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署理民政局長陳積志料上半年可完成假新聞立法研究 強調當局無「躺平」處理
【有線新聞】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假新聞法的立法研究,強調當局並無「躺平」處理。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如果有刑事成分,我們的執法部門一定會處理。其實我們也明白這個問題,具體的例子其實有很多,大家如果要數可以多數一兩小時也未數完,我們正在工作,我們希望可盡快完成研究去立法處理。」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即是『躺平』、要跟假資訊暫時共存了。」陳積志:「我們並不是、亦不會『躺平』處理假資訊,這個絕對不是政府的態度,我們嚴肅處理這些問題,絕對不會『躺平』。」<span lang=""EN-US"" style=""caret-color: rgb(0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確診者搭的士求診 料每日近千名額 補貼下最多月賺六萬 有司機拒做:有錢沒命享
【有線新聞】確診者乘搭的士看醫生的名額,每天有逾千個,按錶收費。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透露,車隊最快星期五提供服務,有的士業界就說政府會再補貼司機,估計至少6萬元一個月。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的士會在兩邊車窗貼上『抗疫的士』,讓市民可分辨。」周國強的車行將會有50輛的士,接載輕症確診者去7間指定診所。港島有2間、九龍2間、新界3間,發燒、咳、喉嚨痛都能預約,每天千多個名額。業界說的士車隊目標有300、400輛,最好早兩、三小時預約。 周國強:「如果200輛車,一天可以做到1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科學園推半年租金寬限 培育公司獲3.7萬特別補助
【有線新聞】香港科學園公司向租戶推出為期半年的租金寬減措施。 寬減期由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推出75%租金寬減,寬減金額以面積5千呎為上限,惠及位於科學園創新中心、及創新園內現有租戶零售與食肆營運商。 另外,培育公司可獲37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九千萬年歷史鱷魚化石出土 胃內殘存幼年恐龍殘骸 證恐龍同屬其獵食目標
【有線新聞】澳洲有學者發現一副當地出土、歷史超過九千萬年的鱷魚化石,胃裏面有恐龍的殘骸,意味這隻鱷魚的最後一餐是吃恐龍,是史前鱷魚捕食恐龍的實質證據。 鱷魚在恐龍時代已經存在,是古老的頂級獵食者,古生物學家一直相信,恐龍同樣是鱷魚的獵食目標,最近終於有新證據。 澳洲學者懷特的團隊,在昆士蘭發現一副鱷魚化石,年代大約是9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林鄭引緊急法押後特首選舉至5月8日 稱集中抗疫符習近平指示 港澳辦:十分必要、合理合法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法》押後特首選舉,由下月底延期至5月8日舉行。林鄭月娥解釋要集中力量應對疫情,加上選舉帶來公共衛生風險,社交距離措施會影響競選工作,削弱選舉公平公正,押後選舉是合理的決定。 數天前才評估特首選舉可以如期舉行的林鄭月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抗疫指示後改變決定,林鄭月娥:「我們現在估計至少兩、三個月才可以令疫情穩定。原定在2022年3月27日舉行的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日,將會押後至2022年5月8日舉行。辦一場選舉儘管只是涉及1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工務小組通過218億元基本工程撥款 有議員指增長比往年少
【有線新聞】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審議218億元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會轉交財委會表決。有議員關注,工程相關撥款的增長比往年少,當局解釋是要審慎理財。 立法會議員(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跟工程相關的真正撥款數額只是139億元,不是200多億元,因為扣除電腦或其他開支,增長少於1%跑輸通脹。這跟地區行政出問題有沒有關係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庫務)李文成︰「我們當然對地區的需要、政府會急市民所急。政府各個部門都是按審慎理財原則,應使則使。剛才也有提及,項目總數一點也不少,總共有17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兩屠房今起關閉 活豬供應僅得27隻 有肉檔照售隔夜貨 市民「變陣」改買冰鮮肉
【有線新聞】上水和荃灣兩個屠房今日起關閉直至另行通知,有肉檔無肉賣、乾脆不營業,有市民則轉買冰鮮肉。 大排長龍,不是來做檢測,而是買牛肉。在九龍城街市,有鮮肉賣的檔口不多,買得到豬骨,今天來說算是幸運。陳先生:「剛好遇見而已,我經常都來這裏買菜,問一問有沒有,他說有隔夜的。不介意,用來煲湯,沒有辦法,如有選擇當然吃新鮮的。」 這個街市有九間肉檔,只有五間營業,大多都是預留了鮮肉待熟客領取。肉檔員工區先生:「沒有新鮮豬肉,到哪裏找豬肉來賣?這些是昨日客人預訂了、今日來取貨,沒有入息,生活自然有問題,不過我相信可能一星期或十天八天能解決。」 看一看數字,全港活牛供應繼續「清零」,活豬就由前一天的2
- i-Cable
- 2022年03月15日
武漢「猛禽醫生」義務救助鳥類18年
【有線新聞】 在湖北武漢,有一名「猛禽醫生」義務救助不同的鳥類,18年來已經救助了過百隻雀鳥。 穿著印有禿鷹圖案的衣服,加上這件迷彩外套,今年32歲的李思敏是武漢的「猛禽醫生」,一直義務救助不同的鳥類,至今已經18年。 救助猛禽義工李思敏說:「我自己對這個東西比較喜愛,我看牠在天上盤旋的時候,給我感覺就是這個東西很漂亮,武漢的本地的留鳥的話,有這個鳳頭鷹、赤腹鷹、灰臉狂鷹、紅隼,然後這個甚麼游隼就這樣的比較多一點。」 李思敏本身是郵政職員,為救助更多猛禽鳥類,他便上網自學、聽不同講座,至今已救了過百隻雀鳥,救助途中亦曾試過被猛禽抓傷。 李思敏說:「在戶外遇到猛禽受傷是這樣的一般就是說不是專業人員,我建議是最好是聯繫,就說一些專業機構進行救助,因為猛禽牠會傷人,所以我一般就是我車輛都會帶一些就是說專用的手套甚麼的。」 在2017年,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更將他評為「最美野生動物守護人」,他又與其他義工和當地林業部門等建立了聯動護鳥機制。 李思敏說:「其實猛禽你說這個東西,牠其實在大自然裏面,這個角色也是比較重要的,牠可以捕食一些鼠類。因為我也是想把這個事情盡量地就是說能夠做到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