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何文田邨單位傳異味 獨居翁被揭卡大門伏屍
【有線新聞】何文田邨一名獨居男子被發現倒斃在堆滿雜物單位內。 警員用帆布蓋著78歲男死者,事發單位只有百多呎,堆滿大量雜物。 現場是何文田邨適文樓,下午近五時,一名社工到單位探望年老獨居男戶主,因單位傳出異味,拍門亦無人回應,於是報警求助。消防及警員到場,發現事主卡在大門之間,用工具將門拆除,證實事主已經死亡,死因有待驗屍確定,案件列作屍體發現處理。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解放軍發宣傳片含「彩蛋」 外界料預告第三艘航母將面世
【有線新聞】星期六是解放軍海軍成立73周年,海軍發布航母主題宣傳片,外界認為是預告第三艘航母快將面世。 解放軍海軍最新的航母宣傳片長6分幾鐘,展示多架搭載在航母的戰機執行任務,片尾還暗含「彩蛋」,「喂媽,甚麼?三胎!」 之後鏡頭掠過標有現役兩艘舷號分別是「16」和 「17」的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環球時報引述軍事專家表示,從衛星圖片可見,第三艘航母使用了很多新配置,包括甲板電磁彈射技術,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下水。 而在解放軍另一條演練片中就有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拉薩艦、鞍山艦和無錫艦實施火炮及艦機聯合搜救等實戰訓練,其中無錫艦是入列後首次公開亮相。 無錫艦艦長趙淑干說:「我們現在的全訓考核從離碼頭到靠碼頭全過程都是考核,隨時隨地都要應急處置突發情況。」 今次亮相代表海軍已有六艘萬噸級驅逐艦入列,包括南昌艦、拉薩艦、大連艦、鞍山艦、延安艦和無錫艦。而社交媒體也傳出疑似由055型驅逐艦發射鷹擊21超高音速反艦導彈,以及轟-6轟炸機掛載鷹擊21的影片。 另外,第二艘排水量達4萬噸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廣西艦入列後在央視公開亮相。海軍某艦艇訓練中心政委王艷光說:「面對配屬的裝備型號更多,指揮流程更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華視兩高管辭職 為誤報事件負責
【有線新聞】台灣華視董事長以及代理總經理請辭,為誤報解放軍攻台事件負責。 華視星期五凌晨發聲明,董事長陳郁秀以及代總經理陳雅琳已請辭,為事件負上全責,希望藉今次事件,華視能自省、轉變,達成公共廣播集團所要肩負的公共任務。華視星期三早上先後兩度誤報,先報出新北市被解放軍導彈擊中,台北港艦艇爆炸等快訊,及後又出現大屯火山爆發等消息。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政府下月放寬熔斷機制 同機五人染疫禁飛五日 容許非香港居民抵港 商界冀入境免檢疫
【有線新聞】政府下月起放寬入境限制容許非香港居民來港,同時放寬觸發航班熔斷機制的條件,禁飛期亦由7天減至5天。商界歡迎新措施,他們與旅遊業界都希望之後能夠放寬至免檢疫入境。 過了兩年多,非香港居民終於可以由海外入境,政府說是考慮到香港與非香港居民公共衞生風險相同,加上會按檢疫酒店的數目控制入境人流才決定放寬,不過旅客仍要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至少7日。 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容許非香港居民入境是相當歡迎的,雖然仍未達到免檢疫入境,這已經是一大步,相信出入境人數會明顯回升,有助香港回復正常商務活動。如果輸入個案沒明顯上升,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免檢疫入境。」 有旅行社則認為新安排對旅遊業幫助不大。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如果來港玩4至5天,要隔離7天,或者有些會卻步。」美麗華旅遊總經理李振庭:「外國人入境還要隔離7日,只幫到做生意的旅客,如果是遊客未必會這樣做。」 放寬的還有航班熔斷機制,禁飛期由7日改至5日,觸發條件變成同一班機有五名或以上的乘客確診,或乘客總數超過百分之五的人染疫,航班才停飛,會以確診數較高為準。 另外政府為縮短抵港乘客在機場等候核酸檢測結果的時間,他們在機場採樣時會同時做快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特首選舉投票時間延長半小時 五界別分時段 擬於檢疫設施設立投票站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投票日下個月8日舉行,選管會決定延長投票時間半小時,改為早上11時半結束。 選管會主席馮驊:「由於疫情關係,為了減少主投票站的人流,投票站(開放時間)會延遲至兩小時三十分,即是早上9時至11時半,所有選委必須在上午11時半或之前到達位於會展一樓的主投票站。亦都將選委會五個界別劃分成不同的建議投票時段,請他們在建議點票時間到主投票站投票。」 選管會又說為了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灣仔會展投票站會增加派票櫃枱數目至不少於70張枱,亦設有約100個投票間,保持較闊的社交距離。 政府計劃在檢疫設施設立投票站讓需要隔離的選委投票,詳情稍後公布。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涉多區非法收債、刑毀案 四名少年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四名少年,涉嫌在多區非法收債。 檢獲證物包括衣物、手套、手機、天拿水、油漆等。警方周三接獲線報,在葵涌一個單位外拘捕一名15歲男童,在他身上搜獲油漆,調查後再拘捕兩名16和17歲的少年,三人連同另一名17歲少年涉嫌與四宗刑事毀壞案有關。 警方相信,有犯罪集團受財務公司委託,招攬青少年非法收債。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政府下月放寬熔斷機制 同機五人染疫禁飛五日 容許非香港居民抵港 旅行社料幫助不大
【有線新聞】政府下月起放寬入境限制容許非香港居民來港,同時放寬觸發航班熔斷機制的條件,禁飛期亦由7天減至5天。 前年3月起,本港禁止不同海外地區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香港。第五波疫情稍為緩和,政府說考慮到香港居民與非香港居民公共衞生風險相同,決定容許非香港居民來港。政府說會按檢疫酒店的數目控制整體入境人流,但強調海外抵港旅客要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至少7日。 有旅行社認為放寬安排對旅遊業幫助不大。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香港不是大地方,如果來港玩4至5天,要隔離7天,或者有些會卻步。相反地有人來參加宴會、其他活動,在旅遊層面上是正面。」美麗華旅遊總經理李振庭:「外國人入境還要隔離7日,只幫到做生意的旅客,如果是遊客未必會這樣做。」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容許非香港居民入境是相當歡迎的,雖然仍未達到免檢疫入境,這已經是一大步,相信出入境人數會明顯回升,有助香港回復正常商務活動,吸引部分人才回流。」 放寬的還有航班熔斷機制,禁飛期由7日改至5日,觸發條件變成同一班機有五名或以上的乘客確診,或乘客總數超過百分之五的人染疫,航班才要停飛。 另外政府為縮短抵港乘客在機場等候核酸檢測結果的時間,他們在機場採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日本外交藍皮書:正式進入中美競爭時代
【有線新聞】日本發表新一份《外交藍皮書》,指世界現已進入中美競爭的時代,又稱中國是主要安全憂慮,批評中方試圖單方面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 日本《外交藍皮書》談到國際局勢,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破壞過去一百年來建立的國際秩序。現時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存在感加強,美國國力則相對下降。世界由之前美國發揮政治、軍事主導能力,支撐國際社會穩定與繁榮,正式進入美中競爭、各國競逐的時代。 今年正值中日關係正常化50年,藍皮書指中國與俄羅斯維持緊密關係,又擴大在日本周邊的軍事活動,試圖單方面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包括日本在內的地區及國際社會強烈關切。 北韓今年多次試射導彈武器,日本稱絕對不能容忍,會與國際社會合作,尋求全面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 日本又會加強日美同盟的威脅力和應對能力,確保和平安全。 至於與鄰國的領土爭議,報告相隔19年再次指控俄羅斯非法佔據北方四島,指目前不會就島嶼主權與俄羅斯談判。 藍皮書又聲稱擁有竹島主權,即南韓叫的獨島。南韓強烈抗議,召見日本駐南韓公使闡明立場。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19年黃大仙示威案暴動罪成 8人囚至少三年 官:重犯機會微、酌情減刑
【有線新聞】2019年國慶日,8人在黃大仙示威,早前被裁定暴動罪成,判囚3年或3年3個月。 被告包括兩男、六女,介乎21至25歲。判詞指案件暴動規模不小,發生於九龍區交通樞紐龍翔道,但事發在公眾假期下午,對公眾和交通造成的滋擾較低,而且沒有人受傷。 區域法院法官李俊文考慮到所有被告都有良好背景,犯案出於衝動不成熟,重犯機會微乎其微,酌情減刑3個月。同案另外3名被告早前被判入教導所,1人則被裁定暴動罪罪脫。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東涌逸東邨傑逸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東涌逸東邨傑逸樓。 政府說,審視水檢測病毒量、確診個案及其他環境因素等,決定圍封傑逸樓,居民要在晚上10時前檢測,目標在明日下午1時前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調查
【有線新聞】招商銀行原行長、黨委書記田惠宇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調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表示,田惠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現正接受調查。田惠宇由2013年開始擔任招商銀行總行行長及黨委書記,本月18日正式卸任。而他之前亦曾擔任過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深圳以及北京分行行長。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公開是中國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則
【有線新聞】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中國近年積極推動司法改革。對於外界質疑不少案件審理過程仍然不公開,就回應指是因為涉及國家秘密,做法與其他國家一樣,強調司法公開是中國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司法改革,不斷提升透明度,今通過網上直播的法院審理案件已超過1850萬宗。不過有日本記者問到外界關注目前中國仍有審訊不公開進行,最高法院副院長沈亮說,有少數案件不公開是通行做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亮:「公開審判是原則,但是當涉及到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時候,包括日本,世界上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是採取不公開審理的。因為有的案件信息公開後,會引發社會恐慌,對不良行為的仿效。」 針對立案難、執行難的問題,當局說近年大幅降低立案門檻,超過9成的案件可當場立案,受理的案件由10年前的1300多萬增加到去年3300多萬。而為了進一步打擊司法腐敗,最高檢察院指會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懲戒違法亂紀的檢察人員。最人民高檢察院副檢察長楊春雷:「以倒逼的方式來懲戒這些違法亂紀甚至犯罪的檢察工作人員,最終使他們對法律有敬畏、心存信仰,也知道權力與責任是共存的,使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