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涉日式拉麵店貪污、偷竊案 前總廚等3人判囚6至13個月
【有線新聞】有飲食集團旗下日式拉麵店,多名員工串謀偷竊及違反防止賄賂條例,其中3人判囚6至13個月。 3名被告於2017年至2018年間,連同另外6人串謀偷竊佳偉餐飲旗下2間拉麵店收銀機內約19萬元,以及行賄受賄以縱容盜竊勾當。 法官指被告違反誠信,身為總廚被告王盛達主力謀劃犯案,罪責最大,判刑13個月。其餘兩人判囚6至7個月。同案另外六名前僱員早前認罪或裁定罪成,部分人被判處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公社科|學生考察團4月首發 先設22個廣東省行程 包括參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
【有線新聞】取代高中通識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規定學生必須到內地考察,隨着兩地全面通關,考察團將於4月首發。 教育局向學校發出通函,率先啟動22個廣東省考察行程,行程介乎1天至3天,讓中四、五學生於本學年參與,包括參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東江縱隊紀念館等,認識抗日和改革開放歷史。 疫情下考察團一直未能開辦,將會優先供中五學生參與,局方預計學校須安排較多教師照顧學生。本學年推出特別安排,容許中五師生參加比例高過1比10,可以額外申請多1至2名教師隨團,考察團費用全額由政府資助。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疫情期間裁三分一人手 東莞毛織廠復工後不為招工煩惱
【有線新聞】內地新春後復工復產,不少工廠都爭相請人,但在東莞有港商開設的毛織廠,即使疫情期間裁減了人手,面對現在訂單大增,亦不用為請人而煩惱。 東莞大朗鎮以毛織產業聞名,當地有超過21000間毛織企業,但疫情導致部分工廠訂單減少,不過這間以生產及出口原廠委託設計代工、中高端毛織品為主的針織廠,訂單反而有增無減。 負責人指,他們一直加強開發部門的投入,即使疫情期間一度裁減了三分一員工,但仍做到疫情前三倍的訂單,不擔心像其他工廠一樣,為招工請人而煩惱。 針織公司負責人秦淑軍表示:「前面在開發、技術做的培訓和人才儲備,給了後續很大空間,導致這三年我們年年增長,我們工人都很開心。每一年的開工,很多企業存在招工荒時候,我們沒有過。」 他們相信在不增加人手的情況下,生產力仍可滿足今年20%至30%的訂單增長的需求,不過長遠來說,發展上仍面對不少問題。負責人指工廠面對其中一個問題是員工年齡斷層,因此推出實習計劃,招攬五名最優秀員工的子女,希望培養下一代人才。 秦淑軍說:「我們工人年齡層是比較大,因為好像這個行業,年青人入行不多,這個我也想政府多多鼓勵年青人入這行,年青人又不多,我們工人平均歲數,大概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跨部門山火、攀山拯救演習 去年攀山事故急升 消防籲勿單獨行動、留意天氣
【有線新聞】消防處在大嶼山聯同警方、飛行服務隊等八個部門共300人演習,模擬撲救山火及攀山拯救行動。 消防用機器製造白煙,模擬山頭起火,消防人員沿山路到達現場,用滅火拍撲熄火頭。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投擲水彈,又派人游繩而下,將行動不便的傷者救上直升機。 近年行山的人增多,去年有1,014宗攀山事故,是四年前的四倍,受傷及死亡人數同時間上升4倍與1倍。霍兆邦:「(市民)真的要先計劃好,留意天氣變化及結伴同行,有時看到有人單獨去參與活動(接獲)求助時,資料都未必足夠找到失蹤人士。」 消防處目前有7隊攀山拯救專隊,近200名隊員,處方不排除擴充規模。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去年空氣質素十年來最好 環保署:電動車普及化見效 指疫情或是原因之一
【有線新聞】本港空氣質素持續改善,去年空氣質素是十年來最好,環保署分析是持續減排的成效,包括推動電動車普及化,而疫情令工商業及社區活動大減,可能亦有影響。 有無留意近年見多左藍天白雲,望得高又睇得遠?環保署及天文台的數據反映,去年空氣質素高風險的日子只得27日,比十年前少八成,能見度低的時數亦大幅減近六成、至約400小時;路邊監測站各項污染物都少四至六成,去年的空氣質素是十年來最好。 署方認為是持續減排的成效,包括推動電動車普及,而近年疫情令工商業及社會活動大減都有影響。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管理)蕭智慧:「2022下半年香港活動整體開始逐步復常,活動相對2021年更多,但我們觀察到整體空氣質素相關污染物指標仍然向下,代表整體排放物數量持續下降, 即使活動增加,減排力度更大,整體排放物數量減少,整體空氣質素也會持續下降(改善)。」 今年環保署會完成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同時正籌備大灣區空氣質素實驗室以及氣象監測超級站,協助制定減排措施。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汕頭元宵巡遊現日本國旗?官方:流傳已久的銅鑼旗
【有線新聞】廣東汕頭近日舉辦元宵節活動時,有人手持疑似日本國旗遊街,引起不少爭議。不過官方解釋其實是當地民間流傳已久的銅鑼旗。 剛剛的星期日,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廣東汕頭潮南區董塘村當晚煙花聲音不絕,亦有人打鑼打鼓巡遊,但隊伍中因為有人手持一支白色底、正中央有一個大紅圈,驟眼看與日本國旗極為相似的旗幟,引起不少的爭議。 有網民直言用日本旗巡遊是辱華,要求有關部門嚴查;不過有人則說,旗幟雖然與日本國旗相似,但其實是傳統的銅鑼旗。 潮南區峽山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那個旗好像是從解放前就流傳下來,是敲鑼打鼓才有的,那個叫銅鑼旗,(跟日本國旗長得很像是吧?)對對對,就是神似,但是那個圓的大小,還有形太是不太一樣的,肯定不是(日本國旗),絕對不可能。」 官方事後解釋說,當晚舉辦的是潮汕地區元宵節「三山國王」民俗巡遊,在當地已有150多年歷史。巡遊時會使用5種彩旗,包括龍旗、虎旗等,而引起爭議的是「銅鑼旗」旗杆上綁有青竹葉和榕樹葉,寓意平安、諸事圓滿。 「銅鑼旗」在不少古代畫作中都有出現,例如宋代畫家蕭照的《中興瑞應圖》,還有明代畫家仇英所繪的《清明上河圖》,都能夠看到這支旗幟。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中方不滿拜登指習近平國內面臨巨大問題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內面對經濟等巨大問題,中方表達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拜登接受訪問時稱,中國為保護國際貿易,抗衡美國時受到限制,面臨巨大問題,相信沒有其他國家領導人,願意與習近平交換處境。拜登認為習近平具潛力,但中國經濟疲弱下,相信對方意識到與西方國家抗衡能力有限。 在北京,外交部斥責美方言論十分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土敘大地震|跨部門搜救隊抵伊斯坦布爾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派出59人搜救隊到土耳其協助救災,搜救隊已到達伊斯坦布爾。 由保安局、消防處、入境處和衞生署人員組成的搜救隊,連同搜救犬周三晚出發,前往土耳其協助地震搜救工作,搜救隊今日下午4時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正等候轉機前往災區阿達納協助救援。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新加坡下周起放寬口罩令及入境檢疫限制
【有線新聞】新加坡放寬多項防疫措施,並解散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 當地民眾下周一起,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用強制戴口罩,但醫院、藥房、療養院等接觸到病人的室内場所,維持口罩令。 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時毋須出示陰性檢測結果及購買新型肺炎旅遊保險,疫情追蹤手機程式亦會停用。 新加坡當局認為疫情穩定,當地約八成人已達到最低防護,應對疫情級別下調至最低的綠色。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紅磡有大廈外牆墮石屎 一人頭部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紅磡有外牆石屎由高處墮下,一名菜檔店員受傷。 女店員頭部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墮下的石屎散落一地,體積有拳頭般大。現場是船澳街近差館里一幢大廈,下午3時左右,有石屎由大廈外牆高處墮下,擊穿菜檔帳篷,再擊中女店員。警員事後圍封行人路調查,並通知相關部門派人跟進。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專家指近期內地再爆新一波疫情機會微 台灣本月20日起室內免戴口罩
【有線新聞】有專家表示,全國總體免疫力正處較高時期,估計近期爆發新一波疫情可能性不大。另外,台灣當局宣布第二階段口罩鬆綁政策,本月20日起大部分室內地方,毋須強制佩戴口罩。 國家衛健委表示,近期全國疫情日趨平穩,總體向好態勢持續鞏固,未有發現病毒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有明顯增強。 被問到在「乙類乙管」下,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下一波疫情,專家這樣回應。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在全國範圍內,人群的免疫保護力應該說是處在一個較高的時期,所以近幾個月再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較小,今後再出現類似於這次大規模的流行的可能性,應該說是比較小的。」 他重申,現在全國大規模流行的高峰期已過,但民眾仍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預防感染,未接種疫苗者亦應盡快打針。 而在台灣,繼去年12月實施第一階段口罩鬆綁,取消室外空間和場所佩戴口罩規定後,周四宣布第二階段放寬政策。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經綜合評估後,如疫情持續穩定可控,本月20日起室內地方不再強制戴口罩;不過醫療機構、老人院舍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閉、高風險場所除外。 而學校方面,師生在教室內要繼續戴口罩,直至到下月6日進一步解除學校口罩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跨性別求改身份證獲終極勝訴 朱崇文:難評論「男跨女」是否適用
【有線新聞】「女跨男」的跨性別人士,獲終院裁定改身份證性別毋須完成整個變性手術,平機會說難以評論「男跨女」是否適用,因為性別重置手術性質不同。 平等機會委員會行政總監朱崇文:「判詞不是說歧視與否,我估計很難說是否歧視,我不能直接說。第二,既然法庭判詞只就個別個案判決,你說看跨男、跨女的分別是甚麼,這個要待法庭去看,因為兩個性質不同,重置手術性質都可以不同,所以結果都可能不同或可能一樣,我真的說不到,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