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馬爾代夫有中國遊客潛水期間遭鯊魚咬傷頭部
【有線新聞】馬爾代夫有中國遊客在潛水期間遭鯊魚襲擊。 網傳片段可見,一條鯊魚從後咬向女遊客的頭部,在遊客受驚掙扎後鬆開。當地傳媒報道事發於本月15日,遇襲遊客年約45歲,當時正在胡魯馬累島附近潛水,事後已被送院治療,傷口共縫了40多針,暫無生命危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南韓指中俄戰機一度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
【有線新聞】中國和俄羅斯兩軍在日本海上空展開聯合巡航,南韓說有中俄戰機先後進出南韓防空識別區,已向兩國提出抗議。 今次是中俄按兩軍合作計劃展開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南韓軍方同日說有5架中國戰機和6架俄羅斯戰機,進入南韓東部和南部海域的防空識別區,無入侵領空;又指中俄軍機是從不同方向進入,滙合後在獨島以南上空停留一段時間後返回,南韓戰機立即升空戒備,以防突發情況發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白皮書
【有線新聞】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白皮書。 交通運輸部表示十年來新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里,截自去年底,內地的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60萬公里。近年圍繞提升農村地區運輸服務水平不斷完善服務網絡、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未來會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王繡春:「經過這些年的工作,國內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從裝備到體系,再到運行機制,已經逐漸完善。截至到目前,全國有超過1,500個縣級行政區開展了農村客貨郵融合業務,開通合作線路12,700多條,今年上半年全國通過農村客貨郵融合業務運達的郵件快件數量超過了9億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瀋陽舉行第十一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
【有線新聞】瀋陽舉行第十一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 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上午10時,禮兵護送志願軍烈士棺槨步入現場。奏唱國歌及致祭文後,全體人員向志願軍烈士三鞠躬,禮兵鳴槍12響致以最崇高敬意。今次是自2014年以來,連續11年以隆重禮儀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否認涉及初選 法官質疑蘋果有協辦初選論壇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否認涉及初選,法官質疑他的說法,指蘋果有協辦初選論壇。黎智英說不知道參選人之間的事,另外他承認在《國安法》出爐之前,曾希望美國制裁中國以阻止實施,但只是他個人願望。 黎智英繼續講他與陳梓華2020年初在台北的會面,否認曾提及有意贊助素人參加初選,也沒問過劉祖廸有無興趣參選立法會。黎智英說他不認識朱凱廸、何桂藍,不太熟悉岑敖暉,從來沒有與任何參與初選的人傾談,不關注他們會否參加或者會否遵守初選的承諾。 法官李運騰質疑《蘋果》有報道初選,也是其中一個提供場地舉辦初選論壇的機構,黎智英說他知道初選存在,但不清楚參選人之間的事情。陳梓華同年5月要求會見台灣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辯方問是否因重光團隊想建立「台灣線」。黎智英說他不知道原因,唐鳳是IT界專家,不知為何會與政界、社運扯上關係,兩人最終沒見面。 至2020年5月,黎智英和陳梓華討論《國安法》即將實施,陳梓華稱條文針對境內外勇武派、港獨分子以及煽惑群眾人士,憂慮黎智英和李柱銘的人身安全,請他務必謹慎。黎智英當時答他不擔心,任何出來為自由而戰的人都會戰至最後一刻,即使未必會贏,都必須堅持。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新西蘭軍艦上月擱淺後沉沒 調查揭船員操作失誤引致
【有線新聞】新西蘭一艘軍艦上月在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附近擱淺後沉沒,初步相信是船員操作失誤引致。 海軍總司令戈爾丁指,軍事法庭初步發現軍艦馬納瓦努號出事前,船員誤以為船隻推進器控制系統出現問題,又沒為意當時以無人駕駛模式航行。結果沒有按程序轉為手動操作進行檢查,導致船隻撞到珊瑚礁後擱淺及起火,75名船員乘救生艇逃生。艦隻之後沉沒,戈爾丁指涉事的指揮官及3名船員將在調查結束後接受紀律處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何桂藍就定罪及刑期申請上訴
【有線新聞】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何桂藍亦就定罪及刑期申請上訴。 何桂藍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經審訊後裁定罪成,她沒有任何求情,判監七年,三名法官在判詞指她是其中一名具有激進政見的參加者之一,參與謀劃的意圖嚴重干擾和阻撓政府。 案中45名罪成的被告分別判監四年兩個月至十年不等,早前鄒家成、黃碧雲、楊雪盈和余慧明已提出上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2021年大埔劏房命案 六旬漢判監15年 官:行為非常殘暴
【有線新聞】2021年大埔劏房命案,65歲男子誤殺及縱火罪成,判監15年。 65歲被告姚委祥被控2021年7月在大埔唐樓用刀斬殺同居女友及對方兩名女兒,再縱火焚燒單位,陪審團早前大比數裁定被告三項誤殺及一項縱火罪成。法官張慧玲判刑時說,三母女承受刀傷劇痛,被告仍然縱火,行為非常殘暴,考慮到被告承認誤殺,有真誠悔意,判監15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D1學界田徑 男拔連贏4屆 女拔達成17連霸
【有線新聞】港九中學校際田徑賽第一組,拔萃男、女書院都成功衛冕團體總冠軍。 男拔完成個人項目,已經領先超過90分,得分雙倍計的接力項目,乙組4✕100米及4✕400米接力,都以破學界紀錄時間奪金。總成績456分贏喇沙書院90分,連續4屆奪得總冠軍。 女拔在6項接力贏到3項,結果以534分達成17連霸。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深圳恢復一簽多行 業界:提振經濟視乎行業努力 議員倡區議員、學校同努力
【有線新聞】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有業界認為恢復深圳 「一簽多行」振興經濟效果多大須視乎行業努力,有議員建議區議員和學校一同努力,重拾香港「好客之都」品牌。 今年首十個月內地訪港旅客有2,840萬人次,按年升33%。疫後復常旅客穩步回流,消費就持續受挫,立法會統計收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內地客人均消費不足3,000元,比2018年跌近三成。 有業界代表說政策放寬機會來到,但都要自己把握。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我相信不是大水漫灌,突然全行都旺。如何吸引外來旅客,包括最接近的深圳旅客來港,令他們覺得值得過來,這個是商家的責任。政策上放寬後,輪到商家要思考。」 有議員呼籲業界改善服務,吸引旅客留港過夜消費,甚至動員全社會一起努力。梁子穎:「18區區議會,不論專員、區議員,以至學校可以組織親善大使或旅遊大使在社區宣傳,幫助旅客來港『捐窿捐罅』,找到特色旅遊景點,才能夠重新做好香港旅遊業,振興經濟。」 有議員預計措施會令香港零售總額升3%。田北辰:「不要看輕這3%,目前零售總額比去年跌雙位數,有3%已好過沒有。」 為了吸客消費,旅發局說周日起至明年2月,三間跨境巴士會提供折扣車票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抑鬱婦持刀發難 警員開兩槍母女同喪命 鄰居揭警方「莽撞」亂突襲
【有線新聞】美國密蘇里州獨立市早前發生一宗警員開槍命案,導致一名患產後抑鬱的婦人連同她手抱的女兒喪命。警方事後公開一段經剪輯的警員監控錄像,強調婦人突然拿刀發難,警員受威脅下才開槍。不過,片段在婦人舉刀一刻即停止,未見警員開槍一刻,亦未能交代為何多名警員沒以較低武力,去制服手抱嬰兒的事主。目擊經過的死者丈夫曾要求警方在門外好好對話,鄰居則透露警員莽撞行事,未上樓就個個手持槍械。 住戶指警員沒緩和局勢 「就像打突襲戰一樣」 據《堪薩斯城衛士》報道,悲劇發生於11月7日下午,女嬰祖母向警方報案稱發生家庭糾紛,指自己在爭吵中遭到兒子女友、目前受產後抑鬱困擾的瑪麗亞襲擊。她希望警方能調停制服瑪麗亞,並表明對方沒持有武器,而且她孫女也在屋內。報道指出,警察衝上樓後「場面立即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升級」,警員完全忽視了她的警告。 據樓內其他目擊的住戶描述,警員「明顯沒有嘗試緩和局勢」,未等待心理支援人員到來,就直接衝上樓「就像打突襲戰一樣」。有鄰居更表示事發前警員入錯他家中,持槍向他對話,擾攘一段時間才說了句「我們找錯公寓了」,便立刻火速離去。該報取得的閉路電視鏡頭可見到,多名警員拔出手槍衝上大樓,其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9日
深圳恢復一簽多行 過千萬人合資格 議員不擔心水貨問題:今時不同往日
【有線新聞】國務院批准周日起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合資格人數增至過千萬,行政長官李家超感謝中央短時間內落實措施。 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周日起將會恢復,更擴展至持有居住證的非戶籍深圳居民,合資格人士將增至過千萬,一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每次逗留不超過7天,有深圳旅客歡迎措施。深圳居民謝先生:「一簽多行的話就不用經常簽證,之前一周一行限制很多。」 大學生王小姐:「會啊,因為就是很方便。因為我是在這邊讀大學,我身邊有很多深圳朋友就是想過來找我玩,他們說不是特別方便,因為一個星期只過來一次,但現在解開了這個限制,我覺得增加了這個交流吧。」 為確保新安排周日順利實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已主持跨部門會議,統籌各部門做好準備,確保口岸、旅遊設施、交通等運作暢順。行政長官李家超感激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積極研究、加速推進,在短時間內落實措施。 「一簽多行」2009年實施,期間水貨問題引致社會矛盾,2015年後煞停,有議員說今時不同往日,相信在遊客分流各區下承載力有大改善。邵家輝:「不是以購物為主,不是主要去旅遊地區,而是去到18區甚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