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內地周三多2432宗本地感染
【有線新聞】內地周三新增2432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個案。確診有1226宗,無症狀感染1206宗。 吉林省疫情仍未受控,再多724宗,其中吉林市455宗,長春市268宗。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周日至周三在吉林調研時重申,須繼續組織好全員篩查,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最短時間實現社區清零。另外福建再多99宗確診,而廣東新增83宗,深圳佔71宗。至於東莞、廣州和珠海都錄得確診。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日日有頭條:03年梁錦松否認偷步買車避稅
【有線新聞】2003年,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預算案大幅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但被傳媒揭發他在公布預算案前購買了一輛凌志房車,並沒有申報利益,有節稅、以權謀私之嫌。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康文署即日起封泳灘 有游早水泳客指失望 救生員料市民需時適應、初期難執法
【有線新聞】即日起康文署轄下泳灘圍封,有泳客表示很失望。有救生員預計市民需時適應,又認為封灘初期難以執法。 在清水灣二灘有人漫步沙灘,但看真一些,出入口有鐵馬和膠帶圍封,但被人剪毀,亦有人搬開鐵馬闖入。市民:「準備去那邊,(封了泳灘不能游泳?)那我不游泳。」 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工作人員用鐵馬逐個出入口圍封,又掛上暫停開放橫額。不過在圍封前,已有泳客來游早水。泳客鄧女士:「有很多老人家不游泳,晚上不能入睡。泳灘這麼大、你不會碰到別人,我們懂游水、游到浮波位置根本不會碰到其他人。」泳客周先生:「我們習慣游泳的都很有規矩,是一些新的(泳客)玩到得意忘形,當天氣熱時便拉開口罩來抹汗。」康文署在第三波疫情時,亦曾經「封灘」超過三個月,今次會圍封至何時,康文署說會另行通知。 有救生員擔心實施初期要勸喻市民不要進入泳灘,會引發爭拗。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不止是一個閘口,可能有很多地方例如草叢、花槽及欄杆,可以跨進去。就算有一些圍欄,他們都會想盡辦法跨進去,都要加強巡邏、透過廣播呼籲。」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袁國勇倡九成五人打一針、7月可放寬限令兼通關 指全民檢測難致清零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只要第一針疫苗接種率達95%,七月有可能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能力,但要回到清零的機會不大。 袁國勇等三名港大專家在明報撰文,說第五波疫情漸趨平穩,要繼續緊守防疫措施,直至市民都打齊針,本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回復正常。袁國勇:「最重要的前提是疫苗接種,要達到百分之95至99,公營醫療系統才可以應付到。」 不過有些緩解措施現時已經可以做,他建議容許每日快速檢測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復工,條件是要戴雙重口罩或N95口罩,這政策對醫護、運輸等基本及緊急服務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又應該盡早恢復國際航班。 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等配套是否準備好,袁國勇:「只要全民檢測漏了幾宗,仍可再次超級傳播。花了這麼多錢、人力物力,造成這麼多不便,是否值得?但要回到以前接近清零的狀態,我認為機會不大。」 短短兩個半月,超過4,000名老弱染疫死亡,他形容是香港現代史中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問題出於疫苗猶豫及錯誤信息,疫情結束後應豎立紀念碑,袁國勇:「如果我們在過去九個月一早接種疫苗,這慘劇不應發生。我們真的要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真相,以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夏寶龍深圳主持第九次協調會 稱港疫情仍複雜嚴峻 要提高方艙醫院使用率
【有線新聞】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主持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九次協調會。 夏寶龍指出香港目前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排除風險、穩紥穩打,把中央對香港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又說要圍繞「三減三重一優先」的重點,鋪排下一階段工作,包括發揮好援港醫療隊的作用、提高方艙醫院等設施使用率、加快援港物資發放和發揮中醫藥的作用。要堅決打擊干擾破壞香港疫情防控的行為,各參與單位要保持戰鬥狀態,直至戰勝疫情。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第五波逾500人再確診 梁子超:Omicron患者康復三個月後或重新感染
【有線新聞】第5波疫情有超過500人曾經在首4波疫情確診,即是再次感染。有專家指,Omicron確診者康復後三個月亦有機會重新感染。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香港現時只錄得500宗個案、不算特別多,因之前個案較少,不論你是接種了疫苗或以前曾感染,都有較高機會重新感染。但三個月內重新感染的機會很少,免疫反應在頭三個月會維持一段時間,未必這麼快重新感染。如果五、六個月後,重新感染的情況會陸續出現。」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申恩恤津貼需曾住院 散工染疫後驚悉不符資格:好像被社署欺騙 工會憂釀防疫漏洞
【有線新聞】政府前年年底開始向確診新型肺炎、要入住公立醫院的自僱人士發放5,000元恩恤津貼,但近日有裝修散工確診後,拿不到津貼。 油漆散工林先生:「我們這行業都是『手停口停』,沒有工作一天,就失去千多元(薪金)一天。」任職油漆散工的林先生上月確診,有半個月沒有工作、沒有薪金,本身以為可以領取政府的恩恤津貼,但原來他不符合申請資格。林先生:「朋友說社會福利署有些恩恤津貼,但看清楚原來要住院後才有5,000元。不是不想住院,是衞生署叫我耐心等候,等到我基本上病情也好了、感染全家人了,也未致電、幫不到。每個工友都說其實說謊、申請不到,好像被社會福利署欺騙,很多人很失望。」 第五波疫情差不多有100萬人確診,我們問過社署有多少人申請,社署說2020年尾到現在,1,622宗申請內有1,229宗已安排發放津貼,暫時無計劃放寬申請門檻,工會說可能會造成防疫漏洞。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第五波疫情實在太嚴峻,醫院基本上只會優先處理高齡長者、長期病患者,大家可以聯想到一個工友,怎會有可能入醫院呢?所以導致疫情如此嚴峻,每日兩萬宗、三萬宗,為何申請個案沒有增加、都是千多宗?會否有工友認為我呈報了便會『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俄軍繼續炮轟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地 據報雙方正草擬停火協議草案
【有線新聞】俄軍繼續炮轟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地,據了解俄烏雙方正草擬停火協議草案,當中要求基輔放棄加入北約、接受限武及保持中立地位。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只會延長衝突。 首都基輔有樓宇被疑似巡航導彈擊中爆炸。烏克蘭緊急部門指,一幢12層高住宅大樓遭炮轟,波及附近樓宇。這裏距離市中心僅幾公里,基輔已實施宵禁直至周四早上。官員指俄軍又加強在西面外圍攻勢,試圖切斷首都交通要道並摧毀後勤。 多地戰火亦未停,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過去一晚受猛烈炮擊後,多幢建築被毀。這個東部城市至今已有至少500平民喪生。烏方又指,俄軍艦艇亦連夜向南部亞速海和黑海沿岸城鎮開火,尼古拉耶夫有油庫遭到轟炸。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踏入第三周,總統普京在一個經濟會議發表講話,指軍事行動正按計劃進行,重申已盡力避免傷亡。他對於對話持開放態度,但西方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只會延續流血衝突。面對西方制裁及外資撤離,他坦言國內通脹及失業率等問題會惡化,但重申有足夠儲備及資源應對。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日本福島對開海域7.3級地震 當局發海嘯警報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縣對開海域發生7.3級地震,當局發出海嘯警報。 地震發生於晚上十時半左右,有住宅的物件明顯搖晃,雜物散滿一地;東京等地一度有超過200萬戶停電。 今次是區內超過一年來錄得最強烈的地震,震央位於福島縣對開海域,震源深度60公里。當局警告福島及宮城縣可能會有一米高的海嘯。 東海道、東北等多條新幹線停運,部分高速公路、以至東京羽田機場的跑道,亦一度關閉。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澤連斯基美國國會視像講話 引馬丁路德金名言 籲美國施援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像向美國國會發表講話,引用馬丁路德金名言,再次促請美國在烏克蘭設禁飛區;又呼籲美國總統拜登肩負和平領袖的角色。 美國議員以掌聲和歡呼,迎接以視像形式現身國會山莊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他以烏克蘭語發言,促請美國人記住珍珠港空襲、九一一襲擊等無辜民眾受襲的事件,稱烏克蘭人民每日都有相同經歷,形容是歐洲80年來未曾有過的恐怖。 澤連斯基引用美國已故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名言,再次呼籲美國支持設立人道禁飛區,或提供防空系統。 他透過英語傳譯稱︰「『我有一個夢想』——這是你們無人不曉的名言。今天我想說︰我有一個需求。我需要守衛我國上空,我需要你下決定伸出援手。道理如出一轍,一如你當初聽到『我有一個夢想』。」 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正在捍衛歐洲以至全世界的信念,稱勇於為本國以至全球人民,為人權、自由作戰才是強大。他又呼籲美國擴大對俄羅斯制裁,制裁所有俄羅斯議員和官員;要求所有美國企業撤出「沾滿烏克蘭鮮血」的俄羅斯市場。 他在發言期間插播片段,展示戰火對烏克蘭造成的傷亡和破壞。他提到至今有過百兒童死亡,稱若不能阻止生靈塗炭,生命毫無意義。 澤連斯基在致詞尾聲轉用英語,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李家超聯合國發言 稱香港民主進程由回歸開始 沒國家能壟斷民主模式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發言,他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 李家超在會議上說,19年是香港最黑暗的時期,實施港區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後香港恢復和平穩定。他說立法會議員效忠特區及擁護《基本法》是理所當然的要求,又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基本法》明確訂明香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普選特首,同時保障市民的自由和權利。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政府澄清醫生視像診症不牴觸道德指引 醫管局稱已擴大特定津貼涵蓋範圍
【有線新聞】政府澄清醫生做視像診症並不牴觸《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 政府指醫委會在2019年已發出關於遠程醫療指引,上月中亦已信醫委會,說明在抗疫的前提下為確診者提供視像診症,不會牴觸有關指引。醫委會亦澄清,關於指引中提到醫生先與病人建立「醫患關係」才可進行遠程醫療,只屬建議,非硬性規定。 另外,醫管局說醫護人員可按實際情況決定個人防護裝備,較早前已將「特定工作津貼」涵蓋至特定部門、地點或團隊,又重啟「應付危機特別酬金計劃」,給予自願參與計劃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