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3日
以巴衝突|以軍稱已炸毁百條地道 表明不會停止進攻加沙 哈馬斯反批轟炸平民
【有線新聞】以色列地面部隊包圍加沙城,表明不會停止進攻,宣稱已炸毀一百條地道,破壞哈馬斯的游擊點及藏身所。哈馬斯則指控以軍轟炸平民,加沙至今超過9,000人死亡。 以軍地面部隊推進至加沙城近郊,軍方宣告已經全面包圍這座加沙北部大城,指控當地是哈馬斯的基地。面對傷亡日增、國際呼籲停火的壓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沒有任何事可阻止以軍進攻,重申要摧毀控制加沙的哈馬斯。 哈馬斯武裝分子則透過地道反擊以色列坦克,宣稱以軍傷亡慘重。以軍形容哈馬斯吸收了經驗,對地面戰有所準備。加沙布滿地雷和陷阱,以軍工程部隊展開清理,又出動機械人配合炸彈,轟炸哈馬斯的地道入口,強調對方的反擊只是一時。 以軍地面推進同時空襲亦未停,哈馬斯指控以軍轟炸難民營。聯合國指單在過去一天,已有四間名下營運的學校遇襲,大批避難民眾死傷,包括兒童。受圍困下整個加沙地帶,三分一的醫院運作癱瘓,無國界醫生指區內有數以萬計傷者受困。連接埃及的拉法口岸開放,亦只是放行了少數加沙傷者,對當地的燃料運輸亦仍被以色列封鎖。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3日
以巴衝突|拜登表明反對共和黨撥款以色列方案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通過支援以色列的分拆撥款方案,總統拜登表明反對。 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通過145億美元的支援以色列方案,議長約翰遜提出的方案要求金額由政府削減開支抵銷,撥款規模亦遠小於總統拜登提出的1060億美元。 拜登方案原本要求同時撥款支援烏克蘭、加強邊境安全、抗衡中國等,但共和黨拒絕綑綁方案。這份議案預料不會獲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通過,拜登亦表明會否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史丹福學者研基因揭海星「全身非身」 五隻角以至中心「也是頭」
【有線新聞】海星的頭和觸手如何分辨?史丹福大學的專家認真考究這個問題,發現原來在基因角度,海星整個身體本身就是頭部。 如果要幫海星戴一頂帽,這頂帽應該戴在哪?在卡通片《海綿寶寶》,海星其中一隻「角」就是頭部,但是在其他插畫頭部通常在星形的中心,甚至有人會覺得海星跟海葵一樣,根本沒頭部。 但史丹福大學的學者不是這樣想,在生物學分類上海星屬於「後口動物」,跟文昌魚及海鞘算是近親,大家有共同祖先,所有後口動物的DNA也有同一段基因表達軀幹。但學者發現海星的全身也沒表達過軀幹基因,意味海星全身沒一部分是軀幹。同樣道理後口動物也是以同一段基因表達頭部。今次學者發現海星的五隻角以至中心也有表達頭部的基因,所以在基因學上海星不是沒有頭部,而是剛好相反,海星的整個身體就是頭部,海星是一種只有頭部的生物。 學者甚至猜測在演化上的某個遠古階段,海星是曾經有軀幹,只是後來在生存上沒需要,令軀幹逐漸退化消失。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AI安全峰會各國代表同意加強風險管理
【有線新聞】首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等與會國家簽署宣言,同意合作加強監管人工智能。 來自廿多個國家的代表、科企高層和研究人員在英國倫敦布萊切利園,出席首次國際性的人工智能安全峰會。 峰會一連兩日舉行,中、美、英及歐盟等與會國家簽署《布萊切利宣言》,同意加強合作,識別人工智能的安全風險,制定跨國政策應對,主辦國英國首相辛偉誠形容宣言是里程碑。 中方代表、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開幕式發言時,提到人工智能治理關乎全人類的命運。各國應通過對話和合作,凝聚共識,構建公正有效的治理機制,中方會參與。他說:「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強溝通交流,為推動形成普遍參與的國際治理機制和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積極地貢獻智慧和力量。」吳朝暉又積極宣傳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會與相關國家開展雙邊會談。 代表美國出席峰會的副總統賀錦麗在美國大使館演說時稱,會與盟友和夥伴針對人工智能威脅設立新的規則標準。她說:「人工智能可引發前所未有的網絡攻擊,到可協助製造危及數以百萬性命的生物武器。這些威脅無疑極為嚴重,需要全球行動應對。」各國同意未來一年會在南韓及法國再舉行同類會議。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美加軍艦穿越台海 解放軍全程跟蹤監視
【有線新聞】美國及加拿大軍艦聯合穿越台海,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跟蹤監視。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表示,佩拉爾塔號驅逐艦及加拿大的渥太華號護衛艦周三例行穿越台海,行動符合國際法、沒挑釁性,展現美國及盟友致力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及安全繁榮。 解放軍東部戰區批評美方公開炒作,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蹤監視警戒,依法依規處置,強調會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北京天安門下半旗悼念李克強
【有線新聞】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的遺體今日在北京火化。 美聯社拍攝到相信載著李克強靈柩的靈車,早上駛經北京八寶山公墓附近,民眾聚集路旁送別,公安維持秩序。 天安門下半旗悼念,其他地方包括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各邊境口岸、駐外使領館等亦都下半旗誌哀。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中美下周舉行軍控和防擴散磋商
【有線新聞】中美官員下周舉行軍控及防擴散磋商。 外交部證實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下周率團到華盛頓,與美方就國際軍控條約履行防擴散等議題對話交流。美方據報由助理國務卿斯圖爾特出席磋商,是前總統奧巴馬政府以來,中美首次同類會談。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方會重點討論如何減少誤判風險,預計美方從中可了解解放軍的核發展情況,但不意味雙方就限制核武數量開始正式磋商。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獲提名副國務卿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獲總統拜登提名出任副國務卿。 66歲的坎貝爾會接替早前退休的副國務卿舍曼,他現時亦擔任總統副助理,負責推展拜登的印太戰略,包括對華政策及重啓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 他的對華立場較強硬,主張與亞洲盟友加強合作,應對中國崛起;表明不支持台獨,但要與台灣維持堅實的非官方關係,坎貝爾的提名需經參議院確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2日
以巴衝突|拉法口岸有限度開放 數百人獲准離開 加沙難民營連續兩日受襲
【有線新聞】加沙的拉法口岸有限度開放,幾百名持外國護照及受傷的民眾獲准離開,是以巴新一輪衝突後首次放行,有居民說歷盡艱難才去到口岸。 拉法口岸閘門一打開,數以百計民眾一湧而上。在缺乏燃料下,有人以驢車代步,帶着一家大小逃離戰亂。有居民說近日陸續收到消息,持外國護照的人可以離開,但信息十分混亂,未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能否離開。SHURAB:「我們今天來到埃及邊境希望離開加沙,但網絡太差,加拿大使館沒聯絡我們,這裡沒有……他們沒法聯絡我們,我們昨天打聽到邊境早上七時開放,就來看看能否離開,我們都沒多大期望能拯救自己離開這兒。」 多架救護車亦駛入加沙,運送重傷者到埃及,估計周三先運走約80人,埃及在拉法口岸附近全速建立臨時戰地醫院接收傷者。今次是以色列被哈馬斯突襲以來口岸首次放行出境,據報在美國和卡塔爾斡旋下,埃及、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協議,每日准許大約500人過境,傷者優先、然後是外國護照持有人。 加沙北部的賈巴利亞難民營連續第二日受襲,哈馬斯領袖哈尼亞稱加沙的以色列人質與他們一樣,面臨破壞與死亡威脅,哈馬斯已經告訴談判代表,以方必須停止屠殺。以軍批評哈馬斯分子將人質當做人盾,總理內塔尼亞胡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日本早上開始第三輪排放核污水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放第三輪核污水,中方批評日方極不負責任。 東京電力公司早上10時多啟動排放約7800噸核污水,預計本月20日完成。排放前的檢驗顯示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符合標準,核電廠頭兩輪排放了逾15000噸核污水。 在北京,外交部再次批評日方極不負責任,指早前核廢水濺中工人事故再次證明東電慣於隱瞞欺騙,敦促日方正視國際關切,負責任處置核污水,並盡快建立有鄰國參與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安排。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巴基斯坦圍捕非法居留的阿富汗人
【有線新聞】巴基斯坦拘捕非法居留的外國人,絕大多數是阿富汗人,將會驅逐出境。 當局限令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周三午夜前離開,在最大城市卡拉奇,拘捕行動提早展開,把部分阿富汗人送往拘留中心。 巴基斯坦政府上月決定驅逐過百萬無證件的外國人出境,連日已有逾14萬阿富汗人經陸路離開,部分人在當地生活逾30年。 聯合國及人權組織警告他們遣返後人權可能受侵犯,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承諾會為回國的人提供安全環境。
- 兩岸國際
- 2023年11月02日
中國本月出任安理會主席將推動以巴停火
【有線新聞】中國本月出任聯合國安理會輪任主席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說:「我們認為應該先控制加沙局勢,這就是我們呼籲立即停火的原因,我在安理會已表明將推動停火作為我們的首要任務。」張軍表示目前以巴的僵局令人失望,但中國無意放棄與安理會成員一同推動停火。 外長王毅與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通電話時,表示任何有良知、負責任的國家都不能允許加沙慘劇繼續。中方出任安理會主席,會與各方、尤其阿拉伯國家加強協調,為恢復和平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