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國安部︰有反華組織教唆中國公民偽造「受政治迫害」照片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機關近日破獲一宗境內人員在反華組織教唆下,偽造「受迫害」材料,損害國家利益的案件。 國安部披露,有中國公民因背負債務出國做黑工,期間不堪高昂的生活成本,走投無路,在境外反華組織教唆下,他利誘在內地的親戚安排兩人假扮警察到父母家中,偽造「警察暴力執法」的照片,以營造自己「受迫害」的假象,企圖通過「政治庇護」獲取合法居留身份。但反華組織收到照片後,最終未有幫助他獲取政治庇護資格,其親戚亦被國安機關拘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鄧炳強率團到深圳實地考察皇崗口岸綜合業務樓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率團到深圳,參與「港深口岸規劃建設工作專班」第四次會議。 他們實地考察皇崗口岸綜合業務樓,港深雙方就「一地兩檢」合作查驗資訊化、沙頭角口岸聯合設計及重建進展等深入交流。鄧炳強表示,興建中的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已甚具規模,形容港深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交通樞紐,團隊會繼續以精準規劃及高效管理,推動口岸建設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按年升至5.4年
【有線新聞】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按年上升0.1年至5.4年。 房委會指第二季有3,000宗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由於超過九成半申請者獲安排入住翻新單位,當中大多位於市區及擴展市區,輪候時間相對較長,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亦因此回升0.2年至3.5年。房屋局強調,隨着新公屋落成、打擊濫用公屋措施實施加上居屋及綠置居入伙,都會加快公屋單位流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楊柳強度減弱 廣東多地暴雨
【有線新聞】「楊柳」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逐漸遠離廣東,深圳、珠海等多地大雨先後發出暴雨預警。 楊柳凌晨在福建漳浦縣二次登陸,其後移入廣東,強度逐漸減弱,福建解除防颱風和防汛應急響應,大部分受影響住戶陸續恢復供電,福建有61條客渡航線復航,海上生產作業亦逐步恢復。 楊柳橫過廣東期間,為多地帶來暴雨,潮州、汕頭和揭陽,共轉移超過1萬8千人。其中潮州饒平縣實施停工停課等「五停」措施,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告湖南和廣西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沙特超級盃|C朗拿度隨艾納斯來港 大批球迷酒店外守候
【有線新聞】葡萄牙球星C朗拿度跟隨艾納斯來到香港,出戰下星期的沙特超級盃。 C朗首度訪港,吸引了大批球迷在酒店門外守候,稍作休息隨即與隊友登上隊巴,繼續訪港行程。同樣來自葡萄牙,新加盟的祖奧菲歷斯、塞內加爾前鋒文尼等都有隨隊。四支球隊來港爭奪沙超盃,C朗效力的艾納斯下星期二晚會鬥伊蒂哈德,爭入23號晚的決賽。 C朗球迷朱先生:「很激動,控制不到心情。平時隔著螢幕見,第一次真的這麼近距離見到。我在廣州過來,(特意為C朗過來?)是的,前一晚臨時決定,立即買車票過來,總體來說都比較順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一線搜查|小巴安全帶監測機普及低 業界呻貴兼要做保養 乘客:咩嚟㗎未聽過
運輸署早前修訂公共小巴發牌條件,要求所有在2023年9月1日或之後首次登記的公共小巴,在車廂内須安裝佩戴安全帶偵測及警示系統,系統包括感應器、液晶體顯示屏及揚聲器,透過顯示及廣播提醒乘客佩戴安全帶。不過目前全港已裝設的小巴只有約百份之四,大部份乘客都表示「未聽過」,業界又有甚麼意見? 「警示系統?甚麼為之警示系統?」、「甚麼來的?沒聽過」、「警示……好像沒有」、「有些小巴會有,即是你坐上去,如果沒佩戴安全帶,它就會咇咇響」據《一線搜查》街訪了解,大多數乘客都不清楚有警示系統,而根據運輸署資料,新要求執行至今一共有184輛全新小巴作首次登記,並按規定加裝系統,大概佔全港登記小巴百份之四。 據業界指出,現今換新車只能買歐盟六期柴油車,成本貴令不少車主卻步,寧願繼續駕駛現已停產的舊有石油氣小巴。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指加裝費用要兩萬多元,而且系統需要保養,成本會高得多,「因為生意難做,租金收入不多……要保養時車又不能開,對於營運商來說負擔都大」。 「系統運作很簡單,如果有乘客上車坐下後,就會有個感應器,知道乘客已經坐下來。紅色代表乘客沒佩戴安全帶,屏幕上也會顯示出來。」駕駛小巴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介紹「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 指多方面取得新突破
【有線新聞】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指數字基礎設施、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發布會介紹內地過去五年推動數字建設的成就,提到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455萬個,與2020年相比增長5倍,千兆寬頻用戶達2.26億戶,增長34倍,算力總規模為全球第二,帶動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鏈、上下游規模發展。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劉烈宏:「2024年,我國數據企業數量超過了40萬家,數據產業的規模,達到了5.8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了117%。長三角數據產業規模,佔全國的22.6%,集聚數據企業超過了10萬家,是我國數據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國家數據局指,內地現時人工智能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六成,數字技術加速應用於公共服務,愈來愈多百姓受惠及。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智慧醫療服務擴面提速,全國互聯網醫院年服務量超過1億人次,全國醫保碼用戶超過12億人。智慧文旅方面,全國5A級景區數字化改造,完成率達100%,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讓千年文明『觸手可及』。」 為推動人工智能深度實施,有關方面已建設逾3.5萬個高質量數據集,總體量相當於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美食博覽|因黑雨推遲三小時開放 參展商指重開人流較往年少:打亂陣腳
【有線新聞】美食博覽開鑼日受黑雨影響,推遲三小時才開放入場。 原定上午10時開鑼的灣仔會展美食博覽推遲到下午1時10分開始,有不少市民入場。有參展商一如往年推出一元優惠,亦有攤位以「玩遊戲贏獎品」吸引人流。受黑雨影響,貿發局宣布周五至日會延長閉館時間,由晚上10時改成11時。有參展商表示受天雨影響,即使下午重開人流亦較往年減少,會加推優惠吸客。 進口食品參展商:「突然黑雨當然有點影響,好像打亂陣腳般。不過很快11點就取消黑雨轉為紅雨,其實一早同事已預備好,所以一聽轉紅雨都積極安排。同事回來都看到樓下不是很多人排隊,平時都很多人排隊等入場。」 海味參展商:「很多朋友周圍來,搭地鐵都不會淋雨,因為有瓦遮頭,影響可能只有兩成左右。反而下雨很多人不北上或留在室內消費,可能增加5%到10%人流,比對之下人流可能少百分之十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王毅與泰柬外長非正式三方會談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雲南安寧市與泰國和柬埔寨的外長舉行非正式三方會談,討論維持邊境地區局勢穩定。 王毅今日起將一連兩日主持瀾湄合作第十次外長會,他同日和與會的泰國外長瑪里及柬埔寨外交大臣布拉索昆進行三方會談,聚焦討論加強外交與經貿合作,共同應對區內迫切議題。王毅亦分別與兩人各自雙邊會談,指中方支持泰柬加強對話協商、重建互信,重歸於好,以東盟方式解決好內部問題。中方願根據雙方意願提供必要協助,強調泰柬都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兩國均讚賞中方推動局勢降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南韓首都圈等北部地區持續暴雨
【有線新聞】南韓首都圈、江原道和忠清南道等地暴雨,至少3人死亡。 首爾中浪川在暴雨下水位不斷上漲,附近的公園亦基於安全理由關閉。南部的高溫潮濕氣流與北部的乾燥氣流形成靜止鋒和雨雲帶,首都圈連續兩天暴雨。隨著乾燥空氣遠離,雨勢將逐漸減弱,預計周五光復節下午中部地區仍會下雨。隨後天氣轉趨炎熱,續至下周,大部分地區氣溫約攝氏33度,南部內陸地區將高達35度或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暴雨|打工仔黑雨趕返工 有市民稱不解天文台決定:7點50分掛兩頭唔到岸
【有線新聞】黑色暴雨警告發出時正值上班繁忙時間,有市民感到不便,不理解天文台做法。而在暴雨警告取消後,市民又要忙著出門上班。 黑色暴雨警告早上7時50分發出,正值早上繁忙時段。灣仔有市民一早出門,冒雨上班。Alan:「我都不知天文台如何做的,我出來時紅雨,突然變黑雨,也要(工作),沒有辨法。(是否覺得太遲通知?)不是太遲,我不懂得說,因為我不能亂說,多謝天文台帶給我愉快的一天。」 同一時間在荃灣,雨勢不算特別大,有人認為天文台「黑雨」決定來得有點遲。市民:「應該6時掛黑雨,我們要上班的你7時50分掛。我們『兩頭不到岸』,黑雨又上不了班,所以很麻煩,現在先回公司。」 隨後「楊柳」對本港的影響減弱,市區雨勢接近中午稍為緩和。大約一小時內「黑雨」變「黃雨」,中環港鐵站出入口中午人流變多,不少是趕回公司的「打工仔」。半個月來多次黑雨,市民都習慣雨具旁身,出門亦預留更多時間。廖先生:「今年很多黑雨、紅雨、黑雨,沒有辦法、麻煩一些。(會不會覺得很不方便?)會差一些、預算沒有那麼好,出門口的時間。」施先生:「落紅雨就趕回去、差不多。(為何不先吃午飯?)待會先、店舖都未開不用急。」 多項公共交通工具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4日
高德黑工司機|警方:詐騙集團招攬他人開戶安排司機載客 一男被捕、另通緝三人
【有線新聞】「高德打車」有司機沒有香港身份證事件,警方調查後相信涉及詐騙集團在網上或社交平台招攬他人在網約車平台開戶,再交予不同司機載客取酬。拘捕一名男子,涉嫌向集團提供個人資料開戶,並通緝集團三名成員、接單司機及登記車主。 案件源於有市民日前透過「高德打車」乘搭網約車時發現司機只說普通話,乘客查問下承認沒有香港身份證,及後乘客報警,警方調查後懷疑背後有詐騙集團操控。新界南總區刑事總部警司(行動)李木易:「詐騙集團首先通過不同人開設網上戶口,之後安排不同司機接單載客取酬,這些司機是否合資格人士無從稽考,詐騙集團會從中賺取佣金獲利。」 警方拘捕一名53歲男子,涉嫌提供個人資料予詐騙集團登記成為網約平台司機,並通緝集團三名成員,包括一名骨幹。李木易:「警方調查過程中,這個詐騙集團其實牽涉本港人士,亦有內地人士,我們仍在調查中,到底集團規模多大仍在調查中。」 警方還通緝接單司機及登記車主,相信集團運作約兩個月,操控戶口數目、接過多少訂單以至收益仍然要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