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貿易戰|馬時亨:特朗普上任後不斷轉變 11月會否如期加稅仍需觀察
【有線新聞】中美貿易戰升溫,貿發局主席馬時亨指特朗普上任後在關稅問題不斷有轉變,11月會否如期加關稅仍然要觀察。 馬時亨:「目前很難講會發生何事,這就是不確定因素,我想要觀察久一些。但是肯定的是當有這麼多不穩定因素對生意人在投資方面有卻步,在生意來往都有些影響,但暫時至今未見有太大影響,最近數字看到貿易額升了。」 馬時亨又指香港中小企過往依賴歐美市場,近年已積極開拓中東等市場,認為要繼續這方面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港大研納米物料修補骨骼 耐用堅固適用於高負荷部位 冀縮短手術、康復時間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以納米技術研發新物料修補骨骼,團隊相信新物料耐用堅固,高負荷部位亦適用,更可望縮短手術及康復時間。 現時治療大段骨缺損手術通常要做骨移植,主要分為病人的自體骨、異體骨和「磷酸鈣人工骨」三種,但會有排斥以及耐用程度等局限。 這些白色微球可能會是出路,港大醫學院自2016年起研發「納米仿天然骨」材料,它們吸水後會增大,自動填充有缺損的骨骼,有助細胞黏合及骨組織再生,堅固同時又富彈性。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教授楊偉國:「它可以發脹、膨脹,填補空間,令骨頭重新生長得快。第二是它本身的材料與天然骨很相似,我們放了納米彈弓在裏面,令它可以有彈性。」 團隊相信「納米仿天然骨」材料適用於高負荷部位的骨骼修復,在動物身上進行過過測試,不會損害動物內臟。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黃德民:「可以應用在骨感染、骨缺損的病人,這些病人亦不是簡單的病,不是一兩日可以出院。它有自己生物降解的特質時有機會減少病人手術的次數。」 這項新技術研究成果已於《自然通訊》期刊發表。新技術已在內地獲得專利,未來會爭取通過國家藥監局的審批,展開臨床測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醫管局集中採購藥物降低成本 有議員憂惹安全問題 倡透過售賣專利技術開源
【有線新聞】為減少醫療開支,醫管局透過集中採購藥物降低成本。有議員關注會否引起安全問題,建議局方透過售賣專利技術開源,醫管局稱會積極研究。 醫管局去年起透過集中採購藥物,平均降低兩成購藥成本,包括仿製藥。有議員關注會否引起安全隱憂。梁子穎:「對副廠藥物有一個疑問,藥效如何、是否安全?」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王耀忠:「引入仿製藥的過程中,會要求藥廠表述清楚它的藥力、治療效用與原廠藥相同,這個我們一直謹守的。我們也有監察的機制,定時做一個品質測檢。」 黃國:「有些測體溫或量血壓,新的儀器好像不太準確, 要用舊儀器再檢查一次。類似這些問題中,一方面優化採購策略省錢,一方面如何確保質素沒有變差。」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李夏茵:「招標中我們看兩個元素,第一價格、第二質素。它的質素需要有保證,不會因為它便宜就購入。」 除了節流,議員亦關注醫管局會否透過售賣自己研發的科技或技術開源。李夏茵:未來會考慮並積極看如何拓展,將我們真的研發了有專利的東西可否拿出去售賣,不單止是你以為資訊科技這麼高端的,可能簡單到是一些物理治療的托。」 另外,24/25年度首9個月醫管局有2萬宗個案未能收回醫療費用,涉款超過6,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綜援長者入住廣東院舍可獲約9,500元資助 有議員關注居港要求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資助領取綜援的非體弱長者入住廣東指定安老院,綜援連同計劃的資助可獲約9,500元,有議員關注申領福利金的居港要求。 狄志遠:「要取香港福利,要有香港居住的時限,60日、90日。既然現在鼓勵內地養老,這方面檢討現在不必要的限制,令到長者很麻煩留在香港做手續,或有些限制。」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需有一個條件,與香港有關連。最基本要求,我們接受不到一個長者在香港合資格,過一段短時間之後不合資格,然後離開香港,他們無可能仍獲到福利金。」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港大研納米物料修補骨骼 縮短手術時間、加快癒合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以納米技術研發新物料修補骨骼,可縮短手術時間並加快癒合。 新研發的「納米仿天然骨材料」白色微球吸水後會增大,自動填充有缺損的骨骼。現時治療大段骨缺損手術通常要做骨移植,自體骨和骨骼捐贈又較少,亦容易有併發症。傳統的磷酸鈣人工骨則缺乏彈性,容易斷裂,不適用於高負荷部位修復。港大醫學院指,納米仿天然骨材料有良好彈性同時堅固,亦有助細胞黏合,有利骨組織再生。研究成果已於《自然通訊》期刊發表,並已於內地取得專利,將爭取當局審批展開臨床測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立法會選舉|自由黨兩資深成員棄選 副主席李鎮強:當然希望有年輕人接班
【有線新聞】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公布不參選12月立法會選舉,至今最少有10名現任議員放棄連任,逾半年齡都超過70歲。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該黨會適時公布參選意向,相關議員亦未說明決定。 最新公布棄選的是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他在社交平台交代,經過慎重考慮,與家人和黨友商議後,決定不參選下屆立法會。又稱過去13年,香港經歷由亂到治,有幸參與及見證國安法及23條立法。連同張宇人,自由黨已有兩名資深議員棄選功能組別,星期二黨團會開會討論。 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大家都知道無論易議員、張議員也好,在業界是我們的翹楚,亦是我們的領頭人物。我們當然希望有年輕人接班,但年輕人是否有傳承和接到棒,我們一直在考慮。」他稱相信兩人不是收到中央指示。李鎮強:「我相信沒有,但始終大主席和馬議員做了示範,所以他們都了解這件事是否值得,大家休息一下。」 外界關注70歲是否其中一條參選的界線,相關議員未有正面回應。葉劉淑儀:「不要阻礙我開會,走開。我們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不要騷擾我。」(你自己個人有何決定?)盧偉國:「適當時候自有分享。(何時公布?)傳媒朋友都很明白我的作風,適當時候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立法會選舉|林健鋒解釋棄選:冀讓年輕人發揮所長 又指勿把70歲掛在嘴邊
【有線新聞】多名宣布棄選的立法會議員同時兼任行會成員,其中經民聯林健鋒出席活動時解釋不參選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發揮所長,又回應如何看以年齡劃線作為出任公職的因素。 林健鋒:「世界發展一日千里,局勢風雲萬變,香港現在處於一個很關鍵的轉型期。正所謂青出於藍勝於藍,我希望能給予舞台更多年輕有志人士,可以發光發亮、發揮所長,未來做更多招商引資。我覺得不需要將70歲掛上嘴邊,香港有很多不同組織,大家都沒有談這件事情,最重要是適合人選處理不同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有議員質疑市區重建「樓換樓」未必可行 另關注市建局財務狀況
【有線新聞】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加快市區重建,有議員質疑「樓換樓」作為賠償方案未必可行,亦有議員關注市建局的財務狀況。 市建局同區「七年樓齡」收購政策沿用20多年,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上表示,連同「樓換樓」機制,政府正在檢討當中。另外,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都預留3幅土地作「樓換樓」用途及調整7個指定地區的地積比。 民建聯陳學鋒建議為居民提供更多補償方案,「市區換拓展市區能否換大些,過往也試過,試過1呎換1.2呎、1.3呎讓居民快點做選擇。」 新民黨葉劉淑儀質疑跨區「樓換樓」可行性,「長者們叫他離開他的區,他說他會過世,所以很難。普通灣仔搬到北區年輕人或可以適應,因為他有工作。『樓換樓』是很難執行,甚至與發展商一起入場更加難。」甯漢豪:「很現實地,在舊區我們很難再有合適的土地。但如果起動後到市區有更多地盤做到重建,我們不排除在市區也可以『樓換樓』的用地。」 在會上有議員關注沿用「七年樓齡」機制的可持續性,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重申市建局正面臨財政壓力。「今年虧損27億元,是第三年虧損。每年都是數十億虧損,我們的資產淨值約400多億元,因此絕對不可以長久。更加有已承項目開啟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醫管局集中採購藥物降成本 有議員關注副廠藥、平價器械惹安全隱憂
【有線新聞】醫管局透過集中採購藥物,平均降低兩成購入成本,有議員關注採用副廠藥物、仿製藥或較低價的醫療器械會否引起安全隱憂。 梁子穎:「對副廠藥物有一個疑問,藥效如何、是否安全?」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王耀忠:「引入仿製藥的過程中會要求藥廠表述清楚它的藥力、治療效用與原廠藥相同,這個我們一直謹守的。我們也有監察的機制,定時做一個品質測檢。」 黃國:「有些測體溫或量血壓新的儀器好像不太準確, 要用舊儀器再檢查一次。類似這些問題中,一方面優化採購策略省錢,一方面如何確保質素沒有變差?」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李夏茵:「招標中我們看兩樣元素,第一價格、第二質素。它的質素需要有保證,不會因為它便宜就入。」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中大推出香港人工智能機械人平台
【有線新聞】中大推出香港人工智能機械人平台。 這個四足機械人除了可以攀上1米高的高台,更可以由四足變兩足,站起來再走樓梯。而這個機械人就可以按指令因應環境空間自動操作。兩款機械人都結合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可以自我決策操作。它們都由中大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獲創科署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資助。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說,技術成果和產品發布展示了政、產、學、研高效合作成果,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創造有利創科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關稅戰|戰火「重燃」 林宣武:感恩節提早發貨、暫沒即時影響
【有線新聞】中美關稅戰「重燃」,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說,香港廠商已為感恩節提早發貨,暫時未有即時影響。業界觀望月底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美領導人能否會面。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樂觀不敢說,但如果有機會可坐下來談兩句,怎樣也比完全沒有討論空間好。有見面如去見客,他肯見面互相談兩句,生意便有希望。但如果真的連見也不見,證明十分之惡劣,大家都不想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