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中環4黑點試行運輸署CCTV錄影執法 警方解釋非24小時運作:適當投放資源
【有線新聞】警方即日起在港島區以運輸署道路監察鏡頭試行錄影執法,不過並非24小時運作,警方解釋要考慮違例行為對交通的實際影響,適當投放資源。 復活節長假後首個工作天,中環皇后大道中回復車水馬龍,連帶慢車情況又再出現。警方表示塞車都是交通違例所導致,但巡邏、執法等運用了大量人力資源,因此試行在中環這四個交通黑點利用運輸署道路監察鏡頭錄影執法。 無論是雙黃綫落客,抑或在限制時段落貨,都是警方針對打擊的違例行為。警方會不定期在控制台錄影,如果發現違規會記錄下來,確認司機身份後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三個月之後檢視成效,不排除日後擴展至其他地方。 有意見關注既然有錄影,為何不24小時運作?警方這樣解釋。警方交通總部交通管理組警司聶凱鵾:「我們的目標不是將每一個違例行為都要捉拿,因為例如有些情況,例如可能只是短暫停車落客,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沒有造成危險,或者對交通沒有造成嚴重阻塞,其實我們都未必去重點處理這些違例。例如中區六、七點後放工時間後甚至到凌晨,其實該段時間的資源未必重點擺放。」 他又說暫時無法透過道路監察系統處理行人衝紅燈等違例行為,因為錄影系統並無人面識別,即使錄影了也無法找到違例的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青衣客貨車撼重型吊臂車 司機受傷被困近一小時
【有線新聞】青衣有客貨車失事,撞向重型吊臂車,司機受傷被困。 客貨車司機被困車廂,流動醫療隊奉召到場,救援人員替司機戴上氧氣罩,消防員用工具撬開車身。 早上8時許,客貨車駛到青衣航運路38號對開,懷疑收掣不及,撞向一輛重型吊臂車。客貨車車頭嚴重損毀,司機受傷被困近一小時,由消防救出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資訊節目
- 2025年04月22日
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24/25 總決賽、頒獎典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方濟各逝世|教徒表傷心 冀新教宗秉承方濟各精神、關心弱勢社群
【有線新聞】位於半山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早上如常進行彌撒,有教徒對方濟各離世表示傷心,期望新教宗可以秉承方濟各的精神,關心弱勢社群。 天主教徒高生:「這個教宗非常關心弱勢社群,帶領全球天主教徒在動盪時間,大家亦看到他很敢言,我們知道他病了很久,復活節過後回歸天國,我們雖然很傷心,但對他來説都是好的。」 天主教徒譚女士:「他一定有天主需要的特質,一定會愛貧窮的人和邊緣人士,喜歡和平、包容很多人,例如罪人和不同宗教的人,我想一定有這些特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世界桌球錦標賽 中國趙心童首圈擊敗上屆亞軍積鍾斯
【有線新聞】世界桌球錦標賽,中國的趙心童首圈擊敗上屆亞軍的積鍾斯。 局數領先7比2的趙心童第10局被積鍾斯打出一桿100度,趙心童試過被追到只剩3局優勢,臨危不亂,再次控制形勢打個遠枱紅球。積鍾斯表示沒有人打得好過趙心童,無論遠枱、得分、甚至戰術都處理得很好,若果趙心童捧盃,自己不會意外。趙心童有9局「起break」,其中打出過一桿142度、91度及第14局的87度,局數贏10比4,16強會鬥贏了衛冕球手威爾遜,同樣來自中國的雷佩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嘉應高昇」力爭成短途三冠王 大衛希斯讚狀態一流、策騎充滿信心
【有線新聞】星期日在沙田馬場舉行的主席短途獎,「嘉應高昇」力爭成為短途三冠王,鞏固世界短途馬王地位。 連贏了香港速度系列首兩關,在總獎金高達2,200萬港元的主席短途獎,如果「嘉應高昇」再下一城,就可以成為香港第5匹包辦此三關錦標的短途馬王,練馬師大衛希斯認為「嘉應高昇」狀態一流。大衛希斯:「我認為牠的狀態整年都保持得很好,我們希望牠這次能夠獲勝,並保持全季不敗,牠是其中之一可以做到的賽駒,所以希望牠可以贏得三冠王。」 四歲的「嘉應高昇」跑出11連勝走勢,其中更包括3場一級賽,大衛希斯認為騎師潘頓了解「嘉應高昇」,有他策騎就充滿信心。大衛希斯:「他領先沒問題,守在第2或第3也可以,這就是為何他這麼特別。」 全球最佳賽駒排行榜「嘉應高昇」並列第4,是國際評分最高的短途馬,長遠目標是遠征澳洲,挑戰全球最高獎金的草地賽、珠穆朗瑪峰錦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被指向親友洩露打擊胡塞計劃 海格塞斯批傳媒詆毀聲譽 特朗普力撐
【有線新聞】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被指在通訊軟件Signal向親友分享打擊胡塞計劃後,批評傳媒詆毀他的聲譽,總統特朗普則力撐海格塞斯。 海格塞斯:「這就是媒體所做的事,他們的匿名消息來源來自不滿國防部的前員工,然後試圖破壞別人的聲譽,這不會對我有影響,因為我們正改變國防部,讓五角大樓重新交到戰士手上,這些前員工針對舊聞作出匿名誹謗,不緊要。」 特朗普:「(總統特朗普,你對海格塞斯仍有信心嗎?)絕對有,為甚麼你會問這樣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大國科技|廣州動工興建人類細胞譜系科學設施 有助研究細胞演化
【有線新聞】我們的人體由無數個細胞組成,它們不斷演化,經歷增殖、分化、衰老等過程。科學家一直以來努力研究細胞運作,為的就是希望提升預防和治療水平,最近在廣州動工興建的「細胞譜系」設施,將為生命編寫「細胞家譜」。 所謂「細胞譜系」是指細胞在生命周期的演化過程,研究人員將採用多項技術分析細胞在發育、患病及衰老三大方面的變化,追蹤每個細胞的「前世今生」。中科院細胞譜系設施副總指揮陳捷凱:「我們這裏面採集到的是從生老病死的過程中細胞的變化歷程,可以把細胞比作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原子,對原子的變化有了解之後,我們就知道物質世界怎麼運轉的;對細胞的變化有了解,我們就知道生命是怎麼運轉。」 以往科學家要研發一種新藥往往耗時耗力,平均要用10年、超過26億美元,而且臨床成功率不足一成,原因在於藥物研發過程只能在動物模型中進行,而不能模擬人類生命系統反應。有了新設施則可透過患者的細胞信息,打造「數字患者」來試藥。中科院細胞譜系設施總指揮孫飛:「我們可以對數字生理人讓它生病,我們叫做生『數字病』,然後同時也可以去吃『數字藥』,來達到我們新的藥物靶點的發現和藥理的分析。我們都可以在這樣一個數字空間裏面來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方濟各逝世|死因及遺囑曝光 梵蒂岡:死於中風及心臟衰竭 將長埋羅馬聖母大殿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是於梵蒂岡當地周一早上7時35分離世,死因是中風及心臟衰竭。 梵蒂岡總司庫法雷爾樞機與一眾聖職人員封鎖教宗書房和寢室。教廷公布醫生發放的死亡證,指方濟各出現腦中風及心臟衰竭致死,他逝世前已陷入昏迷,醫生經心電圖確認死訊。教廷又公開方濟各的遺囑,提到想長眠於羅馬的聖母大殿,墳墓要長埋地下,簡單、沒有特別裝飾,並刻上「方濟各」的拉丁文名字。 方濟各周三將移靈到聖伯多祿大殿供公眾瞻仰,葬禮最快今周內舉行,今日會舉行樞機會議商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俄烏戰爭|普京宣布復活節停火結束 稱對任何和平倡議持開放態度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指復活節停火安排已結束,稱對任何和平倡議持開放態度。 普京接受國營電視台訪問時稱,復活節停火30小時措施結束後俄軍已恢復戰鬥,又提到對任何推動和平的倡議持開放態度,期望基輔政府亦有相應立場。克里姆林宮指,普京提到可以討論停止攻擊平民目標時,表示有意跟烏克蘭進行談判。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重申堅持停止向民用基建施襲的停火建議,期待莫斯科作出回應,已預備好與俄方展開對話落實目標;又指今周將派代表前往英國與美國及歐洲國家代表會面,首要磋商無條件停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綠色和平:市民逐漸適應走塑 促訂第二階段時間表 有食肆憂成本上升
【有線新聞】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實施一年,有食店觀察到客人索取餐具的習慣有改變;環保署亦指八成連鎖食店顧客已不索取即棄餐具。有環保組織認為政府應盡早訂立第二階段落實日期,並推動源頭減廢。 這間外賣糖水店有約九成的甜品都是用塑膠容器承載,首階段走塑實施一年,糖水店負責人觀察到食客都改變了領取餐具的習慣。甜品店負責人陳先生:「通常客人知道是紙羹都直接不用拿,因為他們食用時不方便加上有一陣味,十個有六七個會拿。但如果膠的話,十個有十個都會拿。」但他擔心第二階段全面走塑生意成本會增加,「始終只是轉匙羹(成本)已經加了一點,可能未來要將袋、碗全部要轉成紙,成本一定會上升。現在本來的成本已經佔一成,如果再這裏又轉、那裏又轉,可能一成半左右。」 但有環保組織認為首階段走塑市民已逐漸適應,政府應該盡早訂立第二階段時間表,令外賣時飲品、食品等一概不能再用膠杯、膠飯盒等。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政府更加應該把握2025這個年度,推出更多政策推動重用代替即棄,例如多點鼓勵大家自備杯的優惠、要求連鎖店提供重用餐具借還服務讓市民用,好好的準備第二階段。」 政府早前表示,今年年中將會在不同餐廳試用第二階段走塑的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22日
都大推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助學生辨別早期徵兆 副校長:身心健康是發揮才能基礎
【有線新聞】有大學推出精神健康急救課程,首批超過2,000名學生已完成,計劃涵蓋三大層面,讓學生及早辨別精神問題。 情緒問題不是成年人才有,青少年面對朋輩、學業等壓力,有時未必懂得如何表達。導師會預備情緒咭或圖片來協助學生表達情緒,增加他們對感受的敏銳度。 香港都會大學去年九月推行為期三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首輪計劃包括12小時「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掌握辨識精神健康早期徵兆於狀況惡化前及早求助。都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郭予光:「身心健康是我們發揮才能的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就算有很好的學業成績、豐富的專業知識,其實也未必能夠發揮出來。首先有認知,之後去面對,最後處理事情。」 計劃包含三層支援系統,涵蓋輔導員、教職員及一年級本科生,首批教職員已完成相關培訓計劃。都大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郭婉明:「課堂上很著重跟學生分享,每個人有一個精神健康的光譜,在不同時間、事情影響下,光譜亦會受到影響,但我們最重要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都大學生陳雪琴:「上完堂好像『叮』一聲,更加明白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難受程度,可能等同於身體殘障的痛苦,他們的難受是相等,但是很難認出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受到情緒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