慌情緒,但同意如果在文章澄清會更好。他說政府聲稱大企業都支持國安法,因此繼續推行,但事實上他們正在撤資,所以形容政權「無恥無信」是寫出心中的想法,又認為國安法後,香港已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控方向黎智英指出地位還存在,黎智英稱已經不再存在,又稱推測已成真。法官杜麗冰認為推測是否成真並不是理由,重點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德國大選|默茨料任新總理 立場親烏曾揚言軍援遠程導彈 對內主張收緊移民
【有線新聞】預料成為新總理的默茨一上任就要面對歐美對烏克蘭問題的分歧,他曾揚言提供遠程導彈予烏克蘭。國內方面,默茨曾表明不會跟極右的另類選擇黨合作,但兩者同樣反移民,被前總理默克爾批評。 曾在美國和中國從商的默茨支持歐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選戰初期聲稱有能力與同樣從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做交易,但在特朗普改變美國在烏克蘭問題的立場後,默茨直言震驚,主張歐洲在國防上要擺脫對美國依賴,他承諾利用常規預算履行北約義務,準備好將北約軍費份額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2%以上。他質疑北約架構是否可持續,北約必須更快建立獨立的防禦能力。 默茨比朔爾茨更親烏克蘭,未當選總理已到訪基輔,稱願意進一步提供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祝賀默茨勝選,期待兩國合作達致真正和平。 69歲的默茨17歲時加入基民盟,1989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1994年成為德國聯邦議會議員,從未擔任內閣部長,長年以律師身份任職投行等企業。2000年代初期,他與前總理默克爾爭奪黨內領導地位,最終不敵而長期不和,默克爾曾明言兩人不能並存於德國政壇,這次挫敗令默茨一度遠離政壇,直至默克爾2018年辭任黨主席,默茨才回歸;2022年當上黨主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俄羅斯駐法國馬賽領事館爆炸 疑遭人投汽油彈
【有線新聞】俄羅斯駐法國馬賽的領事館爆炸,未有造成傷亡。 當局封鎖現場調查,警員和消防員趕到現場。當地傳媒引述警方消息指,有人早上將兩枚汽油彈投向領事館花園。俄羅斯外交部懷疑事件屬於恐襲,要求法方迅速和全面地調查,並加強俄羅斯外交使館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被控騙逾72萬元租屋津貼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欺詐罪名不成立
【有線新聞】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李雪菁控詐騙港大超過72萬元租屋津貼,法庭裁定欺詐罪名不成立。 李雪菁聽取裁決後離開區域法院,港大法律學院講座教授陳弘毅有到庭旁聽。案情指李雪菁於2019至2021年向港大聲明,遵守自行租屋津貼申請的入住規則,租住九龍塘一個單位,但單位實際上是姓劉的同居男友居住,李雪菁則與父母住在沙田另一單位。 暫委法官張志偉的書面判詞指,控方所指的「主要居所要求」並非在李雪菁及港大協議的租津條件之內,又未能證明李雪菁實際居住情況,考慮案發時正值疫情,認為李雪菁出於照顧患病父親等家庭需要,在沙田物業留宿,不能排除九龍塘物業是她居所的可能,裁定欺詐罪名不成立。控方尚未決定是否上訴,案件訟費則安排在於4月14日研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內地最高法公布詐騙案例 3人組建柬埔寨詐騙集團判無期
【有線新聞】內地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多宗電訊網絡詐騙案例,其中3名被告在柬埔寨組建詐騙集團,騙取過億元人民幣,被判無期徒刑。 案件中3名被告在柬埔寨組建詐騙集團,組織並指揮多人於社交平台冒充「高富帥」等成功人士與女性聊天並騙取信任,推薦他們下載由集團控制的虛假投資和網絡賭博平台,引誘他們充值,投入大額資金。集團在一年多時間內欺騙了百多名受害人,合計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法院判處三人無期徒刑,沒收全部個人財產,當局提醒公眾小心防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麥當勞時任工程顧問涉收名錶批逾1,800萬訂單 連承辦商夫婦被廉署起訴
【有線新聞】廉署起訴一名時任麥當勞工程顧問涉收受承辦商利益。 案發在2023年12月,時任工程顧問的凌滿棠涉嫌從宏信裝修工程經理與他妻子接受一隻價值逾八萬元的腕錶作為優待報酬,在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宏信獲判予34項麥當勞快餐店裝修及小型工程以及14張修訂工程訂單,涉款逾1,800萬。三人被控違反《防止賄賂條例》接受或提供利益,獲准保釋,星期二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調查料本港約有兩萬潛在輟學學童
【有線新聞】有調查估計香港約有兩萬名潛在輟學的學童。 協青社推算潛在輟學青年人數佔整體約3.15%,即約兩萬人。機構自2020年11月起推行「酷學青年計劃」,為10至18歲的輟學青年提供為期6個月的輔導訓練,協助他們重返校園,計劃至今服務超過400名青年,當中有七成半的參加者重返校園或投身職場。協青社建議學校盡早識別和處理潛在輟學個案,為學生創造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環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馬斯克下令聯邦機構匯報工作 國防部、FBI等抵制 擬尋求司法部指引
【有線新聞】美國富商馬斯克限令聯邦僱員匯報工作後,國防部、聯邦調查局等多個聯邦機構指示僱員暫時毋需回應相關電郵,有部門準備尋求司法部指引。 聯邦調查局新任局長帕特爾向下屬發電郵,指局內所有審查程序由局長辦公室全權負責,會根據內部程序進行,他指示下屬暫緩回覆馬斯克要求工作報告的電郵。傳媒報道聯邦調查局打算向司法部尋求進一步指引,國防部在社交媒體公開對僱員的指引,以同樣理由指示他們暫停回覆電郵。國務院則指僱員沒有責任向其他部門匯報工作;國家情報總監指工作內容屬機密性質,故不應回覆電郵;國土安全部、國稅局等多個部門都發出類似指示。 馬斯克日前透過人事管理局向聯邦僱員發電郵,標題是「你過去一周做過甚麼?」要求他們周二前回覆,以5點總結工作內容,他在X更警告不回覆會遭到解僱。總統特朗普在旗下的社交平台上載馬斯克的工作匯報,部分部門歡迎做法,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及司法部旗下緝毒局都建議員工截止日期前回覆。 另外,特朗普政府準備解散的國際開發署,僱員收到正式通知,除少數人手外,其餘工作人員強制停職,美國本土最少會削減1,600個職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 促進民航業高質量發展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會議由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主持,為下周三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準備,審議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議程草案、主席團、秘書長和列席人員名單草案等議案。會上提出審議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以維護國家領空主權和民用航空權利,促進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會議亦聽取有關民營經濟促進法修改情況匯報,草案二審將進一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港大一連五天辦就業博覽
【有線新聞】香港大學舉行一連五天就業博覽,提供超過九千個就業機會。 博覽有超過170間公司和機構參與,包括會計、醫藥、科技通訊及綜合企業等,為本科及研究生提供在香港、內地及海外的就業機會。港大未來兩星期會舉辦其他就業主題活動,包括向僱主了解畢業生工作情況、協助學生制定就業成長藍圖,預計一系列活動有過萬人次參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日菲防長同意開展防務戰略對話
【有線新聞】日本防相中谷元訪問菲律賓與防長特奧多羅會談,同意設立戰略對話,加強防務合作,應對東海及南海的安全挑戰。 中谷元稱兩國面臨日趨嚴峻的安全環境,有必要加強合作,維持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特奧多羅表示期待與日本提升防衛關係,抗衡中國等國家,單方面改變國際秩序的意圖,雙方同意設立高級別磋商機制,擴大日本對菲的防衛裝備出口和技術合作,將派遣防衛省和相關企業人員訪菲及啟動交換情報的談判,兩國也同意與美、澳等盟友深化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機場一月客運量創疫情後新高 機管局:已完全恢復至疫情前
【有線新聞】機場一月客運量創疫情後新高。 飛機起降量增至33,600多架次;比去年一月增加一成七,為疫情後最高;客運量達528萬人次,按年升近兩成八,當中農曆新年前的周六,單日客運量超過19.3萬人次。機管局指反映客運量高峰,已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所有類別旅客,無論轉機還是過境都錄得雙位數增幅,以往來內地、東南亞及日本升幅最顯著,而一月貨運量亦比去年同期上升4.1%。機管局指正積極拓展大灣區的城市候機樓數目,並加強以快船、客車等連接,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