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葵涌安蔭邨德蔭樓解封 錄一宗確診
【有線新聞】葵涌安蔭邨德蔭樓解封,發現一宗確診。 德蔭樓約1,660人檢測,有一宗確診,當局派員到訪825戶,約150戶無人應門要跟進,大廈昨日因為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原因圍封強檢。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30名染疫童患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半數入ICU 另一成人現長新冠症狀、記性變差
【有線新聞】有兒科醫生說疫情至今,有30個曾經感染新型肺炎兒童康復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有一半要入深切治療部治療。另有一成兒童覆診個案,出現長新冠症狀,部分出現認知或精神問題。 疫情放緩,小朋友可以上學,兒科醫生關日華說現時兒童接種率仍然不理想,擔心校園會出現大爆發。 疫情至今,他發現有30個兒童感染新型肺炎康復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會影響心臟、肝臟及腦部等主要器官,半數要入深切治療部治療,他說專家計劃成立新部門為他們長期覆診。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我們擔心腦部影響後,輕微會失去味覺、嗅覺,之前一至四波(疫情)也見過,嚴重會否引致記憶、認知問題,這些是我們擔心的,所以在我們長期覆診會留意這個情況,腦部受損很困難痊愈,只能依靠訓練幫助他。」 他又說在他130多名新冠兒科覆診病人中,其中百分之十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記性變差、不能集中,部分更出現精神問題,需要轉介專科治療。關日華:「小朋友可能會忘記買甚麼,買少了東西回來。另外有一個小朋友原本很喜歡讀書,但突然對讀書沒有興趣。另外發現他們記憶以前記性很好、算數很好,現在可能變差,算數沒有這麼好。文獻顯示即使出現長新冠情況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美國:尋求土耳其澄清不支持瑞典芬蘭加入北約立場
【有線新聞】瑞典繼鄰國芬蘭之後,表態指加入北約有利北歐安全局勢,不過成員國土耳其表明不支持,美國表示正接觸土耳其尋求澄清有關立場,強調支持北約門戶開放。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明,不會支持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形容不會重犯容許希臘加入北約的錯誤,批評希臘利用北約對付土耳其。他批評芬蘭、瑞典國內有很多恐怖組織,土耳其過去曾多次批評西方包庇安卡拉視為恐怖分子的庫爾德武裝等。 加入北約需獲所有成員國支持,瑞典外長林德指瑞典加入有利北歐安全局勢,希望可獲北約一致支持,強調土耳其希望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北約成員國都非常支持瑞典、芬蘭。 美國總統拜登周五分別與瑞典、芬蘭領袖通話,重申支持北約門戶開放,指這兩個北歐國家有權自行決定其未來、外交及安全政策。華府表明正接觸土耳其以澄清對方立場,北約外長會議上與土方討論有關問題。屆時芬蘭外長哈維斯托亦會出席,他表示會保持耐心,指加入北約不能一步登天。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召開安全會議,討論芬蘭、瑞典有意加入北約構成的潛在威脅。莫斯科已多次警告會有反制行動,不過就否認會停供天然氣的報道。但俄羅斯國營的電力公司周五宣布,周六起暫停向芬蘭供電,指對方沒有如期支付電費。俄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確診新型肺炎
【有線新聞】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確診新型肺炎。 阿德恩在社交網站上載快速測試呈陽性的結果,透露未婚夫早前已確診,她在周日開始自我隔離,昨晚確診,未來一星期她將會缺席公布財政預算案及減排計劃,但會與團隊保持合作。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印度德里商廈大火多人死
【有線新聞】印度德里有商廈大火,至少27人死亡。 起火的四層商廈位於市郊一個地鐵站附近,離首都新德里約23公里,消防已經控制火勢,救出數十人,多人受傷送院。 總理莫迪宣布向死者家屬發放20萬盧比撫恤金,報道指首先起火的是一樓的閉路電視生產公司辦公室,當局指起火建築安全設施不足,未有取得合資格消防證書。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半島女記者耶路撒冷出殯 以色列警驅散悼念群眾
【有線新聞】採訪期間中槍死亡的半島電視台女記者舉殯,以色列警方與悼念的群眾爆發衝突,靈柩差點跌落地。巴勒斯坦初步調查指控以色列部隊故意向女記者開槍。 遇害的半島電視台女記者阿布阿克萊赫周五在耶路撒冷出殯,大批手持巴勒斯坦旗幟的民眾嘗試將靈柩由醫院移送到老城區的天主教堂。期間以色列防暴警察阻止群眾前進,有警員用警棍打扶靈的人。 警方指原本已與死者家屬協商好靈柩會由靈車移送,但有暴徒強行搶走靈柩,高叫民族主義的煽動口號,並向警員擲石。警方衝前驅散人群,混亂期間,阿布阿克萊赫的靈柩幾乎跌在地上 。警員又發射催淚彈,群眾四散。靈柩最終由靈車送往喪禮場地,車上原來掛上的巴勒斯坦旗幟亦被取走。 阿布阿克萊赫生前所屬的半島電視台報道,現場警員不准伊斯蘭教徒入場,只對基督徒放行。美籍的阿布阿克萊赫是知名巴人記者周三在西岸難民營採訪時中槍身亡,巴勒斯坦檢察官指初步調查顯示是以色列部隊開槍,將阿布阿克萊赫擊殺,當時只有以方部隊開槍,而最接近阿布阿克萊赫的以色列部隊,距離不足150米。報告又稱現場證據顯示以軍是蓄意向阿布阿克萊赫開槍,她中槍後未有停火,是有意阻礙救援。 以色列軍方早前指無法判定哪一方開槍,並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埃爾多安:不支持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有線新聞】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表態不支持芬蘭和瑞典加入,可能令兩國的申請受阻。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批評兩國國內有很多恐怖組織,又指安卡拉政府之前讓希臘加入北約已是錯誤,結果希臘利用北約對付土耳其,不能重蹈覆轍,會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芬蘭外長哈維斯托呼籲保持耐心,並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處理。 國家加入北約的申請,需要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才會通過。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烏克蘭首次審訊俄軍涉犯戰爭罪行
【有線新聞】俄羅斯一名士兵涉嫌干犯戰爭罪行在烏克蘭受審,是俄烏戰事以來首宗審訊的戰爭罪行。 21歲的希希馬林被押送到基輔法院,在玻璃室應訊。 他隸屬俄羅斯坦克部隊,被控二月底在東北部蘇梅市郊一條村,從偷竊得來的車輛向一名當時正在通電話、踩單車回家的62歲男子,連開多槍將他擊斃,以避過烏軍的追擊,涉嫌干犯戰爭罪行。一旦罪成,最高面臨終身監禁。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科學家首以月球土壤種出植物 成功發芽但「後勁不繼」 學者料因土壤成分有異
【有線新聞】科幻故事裏面曾經有人在火星種馬鈴薯,現實世界又是否行得通?為了研究外星種植,美國專家首次以月球的土壤種植地球的植物,結果如何? 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太空人先後數次將月球泥土樣本帶回地球,數十年來一直珍而重之,嚴格封存。所以2010年起,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者提出以月球土壤做種植實驗,每次也遭到當局拒絕。 到了2018年總算有轉機,美國太空總署再次籌備登月,學者重提申領月球土壤,今次終於獲批。除了時機成熟,另一個原因是學者重新設計實驗,總共只需要12克月球土壤就足夠。每個微型「花盆」只用1克土壤,小量營養液提供養分及水分,每個花盆種一棵阿拉伯草。12個泥土樣本在不同任務收集,來自月球不同位置,結果在最初六天所有種子都順利發芽,但之後情況開始轉差,和地球泥土對比,全部植物都有生長遲緩問題,明顯受到環境壓力,因為養分是外來供應。 學者相信問題可能出於月球土壤一些成分,例如某種礦物質窒礙植物的生長荷爾蒙,如果可以找出壓力源頭,就有可能在月球種植,有利人類在月面建立基地。無論如何,今次嘗試已為人類長駐月球踏出重要一步。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澳洲總理莫里森競選活動 遇「北韓領袖金正恩」抗議
【有線新聞】距離澳洲大選還有約一星期,澳洲與中國關係成為選舉關注議題。總理莫里森與華裔黨友出席競選活動時,遇上了「不速之客」。 「北韓領袖金正恩」大駕光臨來到澳洲,闖入執政自由黨在墨爾本舉行競選活動的電腦晶片工廠:「我支持廖嬋娥,她支持習近平,她現在也展示對北韓政權支持。」 見到「金正恩」離場後被警員問話,就知道他只是假扮。昆士蘭州參議院候選人柏樂志於社交網站透露是他和「假金正恩」策劃突襲會場。他曾指控華裔的廖嬋娥與中國政府有聯繫,批評她為中國領導人護航。 「假金正恩」的出現未有擾亂黨領袖、總理莫里森在這裡為廖嬋娥站台。中國議題成為今次大選焦點之一,對華強硬立場的莫里森被問到會否令華人選票流失時,強調自己清楚區分中國政府和華人:「我所批評的是中國政府強勢和野心,而不是華人。華裔澳洲人是國家最偉大愛國者,這是為甚麼我清楚地區分脅迫澳洲、干預地區的專制政府,以及優秀的華人。」 廖嬋娥發聲明回應專注為社區工作,不會被對手骯髒把戲分心。來自香港、在澳洲生活逾30年的廖嬋娥,上屆大選僅以些微優勢擊敗工黨候選人,當選成為眾議院議員。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將軍澳警員執勤期間遺失警察通訊器
【有線新聞】一名警員執勤期間遺失警察通訊器。 遺失通訊器的警員隸屬將軍澳警區,當時正在區內執勤。警方接獲遺失報告後,在現場及附近一帶搜尋但未有發現,有關通訊器已隨即被停用。警方呼籲市民拾獲通訊器,立即致電999或交到就近的警署。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中電阮蘇少湄當選總商會新任主席
【有線新聞】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集團總監阮蘇少湄當選為新任香港總商會主席。 總商會理事會傍晚舉行會議選出新任正副主席,其中阮蘇少湄成為新任總商會主席,接替已擔任主席兩年的王冬勝。 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夥人陳瑞娟成為常務副主席,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及會德豐主席吳宗權則連任副主席,太古集團主席白德利亦當選為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