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書展|書商書迷最後衝刺 參展商劈價填數 坦言把周日損失當「過眼雲煙」
【有線新聞】書展最後一天,有不少書迷一早入場,希望把握時間參觀。有書商就說,撇除打風一天,人流和生意合乎預期。 「來都來了,執袋書30元拎走。」少了一天展期,書商書迷都做最後衝刺。曾先生:「1,000元左右。(前數天有否過來書展?)有,是因為買了一本,所以想再看看後來的冊數,所以再入場。」Elly:「(會否減價買更多書?)可能會,可能會買多些小說,有空便拿來看。」黃小姐:「昨天有來。(為甚麼今天再來?)因為看不完,太多書。」 有書商風後大劈價,30元一袋書,希望「盡填」周日吹走了的三、四成生意。參展商王嘉禧:「這已是極限了,已經是要錢不要貨,最低定價30元一袋,差不多清貨了、只餘這些,因為太受歡迎 。(有信心結束前散貨?)有,絕對有信心。」 有參展商就說周日損失只能當是「過眼雲煙」,參展商盛杰:「應該沒有可能,因為通常最後一天是銷情最少一天,因為大家準備收場,人流最少,沒有可能補回打風失去的生意。覺得由它去吧,算了,因為生意沒有辧法,始終想對一直支持我們的讀者公平,想反而一早來可以得到更多贈品、更多禮物、更好回饋他們。」 書展最後一天展期只開放至下午5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2日
鄧炳強:將推公務員維護國安指引 警惕「軟對抗」分化社會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會盡快推出指引,列明政府人員執行職務時如何履行維護國安的責任。 鄧炳強在報章訪問說,指引內容包括要政府人員留心「軟對抗」出現,並採取積極應對行動,但沒提及達不到要求有甚麼後果。 他再解釋「軟對抗」定義,是外部勢力或代理人利用假新聞、假消息、偏頗報道或文化藝術等渠道,通過輿情、網上發酵或文化滲透等分化社會,令市民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或敵意。 當局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情報收集及執法,又說國安熱線截至月初累計收到近94萬則訊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元朗及洪水橋兩用地中止招標 發展局:強化政府主導、務實檢視部署
【有線新聞】發展局回覆指,兩幅地原定周五截標,未到截標一刻都無從得知標書數目,重申是要強化主導,讓政府因應實際情況及業界意見,務實檢視用地部署,又指收回洪水橋用地,可更靈活利用,包括租予受影響棕地作業者作露天儲存或者構建簡便作業空間,相反就要等中標者用四、五年建造大樓後才可以轉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韋帕|機管局續重新編配航班 兩日處理約1,500班機 料周二恢復正常運作
【有線新聞】風暴翌日,機場繼續重新編配航班,兩日來共處理約1,500班機,機管局預計周二恢復正常航班運作。 機場離境大堂人頭湧湧,多個櫃位有大批乘客排隊,等候辦理登機手續。黃先生:「本來昨日(星期日)這個時間出發。(心情有如何、航班延期)都沒有辦法、還可以,打風大家都控制不到,現在少一天,小朋友失望些。」 韋帕襲港期間逾500班機取消,星期日下午陸續恢復升降,機管局重新編配航班,並且通宵處理。Winnie:「今次都特地早兩個半小時以上過來,因為都預計會排隊很長,登機櫃台也要多些時間等。(大致上都順利)還可以,行李已經託運,就等辦登記手續。」 民航處處長廖志勇與機管局管理層一同視察機場運作恢復的情況。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剛剛與各大航空公司討論,很有信心滯留旅客基本都可以全部處理,基本跑道、運作能力已經回復正常水平。」姚兆聰說已在能力範圍內令受影響旅客過得舒適些,同時感謝的士業界、港鐵及巴士公司的配合,疏導旅客。機管局表示,仍然與民航處、航空公司保持溝通,而且加派人手,確保可以應付機場工作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政府推先導計劃准商廈改裝宿舍 僅可租予指定專上院校學生 租金自由訂價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先導計劃,容許將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即日起接受申請。 先導計劃名為「城中學舍」,城規會早前已經通過擴闊有關土地用途,令改裝毋須經規劃程序。計劃容許商廈整幢或局部,改裝為宿舍,但宿舍部分必須設有效出入管制,亦不可只改裝半層。教育局預計接獲申請後,最快兩星期就會通知是否符合資格,申請人之後仍要通過發展審批。計劃下的宿舍只可以租予31間指定專上院校學生,租金由市場自由訂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陳國基:地區治理展現嶄新氣象
【有線新聞】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召開第五次會議,討論地區項目落實進度。 會議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督導各決策局及部門跟進重點地區項目落實進度。他形容地區治理已展現嶄新氣象,老、大、難的環境衞生問題獲得處理,就夏天冷氣機滴水,食環署將於黑點加強宣傳教育和執法,持續改善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風、照明。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亦將於新學年擴展至更多學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蘇屋邨17歲青年暈倒亡 家中檢太空油及毒品
【有線新聞】蘇屋邨17歲青年暈倒送院死亡,家中檢獲太空油及小量懷疑毒品。 警方星期日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其17歲兒子在蘇屋邨石竹樓住所內暈倒,昏迷青年被送往明愛醫院搶救,其後證實死亡,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警員在其單位內檢獲一支電子煙槍,連接著的煙彈懷疑含有「太空油」,同時檢獲小量懷疑毒品,懷疑與案件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社福機構資源被削 議員憂影響服務質素 勞福局:運用資源是機構責任
【有線新聞】政府在累計削減7%經常開支下,社署為資助社福機構提供支援,有議員擔心措施影響服務質素。勞福局強調,如何運用資源是資助機構的主體責任。 今年財政預算案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的力度,將累計削減7%政府經常開支,121間撥款額少於5,000萬元機構在社署長期承擔部份減幅後,未來兩年仍須削減3%資源,有議員批評此舉影響服務。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很多機構走一個不請一個,用自然流失方法減少人手,我們人手少了,有些創新性項目,因為沒有資源再支撐都會取消,好明顯現象是人力、服務減少、影響質素和員工士氣,今年是『第一把刀』,明年仍有2%來,怎會不『入骨入肉』、不需要裁員。」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這個不應作為一個藉口或原因去減低對市民的服務,有些錢會減少是事實,不過會有新的資源讓機會競投回來,有一些主項基金讓他們申請,做整體效率提升,如果它是堅守幾十年前營運方法完全不變,然後用這個方法一定要求政府不減錢,追不上整體政府發展大趨勢。」 政府同時為機構提供指引,包括檢視最高三層職員薪酬,有議員關注會否有強制機制改善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黃國:「社福界反映最大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立法會選舉|預算開支約12億 曾國衞:投票率不設硬指標 議員促延長邊境票站登記時間
【有線新聞】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7日舉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不會為投票率設硬指標。有議員促請局方延長邊境票站登記時間。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年底立法會選舉安排,有議員關注投票率。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經過完善選舉後,我們議會應該多了說服力,局長會否深入了解有些人,基於某些原因沒有投票,而我們可以針對他們,增加他們的投票意欲。」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投票率受多因素影響,實事求是說,定硬指標不切實際,但不等於我們沒有追求,我們仍望透過跟市民解說,以宣傳推廣令大家明白選舉對大家不論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包括跟市民福祉和安居樂業都息息相關。」 人大政協及全國性團體代表界(民建聯)陳勇:「軟對抗人士仍生生不息,仍在說白票和廢票,局方有沒有留意。」 曾國衞:「那些呼籲或煽惑白票,我們法例上或廉署執法上都有完善的安排,每次選舉時都叫市民抵制這些安排。」 這次立法會選舉繼續開放上水港鐵站附近,兩間學校做鄰近邊境票站,前年區選在相關票站投票要預先登記,投票日前數天就截止登記,有議員促請當局延長登記時間。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你們是否可把登記時間設在很近很近(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居屋2024|已售出約八成單位
【有線新聞】居屋2024已售出約八成單位。 居屋2024推售逾7,800個單位,樓王位於啟德啟盈苑,揀樓程序個多月前開始。房委會指至今已售出約八成單位,比對上一期銷售速度快約四分一,反映資助出售單位的需求持續殷切,家庭申請者的揀樓程序即將完成。房委會已向一人成功申請者,發出選樓通知書,下星期起進行揀樓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香港與內地組織合作 資助白內障長者接受免費治療
【有線新聞】有香港與內地組織合作,資助有經濟困難的白內障長者到內地接受免費治療。 計劃由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上海普瑞基金會,以及與疾同行基金會合辦,將優先篩選100名有急切手術需要、經濟困難、獨居的65歲或以上人士,由本港義務眼科醫生團隊進行白內障檢查,然後到深圳接受免費手術,並會提供術後跟進、交通及保險等支援,即日起接受網上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韋帕|梅窩湧浪拍岸海水洗車 車主憂損機件 惟區內車位有限:不能擔心這麼多
【有線新聞】梅窩一個近岸停車場,周日颱風吹襲期間,接連有海浪撲向停泊的私家車,有車主擔心海水影響車的機件,但區內車位有限,沒有選擇。區議員希望承辦商改善運作。 「韋帕」周日帶來的風暴潮及巨浪,衝擊梅窩碼頭旁這個停車場,近岸一排私家車幾乎無一倖免。隨著「韋帕」遠去,上午陸續有車主到場把車開走,有人擔心海水影響機件,亦有人指影響不大。Joe:「我在這裏住了15年,在這裏經歷過更差的風暴,水會湧上來這裏。我在菲律賓長大,所以我很熟悉海洋。(不怕海水拍打上岸?)不會,可以免費洗車。」陳小姐:「會壞的但沒有辦法,因為整個梅窩都沒有位,沒有有蓋停車場,沒有蓋都有塌樹(風險),不能擔心這麼多。」梅窩車多位少,街邊不少車輛都是違泊,所以這個有18個車位的臨時停車場,雖然十分接近岸邊,仍是不少車主的選擇。 區議員指區內有蓋車位很少,涉事停車場是由於原有用地,需納入梅窩碼頭翻新工程而臨時設置。離島區議員葉培基:「我們見到有架設水馬,車輛在泊車時知道已經近岸有水馬攔著,以往颱風時都有類似的情況。住這裏的居民一知道有這些情況,多數都會將車駛離危險的地方。我估計今次可能停車位較新,可能(開放了)一年左右,大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