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運輸署擬2024推電子駕照 最快年尾推13款電子許可證 車輛續牌手續簡化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2024年推出電子駕駛執照。 運輸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預計明年提出修例,完成系統提升後,2024年會推出電子駕駛執照,市民屆時可經「智方便」下載,駕駛時可選擇攜帶實體或電子執照。 署方亦計劃為13款許可證推出電子版本,成功申請者可自行列印,最快今年第四季實施。車輛續牌手續亦會簡化,署方系統會自行比對驗車記錄,車主毋須再交驗車紙、保單等文件,亦毋須再每年更換紙本車輛牌照。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深圳招聘核酸檢測元月薪三萬 部分職位中專學歷亦可應聘
【有線財經】內地核酸檢測常態化,國務院日前提出計劃將在內地多個大城市,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按人口劃分約每2千至3千人,設置一個採樣點,資源亦會由現時公立醫院轉而投放到企業或醫療機構。2021年內地新增超過437間醫學檢驗相關機構,按年增長25.1%,達到歷年來最高,預計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億人民幣。 自2021年以來,正雅、微雲人工智能等企業紛紛獲得融資,時代天使更在去年來港上市,市場似乎對牙齒矯型行業的未來充滿肯定。但同時,牙齒矯型行業亦被揭露出不少問題,早前內地更發生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情況。據內地研究,目前內地相關企業逾2800間,近3年來的平均增速為13%。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中國矯齒市場今年將達逾690億人民幣。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俄羅斯舉行峰會
【有線新聞】俄羅斯牽頭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莫斯科舉行峰會。 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待白俄、哈薩克等多個成員國領袖,會上討論提高組織的維和潛力,加深軍事合作。普京表示,組織會在秋季舉行一連串聯合軍演。 俄羅斯副外長稍早前警告屬北約成員的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不要幻想俄羅斯會坐以待斃,容忍北約在北歐擴張,這將加劇軍事緊張局勢,但無表明有甚麼行動回應。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佩洛西批中國拋棄香港高度自治 外交部反駁言論詆毀香港法治
【有線新聞】香港警方早前拘捕5名「612基金」信託人,美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指中國撤底拋棄香港高度自治承諾。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美方政客有關言論詆毀香港法治,無理攻擊中國的治港政策,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這邊風景獨好,美國有關政客所希望看到的所謂香港「美麗風景線」,已經成為黃粱一夢。如果美國個別政客有時間有精力,我奉勸她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事,香港就不勞她操心了。」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去年十一燒國旗 二人認侮辱國旗判囚兩個月 兼向物主賠款2000
【有線新聞】兩人在去年國慶日扯下及焚燒多支國旗,承認一項侮辱國旗罪,判囚兩個月。 案發在九龍塘橫頭磡邨宏安樓外,馬路兩旁掛起的20支國旗被盧景揚和盧蔚浚扯下及焚燒。裁判官認為被告聲稱飲醉酒,但亦應知道自己所為,又說國旗象徵國家統一及領土完整,侮辱國旗有損國家尊嚴,必須判處即時監禁,同時頒令兩人各賠償約2000元予國旗物主。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將軍澳翠林邨秀林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將軍澳翠林邨秀林樓強制檢測。 秀林樓地下架設了帳篷,出入的通道有警員把守。政府說審視了一籃子因素包括污水檢測病毒量、確診個案、其他環境因素等決定圍封,居民要在晚上11時半前檢測,預計明早八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提最低工資也不追通脹 狄志遠質疑官員不應按通脹加薪 當局稱交下屆決定
【有線新聞】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下屆政治委任官員薪酬待遇,有議員質疑不應按通脹加薪,政府說會交由候任特首辦決定。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為何最低工資兩年才檢討一次,而不能追回通脹?所以追通脹是否必然事實?第五波疫情很多政府處事手法令市民生活非常困擾,在這樣的官員表現下,今日告訴我們要加薪,主席,我如何說服香港市民接受這建議?」 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立法會議員薪酬每年自動跟通脹調整,我不知有沒有記錯?秘書處可否證實?如果大家認為主要官員不應該加薪,是否立法會議員也要共度時艱,我們全部不加薪、不調整?各位議員如何說?」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這份報告我們已經轉交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考慮,最後如何處理政治委任官員的薪酬福利,當然由下屆特區政府決定。」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增234確診 兩食肆群組增六人染疫 病毒繁殖率升近警戒線、當局稱合預期
【有線新聞】本港增234宗新型肺炎個案,兩個食肆群組合共多6人確診。病毒即時繁殖率上升到接近1的警戒線,衞生防護中心說是預期之內。 新增的二百多宗個案中,本地感染有192宗,是過去3個多月來,本地個案首次回落到百多宗。 不過看看港大的病毒即時繁殖率,自上月底起持續上升,最新本月8日升至0.965,即平均每名確診者傳染給0.965人,接近1的警戒線水平。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這屬預期之內,如果我們每日維持在相同的水平,即是表示一個人傳予另一人,即時繁殖率應在1左右。」 群組爆發方面,觀塘御善私房菜多兩人中招,涉及一男一女、累計11人確診,衞生防護中心估計所有患者都是在食肆內受感染,仍在調查是如何傳播。歐家榮:「患者當日上去並非吃東西,只是取外賣或參加商業會議,當中可能有人曾脫下口罩,但他們全部都否認當日到私房菜曾進食。」 上環食肆星月樓亦再多4名食客染疫,累計56人受感染,多三個環境樣本找到病毒,分別在3樓的碗碟櫃、抽氣喉及廚房送餐的升降機按鈕上找到。紅磡新旺會桌球室多1人確診。 輸入個案方面,一對夫婦本月3日從美國返港,返回社區後兩日出現病徵,其中一人的CT值是15至1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警方調查證實哈爾濱被燒死男人為自焚
【有線新聞】我們日前報道過黑龍江哈爾濱一名男子上星期二在街上被燒死,警方深入調查後,透過閉路電視和微信支付等確認死者是自焚,其母親亦涉嫌教唆誣陷他人。 上個星期二,這個姓曹的男人在哈爾濱的街上被燒傷,最後入院搶救三小時後不治。當時一度流傳他是被人淋汽油燒死,引起全國網民的關注。 當地警方在事發後成立專門調查組調查48名證人,並透過勘察現場、調取車載攝像機畫面、閉路電視畫面等方式深入調查,到周日夜公布調查結果。表示根據閉路電視畫面和死者的微信支付記錄顯示,死者在事發當日自行購買超過16升汽油,在與姓張男人發生爭吵後,死者將汽油潑灑在自己身上,然後點燃打火機,造成現場兩人不同程度燒傷。而在打火機和汽油桶蓋上驗出的DNA都與死者一致。 而醫院急症室的閉路電視畫面顯示,死者母親教唆死者在他臨終前拍片,指控是姓張男人的兒子向他淋汽油,但姓張男人的兒子並不在事發現場,指控內容與事實不符。此外,警方強調在調查過程中,並未發現涉黑線索,姓張男人亦不是綽號「大河子」的黑幫成員。 對於案情與最初流傳出現一百八十度反轉,網民普遍認為警方的通報詳細亦符合邏輯,相信警方沒有隱瞞。又批評死者家屬編造謊言,當局應追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起底平台若屢漠視警告 私隱署稱考慮列黑名單 本地平台過往大多配合執法
【有線新聞】打擊「起底」的法例去年10月生效,多名議員關注當局如何處理重複發布「起底」訊息的平台,私隱專員說會考慮設立黑名單。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你不斷叫平台(下架),對方可能漠視警告或用各種理由推卸,有些重複、周而復始地叫他,其實公署有這些平台的記錄,是否可以明確將其列入黑名單?」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這是很好的建議,我們會積極考慮,我們想指出根據過去數月執法經驗,如果(起底訊息)涉及本地平台,基本上是接近百分百合作。」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北大有校區在宿舍範圍內築牆防疫 大批學生集會抗議
【有線新聞】內地周日新增1159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在北京,有大學校區以防疫為由,在學生宿舍範圍內築牆阻隔,引發大批學生集會抗議。 「如果今晚,如果今晚,哪一個宿舍我沒有走到,那是我的責任。如果今晚哪一個宿院、哪一個同學有意見,都可以談,都可以提。(先把牆拆了)」這個手持揚聲器的男人,就是北大副校長陳寶劍。他之所以在位於海淀區的北大萬柳校區出現,全因校方周日連夜以防疫為由,在學生宿舍範圍內築牆阻隔。 網傳校方此舉是為防止數以千計的宿舍學生進出,但教職員就可自由出入,引發大批學生不滿,在校內集會抗議,部分人更將該面牆推倒。陳寶劍呼籲學生先返回宿舍,以免有傳播風險,並承諾會作出讓步。 內地周日新增1159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北京新增54宗本地個案,東城、西城、朝陽等12區即日起繼續展開3輪核酸篩查。 廣東有7宗本地感染,廣州防疫部門通報,因應疫情防控需要,周日起包括荔灣區、越秀和白雲區等多個小區和街道,都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提到內地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必須進一步嚴防死守。除了在省會和千萬級人口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更要提前規劃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台灣新增逾6萬宗本地個案 再多29人死亡
【有線新聞】台灣新增6萬多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再多29人死亡。而基隆一名2歲確診男童,近日輾轉5間醫院後才得到醫治,最終不幸身亡,繼續引起關注。 基隆的一名兩歲兒童在上周四檢測呈陽性,翌晚發高燒至42.4度,前往四間醫院求診,均因為沒有兒童深切治療病床或者額滿被拒絕診治。周六終於入住台北榮總醫院,但因為新型肺炎併發腦炎,經過7小時搶救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離世,當局承認有疏失要檢討。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兒科的重症網絡事實上還是在運作當中,台北區這邊是有六張兒童專責的ICU病床,轉院調度的部分是不是還有甚麼可以強化的部分,我們也會再跟衛生局還有相關的醫院再來討論。」 台灣的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指基隆市衛生局沒有善用緊急醫療應變中心體系,妥善地轉送病人,但基隆市衛生局則否認有延誤,稱只是聯網系統每小時才更新資料一次,期間床位供應會有落差,結果花大約個半小時至2小時才找到醫院接收,速度算快,而且期間局方亦有打緊急電話給醫院查詢床位。目前全台未滿10歲的確診兒童中,重症患者5名,中症患者10名。 而台灣星期一新增61000多宗本地個案,其中新北市近二萬宗,再多29人死亡。當中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