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NBA 木狼 102:133 76人;湖人 102:105 快艇
【有線新聞】NBA,76人作客大勝木狼31分。 萬眾期待,夏登終於登場。轉穿1號球衣,為白衫的76人首次亮相,連過兩人上籃,是登陸新球會後第一分。 祖奧安碧就為自己高興,夏登的傳球能力,他今場獲得很多空檔,形容是生涯從未試過。 76人早段打出15比0攻勢,泰布爾壓哨補樽,半場拉開16分。 76人換走西蒙斯能否直衝冠軍,仍有待看季後賽表現,但登堂入室後,離開籃網的夏登立即回勇,交出27分、8籃板、12助攻。 再次彈給祖奧安碧射入超遠三分,他攻入最高34分、10籃板。 76人幾乎由頭帶到尾,第四節拋開過35分,贏133比102,兩連勝、排東岸第3。 西岸洛杉磯打吡,紫衫湖人主場一度落後快艇16分,第三節曾反超前。 餘下三分半鐘開始,快艇連取8分兼領先到尾。 最後0.7秒差三分,湖人最後一擊勒邦占士射失,快艇險勝105比102、六連勝。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迪拜網球錦標賽 俄羅斯的魯布列夫闖決賽 賽後呼籲停戰
【有線新聞】迪拜網球錦標賽,俄羅斯的魯布列夫淘汰波蘭的侯卡茲,晉身決賽。 對比網球場外所發生的事,穿起白色球衣的魯布列夫認為,網球場內的一切,其實都微不足道。與波蘭的侯卡茲在迪拜賽的四強交手,這位世界排名第7的俄羅斯球手表示,是一種緣份。 即使要在球場鬥過你死我活,分了勝負之後,離開了球場彼此依然是好朋友,明白和平相處就是一種福份,互相尊重。 那怕第一盤輸3比6,魯布列夫知道好好的去追就可以了,即使超級疲倦,但心底裡是超級開心。第二盤追回7比5,叫喊一聲,過去了的壓力就由它過去吧。 24歲的魯布列夫話,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所發生的事,過去幾日在網絡世界收到不少網民負面的批評,一切都在心中。自己當然明白,球場外發生的事可以有幾可怕,但無論如何,咬緊牙關就會過去。 兩位球手決勝第三盤,鬥到決勝局魯布列夫贏細分7比5,再贏一盤7比6,鬥足2小時23分鐘,盤數贏2比1過關,會與捷克的維斯利爭冠軍。 此時此刻,勝負還是其次,作為俄羅斯人魯布列夫在鏡頭的寄語是「不要戰爭,請」。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三廈解封錄逾600人初步確診 秀茂坪邨秀義樓逾一成居民中招
【有線新聞】觀塘秀茂坪邨秀華樓和秀義樓解封,合共發現532宗初步陽性。同樣解封的將軍澳安寧花園第5座就有85宗初步陽性。秀華樓圍封期間發現259宗初步陽性,同邨的秀義樓就有273宗,佔全幢大廈居民的一成多。安寧花園第5座就有約910人接受檢測,其中85人初步陽性,7人結果不確定。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美國首位非裔女性獲提名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提名首位黑人女性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51歲、聯邦上訴法官傑克遜有望成為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若提名獲參議院確認,會接替即將退休的自由派大法官布雷耶,令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比例維持在6:3。 傑克遜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早期為刑事律師,協助負擔不起律師費的被告,之後在聯邦地方和上訴法院擔任法官。拜登公布提名時,讚揚傑克遜是傑出的律師和法學家。 美國歷來有115人擔任過最高法院大法官,當中只出現過兩名非裔男法官。拜登兩年前競逐總統選舉期間,已表明有意提名非裔女性出任這個職位。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叙福樓旗下食肆周一起停業 黃傑龍:營商環境惡化、實在無法經營
【有線新聞】叙福樓集團宣布旗下所有食肆下星期一起暫停營業。 集團主席黃傑龍在社交平台說停業是因為疫情持續惡化,一月初起,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無期、營商環境惡化,實在無法經營,不過網上購物平台會繼續營業,該集團旗下食肆包括牛角燒肉專門店、和平飯店等。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基輔市爆發巷戰 澤連斯基否認籲軍民投降 普京促烏軍推翻現政府
【有線新聞】俄羅斯揮軍進攻烏克蘭踏入第三日,繼續進迫首都基輔,市面有連串炮火和巷戰,多個城市都有空襲。俄方稱已佔據一個南部城市,又指烏方拒絕談判後,已下令恢復全方位攻擊行動。烏克蘭則指連日來有近200人死亡,包括3個小童,過千人受傷,又指示民眾移除路牌,令俄軍難以辨認方向。 一座位於基輔國際機場附近的住宅大樓,16至21樓中彈,嚴重損毀。多名平民受傷,消防到場疏散住客,救援期間傳出連串槍聲。國防部批評俄羅斯連日來針對平民設施發動襲擊,要求國際孤立俄羅斯,停止戰爭罪行;但俄羅斯國防部否認有針對攻擊城市,並盡力避免平民傷亡。 俄軍多路包抄基輔,英國情報部門指俄軍在市中心外30公里囤重兵。烏克蘭軍隊繼續頑強抵抗,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成功阻止敵軍攻擊,政府軍仍然控制基輔和周邊重要據點,一定會取得勝利。澤連斯基又推動烏克蘭緊急加入歐盟,稱他與歐盟領導人討論了這個問題。 基輔市長就延長宵禁時間,由下午5時起到翌日早上8時,期間在街上的人會被視為敵對破壞組織的成員。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再下一城,奪取有15萬人口的東南部戰略港口城市梅利托波爾。克里姆林宮表示,總統普京一度下令暫停軍事行動,但在基輔政府拒絕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美國放寬防疫指引七成人室內可不戴口罩
【有線新聞】美國衛生部門更新防疫指引,大幅放寬戴口罩準則,全國逾七成人口不用在室內場所戴口罩。有專家認為,放寬口罩令可在爆發新一波疫情時發揮作用。 隨著新型肺炎疫情在美國漸趨緩和,疾控中心亦放寬戴口罩指引,全國逾七成人口將不再需要在學校等室內場所戴口罩,但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口罩令則不受影響。 指引更改了疫情指標,由新型肺炎確診數字轉為患者的入院比率和醫療系統負荷,將全國分為三個等級,列作高風險、需要實施較嚴格口罩令的地區,由九成五大跌至不足四成,而中風險地區只建議免疫力低的人戴口罩。 新指引涵蓋所有人,不限於已接種疫苗人士,疾控中心解釋,疫苗接種提高大眾免疫力,加上測試、治療水平提升,重症和死亡風險普遍降低。 目前全國大部分州份已經取消或計劃取消口罩令,預料更新指引實際影響不大,但有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放寬戴口罩指引,可以在將來一旦再爆發疫情時發揮作用。 加州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諾依莫:「我們最需要戴口罩的時候,當有另一波新型肺炎疫情時,可能是這個秋天,當我們持續有口罩令,市民可能會在真正需要時把它當成笑話,時刻做好準備是合理的。」 美國單日確診數字,上月中因Omicron浪潮達到高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三座新建公屋徵作隔離 物資陸續送抵大廈 下周投入服務
【有線新聞】三座改裝作社區隔離設施的新建公屋大廈,下周投入服務。 陸續有工人將建築材料運送到粉嶺皇后山邨,其中皇溢樓周四已交予保安局營運;另一座皇澄樓及荔景邨恒景樓日內亦會交收,各項物資陸續送抵大廈地下,有工作人員在單位內預備窗簾,又安裝熱水爐。當局在月中宣布將三幢新建公屋改作隔離設施,合共提供3,000多個單位。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施榮懷確診感愧咎 連累同車乘客無法赴京開會 葉國謙:非同車行程應無受阻
【有線新聞】兩會下月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在深圳確診留醫,他說自己已退燒、身體無不適。 施榮懷說去深圳前無病徵,每天都有做快速測試,出發前一天更到養和醫院做檢測,全部都呈陰性。抵埗當晚開始發燒、之後確診,與他同車上深圳的人,要在另一間酒店隔離21日、不能上京,他深感愧咎,同團的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相信不同車的人行程不受影響。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港鐵向醫護贈一萬張都會票 另予染疫職員網上醫療諮詢及送藥
【有線新聞】港鐵向醫護人員捐贈一萬張都會票。 都會票價值435元,可以在40日內搭40程,會透過醫管局發放給醫護人員。港鐵又透過惜食堂,捐贈500至800元的食物券給1,500個低收入家庭,可以在超級市場換領食品。對於染病的港鐵職員,港鐵設立了24小時醫療熱線,提供網上醫療諮詢及藥物運送服務,亦會向全體員工贈送快速抗原檢測劑及現金券等。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美、歐、英、加制裁普京、拉夫羅夫等俄高官
【有線新聞】美國、歐盟分別宣布,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長拉夫羅夫等多名高層官員,凍結他們的資產,更加不排除將俄羅斯逐出國際結算系統,俄羅斯表明會反制。 因應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西方宣布進一步對俄實施制裁,榜上有名的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長拉夫羅夫等。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新一輪制裁措施,包括凍結普京和拉夫羅夫在美國境內的資產,禁止美國人與他們交易,以及不得入境美國。同時受制裁的還有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等。 西方過往針對國家領導人實施制裁並不常見,不過普京的名字連同拉夫羅夫在歐盟制裁名單中就再一次出現。歐盟除了凍結兩人資產,還限制支持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杜馬議員等人入境。外交政策主管博雷利強調,歐盟不接受國際制度被踐踏。如果有必要,會採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目前須全力執行已有制裁。有歐盟外交官認為,對個人施加制裁可釋出重要政治訊息。英國、加拿大亦向普京和拉夫羅夫施加制裁。 至於會否將俄羅斯逐出國際結算系統SWIFT,西方暫時未有共識,白宮重申這仍是其中一個選項,歐盟坦言有關討論未成熟,但不排除日後有可能,英國及加拿大都支持將俄羅斯剔出SWIFT。 俄羅斯表示,普京與拉夫羅夫均
- i-cable
- 2022年02月26日
公院患者床貼床瞓走廊 醫護批移室內僅眼不見為淨 醫管局認不理想:很多市民都諒解
【有線新聞】單日確診個案屢破萬宗,醫院大堂、走廊迫爆,放滿擔架床,有醫護擔心影響急救程序。當局放寬出院標準,情況穩定的患者可以出院休養,又呼籲輕症患者留家。 伊利沙伯醫院內的患者睡在擔架上,床貼床,沒隔板擺在通道位,有病人沒戴口罩。入院登記處亦放很多病床,分流站都差不多,部分人坐在室外帳篷。有醫護組織說,明愛、廣華、屯門等多間醫院都一樣擠迫,不少患者其實是輕症。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陳國誠:「床與床之間隔至少一米距離,已經做不到,以為戶外地方見不到病人就眼不見為淨,以為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問題沒解決到反而更惡化,有病人是情況轉差的都未必能即時發現到。」 解決迫爆問題,政府決定放寬出院標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病人臨床情況穩定,而且家居或者院舍情況許可或者有其他社區隔離設施接收,是會容許病人出院,逗留休養直至第14天取得陰性結果安全離開。」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是非常不理想的環境,但我見到很多市民都諒解,特別對我們的同事在大壓力下大家都會俗稱躁少少,我們見到大部分情況市民都很配合和諒解。」不過最重要都是源頭入手,醫管局再呼籲輕症患者可以去診所,不要去急症室,留力讓醫院照顧重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