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油麻地倫常命案|父投資失利欠債約200萬 涉殺害子女後割頸自殺 目前情況危殆
【有線新聞】油麻地發生倫常命案,一名40歲父親涉嫌殺害8歲及3歲子女後,割頸自殺。一對子女經搶救不治,父親情況危殆。 蒐證持續到夜晚,警方在案發單位檢走多袋證物,包括枕頭、兩把鎅刀以及一把24厘米長生果刀,三把刀都染有血漬。現場是廣東道金華大廈,三人被發現時反鎖在單位內睡房,並排倒臥睡床,40歲父親頸部有15厘米長刀傷。 一對兄妹分別8歲及3歲,兩個小童經搶救逾一小時後不治。現場沒有發現藥物及遺書,警方指已經檢取水樽、碗筷化驗,兩兄妹的真正死因有待解剖調查。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程知仁:「經法醫初步檢驗,兩名死者身上無明顯傷勢,但面上及額頭上有血斑,可能因窒息造成。這個家庭無任何家庭暴力紀錄,疑犯亦沒有任何精神病紀錄,疑犯與家人關係一直良好,直至最近欠債問題受很大困擾。」警方說男戶主因為投資失利,欠債金額逾200萬元。 案件估計發生於下午約一時半至三時許,女戶主因為兒子未有依時補習,接獲補習社電話,但又聯絡不到丈夫,消防到場破門揭發案件。社署派員到場了解,呼籲無論面對任何困難或壓力,都不應傷害自己及家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宜蘭近海發生6級地震 震源深度112公里
【有線新聞】在台灣,宜蘭近海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112公里。 地震發生於周三晚9時11分,多地地都有震感,有片段拍攝到室內天花燈和吊飾等都有搖晃。其中宜蘭和台北均錄得最大震度4級,部分地區交通受到影響,北捷慢速巡軌,一度有廣播呼籲乘客下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台胞參加抗戰紀念活動 國台辦:背叛歷史、背叛民族
【有線新聞】國台辦發言人批評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台胞參加抗戰紀念活動,是背叛歷史、背叛民族,又重申堅決反對美台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 北京下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等紀念活動,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將邀請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指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台胞參加抗戰紀念活動,是背叛歷史、背叛民族。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紀念相關紀念活動,台灣同胞不應也不能缺席。民進黨當局蓄意歪曲抗戰歷史,威脅恐嚇、干擾阻撓台灣同胞參加抗日紀念活動,其背叛歷史、背叛民族的卑劣行徑不得人心。」 她批評民進黨當局出於「倚外謀獨」的政治算計,在關稅問題上任由美國予取予求,是自食惡果。朱鳳蓮:「美國對台徵收『20%+N』的疊加關稅,使得民進黨當局費盡心機編造的所謂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假象淪為笑柄,民進黨當局無底線『跪美賣台』的種種行徑,既無恥又荒唐。」 朱鳳蓮又重申堅決反對美台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北京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啟用 有關方面安排傳媒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參觀採訪
【有線新聞】在北京,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正式啟用接待各地記者,有關方面安排傳媒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參觀採訪。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設於梅地亞新聞中心,即日起為參與採訪紀念活動的中外記者辦理證件,新聞發布廳已大致完成布置。 場內有歷次閱兵圖片展,中心地下的餐廳區域劃為記者工作區及茶歇區,提供打印和官方圖片下載服務,亦有免費小食、飲品等供應。有關方面安排多場參觀採訪活動,首日行程地點包括盧溝橋,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人頭湧湧。 一連五日的組織採訪活動,除了參觀在北京的景點,亦安排境外媒體到天津和河北參觀,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北韓批李在明訪美言論虛偽 指南韓反朝基調未變 重申擁核立場絕對不變
【有線新聞】北韓《朝中社》發表評論,批評南韓總統李在明訪美期間的言論虛偽,患有「無核化妄想症」。 李在明結束訪美前到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韓資企業收購的造船廠出席船艦命令儀式。 《朝中社》評論指責李在明日前在智庫會議的發言,反映南韓的反朝基調沒有改變,提出實現無核化的謬論是患有「無核化妄想症」的偽君子,強調北韓的核政策正確反映敵對勢力威脅及世界安保格局變遷,擁核立場絕對不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伊珠麗接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
【有線新聞】新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伊珠麗履新,接替上月離任的梅儒瑞。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宣布伊珠麗已抵港,之前擔任美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總領事6月底離任。伊珠麗曾被派駐中東及上海,精通中文等多國語言,曾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政治部主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警搗火炭毒品倉拘兩男 檢14公斤懷疑海洛英
【有線新聞】警方在火炭搗破一個毒品倉庫,檢獲14公斤懷疑海洛英,拘捕兩人。 毒品壓成磚狀收藏在行李箱,市值約825萬元。警方突擊搜查山尾街一座工業大廈單位,檢獲懷疑海洛英,拘捕一名28歲男子。調查後再在將軍澳拘捕一名33歲男子,懷疑是販毒集團主腦,涉嫌在網上以「搵快錢」招募其他人販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世運會|港隊代表出席返港歡迎儀式 獲頒表揚狀
【有線新聞】成都世運會贏得3金2銀1銅的港隊代表團出席返港歡迎儀式,獲頒表揚狀。 空手道「世一」女子個人形摘金的劉慕裳在體育專員蔡健斌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手上接過表揚狀,出席的還有另外兩位金牌得主,武術的楊頌熹、沈曉榆,散打銀牌的張溢霖,無人機競速賽銀牌的關竣仁,尾波衝浪摘銅的鄭俊軒。 港隊今屆派出21名運動員,出戰7個項目,取得3金2銀1銅的歷屆最佳成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美網|施維列夫挫泰比路 晉身男單次圈
【有線新聞】深紫色衫的施維列夫男單首圈順利過關,面對智利的泰比路,6次破發危機全部都能夠化解。 先贏一盤6比2下,這位世界第3的德國球手第二盤鬥到決勝局,贏細分7比4。繼去年羅馬精英賽四強後,施維列夫再擊敗對方,第三盤把握一次破發,贏6比4,直落三盤勝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安達臣道新建官立小學仍未完工 有校長稱做好安全措施、相信不影響開學 教育局:密切監察
【有線新聞】下周一就開學,安達臣道新發展區新建的安博官立小學仍未完工,教育局稱尚有小部分戶外工程,會密切監察進度,當區校長會相信做好安全措施,學校開學沒有問題。 尚有幾天就開學,這間位於安達臣道新發展區新建的安博官立小學工人仍然在趕工,吊臂吊走相信是拆下的竹棚。學校仍然如同工地,到處是圍板圍欄和水馬,校舍另一邊仍有逾五層高棚架。 教育局稱校舍有小部分戶外工程,包括外牆粉飾及操場等設施,因為之前惡劣天氣影響未完工,承建商會圍封工程範圍,不影響學校運作和安全,會密切監察工程進度。 當區小學校長會相信學校如常開學是安全,西貢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瑞良:「每間小學暑期都會有暑期工程,暑期工程有些現在去到白熱化階段或未完工的情況,一般學校在這情況下仍然會維持暑假訓練或小一迎新活動,學校自己本身要在出入路線上做好安全配套、圍封限制,應該安全情況是有保障的。」 學校附近的屋邨屋苑仍在興建或者尚未入伙,陳瑞良相信初期影響學校的吸引力。陳瑞良:「在現時的狀況下條件是相對沒那麼吸引的,我認為隨著未來小區配套隨著入伙更多人口去『追落後』,我相信差異會拉近。」 途經學校只有一條巴士線及一條專線小巴,教育局稱學生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黎智英案|辯方質疑控方證人陳梓華不可信 法官指有證據證明陳梓華的部分行為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第六日結案陳詞,不認同控方指控黎智英與重光團隊在台北會面達成請求制裁的協議,又質疑控方證人陳梓華不可信,法官就指有證據證明陳梓華的部分行為。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方早前陳詞指,黎智英與重光團隊的協議最遲於2020年1月的台北會面達成。辯方認為,黎智英及陳梓華在會面中只是同意國際游說是好主意,並與劉祖廸及其他人討論,並非達成請求外國制裁的協議。 陳梓華及劉祖廸與李宇軒之後開會討論分工亦與黎智英無關,辯方以搶劫銀行為例,如有人知悉誰用槍或拿袋,但最終沒有參與就不構成串謀。又稱即使黎智英說過希望劉祖廸擔任更重要的角色,亦不構成他同意任何人參與協議。 辯方稱黎智英否認說過「支爆」或國際游說四部曲,李宇軒作供亦沒有提及可用作佐證,與陳梓華的供詞不一。又提醒法庭要小心考慮陳梓華出任控方證人可受惠,舉例他曾經協助李宇軒潛逃台灣,同意使用暴力製造混亂,打算訓練軍隊推翻政府,但向黎智英謊稱自己不是勇武派,形容陳梓華是暴力的狂熱分子及連環騙子。 辯方提出,陳梓華引述Mark Simon的證據都是傳聞證據。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叫過陳梓華聯絡Mark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調查揭市民對肥胖症認知不足 逾三成肥胖者自稱「微胖」 市民:覺得不肥、對自己有信心
【有線新聞】有醫生組織調查發現市民欠缺體重管理的認知,三成BMI指數屬肥胖人士自稱「微胖」 ,四成體重適中或過輕人士就想減肥,認為要加強公眾教育。 根據衞生署普查,本港約33%成年人是肥胖人口,「領先」全球的16%。陳女士:「肥呀,這又如何?(為甚麼會覺得自己肥?)(有沒有量過BMI?)偏高的。(知不知道肥胖帶來甚麼風險?)沒有說好不好,視乎自己是否接受,我也會說瘦不好。」Will:「我覺得自己不肥。(有沒有量過自己的BMI或腰圍?)沒有,因為有信心。」 主要由醫生組成的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5至6月在街上用問卷訪問約500人,以他們的身高、體重計算BMI,發現四成人指數屬超重或肥胖,三成三人BMI超過25、屬於「肥胖」,自認「微胖」;而體重適中或過輕人士中,有逾七成自認肥胖。即使BMI合格的受訪者亦有8%人腰圍過粗,即男性和女性分別超過36吋和32吋。 香港肥胖學會前主席兼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BMI無法直接量度體內脂肪水平,有部分正常體重的人腰圍高 ,開始受到肥胖影響,這個群組會忽略治療。」 調查亦發現近八成BMI不合格的受訪者患有長期病,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等,八成人認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