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小事大意義】迷途媽媽 : 關顧在囚或更生人士子女 藍巴士服務計劃應運而生
【有線新聞】迷途媽媽 : 關顧在囚或更生人士子女 藍巴士服務計劃應運而生 善導。更生人士 之【迷途媽媽】Marvin大約10年前,已開始做老人探訪、義賣、food rescue等義工 ,而成為藍巴士義工已2年8個月,服務對象是更生人士家庭的小朋友,負責個案華仔 (11歲)與爺爺、父母及妹妹同住。華仔由爺爺湊大,因為他的媽媽小倩是毒品相關的更生人士,由1至6歲左右,他經歷媽媽的「出出入入」,直至小一時,媽媽小倩決定更生,現在小倩的更生十分良好,已沒有復吸5年,也能與子女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小倩並以義工的身份,在善導會服務其他有需要的人士。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匡智松嶺第二校涉虐兒投訴 關注組織:嚴重智障者或需約束、隔離 惟須經家長同意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近收到涉及大埔匡智松嶺第二校兩宗虐兒投訴,有關注組織說嚴重智障人士較易有情緒問題,有時要用約束或隔離的方法處理,但一般要經家長同意。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黎沛薇:「那原因是否傷害別人或自己,嚴重程度是否需要約束或隔離;第二、是否合乎比例,是否過分了採用的措施;第三、要看看時間,約束隔離措施是否長時間在智障人士身上使用,不可以說因為安全就長期使用這些方法。」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政府撤銷機組人員在外閉環 有空姐批「太遲」實行 工會促取消檢測待行
【有線新聞】政府撤銷駐港機組人員在外地的閉環管理安排,容許他們離開酒店,但不可以去酒吧等人多的地方,工會促請盡快取消在機場檢測待行的安排。 不用再閉環,他們都鬆一口氣。國泰機組人員Laila:「當然高興。(為甚麼?)過去兩年多我們都被困在酒店房內,這是十分好的消息,這是正面的改變,我們沒有預期這麼快實行。」國泰機組人員Jinny:「我認為太遲了,一早就可以實行,但就拖延至今天。我剛從紐約飛過來,在酒店閉環了3日,感覺糟透了。」因應政府最新安排,國泰航空星期二開始准許機組人員在外地可離開酒店,除了飲食外,要避免去除口罩及多人場合。 國泰原本要求機組人員回港後申報行蹤,現在也不用再做,在機場做完核酸檢測就可以持藍碼離開。不過如果機組人員曾在外地逗留,就要等檢測有結果才能離開,工會希望一併取消這個限制。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外務副主席蕭詠恩:「同事服務完一個航班後,還要在機場多等兩三小時,而這個時間不計算在工作範圍內,對於長途機來說,兩三個小時還未能回家,影響頗大,當然希望可以盡快取消。」 有醫生認同檢測待行可以取消,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最重要是抵港後如何安排做檢測,以及相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重陽節有墳場人頭湧湧 市民分兩日掃墓免犯聚 冀特別日子放寬:有實際需要
【有線新聞】連續三年重陽節掃墓都要遵守四人限聚令,有市民認為特別日子應該放寬。 在柴灣港鐵站外的巴士站大排長龍,大批市民坐專線巴士去歌連臣角墳場掃墓。在鑽石山墳場,早上來掃墓人流不多,有警員在附近巡邏,有一家大小帶備鮮花和祭品拜祭先人。 今年重陽仍然要遵守四人限聚令,黃女士:「最好這些情況下取消(限聚令),有實際需要,每人都戴了口罩、很安全。」陳太:「放寬當然好,就算不放寬,現在這樣也沒有所謂。拜山歸拜山,吃飯歸吃飯,分開做,沒有特別理會,講求心意。」 一班親友掃墓也要想辦法,伍女士:「現時疫情穩定,如果不然往年我們各有各前來,今次穩定些才一個家族前來,但分開站立。」何女士:「分開兩天掃墓,站在一旁,分開各家人前來。」 在墳場入口有工作人員免費派發防疫包,除了口罩、酒精搓手液,還有一把風扇讓市民散熱。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人頭湧湧,有民安隊在場協助,工作人員更安排高球車免費接送有需要人士上落山。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內地新增876宗本地病例 內蒙古佔377宗、呼和浩特劃近百中高風險區
【有線新聞】內地周一新增876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 內蒙古佔最多,有377宗,當中151宗是確診,226宗是無症狀感染,大部分來自呼和浩特。當地防疫部門周一起劃定近百個中高風險地區,並實施嚴格管控措施。 寧夏67宗,西藏53宗。廣東的43宗個案中,廣州佔17宗,深圳11宗,其餘分布在肇慶、東莞等地,其中肇慶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發現5宗陽性個案,同時段到過的人都被賦予黃碼。 四川、雲南等地都有個案。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疫情三年長戴口罩 心理學家憂兒童難觀察情緒、削社交能力 倡家長誇大表情訓練
【有線新聞】口罩令放寬未有期,疫情三年成人小孩都遮蓋面容,有兒童心理學家擔心難以觀察解讀別人情緒,削弱小朋友社交能力。 Amos準備外出「放電」,等等,口罩!多興奮也好,陪着他成長的「必需品」少不得。Amos現時3歲半,嬰兒時未識行、未懂得說話便要戴口罩。Amos:「(戴口罩舒不舒服?)舒服,不痛。(不痛嗎?)是的。(喜不喜歡?)喜歡。(想不想除口罩外出?)」Amos媽媽:「都戴了三年,我怕他習以為常,我出門忘記他會提我:哎呀!你無戴口罩!」 Amos在樓下公園玩約半小時,跟其他小朋友沒甚麼交流,Amos媽媽:「長期戴着口罩會影響他觀察情緒,不懂得分辨別人是生氣還是高興、在笑。表達能力都可能會差一點。」 有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戴口罩對3至5歲小朋友解讀情緒影響較大,教大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林俊彬:「在過去疫情中,小朋友的社交能力整體而言是否弱了?我認為是的。戴了口罩,這是其中一個因素,遮蓋了鼻下面的部分,所以損失了很多線索了解對方在想甚麼及有何感受,判斷到對方的情緒是在社交方面有很好的幫助。」 他建議家長在家不用戴口罩時做誇張的表情動作,令小朋友留意,林俊彬:「可能他(家長)被踢了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李家超上任三個月 市民評價好壞參半 支持度較林鄭高 羅永聰:起點低、攀升較易
【有線新聞】還有兩個星期,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市民覺得新一屆政府至今表現如何? 「同為香港開新篇」 上任三個多月,李家超班子多次落區,李家超:「我不是只是叫口號,我是真正希望有成果。」對內辦過公眾諮詢會、清理衛生黑點、推出師友計劃扶貧;對外便放寬入境檢疫限制,說要跟國際接軌、搶人才。 王先生:「李先生做得好一點,我認為他做事爽快一點。」翁先生:「現在『0+3』不錯,多了一些人在外國回來。」王先生:「他好像能夠給予市民希望,例如輪候公屋年期方面。」 陳先生:「每個人都移民離開,說官腔說話,完全解決不到。」梁小姐:「南韓已經取消戶外口罩令,新加坡業績比香港好很多,香港現在才慢慢放寬,好像擠牙膏一樣,你推一步、你行一步。」 市民有彈有讚,民意機構說新政府民望較上屆好。香港研究協會調查指,李家超的評分是2.42分,雖然較3分的一般水平低,但較林鄭月娥卸任前的1.92分高。香港民意調查所便說,李家超最新支持度是53.5分,較林鄭月娥卸任前的36分高,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你很難期望因為新政府上任,馬上得到市民無條件高度認同,始終還有一班人對新選舉制度抗拒。」 公共事務顧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重陽節將軍澳墳場4時起封路 有市民昨夜凌晨駕車上山拜祭
【有線新聞】今日是重陽節,在將軍澳墳場有巿民在封路前駕車上山拜祭。 凌晨4時許,有巿民在封路前分別駕車及乘坐的士到墳場。上山道路在封路實施時間提前封閉,巿民與警員交涉後獲准駕車上山。警方在清晨5時30分至晚上8時,通往將軍澳墳場實施封路,禁止車輛使用由高超道通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巿民要經其他行人徑步行前往掃墓。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梁子超:安心出行無法追蹤超市、商場等人流 倡取消非表列處所強制使用
【有線新聞】有醫生認為安心出行無助追蹤,建議取消在商場等非表列處所強制使用。但由於程式與疫苗通行證綑綁,在餐廳等表列處所難以貿然取消。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安心出行不只表列處所,到處也要掃描但沒人掃,沒用過來追蹤。超級市場、商場。表列處所很多大型建築物,即使大型建築物、大型商場,那麼多人出入,身處不同位置,怎知他們有否接觸?整個設計不是真的發揮追蹤效果,既然一直沒用,實際上沒發揮效果便停用。」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英國財相關浩霆指財政計劃遇「小風波」 惟不能坐以待斃
【有線新聞】英國財政大臣關浩霆在保守黨大會上形容,減稅計劃引起的反彈是「小風波」,又預告快將推出新版財政計劃。 他說:「我知道僅在十年……十天前推出的計劃,導致一場『小風波』。我明白,我明白。我們正聆聽並已聆聽,現在我想聚焦達成增長大計中的主要部分,因為能源開支正飆升,還有艱辛的疫後增長,還有在我們歐洲大陸的一場戰爭,還有七十年新高的稅務負擔,還有全球減退的增長率,還有極慢的基建落成,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日本職棒內野手村上宗隆第56擊 打破王貞治單季全壘打紀錄
【有線新聞】日本職棒內野手村上宗隆,打破華裔球員王貞治保持逾半世紀的單季全壘打紀錄。 村上在今季常規賽煞科戰,擊出第56支全壘打。他自從第55支全壘打平紀錄後,已十多場比賽沒有再擊出全壘打。他的球隊東京益力多燕子,已以中央聯盟首名躋身季候賽,爭逐日本系列賽冠軍,22歲的村上有望再刷新紀錄。他同時成為歷來最年輕兼相隔18年後,聯賽首位擊球三冠王;今季打擊率、全壘打數及打點均排榜首。 至於82歲的王貞治,他是在日本出生的華人;除了之前保持單季全壘打紀錄,職業生涯合共868支全壘打,至今仍是主要各地職業聯賽的最佳紀錄。
- i-Cable
- 2022年10月04日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波博指基因考古或有助研究治療新型肺炎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研究古代人類演化遺傳的瑞典學者波博獲得。波博回應獲獎時稱,雖然他們的工作是出於好奇心,但成果對於研究改善治療新型肺炎等疾病,可能也會有實際功用。 他說:「我想我們的研究是由好奇心帶動,就如考古挖掘過去的歷史,我們是挖掘人類基因的歷史,但也有可能有實際的啟示。如我們在新型肺炎中發現,導致重症甚或死亡的最大風險因素,是現代人類由尼安德塔人身上繼承的,所以我們正密集地研究尼安德塔與現代人的相關基因,嘗試了解其功能之別。如果能夠明白,也許可以更好地治療新型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