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區選|市民投票有何考量? 政綱、地區工作最著重 有人藉Facebook衡量愛國程度
【有線新聞】周日是區議會選舉,市民希望選出怎樣的區議員,又認為候選人哪些條件最重要? 蔡先生:「我們選他出來當然想他代表我們,做出我們想要的選擇,所以為民發聲我覺得比較重要。」鄧先生:「不要去阿諛奉承,不要只是看風使帆。」 我們在白板上列出9個投票選出區議員時的考慮因素,分別包括樣貌、政綱、愛國程度、知名度、年齡、政黨或政治立場、服務年資、地區工作以及其他,我們邀請市民選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3個,不知道他們會怎樣選擇? 我們在旺角街頭逗留兩小時,找到10個願意受訪的市民,結果全部都表示會考慮候選人的政綱及地區工作,考慮服務年資都有5票。 鄧先生:「他做競選活動都要提供政綱,反映議員留意甚麼問題,市民心中會有把尺,看你究竟留意哪些問題。」 楊小姐:「地區工作做得多才了解地區有何需要,空降的話他可能有抱負,但問題是他可能需要多些時間摸索。」 胡女士:「最重要是有心,年輕都不要緊,可以學,你有年資但不去做也沒用,你不去上進也沒用。你年輕但願意做就一定可以,腦筋靈活、有魄力。」 吳先生就覺得愛國程度也相當重要,「你不能選支持擲汽油彈的人做區議員,每逢開區議會就罵人,這樣不行。(如何衡量他們愛國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區選|灣仔區五人爭兩席怎突圍? 有候選人夥對手擺街站 跨黨派加持又會否奏效?
【有線新聞】區議會選舉灣仔區五人爭兩席,有獨立候選人與同區候選人合作,以新穎方法突圍。 區選在即,各區候選人都使出不同招數。今次區選採取雙議席單票制,灣仔區獨立候選人李文偉就前所未有地邀請同區競爭對手——自由黨的宋芝齡合作一起擺街站。李文偉:「我認為街坊看見這樣會開心一點和凝聚到街坊,認為我們今次選舉是可以合作,可以一起進入議會。我希望藉著今次的合作,帶一些新思維、新希望進入灣仔區議會,這個亦是我們的新嘗試。」 同區亦有新民黨的黃守東,他得到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跨黨支持,對選情有沒有幫助?黃守東:「今屆區議會選舉的選情比上一屆,甚至大膽地說比每一屆都激烈很多。我相信(工聯會)的支持者會響應他們的號召,亦相信他們的支持者會清楚會長對我的推薦。」 新民黨獲工聯會加持,對另一大黨民建聯的穆家駿有沒有威脅?穆家駿:「其實(選民)在街站看見我們都會說他一直都支持民建聯和工聯會,今次既然沒有工聯會便會支持民建聯,所以我們相信可能有一部分票源會轉來支持我們。我自己會利用一些社交媒體,因為我本身都是YouTuber,有13萬的粉絲。」 而獨立候選人李碧儀連任4屆區議會,今屆又有沒有信心穩拿議席?李碧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政府擬派100元餐飲消費券 零售業界料成效有限、組推廣平台自救 議員倡辦本地遊活動
【有線新聞】政府跨部門與餐飲、零售和旅遊業界「齊出招」,稍後有各項措施,包括100元消費券等,刺激本地消費。 認着這個「優」字,香港居民日後可能有優惠。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說旅發局為刺激本地消費,將會向港人派發100元限量消費券,傍晚6時後可在參與「優質旅遊服務」計劃的餐廳使用。黃傑龍:「要網上登記,說明要某間餐廳的100元優惠券,拿到就可以用,餐廳可以(向旅發局)取回100元。所有措施只是協助,宏觀經濟未改善前,我形容是打麻將牌面不好,要每張牌『甩一下』,牌面不會『甩下甩下』就會變靚,但等到運氣變好就會靚。」 旅發局說正積極籌備推動本地消費的措施,稍後公布詳情。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認為100元優惠券成效有限,她說業界正籌備推廣平台,集合不同零售商的優惠,約一周後推出,「大家有沒有一些共同的平台共同推廣、共同去講,我們協會接下來都會推出這個平台,希望多點零售商,不單止是我們協會的會員,甚至是非會員都一起參與。我們很快會籌備,希望在短期內,可能是一周或一周多我們會推出。」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說政府將推出創意深度遊設計比賽,進一步推廣本地遊,「透過旅議會邀請所有會員和旅行社,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818集會案|黎智英等七人准終極上訴 官:涉重大法律論點 律政司就定罪上訴被拒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七人被控2019年818流水式集結,組織、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七人再提上訴,上訴庭認為部分問題涉及重大法律論點,獲准上訴至終審法院,律政司就定罪上訴就被拒。 黎智英、李卓人、吳靄儀等7人早前被裁定2019年8月18日,在維園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監8至18個月,他們就定罪提出上訴。上訴庭8月裁定組織一罪上訴得直,控罪獲撤銷、部分人獲減刑,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就維持原判,七人及律政司都提出上訴。 七名被告的上訴理據,部分問題包括法庭應否根據每宗案件的事實和案情及言論、集會自由等權利下,評估執法行動的相稱性,以及拘捕及提告是否過分干涉言論和集會自由等。上訴庭認為原審裁定明知而參與罪合憲的決定正確,但七人提出的法律問題牽涉到法庭何時須作相稱性分析,牽涉的法律論點重大、重要,因此決定批出上訴許可。 律政司的上訴理據就認為「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中,「組織」的定義值得由終審法院裁定,這次裁決對未來規管大型集會有重大影響。上訴庭在判詞指律政司提出的問題早前已在庭上解答,「組織」一詞沒有任何技術性或法律意義,通常代表積極參與、安排及策劃一個活動,原審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美斯訪港|班主碧咸親身拍片宣傳 國際邁阿密2.4鬥港超聯隊 即睇票價、購票方法
【有線新聞】經歷逾三年疫情後,香港再次邀請外國足球隊友賽,下個月先有奧雲、史高斯等名將踢世界足球傳奇盃。緊接在2月,阿根廷球王美斯、效力的美職球會國際邁阿密將來港踢表演賽,2月4日在香港大球場鬥港超聯隊。即睇幾時賣飛及票價。 美斯訪港|相隔十年再來港 大球場鬥港超聯隊 美職聯球會國際邁阿密宣布明年2月4日訪港,將在香港大球場迎戰由港超聯最佳球員組成的「香港隊」。雖然國際邁阿密暫未公布訪港大軍名單,但宣傳海報上幾位都有幾位前巴塞球星的蹤影、佐迪艾巴、沙治奧布斯基斯、以及八奪金球獎的阿根廷球王美斯,亦有美國國腳耶迪連在陣。最近告別巴甲球會的前鋒蘇亞雷斯,盛傳近期會加盟國際邁亞密,與一眾前巴塞隊友聚頭。若然成事,比賽勢必更有睇頭。今次亦是美斯自2014隨阿根廷國家隊訪港後,相隔十年再臨香江,上次美斯來港踢「香港足球總會百週年紀念賽」,後備落場30分鐘兼攻入兩球。 美斯訪港|下周五起賣飛 最貴4,880元 球會班主之一的碧咸早前親身來港拍宣傳片,他指香港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擁有精彩的體育賽事,「我職業生涯中在亞洲度過了很多時間,很高興有機會帶領球隊在這座奇妙的城市進行我們的第一場國際巡迴賽。」賽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沙田私家車撞欄無人傷 司機酒駕被捕
【有線新聞】沙田有私家車失事撞欄,司機涉嫌酒後駕駛被捕。 私家車車頭嚴重損毀,零件散落一地,昨晚11時許,一輛私家車沿安景街往大涌橋路行駛,駛至近安心街時懷疑失控撞毀約6米鐵欄,再撞向一支燈柱才停下,無人受傷。36歲女司機未能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涉嫌酒後駕駛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8日
油麻地男子梯間跌倒遭木板壓傷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男子被木板壓倒,腳部受傷送院。 男子腳部受傷流血。凌晨2時許,一名男子在彌敦道新光商業大廈懷疑在樓梯跌倒,腳部被木板壓住受傷,消防和警員接報到場,將他送到廣華醫院治理。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08日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希臘修補兩國關係
【有線新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到訪希臘,修補兩國關係。 埃爾多安在雅典獲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接見,他表示兩國之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又同意將目前約50億美元的貿易額,增加至100億美元,亦希望公平、持久地解決塞浦路斯問題。米佐塔基斯則承認雙邊關係曾經歷動盪,甚至對東地中海安全構成威脅,強調兩國必須和平共處,雙邊對話重啟後,下一步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劃定專屬經濟區。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08日
以哈戰爭|萊希指責西方支持以色列對加沙種族滅絕
【有線新聞】伊朗總統萊希指責西方支持以色列對加沙種族滅絕。 萊希到訪俄羅斯莫斯科,與總統普京會面,表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和加沙的行為,明顯是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更可悲的是獲得西方支持,呼籲以方盡快停止轟炸。普京則形容衝突是美國的外交失敗,指俄羅斯與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關係良好,可以調解衝突。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08日
普京:願加強與華軍事技術合作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指願意與中國加強軍事技術合作。 普京出席投資論壇時,提到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有良好信任關係,俄羅斯願意在各領域與中國合作,包括軍事技術。他指在思考未來世界秩序及安全等問題時,要放棄傳統只限於買賣的關係,考慮技術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7日
泰國遊學團爆登革熱群組 兩病人情況穩定 另三名參與者現病徵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個泰國遊學團感染登革熱群組。 兩名早前公布的病人上月19至24日參加同一個泰國遊學團,住在當地一個鄉村度假村,回港後出現病徵,現時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已對遊學團其他同行人士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三名參與者有病徵。中心說孟加拉、馬來西亞、台灣、泰國等登革熱個案較去年同期高,呼籲市民外遊時注意防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7日
在校課後託管遍51校 有家長擬重投職場 陳國基:計劃「一舉三得」
【有線新聞】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至今有51間學校、約2,800名學生參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及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到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視察,了解學童在導師指導下,在校接受功課輔導和溫習的情況,又與學童和家長交流。有家長打算重投職場,陳國基說計劃「一舉三得」,達到釋放勞動力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