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5日
太陽翼受損神十七將首次艙外維修 港澳載荷專家入最後選拔階段、年底前完成
【有線新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太空站受到微小顆粒撞擊,太陽翼輕微受損。神舟十七航天員將首次進行艙外維修工作。 中國太空站2021年開始建設,當局說太空碎片愈來愈多,長期運行的航天器會不時受到空間微小顆粒撞擊,令太陽翼有輕微損傷。但強調各項功能和指標都符合要求,這次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將會首次進行艙外試驗性維修工作。目前太空站分別有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個主要艙段,當局說為了增加科學實驗設施和提升航天員日常鍛煉、飲食、衛生等設備,日後將會發射新的擴展艙段。而太空站的基本構型亦會由「T字」變為「十字」型。 神舟十六即將返回地球,過去近五個月航天員完成了70項航天醫學、生物技術、物理等多項實驗。當局指獲取了大量的數據,部分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應用成果。另外他們早前亦用手持的高清相機,拍攝了太空站組合體全貌,將連同實驗樣品帶回地球。 至於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工作,當局說已進入最後定選階段,有20多人入選,包括來自港澳的數名載荷專家,預計年底前完成選拔。如果通過定選,明年初可進入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5日
習近平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
【有線新聞】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願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同美方推進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 習近平周三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指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能否確立正確相處之道,攸關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前途命運。又對基辛格獲獎表示祝賀,希望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各界朋友繼續關心支持中美關係,為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同日,美國總統拜登亦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5日
港珠澳大橋五年出入境人次達3600萬 形成港珠澳「1小時生活圈」
【有線新聞】港珠澳大橋通車五年來,出入境人次達3600萬,形成港珠澳「1小時生活圈」。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公布數據,五年來經大橋珠海口岸出入境車輛750萬輛次,出入境人員達3600萬人次,其中港澳居民總數達到1980萬人次,佔比超過一半。今年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的實施,港珠澳「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經大橋珠海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居民已突破700萬人次,是2019年的1.7倍。香港市民何女士:「假期都會回來深圳這邊,看一下牙。」香港市民曾先生:「我是長期往返珠海兩地,然後這個港車北上政策,我覺得可以讓更多香港單牌車過來,對大家都是非常方便的。」 作為供港鮮活農產品的重要通道,大橋珠海口岸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截至今年10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五年進出口貨物總值,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五年來共檢查貨車159.5萬輛次。水產公司負責人翁鍚鵬:「從現在從這裏出發,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去到香港市場了,所以極大了提高這個新鮮度,也有這個存活率。」 據介紹,現時包括飛機發動機、黃金首飾,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品,都會透過大橋口岸進出口,當局將改良「一站式」車輛通關檢查系統,提升通關效率和效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5日
國台辦批台灣大選參選人賴清德是「台獨騙子」
【有線新聞】在北京,國台辦批評台灣2024大選參選人賴清德是「台獨騙子」。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賴清德乾著『台獨』的勾當,卻打著和平的旗號,可謂是無賴至極,『台獨』意味著戰爭、何來和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根本不是什麼『國際問題』,『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賴清德一邊企圖『以武謀獨』『倚外謀獨』,一邊奢談兩岸對話合作,完全是招搖撞騙,正如島內媒體人所指出,賴清德正從『台獨瘋子』變身『台獨騙子』,這個評論一針見血、恰如其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新生嬰兒派兩萬 SSD禁售期縮至2年 即睇各項焦點政策
【有線新聞】即睇鼓勵生育、愛國教育等焦點政策,內容重點不斷更新: .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增至40% 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及內地學生 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增加五成 .推悅目亮麗城市計劃 重點打造城門河、元朗明渠為賞花熱點 政務司副司長統籌 .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 2025年設母乳庫建立捐贈機制 明年中提修例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護士 共融社會 .僱員再培訓津貼每月限額擬增至8千元 明年首季僱主可「包班」職前培訓 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最高兩萬元 .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增至10間 各設一隊少數族裔關愛隊 .設為期3年同鄉文化推廣計劃 預留3,000萬予同鄉社團申請 推廣家鄉文化 .設婦女事務專員 關愛基金推贍養費調解試行計劃 .注資長者終身學習基金 商經局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 鼓勵生育 .逐步增加公營體外受精治療名額逾六成至1,800個 另設每年最多10萬元輔助生育服務稅項扣除 .明年居屋預留配額予新生嬰兒家庭、優先揀樓 公屋設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縮減一年輪候 .設一筆過新生嬰兒獎勵金 今日起在港出生、父或母為永久居民的嬰兒獲發兩萬元 為期3年再檢討 土地房屋 .邀港鐵活化紅磡站及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5日
神十七周四11時14分發射升空 湯洪波擔任指令長
【有線新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周四11時14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分別是湯洪波、唐勝杰及江新林。他們將駐留中國太空站半年。 神舟十七指令長湯洪波帶領航天員唐勝杰及江新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亮相。湯洪波2021年乘搭神舟十二號,成為首批執行太空站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短短兩年再次升空,他說過去一直都有堅持訓練。「要說此刻的心情我很平靜,一心想著就是怎樣把任務完成好。過去的兩年中我也時常夢回太空,空間站是我們走出地球邁向宇宙的另一個家。為了能夠重返太空家園,過去的兩年中,我可以說是在爭分奪秒中度過的。」 而唐勝杰及江新林則是第一次上太空,兩人都是第三批航天員。唐勝杰表示:「飛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和追求,此刻我感到無比激動、無比幸運、無比幸福。」江新林表示:「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特別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代。這時代給了我們千載難逢的機遇,施展才幹的舞台。」 與上次神舟十六不同,這次三人都是航天駕駛員,沒有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這次乘組亦是以往任務以來平均年齡最小,只得39歲。他們將接替神舟十六駐留太空站半年,進行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出艙等工作。而神舟十六會在完成交接後,10月31日返回地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議員同你傾:陳恒鑌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M+博物館開幕兩周年 11.12毋須預約免費入場
【有線新聞】西九M+博物館下月12日開幕兩周年,公眾當日免費入場。 免費門票毋須提前預約,但會限制人數,並在下午四時截龍,確保入場市民有足夠時間參觀。當日亦有特別活動,包括免費放映環節,播放的作品有日本經典動畫短片以及內地上世紀的木偶動畫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安達臣道冧天秤 遺孀許太患癌逝世 工業傷亡權益會:正助處理後事 暫能應付經濟開支
【有線新聞】去年安達臣道地盤冧天秤,死者許文明的太太上周因癌症離世。 去年9月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造成3死,其中41歲電工許文明遺下有末期乳癌的太太及兩名年幼女兒。工業傷亡權益會指許太上星期離世,5歲及8歲女兒交由爺爺照顧,權益會正協助處理後事。而社署正跟進一對幼女的生活和學習需要。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當然會有些(財政)壓力,但他們家人想用自己方法解決,如果真的很有需要時,我們再幫助他們籌謀,現階段暫時能夠應付。可能之後會召開死因庭和現時控告違反安全條例的審訊,期望判罰能夠體現罪行的嚴重。如果有人真的違反安全法例應該承擔後果,我們期望更合理的判決。」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故宮博物館明起辦新展覽 中國園林藝術為主軸 展品可互動
【有線新聞】故宮文化博物館明日起舉辦全新專題展覽,以中國園林為主軸,展出多件多媒體作品。 展品包括模仿中式盆景的多面體雕塑、參照園林涼亭建築風格的多感官空間以及可供市民互動的電子水墨畫。 今次「遊歷舊園新景」展覽以中國園林藝術為主軸,展出八位跨領域藝術家七件多媒體作品,結合動態、多媒體及聲音裝置。展廳每五分鐘變動燈光,模擬日夜交替的效果為配合庭園效果,設有座位供參觀者靜坐,觀賞作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疑隔熱物料老化 瑪麗醫院廚房天花塌石屎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瑪麗醫院有天花石屎塌下,無人受傷。 事發在下午約兩時半,瑪麗醫院正院七樓病人膳食部的廚房,一幅約一米乘半米的天花隔熱物料連同石屎碎片掉落。當時無人在該處工作,膳食服務亦不受影響,院方相信是隔熱物料老化。 今年四月開始已在該廚房進行天花保養,原定下月底輪到出事位置,而七月份檢查時亦沒發現異樣。院方向醫管局通報事件,並會安排進一步檢查。
- 中國在線
- 2023年10月24日
深圳機場大量航班延誤 官方:附近出現不明升空物
【有線新聞】深圳機場周一晚有大量航班延誤,延誤比例更一度高達九成七。當局後來解釋是機場附近出現了不明升空物。 深圳寶安機場周一晚突然出現大規模航班延誤。截至晚上十時半,延誤的航班比例高達97%。機場其後公布,指在附近發現了不明升空物,為確保飛行安全,部分航班暫時受到影響。除了延誤,部分乘客亦在社交平台表示航班要「備降」,改到珠海或廣州機場降落。有網民懷疑是有人於機場附近放無人機,當局就回應指正就事件展開調查,強調機場附近嚴禁升放各種空飄物,若造成嚴重影響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目前機場運作已恢復正常。 機場有航班延誤或取消情況不算罕見,通常是因為天氣惡劣或者有航空管制等,旅客可以找航空公司幫忙協助安排膳食和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