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英國保守黨黨魁首輪選舉 辛偉誠領先 莫佩琳第二
【有線新聞】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魁選舉首輪投票,前財相辛偉誠得票最高。但根據民調緊隨其後的前國防大臣莫佩琳,在全體黨員中呼聲最高。今日稍後舉行次輪投票,6名候選人中最低得票者出局。 辭職逼宮的前財相辛偉誠在保守黨黨魁選舉首輪投票,得票最多、有88票,但未獲得壓倒性支持。 前國防大臣莫佩琳取得67票緊隨其後,同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她在全體保守黨員中呼聲最高,一對一的情況下,支持率都高於任何對手至少一成半。 據報莫佩琳將以國防政策作為拉票重點,指有明確計劃保障英國安全。但分析指她缺乏經濟範疇的經驗,在國內通脹問題嚴峻下,將成為被對手抨擊焦點。 外相卓慧思亦是辛偉誠的一大對手,首輪投票排第三、獲50票。她承諾減稅,以傳統保守黨方針管治政府。 首輪投票中,新任財相查學禮和另一名前防相侯俊偉,取得不足30票被淘汰。侯俊偉隨即表態支持辛偉誠。 次輪投票將淘汰6位候選人當中得票最低者。黨內高層預期下周四便可選出最後競逐的兩名候選人對決,屆時將由全體黨員投票。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消費券遭DQ|若領強積金最終沒離境 大律師:或視作虛假聲明 申請複檢須「證據」
有大律師說,曾經提早領取強積金的人如果最終未有離境,或者會被視為「作出虛假聲明」,提醒他們申請複檢消費券資格時要向政府提供文件,證明自己當年確實打算離開香港。 大律師陸偉雄:「之前有離開香港的意圖,例如辭職的資料、信件,或者如果當時購買了機票 ,或者打算去甚麼外國地方居住,即使年代久遠、十多年前,你盡量找、找得幾多得幾多,我覺得這樣能夠支持到你。但如果你真的沒有、找不到,找不到都不要緊,你可以去民政處宣誓,『我原本有這些資料、但現在遺失了』,這個都是有效的法律文件。」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立法會議員黃國快測陽性 昨曾晤林定國、張國鈞
【有線新聞】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快速檢測呈陽性。 黃國昨天曾經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與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副司長張國鈞會面,坐他旁邊的是議員陳曼琪及管浩鳴。黃國說昨天傍晚快測都是陰性,到今天早上再做,結果陽性,會留在家中隔離,並通知立法會及政府相關部門。他目前有輕微感冒的病徵,計劃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為其他人帶來不便致歉。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陳時中辭任台灣衛福部部長 將參選台北市長
【有線新聞】台灣傳媒報道,當地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日正式請辭,準備參選台北市長。 報道稱,陳時中在早上最後一次以部長身份出席行政院會,在會後正式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報道引述行政院發言人指,蘇貞昌已批准請辭,又指陳時中是近25年來任期最長的部長,讚揚他任內為台灣防疫作出貢獻,又稱陳時中之後會出席記者會宣布參選消息。 陳時中昨日已獲民進黨正式提名競選台北市長,至於衛生福利部部長一職,將由薛瑞元接任。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微博禁藉諧音等發布「不良信息」 網民批審查太嚴、形同「文字獄」
【有線新聞】內地微博周三發公告稱,將對微博內利用諧音和變體字等「錯別字」發布不良信息的違規行為,展開集中整治行動。不過這個公告一出,迅即在網上引發極大爭議。 公告稱,為了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和維護文明健康的社區生態秩序,將會對微博內利用諧音字、變體字等「錯別字」發布和傳播不良信息進行整治,包括加強清理排查這些違規行為,建立健全的平台用語管理機制,完善關鍵詞識別模型,又會透過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加強宣傳等方式,引導用戶規範使用漢字等。微博呼籲用戶在參與討論時,要文明表達觀點,規範使用漢字,又歡迎舉報違規內容。 這份公告一出,引發了用戶議論紛紛。有不少網民認同微博做法,認為互聯網世界的確存在很多借助諧音字,宣傳色情、暴力等,相關做法既有效打擊這些違規行為,亦可保護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群體。 不過更多人就反對這樣做,這些網民稱微博官方應該界定清楚何謂不良訊息。亦有網民分享親身經驗稱,無論是微博發文還是在網絡直播留言,連一些非常普通的字眼,譬如「錢」要改寫成「米」或者「馬內」,「秒殺」改成「秒秒」,否則直接將它們寫出來,都會被系統自動過濾刪除,改用諧音字、變體字是迫不得已。更有人形容此舉如同「文字獄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民主黨年度晚宴第三度因疫情取消
【有線新聞】民主黨指因應疫情,取消原定星期六舉行的年度晚宴。 民主黨指宴會場地附近有群組確診,要關閉清潔、未能營業,令宴會未能如期舉辦。由於短期內難以尋找替代場地,會再研究何時重新舉辦宴會,對於未能如期與支持者和黨友聚會感到可惜,為事件造成不便致歉,將於月內向參加者安排退款。今次是民主黨連續第三年因應疫情取消年度晚宴。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有調查指消費者指數回升 稱市民憂慮情緒減輕 促訂復常藍圖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本港三項消費者指數回升,顯示市民憂慮情緒有紓緩。 民建聯訪問820名市民,發現「目前狀況指數」由一月的80微升至83;「消費者預期指數」由93上升至105,是自2007年10月以來重上100水平;「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亦由89升至98,顯示市民憂慮情緒已明顯紓緩。 民建聯建議政府妥善處理疫情,制訂具體復常藍圖及鞏固提升國際經貿中心地位,以維持本港經濟環境競爭力。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首半年海關檢市值六億元毒品 冰毒佔最多 混入雜貨掩飾、疫情下空運販毒量增一倍
【有線新聞】海關今年首半年在機場檢獲約1.16噸、市值六億元的毒品。海關說疫情下,不法分子將毒品混入雜貨,企圖避開追查。 大至載貨的木架,小至薄荷糖盒,甚至出動射燈、眼線筆,這些全部都是不法分子收藏毒品的方法。海關頭半年在機場破獲332宗毒品案,檢獲毒品的重量及市值較去年同期分別多了一倍及30%,最多的是冰毒,佔約一半,其次是俗稱「K仔」的氯胺酮及大麻類毒品。 海關說疫情下,不法份子選擇以空運方式販毒將大量毒品夾雜在大批正常貨物,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資料研究組指揮官陳佩芬:「企圖以正常商業活動掩飾,我們相信由於現時航班選擇及班次頻密度仍受疫情影響,所以販毒集團為了方便安排,傾向將大量毒品一次過運抵香港。」 海關表示至今有40人被捕,其中兩人是18歲或以下少年。海關又指有專責團隊專門分析機場的毒品案,亦已購入了最新電腦掃描檢測系統及裝置,在不拆除包裝下,檢測物件的物質,偵緝違禁品。 海關說隨著航班熔斷機制取消,預計旅客運毒的個案可能上升,會加強情報分析及檢查旅客行李。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浙漢爭執動殺機 打爛啤酒樽刺死女朋友
【有線新聞】浙江一名男子與女朋友爭執期間,刺死對方後被捕。 女死者被刺傷後倒臥在路邊,她被送院搶救無效死亡。溫州市警方表示 周三晚上7時許,34歲王姓男子在街上與女朋友爭執,期間打爛啤酒樽後刺死對方,他之後到派出所自首。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12港人案 付15萬元潛逃、曾住安全屋 6人認礙司法公正 最快明判刑
【有線新聞】12名港人前年涉嫌偷渡潛逃,其中6名已返港被告,承認一項妨礙司法公正罪。他們的「潛逃計劃」周詳、有「安全屋」,亦要付15萬「潛逃費」,6人還柙至最快明日判刑 。 被告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裁判法院,包括廖子文、鄭子豪、張俊富、張銘裕、嚴文謙和郭子麟,6人承認一項妨礙司法公正罪。案發時他們因為反修例事件被控、獲准保釋,2019年12月開始,周詳組織「潛逃計劃」、分工仔細,包括多次親身會面商討如何潛逃、購買物資及參加快艇駕駛課程等 ,部分人要支付15萬元「潛逃費」,亦有人獲資助。他們潛逃前在「安全屋」匿藏 ,前年8月23日帶同物資分多路出發到西貢及布袋澳,由現時在內地服刑的鄧棨然駕駛快艇,接載離開香港。他們獲告知如被執法人員查問,便說正前往釣魚,到達台灣向陸委會求助,接洽人保證他們可以在台灣尋求庇護、找工作或定居,他們最終在內地水域被執法機關截獲。 嚴文謙代表律師求情指,本案是無依期歸柙,變為妨礙司法公正,做法少有、沒有甚麼案例可以參考。法官指本案判刑要按案情,沒有依期歸押外有其他犯案元素,被告行為可視為挑戰香港法律制度。張俊富及張銘裕的代表律師求情指,法庭毋須考慮被告在內地被定罪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內地受熱浪侵襲 不少人確診熱射病 死亡率高達80%
【有線新聞】內地近日持續高溫,有不少人因為中暑到醫院求診,當中有人被診斷為熱射病,至少3人死亡。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一種重症中暑,可導致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80%。 近日惠州一名女子身體不適,被家人送到醫院時神志不清,經醫生診斷是患上熱射病;在浙江、四川及江蘇,亦有多人確診熱射病,至少3人死亡。 熱射病其實是最嚴重的一種重症中暑。首都醫大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醫生貢鳴:「這就是長期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下,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喪失,最後導致人體調節機能紊亂。患者會出現嗜睡、暈厥、昏迷等精神症狀,同時可能伴有器官的衰竭,比如繼發性腎功能衰竭。」 從中醫角度,中暑不適可以怎樣處理呢?中醫科學院廣安門診急診科醫生趙昕:「如果我們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待的時間過長,出現一些頭暈、頭痛、胸悶這些症狀,那麼是屬於先兆中暑的這樣一個範疇,是可以塗抹清涼油和風油精緩解症狀。」 她特別提到中暑分為陽暑及陰暑,而陽暑患者不適合搽含有熱藥成份的藥油。趙昕:「那陰暑指的是在夏天暑濕的季節,那同時感寒,因為夏天大家容易貪涼,吹空調、睡涼蓆、吃冷飲,貪涼以後造成的,一個寒濕這樣一個症狀。」她建議一般情況下,中暑的人可以按「人中」
- i-Cable
- 2022年07月14日
澳門增29人確診 今展開第九輪全民檢測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29宗新型肺炎確診,這波疫情累計1,644人染疫。 第九輪全民核酸檢測今天展開,上一輪全民檢測,有超過66.5萬人做了檢測,累計13個混合樣本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