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烏方冀戰俘交換鋼鐵廠士兵惟俄方稱查戰爭罪行
【有線新聞】烏克蘭守軍陸續撤出亞速鋼鐵廠,抵達親俄武裝控制區,但命途未明。烏克蘭形容他們是英雄,希望能用俄軍戰俘交換他們,但俄羅斯政府稱會審問這批武裝分子調查有否觸犯戰爭罪行。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播出片段,烏克蘭部隊從亞速鋼鐵廠準備離開,當中有女兵。還有傷兵靠同袍用擔架抬走,部隊在撤出這個馬里烏波爾最後據點前先接受俄軍檢查。 這批烏克蘭守軍被圍困兩個多月,最終放棄抵抗,約260人先在周一撤離。周二再有人撤走,車隊跟隨俄軍軍車駛出鋼鐵廠,按俄烏雙方協議前往東部頓巴斯親俄分子控制的地區。 烏克蘭指這個安排別無他選,形容他們是英雄,期望稍後與俄方交換戰俘;又表示正盡力營救留在鋼鐵廠的人,行動結束前不會透露人數。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會根據國際準則對待撤離的烏克蘭士兵,不過俄方有調查單位表示會審問所有武裝分子,調查烏克蘭在頓巴斯對平民所犯罪行。 據報檢察官提請最高法院,將廠內大部分烏克蘭守軍所屬的亞速營定性為恐怖組織。有國會議員更形容,亞速營成員是納粹罪犯,不可交換,甚至要處死他們。 隨著烏克蘭守軍離開鋼鐵廠,意味一度成為烏克蘭抵抗力量象徵的馬里烏波爾全面淪陷。俄軍獲取開戰以來最大勝利,建立連接克里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芬蘭瑞典向北約提交表格申請加入
【有線新聞】芬蘭和瑞典正式提交申請加入北約,各北約成員國將分別審議兩國的申請。曾表明反對的土耳其,外長表示希望與美國解決問題,暗示有討論空間。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比利時,接收芬蘭和瑞典大使分別提交申請加入北約的表格。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歡迎,形容是美好一天,關乎他們安全的關鍵時刻:「你們是我們最親密的合作夥伴,而你們的北約成員身份,將提升我們的共同安全。我們決心解決所有問題,迅速得出結論。所有盟國都同意北約擴大的重要,同意我們必須站在同一陣線,同意這是必須把握的歷史時刻。」 芬蘭和瑞典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改軍事不結盟的立場,決定加入北約。申請結果取決於30個北約成員國的取態,目前只有土耳其表明反對,指芬蘭和瑞典包庇恐怖分子和制裁土耳其。 不過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到美國準備會見國務卿布林肯前表示,希望循「以結果為目標」的方向,能解決問題、擴大合作。土耳其早前因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被美國剔出F-35戰機計劃。安卡拉政府可能藉這次機會,向華府爭取籌碼提升軍備,例如購買新型戰機。 美國總統拜登會在周四接見到訪白宮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和瑞典首相安德松,討論兩國申請加入北約和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內地拒收供港蔬菜發泡膠箱 環境局正與內地探討重用回收方案
【有線新聞】因應本港疫情,內地拒絕回收裝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環境局估計這類發泡膠箱每日有12萬個,平均每天清理4至5萬個,正與內地探討雙方可接受的方案。 新界東北(民建聯):「剛才局長說過,這些廢發泡膠箱會與內地探討,讓她們收回這些廢發泡膠箱。這等於香港市民期望與內地通關一樣、是遙遙無期,眼白白看著每天有40噸這些廢發泡膠箱拋在堆填區,是否對得住香港市民對環境局的期望?」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同意議員所說,大家對環境保護有期望,致力與相關內地單位,將這件事回到本質、初心,便是重複、重用這些發泡膠箱,這是最環保的。希望經過適當的消毒和處理,這些(發泡膠箱)及早能夠通關。」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去年馬鞍山女童疑會所遇溺亡 其中一名救生員認落假口供 判160小時社服令
【有線新聞】一個7歲女童去年九月,在馬鞍山一個屋苑會所泳池游泳時懷疑遇溺死亡,三人涉嫌落假口供誤導警員,其中一名救生員被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 三名被告包括兩名救生員及泳池服務承辦商,訛稱事發時有兩名救生員當值,警方調查後發現泳池當時只有一名救生員當值,三人被控明知地誤導警務人員罪,其中一名救生員早前認罪。裁判官張志偉判刑指,被告案發時受僱,毋須隱瞞、應如實舉報,承辦商亦應承擔責任,考慮到被告認罪、沒有刑事定罪紀錄,判處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運輸署推「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 料下年開始進行測試
【有線新聞】運輸署將優化「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預計下年開始進行測試。 運輸署說過去曾在交通燈試用計時器,但未能改善行人安全。最新計劃改良設施當綠色人像燈號剛亮起時,便開始顯示倒數,又會結合行人感知裝置及智能系統的應用,選擇合適的馬路作試點,現正採購有關系統的設計及部件。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科大前副校、人大代表葉玉如 獲薦為科大校長
【有線新聞】科大前副校長葉玉如獲推薦為科大下任校長唯一候選人。 葉玉如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亦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科大向師生及校友發電郵,周五安排葉玉如出席網上會議與師生交流,同日下午校董會開會審議校長遴選委員會建議,如獲通過任命,葉玉如將接替10月中卸任的史維,成為新任校長,預料成為大學創校以來首位女校長。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有議員指過去三場選舉遭外界抹黑 曾國衞:會澄清不實報道、絕不姑息
【有線新聞】本港過去八個月完成了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及特首選舉,有議員說這三場選舉都遭受外界抹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說會澄清不實報道。 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這幾場關鍵選舉遭受外界攻擊及抹黑,誤導國際社會及香港。如何宣傳新選舉制度,令大家相信新選制?」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對於不實報道,我們絕對不會姑息情況下,作指正及澄清。政制局曾對全球聲譽高的媒體,亦毫不避諱作出指摘。」另外,曾國衞又說,會致力在下月底政府換屆前,向立法會提交院舍修例及版權修訂條例等約10項法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美國國務院稱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
【有線新聞】世界衛生大會周日召開,13個國家提案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與會,世衛大會將表決是否納入議程,美國國務院表示強烈支持台灣參與。在北京,外交部促請美方停止炒作涉台問題。 世界衛生大會舉行在即,多個成員國提案,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被問到美國是否有份提案時,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美方強烈主張讓台灣與會,亦致力糾正台灣多年來未能參與的情況,他說:「台灣被孤立於世界主要衛生論壇之外,是沒有道理的,反映著嚴重的衛生問題。(美國是參與提案的13個國家之一嗎?)我們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 台灣自從2017年開始,因北京施壓未獲邀請參與世衛大會。台方證實,13個有邦交的國家聯合提案支持世衛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與會,不包括美國。 台灣駐歐洲5國的代表處聯同當地部分政界人士製作影片,呼籲支持台灣參與世衛。世衛總務委員會將於周日,即世衛大會首日會議閉門討論,翌日交由全會決定是否排入議程。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美方說法,稱中方立場一貫明確,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發言人列舉數據,指台灣了解新型肺炎疫情信息和參與國際抗疫的渠道暢通,美方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呼籲停止藉世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北京疫情催生「黑出租」 或存安全隱患和法律風險
【有線新聞】疫情下北京多個地鐵站封站、巴士要改道,多區甚至不能網上召車。有人就利用通訊軟件招攬乘客,但對開車或坐車的人來說,都存安全和法律風險。 我們現在在朝陽區南邊,這個位置不能召車,附近地鐵站沒有開放,我們實測去最近的地方召車需時多久。首先要經過第一個路口,在紅綠燈位置停一停。我們來到建國門站,看看用了多長時間,用了大約11分鐘,來到這裏就可以乘地鐵或召車。 朝陽區的民眾外出會否不方便?北京市民:「大約要走10、11分鐘,會有點(麻煩),但我也不會騎單車,就只能坐公交車。」北京市民:「可能騎共享單車會多一些,或者走路。肯定會(麻煩),最近因為沒有特別需要,也沒有去特別遠的地方,如果要去的話還是會比較不方便。」 指定區域不能用網約車程式召車,有人就開設微信群組讓客人召車。我們嘗試在群組提出召車要求,5分鐘內就有司機聯絡我們。確定起點和目的地後,對方報價來回收費100元,較正常乘坐的士跳錶收費約貴了34元。司機:「接不到單現在,群裏的司機多。(很多嗎?)有10幾個吧。這個疫區價格高,群主跟我們說4元1公里。(這是有人管理的嗎?)群主跟我們交代的。(你們要分他們錢嗎?就是接的單)我沒有分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民航局:美方人員無向傳媒發布東航事故調查訊息
【有線新聞】內地《環球時報》引述中國民航局回應指,局方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參與事故調查人員證實,從未向任何傳媒發布調查訊息。他們會嚴格按照《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3的框架要求,與中國民航局開展合作,並將根據需要繼續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日本試行開放小型旅行團 邱騰華:日本領事承諾會反映港人熱切期望
【有線新聞】日本今個月內試行開放讓美國等四個國家的小型旅行團入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說,日本駐港總領事承諾會反映港人熱切期望去日本旅行。 邱騰華:「早上與日本總領事通電,留意到日本準備對某些地方,所謂用旅行團形式進一步開放,向他表達了香港是日本其中一個主要遊客來源地,香港很多人熱切在疫情紓緩時重新出去,我們有向他提及,亦都包括疫苗認可方面等。我有向他表達過意思,他承諾將我們的訊息向政府反映。」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拜登到訪水牛城悼念槍擊案死者 譴責政客宣揚白人被取代陰謀論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到紐約州水牛城悼念日前槍擊案死者,他批評白人至上主義是毒藥,又譴責有政客為政治利益和權力,宣揚白人會被取代的陰謀論。 美國總統拜登和夫人吉爾到紐約州水牛城日前發生槍擊案的現場獻花,又與受害人家屬會面。他指今次案件是本土恐怖主義,形容白人至上主義是毒藥,必須根治,譴責有份宣揚稱為「大取代」陰謀論的傳媒和政客。他說:「仇恨通過傳媒、政治和網絡越趨激進,憤怒、疏離、迷失和孤立的人,被誤導以為自己會被取代,我呼籲所有美國人拒絕謊言,我也譴責為求權勢、政治利益和私利宣揚謊言的人。」 18歲白人疑犯根德龍星期六,在水牛城非裔社區一間超市開槍射殺10人,他被控以一級謀殺,不准保釋,調查人員指疑犯曾在網上發文,提及白人主義及「大取代」陰謀論。 「大取代」這個講法近年在網上廣為流傳,聲稱社會上的權貴有意透過吸納移民和跨種族婚姻,逐步以有色人種取代白人,美國傳媒批評,有電視台主持和共和黨政客大肆宣揚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