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涉禁藥俄滑冰選手華莉耶娃獲准出戰餘下冬奧賽事
【有線新聞】捲入藥檢風波的俄羅斯花樣滑冰選手華莉耶娃,獲准參與餘下的冬奧賽事;但國際奧委會表明,調查完成前不會頒獎。世界反禁藥組織及部分國家,分別質疑決定及表示失望。 保住出賽資格的華莉耶娃周一恢復練習,備戰翌日的花樣滑冰個人賽。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在比賽前夕「開綠燈」,允許這名15歲奪金大熱繼續比賽,直至禁藥調查有全面結果再作定奪。仲裁法庭解釋,未滿16歲的華莉耶娃,根據世界反禁藥條例是受保護人士,屬特殊情況,指裁決顧及了公平和各方利益。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秘書長里布說:「禁止這位選手出戰冬奧,會對她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藥檢通知倉促並非華莉耶娃的錯,出戰冬奧期間才發生,倉促得極之遺憾。不僅影響運動員本身 ,亦影響冬奧籌組機構。」 華莉耶娃上周一剛成為奧運史上首名完成四周跳的女選手,協助俄羅斯奧委會勝出團體賽。她去年12月的藥檢結果,在比賽翌日才出爐,顯示對興奮劑呈陽性,頒獎禮隨即押後。連帶屈居亞季軍的美國和日本隊同樣未獲頒獎牌,排第四的加拿大隊亦未知會否有望躋身頒獎台。 國際奧委會稱暫時不會為華莉耶娃舉行頒獎禮。 外界則對裁決有不少質疑,世界反禁藥組織指,反禁藥規例並無允許為未成年「受保護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捉鬼敢死隊》著名導演艾芬懷文逝世 終年75歲
【有線新聞】執導《捉鬼敢死隊》電影系列的加拿大著名導演艾芬懷文逝世,終年75歲。 芬懷文的作品以紮實的劇本見稱,但同時會讓演員即興發揮。其中《捉鬼敢死隊》一度是全球最賣座的喜劇,更成為文化現象。其他經典還有阿諾舒華辛力加主演的《龍兄鼠弟》和《幼稚園特警》。他近年為繼承衣缽的兒子監製《寡佬飛行日記》和新一齣《捉鬼敢死隊》電影。艾芬懷文周六在加州的家中離世。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IAEA專家抵達檢討排放福島核廢水計劃
【有線新聞】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組到日本,檢討排放福島核廢水計劃,並協助相關工作。 工作組一行十多人,抵達首天先與經濟產業省官員,還有東京電力的代表會談。工作組成員包括中國及南韓等各國專家,他們表示要作出客觀及基於科學的檢討,並令相關工作公開透明地進行。日本政府去年4月公布排放核廢水的計劃,指含有輻射的核廢水在當地企業研發的系統處理後,主要放射性物質只餘下氚,強調處理後的輻射量比環境的背景輻射還低得多。但中國及南韓等一直質疑,計劃或會損害周邊地區。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西班牙水庫儲水大降 沉沒水底30年村莊「重見天日」
【有線新聞】西班牙西北部一條已沉沒水底約30年的村莊,近期重見天日,成為新興旅遊點。 這兒不是戰爭後留下的頹垣敗瓦,而是深埋水底約30年的村莊。這裏位於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自治區,接壤葡萄牙邊境。近日大壩水庫儲水量急降至只有15%,令村莊「重見天日」,更成為被稱為「鬼村」的新旅遊點,吸引往日住在此處的村民及遊客到訪。 60年代尾,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達成協議,在兩國邊境河流建造上林多索水壩發電,發電廠1992年啟用,附近5條村莊成為水庫選址,被水淹沒,居民要逼遷。 近月西班牙因為雨水不足,一月雨量更創百年第二低,令水庫儲水減少之外,地方政府指責,負責管理水庫的葡萄牙電力集團過度使用水資源。 這個問題早前已引來環保組織抗議。葡萄牙政府月初下令包括上林多索在內6個大壩暫停水力發電和灌溉,西班牙政府也計劃動用5億7千多歐元的歐盟疫後復蘇基金,改善灌溉設施效率。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瑞士公投通過收緊管制煙草廣告 禁用動物醫學實驗遭否決
【有線新聞】瑞士公投通過收緊管制煙草廣告,禁止在報章及戲院等賣廣告,以防鼓勵青年吸煙。至於公投有關禁止使用動物作醫學實驗就遭否決。 瑞士周日公投唯一通過的議題,是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受煙草廣告影響這一項。瑞士是多間煙草公司總部所在地,業界為當地經濟每年貢獻逾60億美元。瑞士的煙草相關管制是歐洲國家之中相對寬鬆,價錢亦較便宜。全國約兩成七成人吸煙,較歐洲平均數字高,多數人是自青年開始吸煙。這次動議由教師和醫生組織推動,獲近五成七選民支持。禁止在年輕人可能看到的報章、戲院,大廣告牌和公開活動贊助,甚至網上刊登廣告,電子煙廣告亦一樣不行。 公投其餘項目,包括全面禁止使用動物和人體作實驗,則被否決。瑞士已是第四次就此議題公投。製藥業指禁令可能損害國家經濟,即使關注動物權益的人認為動物實驗不道德亦無必要,但這次贊成票僅兩成一,仍未足以令瑞士成為首個禁用動物作實驗的國家。 至於當地政府希望推動的提高對傳媒的財政補貼和取消印花稅,亦未獲公眾廣泛支持。 這次公投整體投票率約四成。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報道:印度再禁用54個中國應用程式
【有線新聞】據報印度再次下令禁用54個中國應用程式。 新一輪被禁程式,包括騰訊、阿里巴巴和網易等多間中國科技公司旗下程式。部分是早前遭禁用後重新命名再上架。目前印度的應用程式商店連接不到這些程式。有印度官員指,部分相關程式的伺服器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但印度當局認為敏感數據會被傳送到中國境內,構成私隱和安全威脅。印度政府2020年起已禁止200多個中國的應用程式。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澤連斯基邀拜登訪基輔 華府指出訪機會低
【有線新聞】烏克蘭局勢緊張。基輔政府尋求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開會,以緩和局勢,同時邀請美國總統拜登出訪烏克蘭,以向外界釋出穩定訊息。但美國官員指出訪可能性極低。 在俄羅斯揮軍陰霾下,烏克蘭特種部隊到東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與平民作軍訓,包括如何組裝和拆卸槍械、裝載彈藥、瞄準目標,讓他們在遭到俄軍攻擊時,都有一技傍身自我防衛。因應俄羅斯未有回應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活動,基輔政府召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所有成員國,在未來兩天開會,爭取俄方在這個機制下,會更透明地具體交代俄軍活動情況。 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再就緊張局勢通電話,期間澤連斯基邀請拜登未來數天出訪基輔,說這樣對穩定局勢發出強烈訊息,也有助緩和緊張局勢;同時呼籲華府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財政和軍事援助,包括先進武器。美國官員透露,拜登出訪烏克蘭可能性極低。白宮稱,拜登重申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會與盟友果斷回應。雙方同意繼續威懾和外交工作,應對俄軍在烏克蘭邊境增兵。 新一批來自立陶宛的軍事援助物資抵達基輔機場,包括刺針防空導彈。局勢持續緊張,憂慮烏克蘭領空安全。多間航空公司評估調整航線,其中荷蘭皇家航空已停飛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德總理朔爾茨訪烏克蘭晤澤連斯基 冀緩和局勢
【有線新聞】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一出訪烏克蘭,斡旋烏俄邊境危機。 朔爾茨出發前再次警告俄羅斯,任何形式的軍事入侵、威脅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德國、歐洲盟友以及北約會強硬回應。 德國政府消息人士稱,朔爾茨此行恐怕是緩和烏克蘭局勢的最後機會。朔爾茨之後會到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加拿大溫莎連接美國大使橋堵塞一周後重開
【有線新聞】加拿大連接美國的大使橋,在警方清場後重開。 在清場期間,警方排成一線巡邏,警告會拖走停泊車輛。行動拘捕逾20人。另外有三名特種部隊成員涉嫌參與或支持示威正接受調查。 這條大使橋堵塞近一周,是美加重要樞紐,佔兩國貿易總額25%。加拿大完成安全檢查後,重新開放大使橋。 美方稱隨時準備向加方提供協助,確保恢復正常與自由的商貿流動。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英警「越洋」協助拯救加國被闖民居女子
【有線新聞】在加拿大有女子房屋被賊人闖入,情急下找錯報案中心報警,結果驚動英國警方,變成跨國行動。 這宗擅闖民居案發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達勒姆區,周三下午一名女子發現寓所有人闖入。為免驚動賊人,女子立即上網透過報案中心的即時網上對話功能報警,留下短短數句訊息。但她在情急之下,聯絡的達勒姆警方竟然是英格蘭東北部的達勒姆警方。這兩個同名的地區相隔5千多公里。英國達勒姆報案中心接報後很快發現不對路,相信女事主是「找錯」報案中心,但因為對方之後一直無再回覆,相信她有危險,隨即幫忙聯絡加拿大警方。 加拿大警隊接報後立即趕往案發現場,發現屋內除了該名女子,還有一名35歲男子。該名男子試圖逃走反抗,很快被制伏。被控闖入民居、傷人、非法禁錮等,女事主則受傷送醫。 這場英加警方跨國行動,由女事主傳報案訊息起計算,僅用30分鐘便成功把她救出。事後兩地警方都在社交網站發文表揚拯救行動。加拿大警方更指,這宗案件體現到跨境合作,感謝英方及時傳達重要訊息。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施泰因邁爾連任德國總統 促普京共同尋找和平出路
【有線新聞】德國總理朔爾茨出訪烏克蘭及俄羅斯前夕,國會再次選出施泰因邁爾任總統。他在當選演說中促請俄羅斯共同尋找和平出路:「我們正陷入一場軍事衝突之中,在東歐出現一場戰爭,而俄羅斯要為此負責。我要警告普京總統:不要低估民主的力量。我要呼籲普京總統:解開對烏克蘭的枷鎖,和我們一起尋找出路,保存歐洲的和平。」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首張恆星照片校準「鏡頭」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近兩個月後已開始初步工作,並拍攝了第一幅恆星照片傳回地球,但這幅相片主要的意義並非觀測。 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相片一共見到「18顆星星」,但其實18顆光點來自同一星體,是距離地球258光年的「大熊座」內一顆恆星。望遠鏡一共有18塊鏡面,正式科學觀測前首個任務是要先校準鏡面「目光一致」,18顆光點一致重疊,望遠鏡才算真正「開光點睛」,準備好觀測探索。 「開眼行動」月初展開,美國太空總署的天文學家揀選好一顆足夠明亮,附近又沒有其他光源干擾的星體作校準對象。先以近紅外線相機向「大熊座」位置,拍攝1500多幅相片探索,這個步驟本身歷時近25小時,但首6小時拍攝的16張相片,已確定到「大熊座」位置。下一步是辨認哪一顆光點,由哪一塊鏡面「捕捉」。最後校準至只「看到」1顆光點,令校準的精細度達至納米級。預料最快六月可正式開始觀測。 這台人類發射上太空的最大型望遠鏡,還懂得自拍,同樣是用近紅外線相機拍下,但自拍只此一次,因校準鏡面後,相機便要用於科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