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四川「百牛渡江」奇觀帶動旅遊業
【有線新聞】每年4月至10月,四川蓬安縣也會舉辦「放牛季」活動,形成「百牛渡江」的生態奇觀,吸引不少遊客。 每逢「放牛季」也能看見近百隻牛浩浩蕩蕩地渡江的景象。日出時牠們會游到對面的島上吃草,日落便會游回去牛欄內。多年來蓬安縣油房溝村的村民以種油菜和捕魚維生,但上世紀90年代水電站落閘蓄水後,嘉陵江水位升高,淹浸了大片耕地。四川省油房溝社區黨支部書記龔奇偉指:「沒修水電站之前,我們這兒是小漁村,修了水電站就形成了日月二島。然後我們老百姓土地被淹了之後就開始發展養牛。牛自然而然地就到這個島上吃草,然後就形成了這個生態奇觀。」建設了水電站後,這種生態奇觀吸引了不少旅客到訪打卡。四川省蓬安縣村民李春艷指:「2000年的時候我們回來過一次,那時候這地方很困難,沒有公路都是泥土路,還有吃的水都是大江裏抽上來的。」真的是變化太大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來遊客也越來越多,我們就在這家跟前開了個農家樂,收入還挺好的。 而當地政府著力打造生態遊,又在景點附近建設了產業園,融合農業和旅遊發展。四川省塔子山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勇指:「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片原來全部是荒山,我們塔子山產業園,是從2013年開始進行建園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神舟十四號料近日升空 航天員任務更難更複雜
【有線新聞】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預計在近日升空,將會執行與問天實驗室等,四個航天器多次交接等任務。航天員更會首次利用問天實驗室的氣艙閘出艙及進行驗證。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及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組合體,已經運送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升空的最後準備。 神舟十四號是太空站建造階段,首次發射的載人飛船,同樣會乘載三名航天員,在軌飛行6個月。期間會迎接四個航天器,包括兩個實驗室、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而兩批航天員會一起在軌駐留5至10天,完成交接工作後才會返回地球,亦是中國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 神舟十四號的三名航天員,還要完成問天實驗艙及夢天實驗艙的轉位任務,並將首次利用問天實驗室的氣閘艙出艙,將承擔氣閘艙的驗證工作。新氣閘艙更方便航天員出艙,日後將會作為太空站主出艙通道。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表示,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要承擔的艙外設備安裝工作,比之前的出艙活動更複雜。神舟十四號入軌後,也意味中國人開始無間斷,長期駐留太空,意義重大;而實現在軌輪換,亦省去飛船狀態切換的麻煩,效率更高、更準確、安全和可靠。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美方期望台美貿易倡議討論盡快展開
【有線新聞】美國與台灣啟動貿易倡議,美方指相關的討論可能比印太經濟框架更快取得進展。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規劃雙方未來經貿協定談判的路線圖,計劃月底舉行首輪談判,美國副貿易代表比安基說,美方致力與台灣合作,不論有關中小企、數碼商貿,還是勞工等議題的討論都期望盡快展開。 至於由美國主導啟動,台灣未獲邀請加入的印太經濟框架,未來數個月會舉行部長級會議,計劃夏季完結前擬定協議草稿。比安基說,美方對深化與台灣經濟連繫有濃厚興趣,相信與台灣的商討進展會比印太經濟框架更快。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秘魯礦工示威 抗議原住民佔領中資礦場
【有線新聞】秘魯礦工示威抗議工作的礦場被原住民佔領,要求政府驅逐佔領者。 數以百計礦工在首都利馬街頭示威,他們憂慮工作不保,要求政府驅逐堵塞礦場入口的原住民示威者。拉斯邦巴斯礦場是秘魯最大的銅礦,由中資的五礦集團擁有,四月開始被原住民佔據。原住民指集團在他們的原居地挖礦,要求更多賠償。 礦場負責人與官員商討後,指情況不能持續下去,希望和原住民對話。礦場星期二晚有設施起火,無人受傷,原住民代表否認放火。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鯉魚門公園渡假村發現戰時炮彈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鯉魚門公園渡假村再發現戰時炮彈,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即場處理,無人受傷。 該炮彈屬於80年代英式炮彈,長約30厘米、直徑10厘米,藏在泥土下,露出部分彈身。一名外籍軍事愛好者中午到柴灣鯉魚門公園渡假村行山,在距離七號營房50米的山坡發現該枚炮彈,於是報警,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檢視後,即場處理。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日日有頭條:2011年住客燒香滋擾鄰居罪成
【有線新聞】香港是文化多元的社會,宗教信仰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但如果宗教儀式影響到鄰居,導致對簿公堂便不好,2011年,法庭處理過這麼一樁案件。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首宗劏房業主濫收水費罪成罰五千 團體籲加強巡查
【有線新聞】首次有劏房業主因為向租戶濫收水費被定罪,有關注劏房權益團體說,案件對業主有阻嚇作用,希望政府加強巡查,不好單靠租戶舉報。 民間監察政府推行租管陣線成員吳堃廉:「希望今次這個個案是作為先例,讓業主知道原來(濫收)是犯法、是有罰則,我相信較鼓勵租客舉報效果更大,主動巡查時會否加大力度,雖然也知道水務署人手拉扯,但可以加強(巡查)這部分會否令阻嚇力加強些。」 被定罪的是長沙灣一個劏房單位業主,水務署去年底接獲投訴指他向租客濫收水費,該名業主日前在法院認罪,罰款5,000元。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賽馬界傳奇告東尼分享冠軍哲學 寄語不論贏輸永不放棄
【有線新聞】香港賽馬界傳奇告東尼,半世紀的騎練生涯贏過無數榮譽,堅持個人的專業,亦建立個人的一套冠軍哲學。 (做騎師時候總有偶像……) 告東尼:「有,偶像很重要。(是誰?) 那時候是魏德禮,魏德禮出名的是在你旁邊時,他的「過頭鞭」可以打到自己馬匹,但不會打到你,不過他的馬鞭會在你的頭上過。」 告東尼的賽馬生涯,已故的愛爾蘭殿堂級騎師魏德禮,是他追求卓越的目標,特別是這位11屆英國冠軍騎師,一招「雪花蓋頂」鞭法。 傳奇騎師總會遇上絕世好馬,告東尼的策騎歲月,就遇上「同德」。 告東尼:「這匹馬很特別,『同德』晨操也很特別,跑的時候因為牠負154磅,現在沒可能有馬負這麼重磅,甚麼場地都贏,也破紀錄時間,乾快地、黏地、泥地、大爛地。 成功非僥倖,告東尼的騎師生涯在香港贏過946場,海外亦有超過1500場勝仗,當中,有不少美好回憶。 告東尼:「我當騎師,世界各地都贏一級賽,特別策騎英女王愛駒,第一次英女王給你座騎,贏馬是最重要的,做練馬師一樣,贏馬最重要,贏馬有紀念,很開心。」 做騎師,遇到「同德」,做練馬師就遇到破世界紀錄,17連勝的「精英大師」,都是香港傳奇。 告東尼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台灣新增76517宗本地個案 當局向學生派發快速測試劑
【有線新聞】台灣新增7萬多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再多142人死亡。 當局宣布高中以下學生,每人可獲一份4劑的快速測試劑,預計下周一寄到學校再分發。台灣新增的7.6萬多宗本地個案,新北、高雄和台中都有過萬宗,再多142人死亡,其中67人無接種過疫苗,另有47宗輸入個案。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拜登促請兩黨就槍管尋求共識
【有線新聞】美國接連發生大規模槍擊案後,總統拜登發表全國演說,呼籲民主共和兩黨盡快尋求共識,收緊槍械管制,包括禁售半自動步槍等槍械,他說不能再容忍小童無辜被殺。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十字廳發表全國演說,走道兩旁放滿點燃的蠟燭,悼念槍擊案中的死者。 他呼籲國會通過法案加強槍械管制,包括禁售半自動步槍等大殺傷力槍械和大容量彈匣,及加強買槍人士的背景審查。他說:「試想想,被槍殺的小童比執勤的警員還多,被槍殺的小童比士兵還多,看在上天份上,我們還要接受多少屠殺?還有多少無辜美國人,在我們提出受夠了之前被奪去性命?夠了。」 上月發生的得州小學和紐約水牛城超市槍擊,兇徒都是18歲,並用半自動步槍行兇,拜登指即使未能全面禁槍,至少也應將購槍的年齡下限由18歲提高至21歲,促請兩黨尋求共識。 眾議院的司法委員會討論相關方案,下星期交由大會表決,但面對共和黨反對,預料法案將難以通過。 而得州小學槍擊案,當局早前承認現場警員無盡快攻入課室救人是決策失當,不過有州議員透露,當時的警員和指揮官不知道有學生打到報案中心求救,他認為是制度的失誤。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美國國務院官網涉台表述加回「不支持台獨」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再度修改網站涉台表述,加回「不支持台獨」的字句。 國務院上月初更新美台關係描述的概要,刪除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及「美國不支持台獨」等表述,但近日再度修改,重申美方「不支持台獨」,又加了「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期望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等字句。 中央社引述美方國務院發言人,再次更新是為了反映國務卿布林肯對華政策演說,並無受到北京政府施壓,強調會繼續依循一中政策,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加強雙方經濟關係。
- i-Cable
- 2022年06月03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兩成國土已落俄軍手中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承認,俄羅斯已控制兩成國土,東部頓巴斯地區守軍頑抗俄軍猛烈攻擊,期望西方援助新武器能扭轉局勢。 俄烏戰爭周五踏入第100日,俄軍連日猛攻東部盧甘斯克重鎮北頓涅茨克,守軍持續頑抗,未有計劃後撤。 總統澤連斯基承認,烏克蘭兩成國土、近12.5萬平方公里已落入俄羅斯手中,比荷蘭、盧森堡及比利時三國面積總和還要多,又說戰線由北向南延綿逾1千公里,曾經是歐洲工業中心的頓巴斯地區被完全摧毀,他明言期望外國援助的軍火能扭轉局勢。 克里姆林宮指,西方輸送武器不會影響「特別軍事行動」,只會令烏克蘭更痛苦,警告如烏克蘭以新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將引致相當不愉快的後果。 軍事專家估計,新武器交付需時數星期,預料俄羅斯期間會加強炮火攻擊,而烏軍則嘗試以巷戰拖慢俄軍進度。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布林克正式就職,指首要任務是幫助烏克蘭擊退入侵的俄羅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