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4月07日
烏克蘭警告俄軍即將在烏東發動全面攻勢
【有線新聞】烏克蘭警告,俄軍即將在烏東發動全面攻勢,呼籲平民盡早撤離,北約指戰事可能持續數年,要做好長遠準備支持烏克蘭。 在東部頓巴斯烏克蘭政府控制的北頓涅茨克,持續受到炮擊,烏方指控俄軍轟炸至少10座大廈和商場,又攻擊油庫。地方官員警告,俄軍準備未來數日 在頓巴斯發動全面攻勢,呼籲居民盡早撤離,警員搜尋在地下室避難的民眾,協助撤走,但不少人選擇留在家鄉。除了這裡,其他東部城鎮包括哈爾科夫等亦遭到空襲,多人死傷。 美國情報亦指,俄軍在首都基輔和北部切爾尼戈夫撤走的大約2.4萬名士兵,已返回俄羅斯或白俄補給和重整,預計會轉到烏東作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明,烏俄戰事正處於關鍵階段,俄軍正準備對烏東發動重大攻勢,仍未有跡象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改變了要掌控整個烏克蘭的野心,戰事可能長達數月至數年,北約要做好長期準備支持烏克蘭。 至於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被俄軍圍城近六星期,多處猶如廢墟,超過九成基建被摧毀,當局指至少5000名平民喪生。在首都基輔周邊,當局指至今發現了至少410具遺體,移送數十具遺體作法醫鑑定,並繼續在廢墟內搜索。總統澤連斯基指,俄軍在控制的地區移走或處理屍體,企圖掩飾真相,
- i-Cable
- 2022年04月07日
美國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針對普京女兒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針對大型金融機構及總統普京的兩名女兒,美方指普京和親信在各地收藏資產,必須制止,又估計連串制裁足以抵銷俄羅斯過去15年的經濟增長。 俄軍被指屠殺烏克蘭平民,促使美國、歐盟和七國集團推動新一輪制裁,期望阻止暴行持續。美國制裁對象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兩個女兒,美方指36歲的瑪麗亞領導國家資助的計劃,收取數十億美元做基因研究;而35歲的卡捷琳娜則為俄羅斯政府和國防部工作。當局同時制裁外長拉夫羅夫的家人以及曾任總統和總理的梅德韋傑夫等多名官員,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些權貴及其家人不能再在歐美保管財產,管有價值數億元的遊艇和豪華渡假屋,當烏克蘭小童被殺或流離失所的時候。」 制裁對象還包括最大國營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最大型私營銀行阿爾法銀行,封鎖兩間機構在美國的資金,亦會禁止美國人在俄羅斯進行新投資,或與俄羅斯的關鍵國企交易。白宮估計制裁會令俄羅斯今年經濟收縮達15%,抵銷過去15年的經濟增長,又指當地供應鏈已嚴重受阻,很可能會失去主要經濟體地位。 至於歐盟的制裁方案,各國在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方面仍未達成共識,消息指,德國要求釐清禁令是否包括現有合約,方
- i-Cable
- 2022年04月07日
亞美尼亞及阿塞拜疆同意啟動和談解納卡爭議
【有線新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兩國領袖和歐盟官員會面後,同意啟動和談,解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邊境爭議。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以及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協調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會面,帕希尼揚的辦公室之後發聲明,兩國同意本月底前設立雙邊委員會,處理納卡地區邊境劃界問題,雙方各自指示外長啟動和談準備。 兩國2020年就納卡問題爆發持續六星期的軍事衝突,造成超過6600人死亡,俄羅斯其後調停,派約2000士兵到納卡地區駐守,不過仍不時發生零星衝突。
- i-Cable
- 2022年04月07日
德國柏林反戰示威要求停止購買俄羅斯天然氣
【有線新聞】在德國柏林成千上萬民眾參加反戰示威,要求德國政府停止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 示威者在德國國會大樓外聚集,部分披上烏克蘭國旗以示支持,他們躺在地上,悼念因為俄羅斯侵略而喪生的烏克蘭人。發起示威的組織要求德國政府馬上停止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和燃油,阻止俄方得到資金繼續發動戰爭。近日揭發俄軍涉嫌在基輔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多個國家強烈抗議。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烏克蘭情報組織宣稱曝光「布恰屠夫」身份 曾獲授勳表揚
【有線新聞】烏克蘭布恰鎮超過300名居民懷疑遭殺害,震驚國際。當地民間組織公開涉嫌主導這場屠殺的俄羅斯指揮官身份,指他曾經獲授勳。 俄軍中校奧穆爾貝科夫,被稱為「布恰屠夫」。這名年約四十多歲的指揮官,被指有份率領部隊血洗布恰。他2014年曾獲國防部副部長授予傑出勳章。去年底、帶兵出征烏克蘭前,獲遠東地區一名東正教神父祝福;據報他在彌撒後揚言「武器不是最重要,歷史證明我們一直以靈魂作戰」,在教堂祝福下希望能達到先賢的成就。 烏克蘭社交平台亦流傳多張據報由奧穆爾貝科夫率領的第64獨立摩托化步兵旅照片。這些資料是由烏克蘭民間情報組織「起底」公布,內容包括他們的住址、電話。組織還透過起底和黑客資料,至今公開數以萬計俄羅斯軍人的個人資料,強調要找出每個戰犯,將他們繩之於法。 烏克蘭情報局指,這支步兵旅撤出布恰後北上到白俄羅斯,但相信很快會重新派回烏克蘭哈爾科夫等戰場。官方又指,俄軍佔領布恰期間除了殘殺平民,收到25宗婦女被強姦報告,受害人年齡14至24歲。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狗仔看似表情多多 全因面部快縮肌發達 研究:受人類馴化成果、學會以表情溝通
【有線新聞】狗看似表情多多,這種感覺可能有科學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和狼相比,狗的面部肌肉結構特別容易產生各種表情,是適應和人類相處的結果。 這隻柴犬相信大家不陌生,招積又得戚的神情令牠成為當紅的網絡現象。其實不只柴犬,我們身邊有不少狗看起來總是表情多多,究竟只是我們的心理作用抑或有客觀根據? 一般相信狗是狼經過馴化而成,美國杜肯大學的學者為了解馴化過程的細節,將狗及狼的面部肌肉放在顯微鏡下分析,比較快縮肌纖維的比例,結果狗的面部快縮肌肉明顯較多,一般超過六成,甚至達九成半,狼通常不到三成。快縮肌即是收縮得快、較靈活的肌肉,狗的面部快縮肌多,代表牠們可以做到更多表情,學者相信狗在被馴化期間學會以表情和人類溝通,令狗的面部肌肉一代比一代靈活,最終演變成今天這麼表情豐富。 學者亦指出除了表情,面部肌肉靈活亦影響發聲方式,所以狼是以嗥叫為主,而狗是傾向吠,這個亦是人類馴化的成果。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歐盟代表︰中方迴避承諾推動俄羅斯停火
【有線新聞】歐盟外交代表形容,上周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像對話猶如與「聾人對話」。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稱:「我們的對話稱不上對話,猶如與聾人對話。中國避而不談烏克蘭分歧,不想討論烏克蘭和人權等問題,只聚焦正面議題。」 博雷利有份參與上周五中歐峰會,他指歐方會上表明在烏克蘭戰事上獨善其身做法不可行,亦不可接受,促請中方運用影響力令俄羅斯停火及開放人道走廊,但中方只是籠統回應支持和平,無作出任何承諾,亦無譴責俄羅斯。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狐狸大鬧美國國會山莊咬傷多人 警方緝拿歸案
【有線新聞】美國有狐狸大鬧國會山莊,至少6人被咬傷,包括一名眾議員,警方隨即派人「追捕」。 來到國會山莊遊覽,有機會碰到意想不到的客人,別看牠很可愛便放下戒心。這隻狐狸可能是周一,至少6宗傷人案的「疑犯」,傷者包括一名記者和眾議員。 眾議院議員貝拉:「有東西從後向我撲來,還以為是小狗還是甚麼。牠一轉跳起,我拿著一把傘打算把狗趕走。原來不是狗,而是狐狸。」 貝拉腳部有輕微損傷,雖然未有發現咬痕,但為安全起見,已注射狂犬病疫苗。 國會警察和動物管理員接報到場。搏鬥一輪後,成功緝拿「疑犯」歸案,稍後會把牠遷移至其他地方。 警方指國會山莊一帶,可能有數個狐狸窩,不排除再發現狐狸,屆時將誘捕和重新安置牠們;又指狐狸攻擊人並不常見,但非常保護自己和巢穴;呼籲公眾遇到狐狸時應保持距離,不幸被咬傷要盡快求診。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國批准對台9500萬美元軍售
【有線新聞】美國批出新一輪對台軍售,涉及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技術支援,總值9500萬美元。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國防安全合作局指,應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處要求,對台出售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後勤培訓、操作、部署和維修等技術支援,以及相關設備與備件等。 軍售案是基於《台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將可以支持台灣繼續維持可靠的防衛能力,確保區內政治穩定和軍事平衡。 今次是拜登政府任內第三次對台軍售,國務院已批准軍售案,並已知會國會發出軍售證書。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英澳宣布共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
【有線新聞】美國、英國和澳洲宣布擴大三方安全聯盟合作協議,將共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及研究相關防衛技術,分析指美英澳合作旨在應對中俄威脅。 多國高超音速武器發展如箭在弦,俄羅斯早前披露曾在烏克蘭,多次使用高超音速導彈「匕首」摧毀目標。這款導彈射程可達2,000公里,飛行速度更是音速的10倍,引發安全憂慮。 去年9月建立三方安全夥伴關係的美國、英國和澳洲發聲明,宣布擴大合作協議,將會在高超音速武器、反高超音速武器技術,以及電子作戰能力,開展新的合作;擴大情報交流,深化防衛科技創新。美英澳將加強在網絡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及海底能力的合作。 聲明提到鑑於俄羅斯無理、非法入侵烏克蘭,三國將堅定不移維護尊重人權和法治的國際體制,重申致力確保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這三國當中目前只有英國未有自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英國稱不會加入美國和澳洲現有的研發計劃,但會合作研發。英國消息人士稱,英國政府並未決定購買任何高超音速武器。 報道指美國上月成功試射高超音速導彈,國防官員估計未來幾年用於高超音速武器的相關開支,會令美軍預算增加約285億美元。 有分析指美英澳三國新的合作,目的是制衡中國發展同類武器。中方批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歐美針對俄軍屠殺烏克蘭平民提出新一輪制裁
【有線新聞】美國、歐盟和七國集團針對俄軍屠殺烏克蘭平民的指控,將宣布新一輪對俄制裁,其中歐盟將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是戰事以來歐盟首個禁制進口能源的措施。 歐盟進口的燃煤中有七成來自俄羅斯,新制裁措施提出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每年約值40億歐元,又研究透過稅收等限制進口石油,如果方案獲得通過將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首個對俄國進口能源的禁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形容,俄軍暴行不容忽視,另外還提出禁止與俄羅斯4間主要銀行交易,包括當地第二大的俄羅斯外貿銀行,亦會禁止進口俄羅斯木材、水泥及禁止對俄出口先進半導體等。 美國亦表示會與盟友包括七國集團實施新一輪制裁,包括禁止在俄羅斯進行新投資,以及對當地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政府官員及其家屬實施更嚴厲制裁。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更廣泛的制裁措施會令俄羅斯付出代價,令其在經濟、金融及科技陷入孤立,我們最大的目標是消耗普京對烏克蘭持續開戰的資源,並對他們的金融體系帶來更多不確定和挑戰。」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則表示,支持調查布恰有否發生屠殺平民的事件,但認為得出結論之前各方應保持克制,又重申制裁並非解決辦法。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建議東歐增建軍事基地
【有線新聞】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警告,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嚴重,建議美軍在東歐建立更多基地。 米利指基於經費問題,主張以輪換部隊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永久部署,部分開支由波蘭和波羅的海等有安全考量的國家分擔,美國會在6月舉行的北約防長會議上提交詳細計劃,並與盟友商討。 米利又說烏克蘭軍隊由2014年開始接受美軍訓練,以小組指揮作戰形式對付敵人,在一個多月來抵抗俄羅斯軍隊入侵的戰鬥中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