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中大團隊證實內地新藥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腫瘤明顯縮小
【有線新聞】由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跨國團隊,證實一款內地研發藥物有效治療肺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等。 研究結果顯示,內地新研發的抑制劑可提高標靶抑制效率,並克服癌症治療的耐藥性。研究團隊首階段測試42名晚期癌症患者,發現逾七成首次接受抑制劑的患者,腫瘤明顯縮小或完全消失,97%患者服藥後病情受控。而在劑量擴展階段,20名曾經接受抑制劑治療但病情惡化的肺癌患者,只需每日口服一次600毫克以下劑量的新抑制劑,可完全抑制突變蛋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南丫海難|指當年無規定按圖則驗查 海事處驗船督察:通道口沒明顯改裝痕跡、信任以往驗船結果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傳召海事處時任驗船督察出庭。 研訊第十日,海事處時任驗船督察陸漢英作供,他曾經為「南丫四號」年檢兩次,包括檢查船身內部結構。死因研訊主任問他2005年年檢時,是否看到船的尾艙留有不常見的通道口,陸漢英回答不記得,但當年海事處的指引沒有規定一定要按圖則驗船,因此驗船時沒有細看圖則每項細節,加上當時「南丫四號」已經航行多年,他信任以往的驗船結果,如果通道口沒有明顯改裝痕跡,就不會產生懷疑。他稱南丫海難發生後,海事處才更改指引,規定驗船時一定要帶同圖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強制驗窗|指外判顧問工作表現不理想 議員批局方監管不足 屋宇署:將訂立基準
【有線新聞】立法會帳委會就強制驗窗計劃聆訊繼續,有議員建議檢討處理未遵從個案的程序,又質疑屋宇署對外判顧問監管不足。署方稱將制訂懲處基準。 審計報告顯示,自2012年至去年,有超過2.6萬份強制驗窗法定通知未獲遵從,其中最長達到11年,屋宇署都沒有跟進。有議員建議署方檢討處理未遵從個案的程序,選委會界別(新民黨)容海恩:「警告信有大部分又未發,發完警告信又沒有跟進,票控他又不給錢,每一個步驟都千瘡百孔,政府如何繼續跟進呢? 屋宇署署長何鎮雄:「部門人手是一個限制來,在部門人手情況積極做。有些個案來信我們又要答覆他,我們實際有這些例子,但是否每一個個案都是這樣呢?有些是電話,但是人手確實是一個限制。」 有議員又關注負責發出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的外判顧問工作表現不理想,呈交報告和通知書擬稿都有延遲。選委會界別謝偉俊:「桌面上的分析工作,發一些法定通知,相對來説這些是客觀性的數字,不需要質素分析,是數量、計數,都這樣多問題出現。」 何鎮雄:「未來我們做法會客觀化點,訂立基準、可能是百分比,例如幾多百分比會遲,遲了會觸發一個行動,可能是警告信;或是某一些報告遲到多過一個月這些情況,又觸發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洪水橋/厦村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分階段發展 土拓署:引入AI管理共用路口 按車流分配
【有線新聞】土拓署早前公布洪水橋/厦村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走線規劃,有議員希望延伸走線造成環線,亦有議員關注部分路口與其他交通工具共用,會限制系統運載能力。 系統全長16公里、有3條路線,其中1號線長6公里,首階段先發展7個站,由輕鐵泥圍站向北至洪水橋物流、企業和科技區。餘下接駁至輕鐵頌富站路段,以及由屯馬綫天水圍站延伸出去到流浮山的2號線,及到元朗南新發展區3號線,下階段才推展。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在整個洪水橋新發展區中,不論在西邊或東邊,都有人在住宅居住。泥圍是否可以有接駁位,接駁洪水橋/厦村東邊住宅區?元朗南位置其實只佔3號線一部分,將來都有很多人口居住,這個系統是否可以再深入一些?我覺得在新發展區絕對有空間做到環線。」 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處處長陳家豪:「會同步看區域發展和數條路線的配合,就最新發展建議審視這數條路線的安排。」陳家豪又說系統大部分設專用道路智軌或者快速公交系統都可以使用,預計每小時最高流量8,000至10,000人,與其他車輛的共用路口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交通,「會用例如影像或者其他測量方式,看路口其他道路情況,例如會不會其他私家車或者巴士較多,就分多一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指過往港大本地教授佔八成屬不健康 張翔:香港要保持開放 營造寬鬆環境吸引人才
【有線新聞】中美角力下,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認為現在是好機會去吸引海外人才。 張翔接受報章訪問時指不少美國學者對特朗普政策不快,有學者本來要去美國發展但改變主意決定留港,去年港大就吸引了13個不同國家的120位學者。 問到港大本地教員比例持續減少,內地教職員佔更多,張翔形容這是自然過程,反指本港大學20年前本地教授可能佔八成的情况不健康,認為香港要保持開放,營造寬鬆環境吸引人才。 去年校政風波,張翔指事情已過去,在校務委員會領導下一切「走上正軌」,本月底校委會開會,就多名暫任副校長的安排或者會有進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 已擴散至骨骼 正與醫生研究治療方案
【有線新聞】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並已經擴散,正與醫生研究治療方案。 拜登的辦公室發聲明說,82歲的拜登早前發現有泌尿科症狀並持續惡化,向醫生求診,上周五證實患上惡性前列腺癌,並發現已經擴散到骨骼,正與醫生研究醫治方案。聲明說,由於癌細胞對荷爾蒙敏感,相信較易有效率控制。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對拜登確診癌症感到悲傷,祝他早日康復。前副總統賀錦麗形容拜登是鬥士,相信他能夠樂觀面對。前總統奧巴馬亦稱會為他祈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環地中海游泳賽|何詩蓓100自封后 兩金完成摩納哥站
【有線新聞】環地中海游泳賽摩納哥站,港隊的何詩蓓奪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 決賽有兩位香港泳手,第3線的何詩蓓聯同第1線的16歲小將李芯瑤出戰。巴黎奧運兩銅得主何詩蓓,復出首場國際賽集中鬥強項自由泳,200米大熱封后轉戰100米,初賽時間是54秒95,總成績第3晉級。留前鬥後,頭50米游出25秒94,慢旁邊第4線、荷蘭的雲維克0.13秒。李芯瑤稍稍落後,最終以55秒75,第7名完成。 27歲的何詩蓓去年三站獨取7金1銀,今年繼續「淘金」之旅,慢慢提升狀態備戰7月的世錦賽。轉塘後開始帶出,即使尾段被追近,這位香港「飛魚」仍游出53秒58,以0.18秒優勢力壓雲維克,贏得個人今站第2金。季軍是意大利的居迪絲。 何詩蓓稍為休息後,星期三會出戰巴塞羅那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南韓大選|李在明拒認「親華派」 未正面回應會否支持介入台海衝突
【有線新聞】南韓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在野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表示會對中國奉行務實外交政策。 李在明:「(如果台海爆發衝突,你會怎樣辦?)如果就假設情況作出極端判斷就會出現問題,應根據事態發展來靈活判斷,判斷標準當然是南韓的國家利益。」李在明被其他候選人追問,會否支持南韓介入台海衝突時,未有給予明確答案,指出外交關係變幻無常,需因時制宜地回應,強調要維持現狀和保持適當距離,並不滿外界標籤他為親華派。他同時指沒有必要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不應將所有精力投放在韓美同盟,處理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同樣重要。執政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就強調韓美同盟的重要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花劍大獎賽上海站 蔡俊彥挫馬連尼首度封王
【有線新聞】花劍大獎賽上海站,港隊的蔡俊彥首奪冠軍。 排名32的蔡俊彥決賽對世界第6、意大利的馬連尼,為隊友張家朗復仇,尾段一度被對方追平,這位港隊代表頂住壓力贏15比12,報回2022年仁川站決賽一敗之仇,首奪國際賽個人項目金牌,張家朗得季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梵蒂岡舉行教宗就職彌撒 良十四世強調首要團結教會 期望推動世界和平
【有線新聞】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在梵蒂岡舉行,多國代表出席。良十四世致辭表示首要推動教會團結,呼籲世人要相愛,拒絕仇恨和分化。教廷稱他稍後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私下會面。 第267任教宗良十四世在就職彌撒開始前,首次乘坐白色教宗座駕在聖伯多祿廣場繞行,向信眾揮手致意。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鐘聲亦響起,良十四世先到大教堂主祭壇底下的聖伯多祿陵墓向這位首任教宗致意。廣場上估計約15萬人見證首名來自美國的教宗就職,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夫人烏莎、國務卿魯比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約300名領袖及代表出席典禮。 良十四世由數位樞機手上接過象徵教宗權力的信物,包括用白色羊毛編織、繡上黑色十字架的伯多祿肩帶,象徵承擔帶領信徒的責任,由菲律賓樞機主教塔格萊接過刻有聖伯多祿撒網圖案的漁夫指環,其後親吻和高舉福音書。多名樞機親吻指環宣誓服從,每一位教宗都有專屬指環,並在死後銷毀。 教宗致辭時稱要建立歡迎所有人的教會,提到世界因為仇恨、暴力和分歧造成很多傷口,經濟體制剝削地球資源、把貧困的人邊緣化。又提到不可將權力過度集中於教宗,會警惕自己不要成為專制的人,他首要會團結天主教會,期望成為推動世界和平的力量。「我們需從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調查揭85%成人童年曾受精神或身體虐待 團體:恐致跨代家庭暴力
【有線新聞】和諧之家的調查發現,高比例的成年人小時候經歷過精神或身體虐待,擔心引致跨代家庭暴力。 「我的腦袋已經很自然會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反應,例如會好焦躁」,LuLi已經是母親,有時育兒時不自覺的煩躁,令她聯想因為小時候長期受到家人的精神暴力。 和諧之家主張這些童年經歷會有跨代的影響,前年至今訪問約3,000人,發現受到身體或精神虐待很普遍,亦有四成多見過家庭暴力、令他們感到人身受威脅,八成半最少經歷過一種,四成更經歷四種或以上,長大後可能影響情緒調節能力及育兒的取態。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曾偉洪:「他長大後成為父母,養育自己小朋友,會傾向用嚴苛教養方式。甚麼是嚴苛的教養方式?嚴厲的控制、懲罰、體罰、心理上的暴力、懲罰性行為。」 有社工認為要加強辨識和支援。註冊社工陳沛恩:「可能是對父母的意識和察覺,甚至心理治療和輔導服務,如何幫忙整理童年傷痛,避免暴力一代傳一代、跨代暴力的出現,這個我們應該要增加資源。」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明年初實施,和諧之家認為舉報以外,最重要是減低虐兒的可能,建議政府在社區做問卷篩查。政府去年開始,已經為一些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指南及培訓,幫助前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8日
梵蒂岡舉行教宗就職彌撒 良十四世抵聖伯多祿廣場
【有線新聞】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在梵蒂岡舉行。 良十四世在彌撒開始前乘坐白色教宗座駕,到聖伯多祿廣場向信眾揮手致意。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鐘聲響起,部分人高呼「教宗萬歲」及揮動美國和秘魯國旗,見證首位來自美國,同時擁有秘魯籍的教宗就職。 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夫人烏莎、國務卿魯比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約300名領袖及代表出席儀式。彌撒後,良十四世會向信眾講道和誦經,並歡迎代表團和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