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九龍塘有的士失控撞欄 司機和乘客受傷
【有線新聞】九龍塘有的士失控撞欄,兩人受傷。 的士撞向路中分隔防撞欄,部份鐵枝插入車頭,車身傾側,兩個車輪離開路面。下午一時半左右,的士接載一名女乘客由新界經獅子山隧道出九龍,駛至窩打老道浸會大學外失事,司機和乘客受傷,由消防協助離開送院治理。差不多時間,窩打老道往沙田方向行車線,四輛私家車懷疑收掣不及,先後發生碰撞,無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基孔肯雅熱|5年來首宗輸入個案 衞生署:爆發風險中至高 將加強滅蚊、暫無需大型檢測
【有線新聞】本港出現近5年來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說本港爆發風險中至高,會加強患者逗留地方的滅蚊措施,暫時沒需要做大型檢測。 確診基孔肯雅熱的是1名12歲男童,上月17至30日與母親到訪佛山順德,曾經參與戶外活動被蚊叮。他回港後翌日,即星期四開始發燒、出皮疹及有關節痛,向私家醫生求醫後星期五轉介入聯合醫院,核酸檢測呈陽性,目前情況穩定,同住家人未出現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說,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但蚊隻叮咬患者後最快兩日就可以經叮咬其他人傳播病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我們認為輸入風險高,有輸入個案是預期內,而正值夏天,香港多雨及溫度高,蚊患情況比數月前較涼快時比較差一些,所以我們不排除如果有輸入個案時可能在香港會出現局部傳播,風險是中至高。」 食環署會在患者安達邨住所、入住醫院等地方,250米範圍內滅蚊及加強巡查,當局未回應會不會考慮向有個案地區發出旅遊警示,或者要求回港市民強制檢測。歐家榮:「我們與廣東省有緊密聯繫,清楚掌握當地基孔肯雅熱狀況。現時累積個案數字達7,000宗,但非常集中,大部分個案都在佛山市,當中接近九成在順德區,在其他周邊城市出現零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政府舉行跨部門反恐演習 為全運會跨境馬拉松作準備
【有線新聞】政府為11月的全運會跨境馬拉松舉行跨部門重大及反恐事故演習。 演習於昨晚凌晨進行,模擬港深西部公路發生大型交通意外,消防撲滅起火的車輛,救護人員分流傷者。又模擬深圳灣口岸旅檢大樓發生恐襲,警方到場處理可疑裝置、疏散人群,由救護人員治理傷者。 今次演習由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警方、消防處及醫管局等多個部門參與,加強面對事故的協作、應變及處理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富戶政策|房協下月起實施 稱聽到住戶理解、支持 凌嘉勤:有富戶係開心問題
【有線新聞】受精進建築的事故影響,房協主席凌嘉勤說安達臣道項目進度有延誤,會努力追進度。而房協下月起更新租約,對旗下公屋實施富戶政策。他說聽到住戶理解並支持,又形容有富戶是開心問題。 房協未來5年預計提供1.7萬個單位,當中有6個資助出售項目,按政府政策訂定折扣推出包括原本由精進建築承建的安達臣道項目,預計與另外3個項目、合共4,600伙,2026/27年建成。 香港房屋協會主席凌嘉勤:「安達臣道建屋項目我們受到技術性阻延,亦與承建商情況有關。我們也努力,現在已經克服了,全部在可以掌控的範圍。有一個要從承建商取回來做,那個本來都基本上完成,只有少少修葺我們跟進。」 凌嘉勤又說房協項目超額認購10多倍,反映社會對住屋有剛性需求,當中不少單人申請者,會平衡家庭及單身人士申請。而房協9月起陸續更新2.5萬戶租約,全面落實公屋富戶政策,入息超額2倍開始繳1.5或2倍租金,超額5倍或有本地住宅物業等就須遷出。凌嘉勤:「公共屋邨有富戶是一個開心的問題,即是大家有安定居住環境,子女可以成長,在經濟階梯可以有進步。我們希望透過富戶政策鼓勵他們房屋階梯進一步,令公屋資源可以釋放出來。」 凌嘉勤說至今向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涉向多間傳媒發恐嚇信遭國安處拘捕 43歲男獲准保釋候查
【有線新聞】國安處日前拘捕一名男子涉嫌向多間傳媒發出恐嚇信,被捕男子獲准保釋候查。 43歲被捕男子涉嫌干犯刑事恐嚇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的煽動意圖罪,調查顯示,該名男子涉嫌向多間傳媒機構郵寄包括恐嚇成份及煽動他人、對香港憲制憎恨或藐視及作出不遵守特區法律的信件。被捕男子目前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上旬向警方報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智創未來|有初創研發智能系統監測土壤環境 提升植樹升功率
【有線新聞】植樹造林保育可以提升地區的生態價值,有初創就研究植樹的護理方案,提升樹苗的存活率、減少資源浪費。 MetaGreenX及Metaprint聯合創辦人黃弘曆:「科大給了我們一個空間進行我們的裝置測試。我們會在這個空間裏種植我們的樹木以及裝我們的儀器,監測這個土地上的土壤變化,包括溫、濕度、土壤營養,以及我們如果種樹,用了儀器以及未用儀器之後究竟有甚麼分別。」 檢測到環境陽光充足,將本地原生品種大頭茶樹苗種落地,再將樹苗監測機放入附近土壤,就可以全天候監測樹苗的健康狀況。黃弘曆:「GrootX會用一個插入泥土式的傳感器,它收集泥土的氮、磷、鉀,以及酸鹼度、溫度和濕度。然後我們就可以分析香港不同地方,例如說我種不同植物的時候,究竟在不同季節,它的土壤變化會怎樣。」 一次參加植樹活動的時候,幾位創辦人留意到植樹後難以安排人手長期監測樹苗的生長狀況,並安排適當的護理工作,導致樹苗的存活率低,於是就構思出無人樹苗培育監測設備。收集到的數據透過覆蓋率高而低功耗的NB-IoT傳輸技術傳到後台,既穩定,又能減少耗電。MetaGreenX及Metaprint聯合創辦人Kathy:「我們設計的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人才通|居港兩年才可申資助專上課程 蔡若蓮:留意近年數字急升 要確保公帑合理運用
【有線新聞】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門檻,通過人才計劃來港的受養子女需要居港滿兩年才可申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修訂資格是為確保公帑運用合理。 新安排下人才子女申請資助專上學額需要在香港住滿兩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留意到近年相關數字急升,由2021/2022學年約200宗申請上升至去年超過1,000宗,修訂相信可確保公帑運用合理。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大家關心有部分人基本上受養子女從來沒有來過香港,但在內地或其他地方用自修生身份完成文憑試課程,然後用文憑試成績和本地居民身份報讀教資會資助大學資助學位。為了讓公帑運用更加合理,讓大家申請大學或接受資助條件更不受影響,所以我們安排這個修訂。」 她強調新政策下,受養人本地學生身份不受影響,只是需要繳交非本地生的學費,又認為人才愈早安排子女來港,對適應香港生活更有幫助。 蔡若蓮:「我最近看報紙有家長說子女不適應香港、不適應來這裏讀高中,但又覺得他可以適應讀大學。這個我想如果希望小朋友來香港,無論是讀書或是將來畢業後融入香港社會,其實愈早來是愈有利適應。」 另外蔡若蓮提到就哈佛大學被禁收國際生事件,本港大學收到約1,100宗查詢,最後錄取60多人,認為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天文台一度發黑雨 期間全港多區出現出浸 青衣一度錄約100毫米雨量
【有線新聞】天文台早上一度發出黑雨警告、持續兩小時,多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九龍部分地區及青衣更錄得約100毫米,渠務署稱有5宗水浸報告,已經清除。 五日內第二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青衣一度錄得約100毫米雨量,大雨令路面能見度偏低。青馬大橋上,車輛不時要減速行駛。 西貢龍尾村,雨水夾雜泥水由渠道沖下來,變成激流湧上路面,住戶平台都積水,泥水衝下梯級。有村民不滿村內渠道淤塞,無法疏導洪水。龍尾村村民江太:「最怕水入屋,我家傭很精明,找東西填補孔洞,找支竹、棍去推,我說不要緊,最重要是沒有危險便可,錢財身外物,沒有物便再買,但我要求政府來修建坑渠,但政府不做。」 近荃景圍天橋馬路亦水浸,黃泥水橫跨數條行車線,車輛涉水而行,駛過時水花濺上行人路,關愛隊出動。工人之後到場處理,積水退去。大嶼山翔東路亦水浸,水位幾乎浸到私家車底盤,一度改為單線雙程行車,工人到場清理渠道。 天文台在早上6時50分首先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9時10分改發紅雨警告,約半小時後升至黑雨,多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由於受到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一直在廣東沿岸都有驟雨、雷雨區發展,而早上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有理有得傾|陳美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港鐵研「客流預測模型」、「智慧分流系統」 輔助制定大型活動車務管理
【有線新聞】港鐵研發「客流預測模型」和「智慧分流系統」,輔助制定大型活動的車務管理措施。 啟德體育園已舉辦超過20場大型活動,港鐵公司透露多過一半觀眾乘搭港鐵離開,乘客到達宋皇臺站和啟德站月台平均兩分鐘就可上車。 疏導人潮有兩招,港鐵與科大合作研發「客流預測模型」,建造模擬場境預測散場人流。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就像在一個虛擬世界進行線上演練,透過動態模擬出來的數據,協助預測活動散場時客流走向,包括多少乘客乘搭港鐵、乘客往甚麼方向、使用甚麼車站,以及哪一條綫路等。」模型目前只可以提前預測,港鐵希望未來可應用在應對列車服務受阻等較緊急的情況。 另外,港鐵研發「智慧分流系統」,特別用於宋皇臺站和啟德站管理車站的客流。上午未到午膳時間,啟德站人流不算多,各個出入口的人數在系統介面一目了然。兩個月前周杰倫演唱會,散場時啟德站D出口人數較多,C出口就少人,營運團隊會按顏色安排客流管理措施。 港鐵公司總經理(市場及客戶體驗)梁靜雯:「以前只可以看到自己車站某一個出口的情況,有了這個系統可以同時看到啟德站和宋皇臺站即時、不同位置和出入口,能夠容易調配人手或與鄰站溝通。」 宋皇臺站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門檻 蔡若蓮:確保公帑合理運用
【有線新聞】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門檻,通過人才計劃來港人士子女需要居港滿兩年才可申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留意到近年非在港居住人才子女申請本地大學數字急升,修訂資格是為確保公帑運用合理。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大家關心有部分人基本上受養子女從來沒有來過香港,但在內地或其他地方用自修生身份完成文憑試課程,然後用文憑試成績和本地居民身份報讀教資會資助大學資助學位。大家會覺得這樣會不會令公帑運用的不合理,影響其他人申請大學的機會。我們聽了不同意見和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覺得有必要為了讓公帑運用更加合理,讓大家申請大學或接受資助條件更不受影響,所以我們安排這個修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2日
電影發展基金幫助大? 導演:投資者冀獲資助始投資 王英偉:有基金可抵銷風險
【有線新聞】上星期講到戲院結業、電影市道低迷影響資金鏈,電影發展基金成立至今獲政府注資逾29億元,對業界幫助有多大呢? 電影導演何爵天:「我是新導演。他(翁子光)是新監製,其實過程都不容易 ,加上題材不是合家歡 ,是一些比較血腥暴力 ,亦不吉利,投資風險好大。」 《正義迴廊》能開拍,有賴電影發展基金250萬元資助、近一千萬投資,最終票房4,160萬,成為史上最賣座港產三級片。獲金像獎16項提名,最終奪得兩個獎,最佳剪接以外,何爵天首次執導亦贏得新晉導演,成功彈出。 電影導演何爵天:「很多投資者都會希望先申請基金,成功申請那麼我們才投資。香港一齣戲如果要回本的話,一個很籠統的說法是要三成的回收才賺錢,假若拍900萬的話,即要有2,700萬才開始賺錢,還有宣傳發行、戲院分成。」 資金來之不易,亦令行業生態改變。何爵天:「以前導演一年拍4至5齣戲,即使質素不一定很好,『七日鮮』電影起碼都是練習機會,現在第一齣就要很出色。」 去年上畫的46齣港產片,11齣獲得電影發展基金不同計劃的資助,總資助額約6,000萬元,票房收益超過7,000萬元,只有4齣高於資助額。 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王英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