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政府擬小巴裝安全帶感應器 倘無戴好會有聲響 未來或擴至巴士等車輛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在小巴安裝安全帶感應器,乘客無戴好會發出聲響,會分批在新車試行。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正在試行一樣東西,就是在所有小巴座位加上感應器,有乘客坐下後感應器就會知道,然後會感應你有沒有戴安全帶,沒有戴安全帶的話,我們會有聲音和圖表,大家在車上會看到,戴回就不會有聲。旁邊的乘客可能都會提醒他,旁邊的先生小姐,你要不要戴回安全帶?將來巴士或其他車輛是否都可以裝,我們朝着這個方向。」 至於社會有聲音擔心城巴新巴合併後會加價,羅淑佩強調,巴士公司加價要經行政會議批准,若兩條路線相似但價格不一,加價時會考慮將價格拉近。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澳門增31人確診 有限度禁足延長至下周五 政府:堅持動態清零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31宗確診,這波疫情累計1,706宗。澳門政府延長暫停工商業活動至下星期五,又說會堅持動態清零目標,希望最終達到與內地免檢疫通關。 澳門今波疫情持續一個月,確診數字不斷上升,單日最多有146人感染,星期一實施有限度禁足後回落到31宗,但政府說不夠低,把措施延長五天至星期五。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保障廣大居民的生命健康。未來一星期我們會進入清零期,相對靜止措施會延長五天,維持着管控社會人員的流動,並繼續採取密集式全民式核酸檢測。」 賭場、公司等工商業活動及場所繼續暫停營業,只有有必要工作、購買物資或有緊急原因才可以外出,同時要做多三輪全民核酸檢測,居民自己亦要每日快測,達到動態清零才會再考慮放寬措施。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我想也有人說,有沒有必要把事情弄得這麼大。這個不是澳門這一次反應過分而提出這種要求,是因應實際需要,不要說人類,之前大家也不斷反映對動物、寵物也造成很大影響,沒有人願意實行這些措施,澳門是否具備條件,好像之前行政長官所說,我們放任採取躺平、共存防疫政策呢?是不可能。」 澳門政府又指即使將來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批有人長期對國教污名化 李家超:力推愛國教育、理直氣壯糾正青年價值觀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可以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教育局將會支援學校推行國民教育。 行政長官李家超︰「過去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勾結外部勢力,刻意誤導青年對國家的觀念,長期把國民教育污名化。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理直氣壯、正義凜然的糾正青年錯誤價值觀,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教育局將全面支援學校有系統的規劃和推行國民教育,讓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日日有頭條︰03年廉署拘22人涉樂壇「造馬」
【有線新聞】2003年,廉政公署展開「舞影行動」,拘捕22人,包括娛樂、唱片公司及電視台高層,指他們涉及行賄、買獎,令某些歌曲在流行榜上佔據高位,事件震驚娛樂圈。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首五個月錄逾六百宗電騙 涉款達3.6億元 警:騙徒藉假相、假網站增可信度
【有線新聞】今年首五個月錄得634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五成,涉款共3.6億。 警方指電話騙案手法中,以假冒官員最多,有432宗,佔同類案件七成。最大金額的一宗涉款6,500萬,受害人先後14次轉錢到指定戶口,行騙過程長達10個月。首五個月總涉案損失金額達3.6億,較去年同期下跌三成三,警方指至今拘捕27人,提醒市民騙徒會利用科技,增加騙局的可信度。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許諾︰「首先會播放一段預設錄音,會假冒一些政府部門,包括衞生防護中心或物流公司,聲稱受害人牽涉入內地刑事案件,或者發送了違法的包裹,(疑犯)例如向發放假的公安證件圖片,或者有身穿假公安制服的騙徒,與受害人進行視像會議,又會發送假冒的司法機關網站,令受害人受壓、當局者迷,很難從騙局中走出來。」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拜登晤沙特王儲稱有就卡舒吉案表態
【有線新聞】出訪中東的美國總統拜登轉抵沙特阿拉伯,首次會見王儲穆罕默德。面對人權爭議的國內輿論壓力,拜登強調有就異見記者卡舒吉遇害案向穆罕默德施壓。 出訪中東的美國總統拜登轉抵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是首名由以色列直飛沙特的美國總統。他在阿薩拉姆王宮門外,與迎接他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碰拳。今次與拜登會面被視為穆罕默德的外交勝利,有助他重建被指在2018年,下令殺害異見記者卡舒吉後受損的國際形象。 拜登迴避與穆罕默德握手,只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握手,仍然引起美國輿論批評。卡舒吉生前所屬的《華盛頓郵報》,報章發行人形容,親切友好的碰拳比握手更糟,有助穆罕默德洗刷污名的做法可恥。卡舒吉生前未婚妻亦質疑,拜登手上沾上下一個沙特受害人的鮮血。 拜登會後回應時稱,此行不是為了與穆罕默德見面,而是為了會見波斯灣六國等國領袖,強調有就卡舒吉案向對方施壓。 拜登:「我直截了當地表明,若美國總統對人權事件噤聲,不符美國人所為,亦有違我身份,我會一直為我們的價值挺身而出。他(穆罕默德)說他個人在此事上無責任,我表示我認為他有份。他說他個人並無責任,稱已向應負責的人採取了行動。」 美國和沙特會後宣布達成一系列協議,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沙特對以色列開放空域 拜登直飛創歷史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轉到沙特阿拉伯訪問,他乘搭空軍一號,成為首位由以色列直飛當地的美國總統,沙特較早前已宣布會對以色列開放領空。拜登早前又與巴勒斯坦領袖會晤,重申會推動兩國方案。 拜登在中東當地周五下午離開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及看守總理拉皮德等到場歡送。拜登飛抵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達前發聲明,讚賞沙特作出歷史性決定,開放領空予民航機,更向以色列開放,有助中東地區加強結合及穩定。 拜登早前訪問了東耶路撒冷及西岸,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會晤,是雙方領袖相隔5年來再次親身接觸。阿巴斯促請拜登推動落實兩國方案,結束以色列佔領,並為被槍殺的半島電視台記者討回公道。拜登除了重申支持兩國方案,又指巴人應擁有自己的國家,並應是主權獨立及可行連貫的國家。 他早前訪問東耶路撒冷服務巴人的醫院,宣布將分期撥款一億美元援助。這類援助在特朗普時期,一度在雙方關係轉差下削減;至於特朗普明確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搬遷大使館到當地,拜登暫時未有重大政策逆轉,但強調耶城是屬於所有相關人士,當中被視為神聖的場所應繼續保持現狀。參觀醫院前,美方拒絕以色列官員同行,有以方右翼輿論批評拜登這樣做是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英國保守黨五名黨魁候選人一同參與網上政見會
【有線新聞】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餘下的五名候選人,一同參與網上政見發表會,都強調黨內及國家要團結,又一致認同要繼續對抗俄羅斯。 前防相莫佩琳強調,希望這次是君子之爭,能令黨內團結。她說:「我想要正面的競爭,不想要抹黑,想我們所有候選人和同僚向國家展現我們正一起建立一支團隊,沒有團隊合作便不能成事。這不是關乎特定某一位領袖,而是全黨的人材能夠發揮所長並朝著同一方向,為了國家而行。」 前財相辛偉誠逼宮是令約翰遜辭職的主因之一,他聲言要以誠實重建信任:「我認為要由誠實開始,對國家誠實坦白我們所面對的挑戰,並確保不會作出無法兌現的承諾。」 外交方面,五名候選人都一致同意繼續加強向俄羅斯施壓,支持烏克蘭,並加強英國自身的國防力量。 董勤達說:「我們要增加國防開支,我們要向敵人絕對清晰表明,我們致力挺身對抗他們,我們不會退讓。」 另一名候選人巴德諾赫則說:「我相信強大的國防,因為可讓我們繼續履行對北約的承諾,我相信如做到這些東西,像普京這類威脅我國的人、在伺機找弱點的人,便知道不應匹敵對立。」 外相卓慧思則說:「我們不能在戰略上依賴威權政體,即是包括中國,也包括俄羅斯;我們要確保與盟友的貿易到位,並
- i-Cable
- 2022年07月15日
「金鎗六十」蟬聯香港馬王
【有線新聞】練馬師呂健威訓練的「金鎗六十」蟬聯香港馬王。 馬主陳家樑和呂健威一起上台領獎。「金鎗六十」今季6次出賽,4次贏冠軍,包括兩項國際一級賽,「香港冠軍一哩錦標」以及「冠軍一哩賽」同樣成功衛冕。 這匹6歲澳洲馬,除了破紀錄贏得21場冠軍,累積獎金達1億1千3百萬港元,亦是新的紀錄。
- i-Cable
- 2022年07月15日
深水埗電動滑板車撞傷男童後離場 男童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深水埗有男童被電動滑板車撞倒受傷送院。 男童在救護車內接受初步治理後再送院。晚上近7時,11歲男童在白田街沿班馬線過路,被電動滑板車撞到受傷。警員接報到場,涉事的人已經離開,警員在附近調查了解。
- i-Cable
- 2022年07月15日
「升旗易得道」認曾助曾志健等人匿藏 否認曾收偷渡費、要求拍片眾籌
【有線新聞】社交頻道「升旗易得道」承認曾經協助曾志健等四人匿藏和提供食宿。 「2020年剛通過國安法的時候,他們其實何月來找我們?可能是8月底,9月,一個Telegram頻道的人介紹,頻道名稱是『探子』。」 他們聲稱在曾志健等4人匿藏期間,花費過百萬元提供住宿和三餐,去年12月曾收買貨櫃輪船長協助4人偷渡離港,但不成功,日前沒有安排他們到西貢登船潛逃,否認警方所指曾收取偷渡費和利用他們拍片眾籌。
- i-Cable
- 2022年07月15日
36歲男上月確診麻疹 曾接種疫苗、無外遊紀錄 本月初未聽醫生勸告出院
【有線新聞】一名36歲男子上月確診麻疹。 他在上月14日開始發燒、頭痛及疲倦,22日開始出疹,之後入住廣華醫院接受治療,情況穩定,直至本月2日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男子過往健康良好,曾接種麻疹疫苗,潛伏期內沒有外遊。衞生防護中心說,麻疹傳染性極高,可以透過飛沫傳播,已經展開流行病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