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印度西部寺廟人踩人釀6死55傷
【有線新聞】印度西部果阿邦一間寺廟發生人踩人,至少6人死、55人傷。 意外後雜物散落一地,救護車將傷者送院。果阿邦一間寺廟周五晚舉行印度教節日慶典,活動包括赤腳行火路,警方指凌晨約3時,信眾觀看宗教儀式期間有人在斜坡摔倒,引發人踩人,將繼續調查事故起因。總理莫迪向遇難者致哀,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印巴緊張升溫之際 巴基斯坦試射地對地彈道導彈
【有線新聞】印巴緊張升溫之際,巴基斯坦試射一枚彈道導彈。 巴基斯坦近日正進行大型年度軍演,周六公開了試射阿布達里導彈的片段,指這款地對地彈道導彈射程可達450公里,又指試射目的是確保行動整備狀態,並驗證關鍵技術參數,包括先進導航系統及增強的機動特性。 曾有報道指這款導彈可搭載核彈頭。巴基斯坦領導層則指完全有信心戰術導彈部隊可構成威懾力,並保障國家安全免受侵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金文洙當選南韓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
【有線新聞】南韓執政國民力量黨選出金文洙為總統候選人。 黨大會宣布金文洙勝出黨內初選後,他與對手兼前黨魁韓東勳握手,揚言為了阻止在野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掌權,將與任何派系結盟;批評李在明一旦掌權,將會實行獨裁統治。 這位73歲的前僱傭勞動部長曾拒絕就前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短暫戒嚴道歉,亦反對國會彈劾尹錫悅,不過,金文洙仍然未必是下月3日總統選舉的保守派代表,可能會與無黨派的韓悳洙合併推舉單一候選人,力抗在民調領先、但因官司纏身參選資格成疑的李在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澳洲大選票站陸續關閉 選前民調工黨稍領先 阿爾巴內塞爭取連任總理
【有線新聞】澳洲大選票站陸續關閉,並開始點票。 由於澳洲有三個時區,昆士蘭、新南威爾士及維多利亞等,東岸票站率先關閉,之後到南澳及北領地,最後到西澳。今次大選,總理阿爾巴內塞帶領左翼工黨迎戰在野自由黨,爭取成為澳洲逾20年來首位連任的總理,工黨在選前民調以些微優勢領先。 總理阿爾巴內塞到悉尼的票站投票。他較早前在關鍵選區墨爾本與支持者交流,承諾第二個任期會推行減稅,降低生活成本;又攻擊對手自由黨黨魁達頓未預備好領導政府。達頓到布里斯班近郊的票站投票,離開時與附近商店職員交談。他聲稱國民不能承受執政工黨多3年的管治,今屆大選可讓國家重回正軌,相信選民會以選票表達對阿爾巴內塞的不滿。 澳洲強制全國1,800萬名年滿18歲的選民投票,逾800萬人已提早投票。在悉尼邦迪海灘票站,有泳客游早水後投票。生活成本高、房屋短缺問題、美國近期實施的關稅及氣候變化,是選民關注的議題。布里斯班選民:「我認為生活成本高是每人目前最關注的議題。」悉尼選民朱弗雷:「我是全球主義者,我希望能恢復更自由的貿易,較少孤立主義及民族主義。」 今場選舉會改選眾議院全部150席及參議院其中40席,在眾議院取得過半議席、即達7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附近兩車相撞起火 7死8傷包括中國公民
【有線新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發生車禍,7人死亡、8人受傷,當中包括中國公民。中方促請美方調查並通報情況。 涉事車輛相撞後起火,冒出大量濃煙,愛達荷州警方稱一輛載有14名遊客的旅遊巴與另一輛客貨車,周四晚7時多在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的高速公路相撞起火,客貨車司機及旅遊巴上6人死亡。 中國駐三藩市總領館證實5名中國公民遇難,8名中國人受傷,已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協助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要求美方調查核實事件並向中方通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俄烏戰爭|美國國務院批准對烏3.1億美元軍售 涉F-16戰機訓練及裝備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批准對烏克蘭一筆總額逾3億美元軍售案,涉及F-16戰機訓練及設備等,仍需國會批准。據報華府正考慮向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有建築遇襲後火勢猛烈,消防到場灌救,市長稱哈爾科夫市中心四個地區被俄軍無人機攻擊,多座住宅、倉庫及基礎設施等受損,數十人受傷。總統澤連斯基稱烏克蘭幾乎每天都受攻擊,呼籲美歐等以實際行動回應、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F-16戰機的訓練及裝備,總值約3.1億美元 ,涵蓋飛行訓練、改良、升級和維修戰機等,以示華府願繼續支持基輔,提高烏克蘭空軍應對威脅的能力,實現全面現代化。美方認為保障烏克蘭安全能促進歐洲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軍售案仍需國會批准。 《路透社》引述消息,華府官員已敲定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包括銀行和能源公司,未知總統特朗普會否簽署批准。 至於美烏早前簽署的礦產協議,美國可優先開採烏克蘭的自然資源,並資助烏克蘭重建。在協議下華府提供的軍援將被視為對基金的資本貢獻,烏克蘭國會下周四將表決是否批准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特朗普:美國經濟處於過渡期 不擔心出現衰退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經濟正處於過渡期,不擔心會出現衰退。 特朗普接受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時說,美國的經濟長遠不會有問題,即使可能出現短暫的衰退,未來都會非常好。他又說甚麼事都有可能,但認為現時美國的經濟是歷史上最強大。 雖然特朗普試圖淡化經濟衰退風險,但美國首季經濟增長三年首次出現收縮,加上四月的就業數據,反映非農業職位的增長較三月稍為放慢,顯示美國的經濟有隱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澳洲大選開始投票 被視為工黨與自由黨之爭
【有線新聞】澳洲大選今天投票。 民眾陸續到票站投票,澳洲1,800萬名選民必須投票,約有一半已提早投票,他們關注生活成本高、房屋短缺等問題。 今場選舉會改選眾議院全部150席及參議院其中40席,被視為執政工黨和在野自由黨之爭,兩黨候選人較早前把握最後機會在社交平台上拉票,他們選前支持度相若。力爭連任的總理阿爾巴內塞任內成功處理連串外交風波,對手自由黨黨魁達頓就因為近期被指政策主張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相似而受拖累。 3年前阿爾巴內塞帶領工黨結束執政聯盟十年管治,上任後隨即面對連場外交考驗。上屆政府退出與法國簽訂的建造潛艇合約,阿爾巴內塞賠償逾5億歐元,更出訪法國會見總統馬克龍,表明兩國關係要重新出發,成功化解危機。因為新冠疫情溯源問題,令澳中關係轉差,上任後積極推動雙邊關係回暖,2023年到訪北京會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7年來首位訪華的澳洲總理。總理李強翌年回訪澳洲,中方隨後撤銷進口澳洲龍蝦、牛肉等禁令。阿爾巴內塞亦加強拉攏太平洋島國,簽定安全及防務協議,應對中國影響力在區內日漸上升。但在內政方面,通脹和樓價高企等問題累積民怨,對施政構成壓力。 在野自由黨近年支持度上升,黨魁達頓亦成為阿爾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英國地方選舉|改革黨大勝、首贏首長席位 執政工黨失議會控制權 施紀賢:令人失望
【有線新聞】英國右翼改革黨在國會補選和地方選舉大勝,黨魁法拉杰聲稱改革黨已取代保守黨,成為主要在野黨。執政工黨黨魁兼首相施紀賢對選舉結果失望,承諾加快改革以回應人民期望。 周四補選國會議席中,改革黨的波欽在西北部柴郡的工黨票倉以6票之差擊敗工黨對手,為改革黨取得下議院第5個議席。黨魁法拉杰認為改革黨已成為英國真正的在野黨,法拉杰:「選民今晚傳遞的訊息很明確,若你投票給保守黨就等同支持工黨,今晚的結果確認我們現在是英國工黨的反對黨,坦白說,保守黨沒有存在意義。」 法拉杰言論出位,作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相似,但選情顯然未受特朗普關稅戰影響。他縮減地方開支,取消以酒店安置難民等主張,仍深受選民歡迎。 今次選舉改選英格蘭23個地方議會約1,600席和6個地方首長,大部分是鄉郊地區,被視為工黨在去年7月大選大勝、重新執政後首個民望測試。保守黨議席大減635席,跌至319席,工黨議席亦減少198席,改革黨則一舉攻下677席,而自由民主黨和綠黨均有議席進賬。工黨和保守黨更失去全部改選議會的控制權,改革黨則在林肯郡等10個議會單獨執政,更首次在地方首長選舉勝出,贏得大林肯郡和侯城東約克郡地區兩個新設的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關稅戰|據報中方考慮安排中美官員會晤 磋商貿易議題
【有線新聞】據報中方考慮回應美國對芬太尼問題的擔憂,可能安排中美官員會晤。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公安部部長王小洪近期正查詢特朗普政府,期望中方如何處理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原料;北京亦考慮派王小洪前往美國,或在第三個國家與華府高層官員會面,磋商貿易議題,期望美方對華發動的關稅戰可以緩和,不過消息指相關安排仍未落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新加坡國會選舉投票結束 逾200萬人投票 執政人民行動黨料大勝
【有線新聞】新加坡國會選舉投票結束,正進行點票。 全國1,240個票站,晚上8時後陸續關門,工作人員封起票箱再轉運往點票中心。截至下午5時,有逾200萬人投票,佔合資格選民約82%,今屆大選共有211名候選人,角逐97個國會議席,是總理黃循財去年上任後首場大選,預料人民行動黨會繼續保持執政地位,外界關注反對派會否取得更多議席,甚至逐步改變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3日
新加坡「後李氏時代」首場大選 行動黨料勝選 評論指年輕選民求變、在野黨議席或增
【有線新聞】新加坡今日舉行國會選舉,是李氏父子不再掌政後的首場大選,預料總理黃循財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可繼續一黨獨大勝出,但會否有更多反對派進入國會成為焦點。 黃循財去年接替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總理後面臨首個大選考驗,亦是執政人民行動黨自2001年以來,首次不再由李顯龍帶領出選。黃循財強調國家要繼承前人成果,「我決心延續新加坡這個奇蹟,不會拿你們的未來去賭博,會在前人奠定的基礎上建設以保持領先,繼續擴大我們的團隊,招攬願致力熱誠地服務的人才。」 今屆大選有211名候選人角逐97個議席,在其中一個集選區,執政黨全部5名候選人已因無對手自動當選,是14年來首次出現這種局面。最大對手是印度裔律師畢丹星領導的工人黨,他們未能派人在所有選區出戰,最多只能取得26個議席。工人黨上屆奪得10席,創下反對黨的最佳成績。 有評論認為是年輕選民求變,不想一黨獨大造成,這些因素亦有可能令在野黨今屆再取得更多議席。在野黨力求在民生議題搶分,批評政府處理生活成本及住屋問題不力,又提倡在高薪職位收緊對外勞限制及提供免費醫療保健服務。 黃循財則提醒選民謹慎看待各種競選承諾,指有些提案聽起來可能不錯,但會削弱公共財政,最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