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南韓醫生罷工|政府接納凍結醫學院收生名額 條件是醫科生須重返校園
【有線新聞】南韓持續逾一年的醫學院擴招風波,政府接納折衷方案,凍結醫學院招生名額,條件是全體醫科生須在本月內重返校園。 南韓政府大幅增加醫科生學額的計劃去年2月起,觸發全國實習醫生至醫學院教授大規模罷工和辭職,嚴重影響醫療服務。 僵局持續逾一年終於有解決跡象,由40所大學醫學院院長組成的醫大協會上月向教育部提出折衷方案,提出2026學年的醫學院招生名額由政府原先準備招收約5,000人,凍結至2024年的水平、即是大約3,000人,協會將協助呼籲醫科生重返校園。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稱政府決定接納方案,但前提是醫科生須於本月內返回學校,否則會撤回方案。 保健福祉部在一月時表示,約13,000名實習醫生中有九成人辭職,大部分醫科生未重返校園;受醫生人手大減影響,大型醫院要縮減門診服務,一度有逾四成手術被迫延期或取消。政府曾要脅吊銷罷工醫生的執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巴黎北站附近發現戰時炸彈 歐洲之星停駛
【有線新聞】法國巴黎北站附近路軌發現戰時炸彈,來往巴黎、倫敦及布魯塞爾的歐洲之星列車停駛,預計本港時間晚上十一時恢復,大批旅客滯留,當局估計全日服務會嚴重受阻,建議旅客更改行程。 在法國交通樞紐巴黎北站,所有歐洲之星列車都停駛,部分本地列車服務也受阻,乘客等候多時,部分人轉乘巴士去機場。鐵路公司表示,工人凌晨時分,在距離車站約2.5公里外的郊區聖但尼進行挖掘工程時,在路軌發現一枚估計屬於二戰時期,約300公斤的未爆炸彈,因應警方要求暫停列車服務,拆彈專家到場移除炸彈。歐洲之星取消全日來往巴黎與倫敦及布魯塞爾的列車,乘客可更改行程或退款。 在倫敦聖潘克拉斯車站,同樣有大批旅客滯留。有乘客臨時更改行程,先乘列車前往法國北部城市里爾,然後坐3小時巴士轉往巴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地盤有工人抗議欠薪 工會稱過百人求助勞工處
【有線新聞】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地盤有工人抗議被拖欠薪金,建造業總工會指,有過百人到勞工處求助。數十名工人在機場地盤外手持標語,抗議被拖欠薪金,有警員到場了解,工會派員跟進。初步了解,已有過百人到勞工處落案求助,涉及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薪金,估計逾600萬元,機管局表示十分關注事件,已敦促總承建商金門建築盡快妥善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恒指見逾三年高位後倒跌138點收市 指數換馬成交增至3831億元
【有線新聞】港股反覆回吐,恒指見逾三年高位後倒跌,但本周累計仍升逾半成,科指累計升逾8%。 內地外貿表現遜預期,未阻礙港股早段造好。恒指曾升近300點,但見逾三年高位後,一度倒跌逾300點,收市跌138點,報24231點。收市後指數換馬,大市成交增至3,831億元,恒指本周累計升5.62%,三周以來最大升幅。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李偉傑:「本周曾跌至22500點位置,現階段若完全沒有持貨的,最少回至十天線位置才有更好支撐能力。若外圍有消息可能振盪下,回至二十天線作防守亦不奇。」 騰訊、阿里巴巴升至逾三年高位後回吐;快手逆市升逾4%;美團升逾1%。京東系股份業績後全線捱沽,京東健康急挫逾一成二,京東集團跌近半成,包辦弱勢藍籌首兩位。內需股造好,申洲升逾7%,為最強勢藍籌;李寧升近半成;「半新股」蜜雪集團再創新高,曾急升近一成四,收市升幅收窄至3.9%,但仍較上市價累升七成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CCL終止兩連跌 按周微升0.32%
【有線新聞】代理統計的樓價指數單周回穩。 反映2月中市況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報137.46點,終止兩連跌,按周微升0.32%,連續3周於137點水平反覆,即是近8年半低位。四區樓價二升二跌,九龍表現最差,連跌3周,累跌近2%。該行指近期新盤銷情理想,《財政預算案》利好細價樓交投,如果二手成交量增多,展望第二季指數可回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南韓戰機誤炸抱川民居增至29傷 有團體促叫停軍演
【有線新聞】南韓空軍戰機誤炸,抱川市社區事故,增至29人傷。 國防部表示,傷者包括15名平民和14名軍人,其中6名傷者來自泰國、尼泊爾和緬甸,部分人仍留醫。抱川市有民間團體到首爾的國防部抗議,要求叫停美韓軍演,指威脅民眾安全。 韓軍兩架戰機周四與美軍聯合演習期間,誤將8枚炸彈投放在射擊場外,炸毀多座住宅和軍營設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社民連街站無牌籌款案 陳寶瑩等4人不認罪 下月底開審
【有線新聞】社民連四人否認前年擺街站期間無牌籌款及未經准許展示海報,案件下月開審。 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副主席周嘉發等四名被告到東區裁判法院應訊,他們前年在銅鑼灣及灣仔三度擺設街站,放置PayPal二維碼並懸掛黑布,涉嫌「無牌在公眾地方籌款」及「未經准許展示招貼或海報」被票控。控方在審前覆核透露將傳召警員作供,以及專家講解二維碼操作。陳寶瑩代表大律師指辯方陳詞可能援引《人權法》。法官排期下月29日開審,預計只需一日,翌日結案陳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網傳內地考察為公社科達標條件 蔡若蓮:屬課程重要部份、不參加需解釋
【有線新聞】有網媒轉載中學通告,指學生不參加內地考察團,公社科公開試便顯示為「不達標」。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考察不是評估一部份,但是課程重要組成部份,因此要求所有同學參與,學生不參加要解釋,校方亦要向教育局報告。 蔡若蓮:「其實我們推出公民與社會科時候,一再強調學習與評估兩者相輔相成,但不等於不考試就不學習,亦不等於所有學習的東西都要考,所以公民科設計考試與其他學科是有所不同,公民科只有達標和不達標。而考察活動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份,就不是評估的一部份,這個都很清楚提及過,我們鼓勵、要求所有同學都要去參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外長王毅批評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是以怨報德 強調中俄關係成熟穩定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舉行外交主題記者會,外長王毅批評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是以怨報德,不是負責任大國所為,又強調中俄關係成熟穩定,不會受到第三方干擾。 外長王毅表示,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過去一年成果豐碩,今年將迎來高光時刻。 談到中美兩國因芬太尼問題爆發關稅戰,王毅指中國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美國提供幫助,美國不應以怨報德,「無端加稅」不是負責任大國所為,還說美國應該算一下從關稅戰和貿易戰中得到了甚麼。外長王毅:「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製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膨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變好了,還是變糟了?中美經貿關係是相互的、對等的,如果選擇合作就能實現互利共贏,如果一味施壓,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王毅認為相互尊重是中美關係的重要前提,一邊對華打壓,一邊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這種「雙面人」做法不利於雙邊關係穩定。 他又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王毅:「這個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試想如果每個國家都強調本國優先,都迷信實力地位,那這個世界將倒退回叢林法則,小國、弱國將首當其衝,國際規則秩序將受到嚴重衝擊。」 至於中俄關係,王毅指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瑞銀:人工智能成為A股動力
【有線新聞】瑞銀認為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崛起,令人工智能行業成為內地投資市場焦點。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短期的中國股票市場上升更多是由於資金推動和驅動,因為大家相信人工智能會改善生產力,會提高生活質量,可以提高創新範式。在此狀態下會有愈來愈多個人、機構投資者進入股票市場,這會對整體股票市場的估值形成正面助推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外貿表現遠遜預期 分析:不排除中美外貿加快脫勾
【有線新聞】內地今年首兩個月外貿表現遠遜預期,有分析指,若美國對華關稅再加碼,不排除加快兩國外貿脫鈎。 貿易戰升級,今年內地開局外貿表現遠遜預期。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升2.3%,低於預期的升5.9%,進口跌8.4%,預期是升1%,貿易順差1,705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475億美元。 有分析指首兩個月對美國出口維持增長,但中美關係有惡化跡象,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不排除兩地貿易有加快脫鈎趨勢。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如果未來真的看到關稅再升級,甚至美國可能會針對中國相關的船收取更多的附加費在不同港口裡的情況,整體上可能增加美國由中國入口的成本,的確可能會令到中美之間脫鈎情況加快。」 海關總署則指首兩個月貨物貿易開局平穩,東盟仍是第一大貿易夥伴,以人民幣計,佔外貿總值15.8%,其中出口升6.8%,進口跌0.2%;其次是歐盟,佔外貿總值12.7%;美國排第三,佔外貿總值11.2%,出口升3.4%、進口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