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印度向香港蘇富比發律師信 促停拍賣佛教聖物
【有線新聞】印度政府向香港蘇富比發律師信,要求停止拍賣一批佛教聖物,否則告上香港法院。 印度文化部在社交平台上載律師信,稱預定在明天拍賣、曾與佛陀遺骨舍利陪葬的珠寶應被視為佛身供奉聖物,拍賣行為違反國際法及聯合國公約,要求即時叫停拍賣,並透過印度駐港總領事館向印方交還聖物,又批評蘇富比參與持續的殖民剝削、需要道歉。如果未能履行這些要求,會以違反文化遺產法,在香港和印度的法院及國際機構提出訴訟。1898年在印度發掘文物、委託蘇富比拍賣的英國家族後人同樣收律師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明愛醫院餵錯餐致病人鯁死 報告揭「DAT」解讀混亂肇禍 倡移除選項改善流程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今年3月有病人被餵錯餐鯁死,調查認為是醫護人員對飲食指示有不同解讀導致。 75歲病人有認知障礙,因腹脹便秘入院,入院開始就要食糊餐,期間一度禁食,醫生在他好轉後將飲食指示改為DAT,即是恢復平時可進食的膳食。 根源分析委員會發表報告,指並非所有電子系統都有DAT這個標準選項,而在部分護理教材中,DAT的意思等同正餐,可能導致不同理解。 報告亦指醫院並無一套標準化流程,用於評估及記錄病人飲食,建議要統一對DAT的解讀,並在所有表格及電子系統移除DAT選項,改善膳食管理流程,統一床頭顯示板的膳食選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南丫海難|生還乘客供詞:船長稱為觀賞煙花關掉照明 形容撞船後一片混亂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造成39人死亡,死因庭召開聆訊,律政司讀出多份書面供詞,包括「南丫四號」船長及生還乘客的供詞。有乘客供稱事發前船上一片漆黑,亦感覺到「南丫四號」曾經加速。 在海難中倖存、亦是遇難者家屬的趙炳全到庭旁聽。死因庭裁判官周慧珠提醒研訊旨在查明事實,不會就民事或刑事責任作出裁斷,希望能提供更清晰的資訊,對家屬而言事件可以告一段落。 律政司代表在庭上讀出多份供詞,「南丫四號」船長周志偉供稱途徑石角咀時,見到「海泰號」在前方500至600米以高速行駛,他在兩船距離200米時減速,但最終仍在榕樹灣發生撞擊。至於撞船時有否響號、船上只有他和兩名船員是否足夠安全、當時他累計工作多久等,他沒有回應。 統籌活動的港燈職員說曾經進入駕駛室與船員閒談,亦看到「海泰號」駛近時船長曾經向右扭軚。 另外13名「南丫四號」生還乘客的供詞,有5人稱當時船上一片漆黑,其中一人引述船長稱為了更好地觀賞煙花,所以關掉船上照明。有人稱感覺到「南丫四號」在撞撃前曾經加速,約十秒後聽到巨響和有人尖叫,船艙上層開始倒塌,海水湧入下層,船身之後垂直傾斜;事發前後無人提供逃生指示 ,只能靠救生圈自救,亦有人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貿易戰|葉劉淑儀:押後訪美行程免特朗普誤會
【有線新聞】第二屆全球繁榮峰會將於19至21日在香港舉行,邀請多名海外專家領袖探討貿易戰、人工智能等多個影響全球發展的關鍵議題。 峰會由匯賢智庫政策研究中心主辦,並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及香港歐洲商務協會協辦。會議將會就航天科技、人工智能、貿易戰、氣候變化和香港在世界的角色等五個議題作討論,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及唐偉康,以及美國智庫的代表也會出席峰會。提到中美貿易戰,行會召集人兼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說目前仍然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而為免被特朗普誤會,她亦押後了訪美行程。 葉劉淑儀:「最大問題是不確切性,因為不知道美國有什麼調整,相信也會有調整,因為特朗普政府亦面對國內很大的壓力。因為在這麼高的關稅下,那些大超市Walmart和Target等,他們要求中國繼續將貨物運到美國,他們將會給予關稅,要不是這樣的話,他們會沒有貨品。本來會是上個月復活節的時候打算訪美,但就認為時機不太適合,特別因為特朗普每天都說中國有人找他,我們不想被誤會有人去找他,所以我和林健鋒議員決定將我們的行程押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特朗普轉發教宗AI圖 聲稱「只是開玩笑」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早前轉發自己穿成教宗的AI合成圖片只是開玩笑。 特朗普:「事實上我太太認為很可愛。她問:『這不是挺好嗎?』有人為了好玩才這麼做,沒甚麼問題。開心一下,你不會嗎?」 特朗普聲稱天主教徒很喜歡這圖片,只是假新聞媒體接受不了。事件惹來紐約天主教教區樞機主教多蘭批評、意大利前總理倫齊亦指特朗普冒犯信眾、侮辱教廷,證明右翼領袖喜歡當小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金管局:中美貿易談判影響市況 難預測第二季外匯基金表現
【有線新聞】外匯基金首季按年多賺約8%,金管局指出已縮短美債年期,減低美元資產波動影響,但中美貿易談判未有定案,相信今季投資表現仍波動。 債券投資收入急升,港股及外匯投資轉盈,外匯基金首季按年多賺7.8%。整體投資收入有672億元,按季比較由虧轉盈,佔收入最多的債券,按年多賺逾六成一,但其他股票則轉蝕28億元。 金管局指多年來已採取防禦性措施,分散投資及縮短美債年期,減低美元資產波動的影響。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剛發生的一些波動性,都於長年期比較受影響,若是短年期、影響明顯較少,多年來我們都縮減年期,去進行一些防禦性工作。」 他指目前難以預測第二季外匯基金投資表現,因中美貿易談判仍未有定案。「第二季確實較難預測,四月看到波動一下子跌下去,慢慢地又走向上,其實很視乎整個貿易戰、整個關稅戰的進展如何,貿易談判是否落實,中美是否一起商討。」 他指關稅戰亦影響美國聯儲局議息決定,亦會左右股、匯、債市場表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習近平與歐盟領導人互致賀電 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中歐建交50周年互致賀電,雙方決定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 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中國和歐盟是全面戰略夥伴,也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願以建交50周年為契機,深化戰略溝通,妥善處理摩擦分歧,雙方要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霸凌,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歐盟領導人表示,在當前地緣政治變化的背景下,願加強交往合作。 在北京,外交部公布經中方與歐洲議會商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並期待全面恢復立法機構交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擬設首長級職位領導32人辦公室 鄧炳強:將公開招聘專員
【有線新聞】《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條例》明年1月1日生效,政府建議開設首長級職位領導專責辦公室。 辦公室由32人組成,包括3個首長級職位,分別一名屬首長級薪級第3點的專員負責領導團隊,以及兩名副專員,分別負責監察營運者合規情況以及領導事故應變和調查違規行為等。另外有11名由警務處借調人員、12名電腦科技的專業人員,其餘則為法律專業人員、行政和文職人員等。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專員要有網絡專業知識及國際視野,也要熟悉執法部門工作,將會公開招聘。「(專員)會公開招聘,並不一定在公務員體制,這個是公開招聘位置,並非是紀律部隊。事實上覺得市場上有很多類似工作崗位,因為很多大機構都有網絡安全,不乏以前與執法部門有緊密合作,所以我們覺得適合的人在香港市場上應該都不缺,而且來自多樣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傳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以外港口 外交部:報道沒有根據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有報道稱長和獲准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指報道沒有根據。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這一報道沒有根據。我願重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表示高度關注相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中國政府將依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市場公平公正,企業的商業行為應遵守相關法律,不能損害國家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MIRROR演唱會|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 本月30日裁決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工程總承辦商涉嫌虛報屏幕等設備重量案,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 三名被告吳凱瑩、林志華及梁耀祖離開區域法院,他們涉嫌在2022年5至7月向康文署虛報MIRROR紅館演唱會懸掛設備重量,被控串謀詐騙及交替的欺詐罪,三人否認控罪。 控方指藝能工程先後兩次向康文署報稱懸掛設備總重量約1.2萬磅,實際總重量達5萬磅,其中報稱電視屏幕重600磅,但實際重近900磅。控方認為被告提交的負重表數據未如實反映設備實際重量,導致安全評估出問題釀成事故,雖然無直接證據顯示三名被告有明確協議,但他們的行為有共同目標,即提交不準確數據以通過審批。 辯方指負重表只是粗略估算,誤差源於技術限制,認為被告只是犯下低級錯誤而非故意欺詐,理應無法構成欺詐罪行的基礎,控方亦沒有證據顯示三名被告協議虛報設備重量來欺騙康文署,又認為康文署作為審批機構未發現文件中的錯誤,應承擔部分責任。 控辯雙方已完成結案陳詞,案件押後至本月30日裁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周六率團訪中東 李家超:當地期望來港投資 將介紹香港、內地龐大機遇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二度出訪中東,周六率團到卡塔爾和科威特,成員包括內地企業家。李家超說中東國家很期望來港投資,此行是要向當地介紹香港和內地的龐大機遇。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六率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他形容兩國經濟蓬勃、資金充裕,期間會與兩國政府領導會面,加強溝通聯繫和建立合作共識,亦會考察當地金融、貿易、科技等方面的設施和企業。李家超:「香港特區加上我們國家所可以共同提供的機遇是非常之龐大,更加是因為中東國家很希望可以分散投資,亦都爭取經濟重心東移這個機遇,很想在香港特區和中國投資。我們正正是把這道門打得更開,歡迎他們,亦介紹我們可以提供的服務和機遇,將我們的網絡介紹給他們。」 李家超兩年前曾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今次將是他第二度出訪中東。代表團成員包括30多名本港工商領袖,亦邀請20多名內地企業家參加,來自浙江、福建等地,涵蓋金融、創科、運輸物流等範疇,李家超形容是開創先河。「希望透過一個龐大的經貿團代表,特別是加入內地企業代表去開拓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去擴大我們朋友圈,拓展更多業務和商機,是有助香港整體的企業發展,同時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功能和價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6日
南丫海難|「南丫四號」船長供稱兩船相距200米時減速 沒飲酒或服用藥物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造成39人死亡,死因庭召開聆訊,律政司讀出「南丫四號」船長及港燈職員的供詞。 在海難中倖存亦是遇難者家屬的趙炳全到庭旁聽。死因庭裁判官周慧珠在開庭時提醒,研訊旨在查明事實,不會就民事或刑事責任作出裁斷,希望能提供更清晰的資訊,對家人而言事件可以告一段落。 庭上先讀出負責統籌觀賞煙花活動的港燈職員供詞,指當日下午三批人分別在尖沙咀、中環及鴨脷洲上船,先參觀南丫島發電廠和用膳,再回到船上出發去觀賞煙花。他憶述用膳時和在船上都沒有提供酒精飲品,而上層的人數比下層多,事發時「南丫四號」航速緩慢,之後目睹「海泰號」駛向他們,撞擊後有乘客跌倒在地,並大叫尋求協助,他於是報警。 「南丫四號」船長周志偉在錄影會面的供詞稱,途徑石角咀時見到「海泰號」在前方距離500至600米位置以高速行駛。他在兩船距離200米時減速,但最終兩艘船在榕樹灣相撞,當時感覺到強大的震盪,他說沒有飲酒或服用藥物。至於船上只有3名船員是否安全,他沒有回應。 律政司表示會一共讀出166份供詞,另有92名證人出庭作供,預計星期四傳召遇難者家屬,之後財利船廠職員會以視像作供,警方亦製作了「南丫四號」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