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97年後出生合資格港人現可獨立申請BNO
【有線新聞】97後出生的合資格港人,今日起可以獨自申請BNO簽證。 1997年7月1日後出生、年滿18歲的港人,只要父母至少一方擁有BNO資格,就能以獨立身份申請BNO簽證赴英居留,毋須以受養人名義辦理,伴侶和子女亦可一同申請。英國去年初開放BNO簽證計劃,至今批出逾14萬個申請。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美國夏威夷火山持續噴發令測量全球碳濃度設施關閉
【有線新聞】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持續噴發,山上監察全球碳排放設施亦要關閉。不少遊客則專程到當地,觀賞全球最大活火山相隔近40年後再次噴發。 濃煙夾雜火山灰直衝天際。將夜空染紅。夏威夷大島的冒納羅亞火山自周日噴發開始,火山口不斷湧出冒著煙的岩漿。噴出熔岩高達45米,離遠亦可見山上留下一片橙黃的熔岩流。 由於岩漿流入通往山上觀象台的道路,更導致電力中斷,觀象台被迫暫停運作。冒納羅亞觀象台位於海拔約3444米,因地處偏遠、不受干擾,自1958年起,測量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評估全球暖化的重要基準。當局正在島上另覓位置,臨時替代觀象台收集數據,又考慮用飛機運送發電機,以恢復觀象台測量工作。科學家同時嘗試測量火山噴發排放的氣體。 冒納羅亞火山沉寂38年後再次噴發,吸引數以千計民眾冒險到火山國家公園一帶欣賞奇觀。不少遊客行經的一條高速公路,距離熔岩僅約5公里。現時熔岩流移動速度緩慢,科學家估計熔岩最快兩天後流入公路,但強調情況可能隨時有變。 冒納羅亞火山高4169米,是全球最大活火山,自1843年已噴發過33次。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單日確診破萬 疫情持續升溫 當局指防疫不排除走「回頭路」
【有線新聞】本港新型肺炎確診重上一萬宗,單日新增10137宗,多15人死亡。當局說疫情持續升溫,面對其他病毒和流感夾擊,現階段不宜再放寬防疫措施,甚至不能排除要走回頭路。 確診再度突破萬宗,重上近三個月高位,單日新增10137宗,本地個案佔大多數。疫情自上月中逐步升溫,本地感染按周多8%,死亡個案亦顯著增加。污水監測人均病毒含量,已經回到今年3月的高水平。當局說現時不適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入境限制。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沒人想走回頭路,但我們都應該要知道情況究竟如何,不會因為堅持不走回頭路,情願市民有傷亡、身體健康受損。這刻我們仍然認為沒需要收緊,但如果情況真的惡化,例如好像有些地方、如加拿大,如果有另一種病毒,例如新冠病毒加流感,再加上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我們要再收緊並非因為新冠,可能因為有其他因素導致,我們不會完全排除這個可能,不過這刻未到這地步。 一名5歲男童星期一快測陽性,兩天後送大埔那打素醫院,再轉到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出現腦水腫,情況危殆,病發前兩星期打一針復必泰,過去健康良好。 李夏茵:「他只是打了一針,是個別個案,都未打齊針。其實正正問題是這樣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日本政府啟動全國冬天節約能源計劃
【有線新聞】日本政府要求全國節約用電4個月,是7年來首次要求於冬季節約能源。 東京的荒川遊樂園即日起至明年3月底,除了周末和假期外,晚上會關掉部分燈光。日本政府要求家庭和企業用戶關掉不必要的燈,在室內多穿衣物、使用較厚窗簾及調低暖氣等方法保暖。當局與電力公司合作推出積分回贈,鼓勵每月用電量比去年少3%的家庭。因應俄烏戰事和能源價格前景,當局希望確保電力供應,今年夏季亦曾要求節約用電 。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三女子注射肉毒桿菌後疑中毒 「詩凝美容」四人涉無牌行醫被捕
【有線新聞】三名女子在詩凝美容注射肉毒桿菌後懷疑中毒,警方拘捕四人。 其中兩名被捕女子被押返在佐敦的詩凝美容調查,探員取走一批證物,至今先後有三人在詩凝美容注射肉毒桿菌後懷疑中毒,警方以涉嫌無牌行醫拘捕一男三女。衞生防護中心設立熱線,呼籲曾在詩凝美容注射肉毒桿菌毒素,並出現中毒病徵的人,例如眼瞼下垂、重影或視力模糊等致電2125 2372與中心聯絡,評估情況及跟進。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江澤民逝世︱中聯辦設靈堂 特首官員等三鞠躬禮致祭 市民排隊弔唁
【有線新聞】中聯辦設靈堂供各界弔唁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到場鞠躬,大批市民亦帶同鮮花悼念。多個中央駐港機構、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誌哀。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周三逝世,本港主要政府建築物下半旗誌哀,中聯辦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亦下半旗。 中聯辦在大樓內設置靈堂供各界前往弔唁,靈堂中央是江澤民的遺照,並掛上「沉痛悼念江澤民同志」橫匾。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要官員和立法會議員等下午到場致祭,各人向江澤民遺照行三鞠躬禮。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委託親屬獻花圈。多名政界人士亦到場悼念。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今日懷住沉痛心情到這裡、中聯辦,悼念已故的江澤民主席。在他領導下,我們在回歸過程中很順利,成立特別行政區也很順利,其後他多次來港訪問與香港各界廣泛接觸,所以大家都對他留下深刻印象。他這一次離開我們,我們永遠懷念他對國家作出的偉大貢獻。」 中聯辦外放有弔唁冊,不少市民手持鮮花排隊弔唁,有人更手持江澤民遺照。市民唐先生:「他是一位我們非常尊重和敬佩的領導人。我們兩人都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學生,對我們來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大角咀海富苑謀殺案 疑兇疑飲通渠水送院 延至今早不治
【有線新聞】星期二大角咀海富苑謀殺案,受傷疑兇延至早上不治。 51歲疑兇懷疑畏罪飲通渠水獲救送院,延至早上不治。星期二傍晚,他與死者在海富苑單位懷疑因為感情糾紛爭執,涉嫌用刀襲擊對方致死,及後爬出窗外並飲通渠水,消防員將他救起,警方列謀殺及自殺案處理。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科學委員會討論二價疫苗作加強劑 孔繁毅倡長者入冬前接種
【有線新聞】衞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開會討論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作加強劑,其中一個委員會成員孔繁毅建議已經接種第三或四針的長者,相隔3個月可以接種二價疫苗。 孔繁毅:「已接種第三針或第四針一段時間的人,抗體水平下降,尤其未曾感染的人。加強抗體對他們的保護、防重症或死亡很重要。(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效果、保護力更好,尤其入冬前接種,時間上最好。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台灣近1.6萬宗本地新症 口罩令鬆綁首日、不少民眾仍佩戴
【有線新聞】台灣周四新增近1.6萬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再多53人病死。 台灣口罩令即日起正式鬆綁,民眾在大部分戶外地方都可以免戴口罩。不過在台北,仍有不少人選擇佩戴。 不過民眾若乘搭台鐵、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除了進食時可短暫取下,在車廂、月台等車站範圍都要戴上。 雖然當地教育部批准師生進入學校室外場所或空間可不戴,但在花蓮有不少幼稚園,要求幼童無論室內和戶外都一律要戴。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城市售票網新系統座位表可放大縮小 手續費九元
【有線新聞】城市售票網中午推出新售票系統。 網站換了新版面,系統由內地網上娛樂平台貓眼提供,市民購買節目門票可以放大縮小座位表,檢視位置及價錢等,同一時段可容納的購票人數由以往二千人增至二萬人。新系統支援更多電子支付方式,除了信用卡、支付寶、微信支付及轉數快,每張門票手續費為9元,康文署同時推出全新手機應用程式,各表演場地及博物館都有全新自助售票機。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廣州海珠區有序恢復日常 上班族:想繼續居家辦公
【有線新聞】廣州單日仍有近7000宗本地個案,重災區的海珠區不少地方突然解封,區內公共交通周四大致回復正常,市民如常上班。 雖然疫情持續,但廣州多區包括重災區海珠區都陸續解封,馬路重新繁忙起來、人來人往,店舖以及餐廳食肆陸續開門,市民生活逐步回復正常。 早上上班時間的交通大致暢順,巴士恢復行駛,乘搭地鐵就要掃碼,共享單車都可以恢復使用,上班的市民對解封心情各異。 市民陳小姐說:「第一時間要返公司,先到公司看看,沒有開工就沒有工資,很久沒有過來這邊,這裏封了差不多一個月了吧。」另有市民說:「其實我想繼續居家(辦公),其實感覺疫情還未控制好,心理多少都有些反抗。」 有市民就覺得解封來得太突然,但覺得防疫措施放寬,對日常生活會方便一些。市民吳女士表示:「突然間沒有核酸檢測,我們去醫院又要24小時(核酸檢測),不過今天不用,讓我們進入(醫院)。我就覺得突然(解封)好倉促,不過沒甚麼問題,肯定是有計劃的。」 至於低風險區會恢復堂食,劇院、酒吧及健身房等密閉半密閉場所亦有序開放。市內主要幹道及公共交通工具,有序恢復運作,早前用於封區的水馬清拆了但來不及清理,堆積在馬路邊。
- i-Cable
- 2022年12月01日
內地昨增3.5萬宗本地個案 孫春蘭:防疫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有線新聞】內地周三新增超過3.5萬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時表示,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內地逐步放寬防控。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三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提到,近三年來的防疫因應時勢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九版防控方案以及推出二十條優化措施;隨著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和防控經驗積累,內地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強調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 《人民日報》周四亦發文指,長期封控不獨影響民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也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必須避免類似情況;強調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和應解盡解,減少為民眾帶來不便。 內地多個省市防疫措施近日陸續鬆綁。除了廣州多區解封之外,另一個疫情重災區重慶,周三起中心城區亦分區分類逐步放開,密切接觸者符合條件可居家隔離。河南鄭州周二解除流動性管理,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 內地周三新增35800宗本地個案,廣東有近8000宗,近九成來自廣州。重慶有超過6600宗。北京單日新症突破5000宗,當地加強重點單位防控,養老院、福利院等實施閉環管理。山西、四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