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上水清河邨清澤樓解封 發現7宗確診
【有線新聞】上水清河邨清澤樓解封,發現7宗確診及3宗不確定個案。 清澤樓約1,660人完成檢測政府派員到訪約790戶,有49戶無人應門,當局會跟進,大廈因為有確診個案及污水驗出病毒要圍封強檢。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立法會周四起恢復正常運作 下周大會改以實體舉行
【有線新聞】立法會星期四起恢復正常運作,下星期大會亦會舉行實體會議。 因應政府星期四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恢復正常公共服務,立法會當天起恢復正常運作,秘書處職員可返回大樓工作。下星期三的立法會大會及工務小組委員會會議亦會以實體形式舉行,所有訪客須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規定才可進入立法會大樓。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美國聯邦法官裁定 疾控中心推公共交通強制口罩令屬越權
【有線新聞】美國一名聯邦法官裁定,疾控中心強制民眾在美國所有公共交通工具戴口罩屬於越權,華府宣布暫停執行口罩令。 有組織入稟挑戰去年2月生效的規定,要求民眾在美國乘坐飛機、火車、巴士等所有公共交通工具時,都要戴口罩。口罩令原定周一屆滿,當局早前因應疫情反彈延長至下月初,但佛羅里達州一名聯邦法官裁定疾控中心頒布命令是超出權限,事前沒有諮詢公眾,亦沒有詳細說明決定,司法部拒絕評論會否上訴。白宮發言人對裁決表示失望,隨後政府指現時不會執行口罩令。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政府今起向60歲或以上人士免費派快測包
【有線新聞】政府即日起向60歲或以上人士免費派發快速檢測包。 深水埗康齡社區服務中心陸續有人來領取快測包,即日起至五月底合資格人士可到680個地區康健中心、社署資助的長者地區中心等領取快測包,每人可領取5份。至於由機構照顧、體弱或行動不便長者就獲上門派發,若檢測呈陽性可經網上平台或致電1836119登記。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日日有頭條:07年衞生署生果日促均衡飲食
【有線新聞】「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但又有多少人做到呢?2007年,衞生署聯同數百間學校推行「生果日」,鼓勵學生均衡飲食。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當局擬網上公布獲口服藥醫生名單 醫生透露可致電預約、或有機制送藥上門
【有線新聞】衞生署打算在網上公布取得新冠病毒口服藥的私家醫生名單,有醫生說最初擔心有標籤效應,但經當局解釋後都同意列入名單。 兒科醫生楊超發:「快速測試陽性的(病人)每個都走過來,會影響診所運作,影響診所其他非新型肺炎病人,可能服務不到非新型肺炎病人或打針的病人都不敢來。(衞生署)後來向我解釋,將會在網頁說清楚,如果知道自己快速測試陽性最好致電診所預約,讓病人不要直接去診所,而是可能有方法、機制幫助病人送藥上門之餘,又可減低交叉感染。」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70歲以上長者及殘疾人士 今起可預約上門打科興 聶德權:冀做到「針搵人」
【有線新聞】全港有15萬名70歲或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政府疫苗到戶接種服務即日起接受網上和電話登記,暫時只會提供科興疫苗。 年滿70歲及殘疾人士只要一針都未打,可以到「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網站預約上門打針,只需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等資料,不懂得上網可以朝九晚八致電熱線5688 5234。醫護人員最快下星期二上門提供接種,每隔28日再上門打第二、第三針,不過暫時只可以打科興,沒有復必泰。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絕大部分長者都是選擇科興疫苗,電話登記時如果真的(對復必泰)有需求,我們可以記錄下來,每個星期我們集中到訪四至五區,四個星期內涵蓋到18區,最主要希望做到『針搵人』。」他說熱線中心會聯絡領取社署津貼但未打針的人,醫管局「護訊鈴」、衞生署轄下18間長者健康中心亦會聯絡未打針的病人。 外展隊上門為老弱打針並非新做法,政府早前圍封13幢大廈時為50人接種,平均每幢樓不足四人。聶德權:「長者事實上找到,但人數不多,找到的人當中有十分一願意登記接種,我們希望有了網上登記平台,又有電話登記熱線,希望百分比會較高。」 安老及殘疾院舍方面,接種第一針比率由三月中的五成增加至現時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多名在囚者、懲教人員染疫 署方改建教學樓等作隔離 職員:高峰時有千名同事缺勤
【有線新聞】懲教署在疫情高峰面對大量人員及在囚人士確診,為了減輕醫療及隔離設施的負荷主動變陣,將教學大樓改建成隔離設施,又在院所醫院自行治理患者。 懲教署撥出職員訓練院一幢教學大樓及宿舍,改建成臨時隔離設施,有88個宿位讓確診人員入住。負責照顧的都是懲教人員每日要準備快速檢測包,送三餐、派藥、消毒寢室由他們一手包辦,更需要照顧的是確診同事的情緒。 一級懲教助理 (職員訓練院)謝雅詩:「我第一個舉手加入,我們的團隊只有7名同事,照顧這麼多人非常吃力。最高峰時有一千名同事未能上班,前線同事人手很緊張,甚至有同事早上離開隔離設施,拿著行李不是回家,直接回到院所的工作崗位。同事覺得部門這個安排很窩心,不用擔心感染到家人。」 懲教署的職員臨時隔離設施由二月底設立至今,有超過150名人員入住隔離,他們已康復重返崗位。 要隔離的還有約2,500名確診在囚人士,公營醫療超出負荷,署方就在院所內的醫院變陣,調配有醫護資格的懲教人員治理患者。一級懲教助理(荔枝角收押所)盧雅樂:「建立到互信關係,曾經有一次我工作時穿著保護衣大汗淋漓,有一名在囚人士跟我說多謝,我們與公營醫療的同業一樣站在同一軌跡上,做同一樣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稱免費派快測包予經濟困難學生 小學校長:不會主動抽查檢測結果
【有線新聞】有小學校長說,會免費派發快速測試包予領取政府津貼的學生,及疫情下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已經取了津貼一定在名單內,但個別的會否因疫情影響家庭收入,無論社工、輔導主任也會認識,能辨別到哪些有需要,甚至有家庭主動向學校求助,我們更會提供方便。(學生)沒有大礙也不會抽查,對他們也不公道,但如有病徵則不同。」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內地周一新增21484宗本地感染 上海再錄得7宗死亡病例
【有線新聞】內地周一新增21484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上海佔20416宗,當地再錄得7宗死亡病例。 死者年齡介乎60至101歲,其中6人為75歲以上,均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而60歲患者有多種腦部病症。7人都是入院後病情加重,搶救無效不治。 其他省市,吉林472宗,廣東25宗,黑龍江、江蘇、北京都有個案。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警土瓜灣破獲非法賭擋、無牌酒吧 68人被捕
警土瓜灣破獲非法賭擋、無牌酒吧 68人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凌晨在土瓜灣破獲非法賭擋及三間無牌酒吧,共拘捕約68人。 被捕男女由警員押上警車,帶返警署扣查。警方凌晨搜查土瓜灣道94號一個工廈單位,搗破一間懷疑無牌酒吧,檢獲一批啤酒及烈酒,又拖走大廈外六部違例停泊私家車並發出告票,行動中警方在附近破獲一個非法賭檔及兩間無牌酒吧。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警:大麻案件趨年輕化 廿歲以下被捕者增逾兩倍 社工:部分智能櫃被人用作販毒
【有線新聞】明天是國際大麻日,警方說近年大麻案件有年輕化趨勢,又說外國將大麻合法化令部分青少年誤以為大麻並非毒品。 阿橙(化名):「第一次吸食覺得很開心,甚麼都可以拋諸腦後。」阿橙上年因感情問題、在朋友慫恿下吸食大麻,一星期食4至5次,這個情況維持了三個月。阿橙(化名):「清醒後很不開心,又跌回落地獄,又重回到原點,沒有意思。(吸食後)我是暴瘦了15公斤,我是不斷手震,到現時也不停手震。」 根據警方的數據,除了19年之外,吸食或販賣大麻的案件都有上升,被捕人士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在2016年有71人是20歲或以下的青少年,直到去年已經有257人,比16年高超過2.5倍。毒品調查科情報組警司李蔚詩:「大麻在青少年之間有一個濫用的趨勢,可能外國將大麻合法化令到大家覺得,大麻的藥性或毒性對比其他毒品是輕微很多,甚至有人覺得外國將大麻合法化,所以大麻不是一個毒品,這正是一個很大的謬誤。」 除了有誤解,有社工說年輕人現時更容易取得毒品。香港遊樂場協會社工司徒錦燊:「有一些智能櫃都用作販毒用途,不需要去到高風險場所如酒吧等,當然那些地方都可以取到毒品。現時要取得毒品的途徑是更簡單,基本上不需要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