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人才受養人視作本地生入學 有議員關注有否不公平
【有線新聞】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可用本地生資格入讀本港大學,教育局稱正檢討本地生定義,預計新學年聯招前公布結果。 陳家珮:「考文憑試前沒有在中學就讀,又不用選科,在內地不停操卷就可以使用本地生資格,他們覺得不公平。所以我們吸納人才之餘,公開、透明如何確保公平是重要。」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確實會考慮配合,目標在新學年聯招開始前公布最後方案。說到公平性,我們院校是通過聯招、非聯招辦法,而且我們的高等教育面向全世界收生,一定以擇優而取和公平原則。」 她又說正考慮要求簽證持有人在入學前要居港一段時間才可獲本地生學費資助,並設過渡安排以減少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車CAM直擊|九巴74X吐露港公路撞欄 10人受傷當中一人危殆 乘客:車長可能不夠休息
【有線新聞】吐露港公路有巴士衝向防撞欄,司機及10名乘客受傷,其中一人危殆。有乘客質疑司機疲勞駕駛,九巴指司機前一日休息,強調會配合調查。 有行車紀錄儀拍攝到事發前,巴士駛入支路時一度靠近隔音屏路肩,駛入支路前,巴士駛入影線,直撞風琴式防撞欄,期間尾燈未有亮起,懷疑未有煞車,現場限速每小時70公里。事發後消防到場,部分人要上擔架床送院,面和頸有血跡,2人傷勢屬紅色「第一優先」,3人屬黃色級別。多人頭、手要包紮,乘客包括一名小童,傷者分批送到大埔那打素、北區及威爾斯親王醫院。 乘客郭先生:「左擺右擺,車那時不知道抽左或抽右,接着『砰』一聲撞上壆,那時人人滾到地上,滾到地上人也撞到暈。(司機當時駕駛速度快嗎?)你看巴士撞到這樣便知道快不快,你看巴士撞到玻璃碎裂。」乘客范先生:「車長可能不夠休息,他有幾次接近行車線外邊,有些偏離。(從哪裡開始?)由科學園開始。」 防撞欄陷入巴士車頭,巴士擋風玻璃碎裂,司機位損毀嚴重,地下有血跡,車廂內有多張座椅和扶手損毀。出事九巴74X線由觀塘開出,沿吐露港公路往大埔中心,中午約12時駛至往大埔墟的分岔口時,懷疑失控撞向路中防撞欄,受事故影響,支路唯一行車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據報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長涉貪污等罪被捕
【有線新聞】土耳其傳媒報道,當局拘捕伊斯坦布爾市長伊馬姆奧盧,指他涉嫌貪污及與恐怖分子有聯繫。 大批防暴警察以調查貪污為由,到伊馬姆奧盧的住所蒐證,之後將他帶走。伊馬姆奧盧在社交媒體發放片段,批評當局利用安全部隊打壓,以達致其政治目的。又向支持者表示,即使面對暴政都不會退縮。他被視為總統埃爾多安主要政治對手,外界預料他將代表共和人民黨出戰2028年總統大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NBA|鷹隊32分大勝黃蜂
【有線新聞】NBA鷹隊作客32分大勝黃蜂。 白衫的鷹隊首節已經領先32比25,全場由頭帶到尾。楊格20次起手攻入11球,交出最高31分、8次助攻。常規賽最後直路,力追東岸第6的活塞爭取直入季後賽。楊格被打中面兼撞到失平衡仍然上籃得手,新秀狀元的列沙查三分球9射5中,有21分進帳。 今季4次交手,鷹隊保持全勝,第三節尾拉開過35分,最後一節成為「垃圾時間」,大勝134比105。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李家超分別晤廣東省省長、江門市委書記 冀深化合作、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分別與廣東省省長以及江門市委書記會面。 李家超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會面,就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意見,指政府會繼續積極與廣東省政府保持緊密合作,實現粵港澳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同日亦與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會面。李家超相信兩地可以在綠色產業科研和安老服務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俄烏戰爭|俄羅斯拒全面停火 分析:美俄領袖對話沒實質成果
【有線新聞】俄羅斯拒絕全面停火,分析認為美俄領袖對話未有實質成果。華府受制於克里姆林宮,而基輔的談判前境是更加劣勢。 美烏上周會談後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全面停火30天建議,華府恢復軍援和情報共享,承諾與俄羅斯磋商。外界原本估計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但普京未有同意無條件全面停火,只同意在特定條件下讓步。分析認為普京「釋出善意」是要向外界展示莫斯科推動俄烏談判有進展,並為特朗普提供下台階,顯示華府未有受俄羅斯擺布,亦可以對外宣稱推動和談有成果。 有分析指烏克蘭寒冬步入尾聲,過去三年一直以冬天作武器的俄軍,令民眾在嚴寒天氣下缺電供暖,隨著冬去春來,暫停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根本稱不上讓步。 烏軍過去數月對俄羅斯煉油廠和管道的攻勢浪接浪,嚴重打擊莫斯科的能源收益,認為今次美俄的臨時停火建議傾向對俄羅斯有利。專家亦認為普京避免作出重大讓步目的是爭取時間,以便俄軍在烏東戰線加強進攻佔領更多領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內地人形機械人完成原地側空翻動作 據報是全球首次
【有線新聞】內地有人形機械人成功完成原地側空翻動作,據報是全球首次。 杭州宇樹科技在社交平台公布影片,可見機械人完成側空翻動作後順利站穩,該公司強調在程序開發和拍攝期間機械人並無損壞。宇樹科技研發的機械人一年前亦曾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機械人原地空翻動作,近期更接連完成踢腿、跳舞等多項高難度動作,受到輿論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TikTok再現駭人挑戰 玩具雪凍放微波爐釀爆炸 七歲女童身體多處燒傷留巨疤
【有線新聞】美國一名七歲女童模仿TikTok的熱門挑戰,將矽膠玩具「NeeDoh」放入冰箱冷凍並於隔天加熱,怎料玩具突然爆炸,熱熔膠狀物噴灑到女童臉及胸部,導致她嚴重燒傷並留下疤痕。 玩具放入微波爐後爆炸 熔膠噴射女童身上 據外媒報道,美國密蘇里州一名七歲女孩斯嘉麗.塞爾比(Scarlett Selby)去年十月在TikTok看到熱門挑戰後,在家中嘗試模仿,將一塊「NeeDoh矽膠解壓方塊」放入冰箱冷凍,翌日再用微波爐加熱幾秒鐘。父親喬什.塞爾比(Josh Selby)憶述:「我看到她拿出來時摸了摸它,檢查它是不是太燙,怎料玩具突然爆炸。」 玩具熔化的黏液噴在女童臉上和胸部,父親聽到女兒尖叫聲後,立即上前嘗試清除她身上的黏液,但由於凝膠質地黏稠、難以清除,不得不撕掉女兒的衣服,而自己的手也被黏住。見此情形,雙親立即開車送女兒就醫,父親指在半小時路程裡,女兒全程相當痛苦,抵達醫院時仍在慘叫。醫生檢查後,發現女童胸部、臉上以至嘴唇等都被燒傷,擔心嘴上的傷口會導致呼吸道腫脹和閉合,遂實施人工昏迷三天。另外,由於女童嘴唇嚴重受傷,留院期間只能靠鼻胃喉餵食。 由於女童年紀尚小,醫生決定暫時不進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北角有鸚鵡被困大樹 營救期間疑受驚飛走
【有線新聞】北角有鸚鵡被困大樹,消防部署營救期間鸚鵡突然飛走。 這隻名叫COLA的鸚鵡約八個月大,四日前外傭帶牠外出散步時掙脫腳繩飛走。外傭早上發現鸚鵡在炮台山道富澤花園對開一棵大樹,腳繩纏在樹枝,於是報警。警方封閉一段來回行車線,消防派出雲梯車到場。準備營救期間懷疑鸚鵡突然受驚,向銅鑼灣方向飛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海洋公園纜車停運大半日 高峰樂園一度關閉 有遊客感無奈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登山纜車出現訊號問題而要暫停服務,遊客一度只能在山下活動,直至下午四時十五分,纜車及山上的高峰樂園才恢復運作。 超過六小時的停駛,在維修人員的搶修,登山纜車終於恢復運作。海洋公園表示,早上公園開放前的例行檢查發現纜車出現訊號問題,為確保安全,暫停纜車服務以進行緊急詳細檢查,但由於另一個上山的交通工具海洋列車正進行年檢,遊客只能在山下園區活動,有遊客表示會提早離開。 簡先生:「這邊少一些(景點),沒上面那麼多東西看,水母館那些。早些離開,現在離開。」邱先生:「來到才說壞了,你可以不進去,難道我們從屯門過來,來到不進去嗎?」陳小姐:「上網只是說海洋列車維修,跟着去到門口才跟我們說纜車也壞了,跟住叫我們改日子,我快證都買好了,日子不能改,我們三個都買了快證,即是蝕本了,現在不能用。」 園方表示已在訪客入園前通知有關情況,未入園的市民可以退錢或改期,但透過其他平台或網上購票就要另行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線搜查|疑扮傷殘坐電動輪椅馬路飛馳 專家揭偷加裝「拖頭」 淘寶有售、小紅書宣傳
輪椅是殘疾人士及長者出行的重要工具,不過近日網上流傳在天水圍多個路段上有人駕駛電動輪椅在馬路上風馳電掣,有網民就質疑涉事輪椅曾被改裝過。有區議員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就指出,現時個案中有部分人未必是傷殘人士,可能將電動輪椅用作其他用途。 電動輪椅街頭橫衝直撞 輪椅使用者同感困擾 片中所見,駕駛者如同駕駛汽車般在馬路中間行駛,亦未有戴上頭盔,車速亦相當快。除了在天水圍外,有網民指在其他區有看到類似情況。有輪椅使用者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在深水埗區有不少同樣情況,部分人甚至無視紅綠燈,在街頭橫衝直撞,「係馬路中間行太危險,因為影響到自己,都會影響到揸私家車嘅人。」另一名使用輪椅的人士亦形容:「(速度快到)好似一隊車隊咁,應該個時速都有8至10公里到。」他認為輪椅使用者亦應顧及他人安全,盡量以步行速度行駛。 街坊:成架三輪車咁 好似大陸咁樣 有街坊就分享指,曾見到有輪椅使用者在馬路行駛,「好惡啊,睇落去都唔似要坐輪椅。個轆好大,都唔似電動輪椅咁樣,成架三輪車咁,好似大陸咁樣,佢行中間,勁快,成架電車咁,仲要衝黃燈」、「後面有搭載人呀嘛,後面有個拖架搭埋個人,搭住個膊頭上落元朗。」另有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連10個國家、橫越10個沙漠 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跑1萬公里 冀提醒大眾珍惜用水
【有線新聞】有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在全球10個國家跑超過1萬公里,橫越10個沙漠。 第一站西撒哈拉沙漠布朗就要跑700公里。在極端環境下,一個人面對時速達到95公里沙塵暴威脅,當地早晚溫差最多20度,極為乾燥的氣候,日日要消耗6至8公升食水、近6,000卡路里食物,才足夠支撐她每日跑近10小時。過程艱辛,但她說沿途亦欣賞到沙漠獨有美境。她希望透過一連10站的挑戰提醒大眾合理使用水資源,保護沙漠的生態系統。又計劃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正在網上眾籌。 布朗最終用了15日完成第一站,計劃5月移師約旦南部,挑戰瓦地倫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