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奧斯卡主辦單位曾要求韋史密夫離場但被拒
【有線新聞】主辦奧斯卡頒獎禮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稱,當晚影星韋史密夫上台掌摑基斯洛克後,曾要求他離場但被拒。 學院發聲明指事故發展是他們無法預料,韋史密夫拒絕離場後大會意識到可以用不同方式處理,已展開紀律程序調查韋史密夫違反專業操守行為,包括不適當的身體接、虐待或威脅行徑,4月18日將召開董事會會議商討跟進行動,可能包括暫停甚至取消其會籍。 被掌摑的基斯洛克周三有演出,是事故後首次露面,表示仍在消化事件,將來再評論。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林鄭:現非全民檢測最佳時機 透露將藉快測了解疫情 指國家定能找到最佳抗疫出路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本港現時仍不是做全民檢測的最佳時機;又透露將會利用快速測試包了解本港的感染情況。 確診數字持續回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爲現在仍非做全民檢測的時機。「二十四小時有七千人陽性檢測需要我們跟進,都是一個大數字,一個全民強制檢測的最佳時間,一是(疫情)初期,現在已不是開始期,一是去到尾聲,七千多個案似乎並非尾聲。」 林鄭月娥說,星期六起向市民派發的防疫包內會附有快速檢測包,稍後會再公布如何利用這些快速檢測工具,「派了這麼多快速抗原測試包,是否可以利用相對準確而且方便市民的工具,在短時間內透過使用測試包了解香港目前處於的感染狀況。」 被問到香港會否為全中國率先試行與病毒共存,林鄭月娥說兩地的制度及能力均有不同。「香港未來在抗疫找出一條路,便是為了香港穩控疫情、恢復生活,我不太明為何會為國家先行先試,我們龐大的國家有龐大力量,一定會為十四億人民找到一條最佳的抗疫出路。」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中歐峰會將重點討論烏克蘭戰事
【有線新聞】中歐峰會星期五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將會視像出席,會議將重點討論烏克蘭戰事。歐盟消息指會向中方施壓不能在戰事中協助俄羅斯,否則會嚴重影響中歐關係。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星期五視像出席第23次中歐峰會,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話,歐盟聲明指,會議重點是討論烏克蘭戰事,商討國際社會如何協助烏克蘭,指俄羅斯入侵引致的人道危機,動搖國際秩序,影響全球。 中方一直重申,不願意見到烏克蘭危機,但無如西方國家所期望般譴責或制裁。歐盟消息指,峰會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確保中國在俄烏戰事中保持中立,不協助俄羅斯,表明若中國與俄羅斯站在同一陣線,將不利於中歐關係,若規避西方制裁,必有後果。 今次是中歐峰會相隔一年多再次舉行,雙方在上次會議後原本達成投資協定,但因新疆人權問題雙方互相實施制裁而擱置。歐盟早前更在世貿組織提出對中國的訴訟,指中國針對立陶宛實行歧視性的貿易措施,令中歐關係陷入谷底。 4月1日舉行的峰會亦會探討如何維繫較平衡的貿易關係、及氣候變化、衛生等議題,歐盟表示會向中方表明以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重要性。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世衛預測病毒來年續變異 病情嚴重程度或漸降
【有線新聞】世衛更新應對疫情計劃,預測疫情在來年的發展。 世衛指,最有可能情況是病毒繼續變異,但病情嚴重程度逐漸降低。因為接種疫苗或曾感染而增加免疫力,不過仍有需要為高危人士打加強劑,病毒有可能如流行性感冒般,只是季節性出現。 另外預測的兩種情況,最好的一種是未來出現不強的變種變毒,不需要打加強劑或研發新疫苗。而最壞情況則出現高傳染力和致命的新變種病毒,疫苗變得無效、需要再研發,並廣泛為高危人士打加強劑。世衛呼籲各國繼續監測並追蹤病毒演變,並且會推廣全球七成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兩英官辭職 中國駐英大使館批屬政治操弄 強調國安法讓香港重回安定、正義得以伸張
【有線新聞】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批評,英國稱港區國安法侵犯人權、從終審法院撤回英籍法官是政治操弄。 使館發言人指中方強烈不滿和反對英方對港區國安法指手畫腳,干涉中國內政,強調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重回安定、法治正義得以伸張、司法獨立依法得到保證,重申中方治理香港依據的是憲法和基本法,絕不是《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兩名法官是認為港區國安法令他們無法以想要的方式繼續工作,對他們辭任表示理解及感謝。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三廈解封 共錄122宗確診
【有線新聞】三幢大廈完成圍封強檢,共發現122宗個案。 觀塘翠屏(南)邨翠杏樓1,410人接受了檢測,當中發現56宗確診。沙田新翠邨新傑樓就發現57宗確診,有95戶沒應門。天水圍天盛苑盛泉閣有9宗確診,政府到訪320戶,36戶無人應門。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消息:職工盟李卓人、黃迺元等四人涉違社團例受查 國安處封會址蒐證
【有線新聞】消息指,職工盟4名前執委涉嫌違反社團條例,被國安處帶走調查,包括前秘書長李卓人、前主席黃迺元等人。 職工盟前主席黃迺元由探員帶離職工盟油麻地會址,返警署協助調查,警方又封鎖會址蒐證。差不多時間,探員亦帶走前司庫鍾松輝,又運走職工盟數年前的銀行記錄、支出證明,以及宣傳單張。 據了解,警方指職工盟4名成員涉嫌未有根據社團條例15條提交資料,受查的還包括前副主席鄧建華,以及正在服刑的前秘書長李卓人,案件由國安處負責。鄧建華聯同其他前執委上星期四到警察總部,就警方要求職工盟交出活動收入及開支等資料提交回覆。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質疑兩英官辭職屬政治鋪排 林鄭:國安法後賀知義才接受任命 批政客欲凌駕司法路人皆見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不覺得兩名來自英國的非常任法官辭職與香港實施國安法有直接關係,質疑事件是政治鋪排。又說海外法官參與本港審訊是肯定香港獨立司法制度,而非要支持行政機關。 今次辭任的兩名海外法官韋彥德和賀知義都是來自英國,當中賀知義於國安法實施後才獲委任。林鄭月娥:「如果國安法是那麼有問題,而這名法官在國安法頒布半年後都接受我的任命,去年11月又親自來香港參與案件審判,明顯而見,我不認為與國安法有直接關係。他們每一位接受委任是支持肯定司法機關、司法獨立制度,從來都不是說接受委任是支持特區政府或特區管治。」 林鄭月娥指兩名法官辭職後英國下議院同日就有辯論,當地首相及外交部亦相繼發聲,質疑事件是政治操弄。「這一連串的事件是很難令人不懷疑整件事是一個很政治鋪排的事件,亦很明顯是有行政機關或政客想凌駕司法機關,或干涉一些法官的行為或決定,這個現象我相信路人皆見。」 今次失去兩位非常任海外法官,何時會委任、會否委任新加坡的法官,林鄭月娥說視乎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需要。「第82條條文當然不會改變,但執行起來應該如何做最適當,任何行政長官都會聽取首席法官提出的意見,這不是像公務員編制,沒有數目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浦東新區有人哮喘病發 疑因醫護人員拒救致死
【有線新聞】內地新增8,454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上海佔最多,有5,653宗。浦東新區再有人哮喘病發,但懷疑因醫護人員拒絕救援致死。另有網民不滿超市菜價飆升,質疑有哄抬物價之嫌。 「你們接一下,你們接一下,快死了,那個人已經沒呼吸了,已經沒呼吸心跳了,你們快點行不行?」「那你等下和領導聯繫啊,我們也沒辦法。」 這一幕對話發生在浦東新區,有居民向在場醫護求助,稱有老翁哮喘發作希望伸出援手,但醫護人員不單沒有立即動身救援,反而叫對方直接和負責人聯絡,他們愛莫能助,後來更索性拉起車窗,不理會居民聲嘶力竭般求救。 事後該老翁的女兒和鄰居先後在微博發文,說因這班醫護人員的見死不救,最終老翁失救而死;又指在場醫護原本是接送另一戶病人入院,而老翁家人曾與該戶病人商量,並得對方允許先送老翁入院;在場醫護卻拒絕彈性處理,更拒絕提供任何藥物和急救器械,最終釀成慘劇,涉事醫生目前已被停職。 另外有浦東新區居民稱,近日超市菜價大幅飆升,一棵大白菜就賣將近33元人民幣,更有網民將超市拍到的菜價照片,對比飛機購票APP上的票價,調侃般說一棵菜賣78元,基本上已買到一張特價機票。 原本星期五解封的浦東、浦南及毗鄰地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東航空難30日內完成初步調查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盡快查明東航墜機原因。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全力組織搜救,妥善處置善後,盡快查明原因,做好遇難者家屬安撫。會議強調,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各方面要汲取教訓,防範各類事故,不但要追究直接責任人員,對相關領導也要嚴肅追責問責。國家民航局稱,搜救接近尾聲,初步調查報告在事發後30日內完成。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央視女主播危害國家安全案星期四在北京開庭
【有線新聞】澳洲籍華裔女記者成蕾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案,星期四在北京開審。澳洲駐華大使到場,但未獲准進入法庭旁聽。 成蕾的案件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審,公安在附近圍起封鎖線並截查記者證件,有便衣警員在附近駐守。案件閉門審訊,澳洲駐華大使傅關漢嘗試進入法庭旁聽。法庭職員指,案件涉及到國家機密,不會公開審理,拒絕他進入。傅關漢:「我們被拒絕進入法庭,這令人十分憂心、不滿和遺憾,我們不相信非公開審理案件的有效性。」他又說中方拒絕披露案件詳情,目前澳洲當局完全不知道成蕾被拘留的原因,對上一次接觸成蕾是3月21日,而成蕾已經找到代表律師。 成蕾家人發聲明指他們非常想念她,希望盡早與她團聚,但這刻不會再作任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指案件正在審理,法院將擇日宣判。根據規定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不得旁聽,法院不公開審理是正當合法、無可指責。又說中國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會嚴格依法審理案件及保障有關人士的訴訟權利。澳洲外長佩恩表示,尊重中國司法主權,但重申成蕾案欠缺透明度。 成蕾是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前記者,疫情初期曾在社交網站批評中國處理手法,前年8月被扣查,半年後被正式拘捕,指她涉嫌非法向海外提供國家機
- i-Cable
- 2022年03月31日
日日有頭條:01年政府拒統一香港手語 被批令聽障者難溝通
【有線新聞】不知大家有否試過去旅行時「雞同鴨講」呢? 普通人因為語言不通而出現理解障礙,不難理解,但聽障者原來亦會因為手語不統一遇上溝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