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中國日報前副總編孫尚武獲任命為中聯辦副主任
【有線新聞】中國日報前副總編輯的孫尚武獲任命為中聯辦副主任。 孫尚武現年56歲,從北京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加入中國日報,曾擔任報社編委委員、副總編輯等職位,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菲律賓南部7.4級地震 錄過百次餘震 最大達6級以上
【有線新聞】菲律賓南部7.4級地震,增至8人死亡,再有過百次餘震,包括強度6級以上。 鄰近震央的達沃有醫院天花倒塌,瓦礫和玻璃碎等散落一地,當局拉起封鎖線,防止有人靠近危險建築。衛生部門指,多間醫院的患者一度要轉送到戶外帳篷和疏散區棲身,其後陸續安排患者返回醫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白宮指特朗普健康狀況極佳 已接受身體檢查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指,總統特朗普的健康狀況極佳。 負責為特朗普做身體檢查的醫生向白宮發放備忘錄,指79歲的特朗普非常健康,心電圖顯示他的心臟年齡比實際年紀年輕14歲,心血管、肺部、神經及體能情況良好。白宮指特朗普出訪中東前夕接受預防檢查,亦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加強劑。 特朗普7月被拍到手瘀腳腫,醫生之後證實他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70歲以上長者常見的疾病。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北韓舉行勞動黨80周年閱兵 新型導彈首亮相 金正恩重申將加強國防、捍衛主權
【有線新聞】北韓平壤舉行閱兵,慶祝勞動黨成立80周年,新型「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首次亮相,領袖金正恩重申將加強國防力量消除威脅,捍衛國家主權。 閱兵儀式周五晚在北韓首都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慶祝勞動黨成立80周年。領袖金正恩先檢閱儀仗隊和各級聯合部隊,總理李強、越共總書記蘇林及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等外賓獲安排在金正恩兩旁觀看閱兵。 今次閱兵焦點是首次亮相的新型「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朝中社形容是北韓最強大的核戰略武器,平壤早前指這款導彈可配備多枚彈頭能直接打擊美國本土。多款戰略武器亦登場,包括可突破導彈防禦系統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及高超音速中遠程戰略導彈、遠程戰略巡航導彈、地對空、地對地導彈等。另外亦有無人機發射車,配備強大火力與可靠防護系統的現代化主戰坦克「天馬-20」等,彰顯北韓的國防技術潛力和發展速度。 金正恩在講話提到朝軍應不斷壯大以壓倒敵人的政治思想及軍事技術優勢消除威脅,成為以道德和軍紀取勝的精銳武裝力量,重申只有依靠武力和勝利才能捍衛國家主權及永久偉業。 金正恩又鼓勵在海外作戰的部隊,指他們在戰場發揮戰鬥精神並取得勝利,充分體現黨的意志,表明黨和政府今後將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大學聯招取錄創新低 學生憂入讀機會減或需轉科 中大:料收生分數升幅不大
【有線新聞】2025年的大學聯招取錄比例創近年新低,不少課程的收生分數亦有上升。有學生擔心影響入讀機會,或會選擇較低分課程。有大學解釋學生興趣廣泛,令部分數理科的入讀分數上升。 大學聯招早前開始接受申請,不少學生到入學資訊日了解各學系課程的內容及收生要求。參與2025年聯招人數大增逾3,600人,取錄比例約36%,創近年新低,而部分課程入學分數亦有上升,有學生表示擔心。 學生Austin:「原本想讀醫科,不過之後看到聯招分數高了後就轉為想讀社會科學,因為都可以幫助人。」學生Isaac:「一定會有些害怕,始終今年開始有內地生來港,未來數年只會愈來愈多,唯有自己再努力多些。」 中文大學表示,去年學生人數回升,加上文憑試成績較往年好,令整體收生分數上升,而學生興趣更廣泛,亦令部分課程如數理科目的入學分數有很大升幅。 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以往我們見到很多喜歡讀醫科的尖子,但近這一兩年我們觀察到的趨勢,就是對於理科、工程、人工智能、計算機,即是電腦各個方面的興趣,或者是計量金融興趣廣泛了。我會覺得令到很多同學高分的都分散了一點,而令到很多課程按年都有一個上升的分數。」 對於坊間指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立法會選舉|劉兆佳料下屆出現換血、惟影響不大 指年齡非「死線」
【有線新聞】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估計下屆立法會出現換血,但規模不會太大,而年齡並非「死線」,又相信不影響新一屆議會上軌道。 劉兆佳:「年紀比較大的可能有相當比例會退出立法會,始終一方面來說立法會工作愈來愈繁重,對議員紀律及工作要求愈來愈高。第二點就是,不論中央或社會各界都希望立法會走向年輕化。愛國者治港下沒有所謂『反中亂港』議員,變相未必太需要老一輩議員充滿鬥爭、富有鬥爭經驗的議員來帶領比較年輕議員與反中亂港勢力鬥爭,所以這方面即使走一部分年長議員,只是留下一部分,對立法會整體運作影響不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全運會|澳門舉行授旗儀式 岑浩輝:承載着中央期許、要高質量辦賽
【有線新聞】全運會下月9日揭幕,澳門進行體育代表團授旗儀式。賽事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比賽場館下星期內做最後搭建及鋪設。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向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頒授澳門特區區旗。澳門隊今屆派出共421人代表團,當中近300位是運動員,出戰游泳、乒乓球及武術等23個全運會競賽項目。同時,澳門賽區亦派出3,500名義工在賽事期間提供接待及支援。 岑浩輝鼓勵運動員要全力以赴、為澳爭光,又指義工是賽事不可或缺的一員,澳方會確保賽事順利進行。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這個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盛會,更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平台,當中承載着中央對澳門的信任和期許,我們必須團結一心,全力以赴高水平參賽,高質量辦賽。」 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指,所有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又相信澳門大賽車同期舉行,不會為澳交通帶來很大的影響。澳門賽區籌備辦主任潘永權:「我們將大部分的賽事放在路氹區域進行,在澳門本島基本上只有兩個賽事,第一個賽事空手道,基本上在大賽車之前已經結束了。剩下一個是五人籃球,相信這個賽事的地點也不是太接近賽車跑道,按照過往經驗來說大家也可以去協調。」 除了有運動健兒力爭獎牌,義工出力接待及支援,澳門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陳美寶:下周交代粵車南下進展 稱旅客對觀光巴士感興趣 乘客量升逾1.5倍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下周交代「粵車南下」的籌備工作。 「粵車南下」是讓合資格的廣東單牌私家車申請使用港珠澳大橋來港,陳美寶在網誌表示相關籌備工作如火如荼,下周會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匯報,期待推出政策後可吸引內地旅客留港過夜。 她又樂見訪港旅客對香港公共交通非常感興趣,指城巴及九巴各自營運的三組觀光巴士旅遊路線整體乘客量上升超過1.5倍,總乘客人次超過5萬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李強晤北韓總理朴泰成 稱中朝應更緊密團結協作 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結束訪問北韓行程,早前與北韓總理朴泰成會面時,呼籲兩國加強戰略溝通和協作。 李強周五在朴泰成等北韓官員陪同下前往錦繡山太陽宮,瞻仰已故領導人金日成及金正日遺容。李強又和朴泰成於平壤萬壽台議事堂會談,說當今國際形勢變亂交織,雙方應更緊密團結協作,捍衛兩國正當權益,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中方一如既往支持勞動黨帶領人民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願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戰略溝通。 朴泰成重申堅定支持中方維護核心利益,又期望共同紀念中國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立法會選舉|因政黨資源問題不參選 狄志遠:不同意年齡限制資格 稱「聽話」非入閘標準
【有線新聞】新思維狄志遠指因政黨資源問題,決定不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 狄志遠說新思維原打算他帶同一名新人一起參選,但基於政黨規模較小、資源有限,籌款款項只足夠派出一人參選,考慮到政黨發展和承傳因素,自己決定不參選。 對於先後有年過70的議員宣布不參選下屆選舉,狄志遠稱不同意以年齡限制參選資格,亦相信「聽話」不會是入閘標準。「作為立法會議員,我們監察、批評政府是我們的職責,不相信中央也好、特區政府考慮聽話作為一個標準,我相信大家都不會用這個方法想問題。近期討論施政報告好幾個議員都批評政府有措施做得不好的有關官員都表示,他們需要聽議員的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荃灣小巴轉彎疑收掣不及 六旬婦捱撞捲車底 手腳受傷清醒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荃灣遭小巴撞倒,捲入車底受傷。 涉事小巴停在路邊,警方扣留司機協助調查。中午大約12時,一輛無載客小巴由海壩街左轉入川龍街,懷疑收掣不及,撞倒橫過馬路63歲女途人,並將她捲入車底,由消防員到場救出,她手腳受傷清醒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1日
亞洲盃外圍賽|下周二主場迎戰孟加拉 港足球衣今開售大排長龍 有球迷清晨已到場
【有線新聞】亞洲盃外圍賽,港足下周二主場迎戰孟加拉,過百人搶購港隊球衣。 不少人未開門已經到場,啟德零售館內「打蛇餅」,人山人海,職員安排分流。商場外繼續大排長龍,天氣炎熱都不斷有人加入。每人限購一件球衣和外套,排頭位的球迷表示今早5時半就來等候。 港隊上場作客孟加拉,憑李小恆連中三元,贏4比3,升上C組榜首,下星期二啟德主場出擊,賽事門票早前開賣一日已經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