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颶風梅麗莎逼近巴哈馬 加勒比海多國災情嚴重 吹毀牙買加逾八成建築物屋頂
【有線新聞】颶風梅麗莎橫掃牙買加和古巴後,逼近巴哈馬。梅麗莎在加勒比海多國造成嚴重災情,死亡人數急增至少30人,其中海地最少20人被洪水沖走死亡。 颶風梅麗莎登陸古巴東南部時稍為減弱至三級,但風勢雨勢仍不容輕視。東部的雨量累積達380毫米,洪水急衝入市區,廣泛地區嚴重水浸,半間屋浸在水中。 梅麗莎重創第二大城市聖地亞哥,大量房屋被吹毀,甚至被夷平,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都遭到破壞,二百多個社區通訊及交通中斷,當局提前疏散約74萬人。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指,梅麗莎造成廣泛破壞,警告暴雨會持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梅麗莎之前正面吹襲牙買加,極具破壞力,逾八成建築物屋頂吹毀,或整個被吹走,全國四分三地方停電。梅麗莎的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98公里,超過五級颶風標準的250公里,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大西洋颶風之一。當局重開機場,讓救援物資可以盡快運到。 海地雖然沒受正面吹襲,但雨帶亦造成嚴重災情,引發決堤。洪水和山泥淹沒臨時帳篷和房屋,數十人被沖走死亡或失蹤,民眾在山泥中找到部分遺體。 美國派救援隊到加勒比海國家協助救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習特會|商務部:美方芬太尼關稅減至10% 24%對等關稅暫緩一年
【有線新聞】商務部在兩人會後,公布中美第五輪經貿磋商成果,美國原定向中國內地及港澳商品徵收的20%芬太尼關稅會減至10%,繼續暫緩加徵24%對等關稅1年,中方會相應調整反制關稅。 美國對華實施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及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以及中國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都會暫緩一年。若美國落實安排,中方亦會暫停反制。雙方同意妥善解決Tiktok問題,並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擴大農產品貿易,處理企業個案等問題達成共識,美方於投資等領域作出了積極承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習特會|特朗普形容會面良好 中方將立即採購大豆、押後稀土管制一年
【有線新聞】習近平和特朗普會談1小時40分鐘,兩人離開會場時多次交談握手,再各自登上專車。 習近平此行是應南韓總統李在明邀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進行國事訪問。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啟程回國,形容會面良好,將就非常重要的議題作決定,中方將立即採購大豆,押後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美國對華關稅將由57%降至47%。他認為習近平將致力遏制芬太尼,兩人亦會合作解決烏克蘭問題,特朗普明年四月會訪問中國,習近平之後回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習特會|習近平:作為掌舵人應駕馭大局 特朗普:很榮幸能與老朋友見面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釜山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習近平稱兩人作為掌舵人,應駕馭住大局。 習近平:「很高興又再見面。」特朗普:「我很高興再跟你見面。」習近平:「我也是。」特朗普:「我們將會有很成功的會談,無庸置疑。但他是很強硬的談判者,這是不好的事。我們很熟悉對方。」 特朗普:「很榮幸能與我的老朋友見面,仔細想想我們已相識多時,他是備受尊重的中國國家主席。我們將討論一些議題,我想我們已達成很多共識,相信將達成更多共識。習近平主席是偉大國家的偉大領袖,我相信我們將建立長遠良好的關係,非常榮幸你到這裡,謝謝。」 習近平稱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有摩擦是很正常,面對風浪和挑戰,他和特朗普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方向、駕馭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中美可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大事、實事、好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荷蘭國會選舉結束 民主66黨或領先 耶滕有望成最年輕首相
【有線新聞】荷蘭國會選舉結束,傳媒推算中間偏左的民主66黨領先。 大批支持者在民主66黨總部歡呼慶祝,年僅38歲的黨魁耶滕形容是歷史性選舉結果,證明民眾可以打倒極右及民粹主義,稱願意和其他黨派合作,盡快籌組聯合政府。完成組閣談判後有望成為荷蘭最年輕的首相。今次改選國會150席,相信無政黨奪過半議席單獨執政,傳媒推算民主66黨以27席輕微領先奪25席的極右自由民主人民黨。黨魁維爾德斯對政黨失落十多席感到失望,估計不大機會加入新執政聯盟,會以在野黨身份繼續留在國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習近平抵南韓釜山 與特朗普會晤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釜山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 習近平飛抵金海國際機場出席中美元首峰會。外交部早前指,二人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為兩國關係發展作出新指引。 較早時結束慶州訪問行程的特朗普亦抵達會面場地,預期和習近平磋商芬太尼問題,相信二人會晤氣氛良好,會與中方達成貿易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羅浮宮失竊案|兩被捕疑犯承認涉案 珠寶仍未尋回
【有線新聞】法國羅浮宮搶劫案,兩名被捕疑犯承認涉案,但被劫走的珠寶仍未能尋回。 檢察部門確認兩名日前被捕的疑犯分別是34及39歲男子,其中一人是阿爾及利亞公民,上周六準備坐飛機回國時,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被捕。兩人被控有組織盜竊及串謀犯罪,最高可判囚15年。另外兩名劫匪仍在逃,不排除案件涉及更多人,但相信博物館的職員沒有向劫匪提供任何協助。 至於早前已尋獲拿破崙三世皇后歐仁妮的后冠,當局正評估損毀程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據報國企中糧集團購入三批美國大豆 美農林部長:證華府有強大談判能力
【有線新聞】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國企中糧集團向美國購入3批美國大豆約18萬公噸,是中方今年首度向美國採購大豆,預計12月至明年1月出貨。 美國農林部長羅林斯在社交平台發文指,今宗大豆交易證明華府有強大的談判能力,為本地農民邁出積極一步,相信是良好的開始,讓美國農業公平競爭,再度繁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30日
 
南韓向美國投資3,500億元 特朗普批准建造核動力潛艇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艇。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南韓將於美國費城的船廠建造核潛艇,以取代現有用柴油為燃料的潛艇,重申美韓聯盟比以往更強大。南韓總統李在明周三和特朗普會面時,稱現有潛艇潛航能力欠佳,追蹤中國或北韓潛艇的能力有限,期望華府供應核動力潛艇燃料。二人亦敲定兩國貿易協議細節,南韓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2,000億是現金投資,餘下資金則涵蓋造船業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梨泰院人踩人|事故三周年 首辦官方悼念儀式
【有線新聞】南韓梨泰院人踩人事故三周年,首次舉辦官方悼念儀式。 儀式早上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10時29分現場響起警報聲,代表慘劇發生的日子,約800人參與悼念,包括本地及外國遇難者家屬,總理金民錫、國會議長禹元植及各政黨領袖都有出席。總統李在明透過視像發悼詞,向遇難死家屬致以真誠道歉,承認政府未能保護人民,他確保不會再有國民因政府失職而斷送生命。 三年前發生的梨泰院人踩人慘劇,共造成159人死亡、195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英偉達成為首間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公司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巨頭英偉達成為全球首間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市場憧憬周四的習特會將有助英偉達的高端人工智能晶片打入中國市場,令英偉達周三的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衝破5萬億美元。 行政總裁黃仁勳日前表示未來數季晶片訂單達到5,000億美元,加上英偉達又計劃為美國能源部研發七台超級電腦,刺激股價急升,年初至今英偉達的股價已累升5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普京: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波塞冬」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成功測試核動力魚雷「波塞冬」。 普京在莫斯科視察軍事醫院時,稱「波塞冬」在周二測試取得重大成功,這種武器的潛航速度和深度不但在全球無可比擬、且無法攔截,威力甚至遠勝俄羅斯最先進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 路透社報道外界對「波塞冬」所知不多,但估計它能夠引發放射性海浪,使沿海城市無法居住。俄羅斯日前亦稱成功測試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後批評莫斯科應聚焦結束俄烏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