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將藍隧道|方國珊倡增過海隧道巴士線 可真正發揮隧道功能
【有線新聞】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認為,運輸署應該增加經將藍隧道的過海巴士線。 方國珊:「由將軍澳藍田隧道出來,去到東隧出口,該隧道口出車欠奉、很少。除了私家車之外,所以更值得把握(增加)巴士線路,巴士公司都說是可行的。如果這樣的暢達度,調景嶺一穿過隧道,已經到達東隧口,我相信很多市民,都會考慮搭過海隧道巴士,亦令將藍隧道出港島的出口,真正發揮其功能。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內地公布本地確診少於一萬 通信行程卡明起停用 多地藥房退燒感冒藥搶購一空
【有線新聞】內地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回落至一萬宗以下,市民出行限制再鬆綁,但多地藥房的退燒、感冒藥及快測包都被搶購一空,多名醫生建議,若無症狀感染不必食藥。 內地繼續放寬防控措施,繼多地取消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及大規模檢測之後,以往記錄市民14天內行蹤的「通信行程卡」周二起亦會停用。有學者認為國家在適當時候會調低管理級別至第三級,屆時將不再由政府組織大規模的社區封控、中斷交通等措施 。 針對目前多地的退燒、感冒藥及快測包等被搶購一空,多名醫生指出,被視為「抗疫神藥」的連花清瘟有上百種替代藥品,又呼籲無症狀的患者不用食藥。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醫生李侗曾表示:「如果說確實買不著(藥),其實確實也不用擔心,咱們多休息多喝水,年輕人完全可以扛得過來。我們有很多確實這樣的人,不吃藥、就是多喝水、多睡覺,七天也能好 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另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現在絕大多數Omicron患者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出現肺炎的情況極少,99%的病人大概一周左右便能康復,近八成人之後相當長時間不會重複感染Omicron。 至於內地疫情,周日新增感染個案回落至一萬宗以下,再多8626宗本地個案,廣東仍然佔最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確診 現正隔離
【有線新聞】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確診。 湯家驊在社交網站說,他的司機上星期確診後,他已開始自我隔離,之後家人出現病徵,他又指早前發燒和出現其他病徵,期間快測是陰性,直到今日才轉為陽性。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將藍隧道|運輸署指首個工作日交通較預期暢順 茶果嶺道違泊發15告票
【有線新聞】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將藍隧道首個工作日的交通比預期暢順,而啟用初期的適應問題,署方會配合改善。 羅淑佩:「將藍隧道九龍出口,見到比較多車不知道為甚麼會轉線,其實兩條線都去九龍,後來觀察到,可能有路牌,一邊在迴旋處指向茶果嶺,一邊指向九龍東,以為要轉線,其實不用,兩條線都去九龍,大家未有留意。昨晚加了指示牌,往九龍無須轉線,地面劃了雙白線,已改善很多。」 對於茶果嶺道一帶的違泊,羅淑佩稱警方將嚴厲執法,早上已發出15張定額告票,並已拖走一些違泊車輛。至於會否興建臨時行人天橋,令車流更暢順,她指如技術上可行及有需要會考慮。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慈雲山命案|七旬夫婦涉謀殺親女 今早提堂
【有線新聞】慈雲山倫常命案,被捕夫婦被控謀殺,早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被捕夫婦分別74歲及78歲,涉嫌在慈樂邨樂信樓,謀殺47歲女兒。警方指死者有長期病患,行動不便,起居要由父母照顧。現場檢獲一個鐵鎚,死者房間及客廳均留有血漬,沒有明顯打鬥痕跡。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青年光房|社企為低收入青年訂三年上流計劃 料農曆年後增兩至三間
【有線新聞】公屋輪候時間長達5.6年,樓價貴、年輕人要置業不容易。有社企推出「青年光房」,三年住宿計劃,協助入住者制訂上流策略。 單位接近700呎,四房一廳,有獨立廁所、廚房,睡房不足100呎,一個人住剛好。鑽石山蒲崗村道秀芳花園這個單位,業主瑪利亞聖方濟各傳教修會,三年前出租給社企「要有光」作「光屋」,給單親家庭住,到今年10月轉做「青年光房」。 「要有光」創辦人余偉業:「這間屋原本是修女宿舍,所以是單人房,要用作光房不是不行,但可以想像單人房住家庭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我們一拍即合,做青年(光房)都頗適合,所以就將這單位轉為「青年光房」。」這間「青年光房」,刻意重新訂製部分傢俬,例如這張大桌子,方便入住的年輕人,可以坐在這裏用電腦、做功課。 「青年光房」對象是18至20多歲、月入低的年輕人,營運機構會為他們,制訂三年上流計劃。他們曾研究,「光房」的住戶入住後,工作、入息、儲蓄等方面,都有顯著進步,希望今次計劃能幫助短貧青年訂下務實目標、向上流動。 余偉業續指:「長期貧窮的,你給他一條魚是對的,其實他真的很困難,可能工作能力也沒有,但短期貧窮的應集中教他如何釣魚。青年人有理想很合理,但作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將藍隧道|香港汽車會指茶果嶺道迴旋處易塞車 倡建臨時行人天橋改善
【有線新聞】將藍隧道啟用後第一個工作日,香港汽車會認為茶果嶺道迴旋處易塞車,可建臨時行人天橋改善。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隧道口一出來,迴旋處後又可能擠塞,經過迴旋處後又有行人過路燈,當然要保障行人過馬路,往後有很多車,紅燈時間,從後出來的車就排隊,是否可盡快改善,臨時行人過路天橋,免卻紅綠燈,免卻隧道出來的車遇到紅燈而停車,這是需要改善的地方。」
- i-Cable
- 2022年12月12日
將藍隧道|首個工作日將軍澳隧道車龍明顯縮短 乘客指比舊路線快
【有線新聞】將藍隧道通車後首個工作天交通暢順,隧道轉車站亦啟用,有乘客說比過往用將軍澳隧道快,而將軍澳隧道繁忙時間車龍亦明顯縮短。 將藍隧道轉車站啟用,早上上班時段行新路出來的巴士都客滿,轉車乘客不多,有乘客趁巴士新線開通來試搭。曾先生:「平日乘搭港鐵,今日主要想體驗跨灣大橋。」學生:「今日可能遲了出門,趕不上平日乘搭的巴士,才轉搭新巴士線。頗快,比用將軍澳隧道快,因為不用塞車。」 運輸署說首個工作日交通比預期暢順。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將藍隧道九龍出口見到比較多車。可能有路牌,一邊在迴旋處指向茶果嶺,一邊指向九龍東,以為要轉線,其實不用,兩條線都去九龍。大家未有留意,昨晚加了指示牌,往九龍毋須轉線。」 雖然轉車站正式啟用,不過部分設施例如公共廁所等未建好,轉車站亦找不到垃圾桶,如果途中有垃圾,只能先自己保管。 轉車站一端有行人天橋,接駁到東隧收費廣場轉乘更多路線,不過人不多。文先生:「這裏有東隧車嗎?(記者:可以走路到東隧轉車站)不知道,從哪裏走?後面就是東隧?真的沒看過地圖,應該沒甚麼將軍澳居民發現。」 在東隧口,過海車輛主要來自油塘及觀塘方向,選用將藍隧道支路不多。至於將軍澳隧道擠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世界羽聯總決賽 艾素臣、山口茜稱王封后 國家隊橫掃三項雙打冠軍
【有線新聞】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國家隊橫掃三項雙打冠軍,男女子單打錦標,分別由艾素臣及山口茜奪得。 女單決賽,藍衫的山口茜對戴資穎。過去19次碰頭,這位日本球手勝出9次,包括最近連贏三次,她在9平手後拉開,先贏21比18。 兩人晉級過程相似,分組賽都是兩勝一負,網前鬥法的她們四強分別淘汰中國球手,「一姐」山口茜擊敗陳雨菲,「前一姐」戴資穎就贏何冰嬌,第二局被戴資穎逼入「刁時」下,山口茜殺出重圍,連取關鍵兩分,最後贏22比20首奪冠軍,亦是今年第四項錦標。 男單冠軍屬於白衫艾素臣,四強苦戰三局淘汰奈良岡功大,決賽面對金廷輕鬆得多,兩局賽事全程領先。打了41分鐘,連贏21比13、21比14,今年八場決賽全勝,並追平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四奪總決賽冠軍。 雙打方面中國橫掃三個項目。女雙的陳清晨、賈一凡淘汰賽不失一局,決賽以21比13、21比14,擊敗泰國的艾米莎姊妹,跟男雙的劉雨辰、歐烜屹一起奪冠。 壓軸混雙決賽,鄭思維、黃雅瓊苦戰62分鐘,擊敗泰國的普華拉洛高、莎絲莉,國家隊以三個冠軍「埋齋」,結束今年最後一個比賽。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將藍隧道|轉車站明起啟用 五巴士新線同日投入服務、往來市區最快25分鐘
【有線新聞】將藍隧道通車,隧道轉車站明日啟用,九巴及新巴亦合共加開五條新路線前往九龍及新界。運輸署預計明日上班日將藍隧道會較多車,提醒駕駛者及乘客出門前留意最新交通狀況。 九巴新開三條巴士線,這條298X由將軍澳醫院往長沙灣,沿途有30個站,途經將藍隧道轉車站,可以選擇轉搭其他路線;另外96及290E都是新開,分別由將軍澳前往大埔工業邨及荃灣西站,全部在周一,即通車後首個工作日行駛。 九巴助理車務總監麥成邦:「新路線行車時間縮短,我們預計情況相當受歡迎,我們前線同事、車長、站長、車務督察員工他們全部明早已經準備好,如果有需要,明早我們即時有能力加強服務。」 至於城巴、新巴,新增兩條巴士線來往將軍澳至尖沙咀及長沙灣,亦會途經將藍隧道轉車站,車程預計只需約25分鐘。城巴新巴暫時未能估算客流量多少,但萬一大量市民轉乘新線都有應對方案,城巴營運及工程主管龔樹人:「都會準備一些後備車,如果要應付突發客流,例如多過600至700人,我們都希望能夠應付。」 五條新路線只會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行駛,乘客穿過將藍隧道後,可以到轉車站轉乘過海巴士。乘巴士的將軍澳居民可到藍田交匯處,用行人天橋到東隧口,轉乘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屯門青菱徑謀殺傷人案 再多五男被捕、最細僅16歲
【有線新聞】8月屯門一宗謀殺及傷人案,警方拘捕多五人。 五名男子介乎16至26歲涉嫌謀殺及傷人被捕,其中四人被扣查,另外一個16歲男童已落案控告兩項傷人罪,五人會於本月29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案發在8月,四名男子在屯門青菱徑一間食肆被人用硬物襲擊,其中一名22歲男子死亡,案件至今拘捕16人。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日本ispace火箭升空 有望成首間登月民企
【有線新聞】首次民間主導的登月任務在美國發射升空,搭載了日本的探測器及阿聯酋的探月車,有望為民營航天業務打開新一頁。 SpaceX獵鷹9號火箭搭載日本初創公司ispace登月艙,當地周日凌晨2時38分,從佛羅里達州開普卡納維拉爾基地發射升空。 8分鐘後,獵鷹9號第一級分離,穿越大氣層返回及回收。 為節省資金和燃料,火箭採用較緩慢路徑前往月球,預料飛行160萬公里,明年4月底著陸月球面向地球表面的阿特拉斯隕石坑。 ispace研發的登月艙,來自日本首個探月任務「白兔」計劃,有望令ispace成為首間登月的民營企業,公司計劃分別在2024及2025年再次登月。 白兔計劃登月艙約2米高,最多可裝載30公斤物資,這次則搭了阿聯酋的拉希德號探月車,如成功登陸,將達成阿拉伯世界首個探月任務。 雖然任務由民間主導,但參與今次月球之旅的還有日本太空總署的球狀可變形機械人,知名玩具車生產商Tomy也有參與研發,預計這些探月行動約需時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