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8月02日
西貢鯨魚死亡|謝展寰認現行法例難處理 倡修例增漁護署執法權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承認,現行法例不足以處理鯨魚誤闖水域情況,建議修改法例,增加漁護署執法權。 謝展寰:「例如很多外面的人說為何我們不設立禁船區,如果我們根據現行的法例去做,有立法的程序,又要登憲報,去立法會取得批准,處理幾個月,都已經事過境遷。所以我們都要看看能否透過修例,令到如果有些行動要做,或者漁護署執法時需要某些權力,看看能否透過修例做到令將來執行更加有效。」 謝展寰亦建議漁護署派員到外國汲取經驗,設立預案應對類似情況。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2日
三隧分流|政府收回西隧 首階段「633」收費方案正式實施
【有線新聞】政府午夜收回西隧專營權,三條過海隧道開始實施分流首階段「633」收費方案。 東隧及紅隧亦同步調整收費,落實首階段「三隧分流」方案。其中東隧私家車由25元加至30元,收費亭暫停運作約5分鐘,工程人員更新系統、換上新收費表後,車輛才獲放行。紅隧私家車收費亦由20元加至30元,因為已轉用「易通行」不停車繳費,轉新收費期間隧道毋須暫停運作。至於「三隧分流」第二階段的不同時段、不同收費,預計今年底前實施。

- i-Cable
- 2023年08月02日
三隧分流|實施「633」收費 林世雄稱不覺得會三隧齊塞 的士司機:西隧多車、紅隧暢通
【有線新聞】政府收回西隧專營權,同步實施「633」三隧分流方案,西隧減到60元、紅隧東隧加到30元。早上七時至十時,西隧車流增加3%、紅隧少4%,東隧就差不多,車流少1%;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不認為分流會導致「三隧齊塞」。 三隧分流首個上班繁忙時間,早上8時至9時,紅隧、東隧、西隧往港島方向一樣慢車。不同的是,西隧八時半後明顯擠塞,期間有交通意外。十分鐘清場後,交通情況都沒明顯改善。比對星期一,即是西隧減價前,當日雖然多車,但大致暢通。 的士司機張先生:「車輛分流到西隧,那邊多車了,紅隧這邊就暢通了。」司機梁先生:「八時(西隧)過海,我行快線沒有甚麼影響,反而中慢線有車龍。」 我們在實施三隧分流方案前後,早上八時半經西隧往港島。實施前,入西隧交通暢順;實施後,圓方商場後慢車,不過行車時間差不多。 紅隧對比星期一實施分流方案前,運輸署數據顯示,上加士居道天橋往紅隧行車時間由21分鐘減到6分鐘,加士居道落橋近理大去紅隧由12分鐘減到4分鐘。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形容三隧交通都暢順了。林世雄:「的士分流作用明顯,由凌晨至早上五時,的士使用西隧的數量較以往同一時段多約50%。『633』方案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2日
收回西隧|年年賺錢仍加價 曾提回購、補貼、「544」方案 30年專營權今告終
【有線新聞】西隧30年專營權一直被批評「收費貴」,坊間及政府提出過不同方案壓價及解決過海擠塞問題,但最終都沒有實行到。 西隧97年4月30日通車,以「爽、快、正」作招徠,不過在很多私家車司機心目中可能仲多一隻字、「貴」,因為一程要收30元。運輸司楊啟彥:「(隧道)一出來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後經青馬大橋去機場,如果你在中環趕飛機一定(用西隧),30元就30元。」 政府是在93年以「建造、營運及移交」的模式,將西隧工程批予中信、嘉里及港通組成的財團,專營權30年,屆滿後就要移交政府,協議保障了他們的利潤,只要實際淨收入少過《西隧條例》列明的最低估算,就可以提高法定收費。私家車的法定收費30年來加了18次,如果西隧不給優惠價,毋須政府批准下一程可以最多收255元。 社會質疑西隧年年賺錢,實際收費為何要不斷加,加上紅隧、東隧越來越塞車,政府2005年開始研究如何分流,方案包括入股隧道公司或回購西隧。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如果有人認為回購了中信泰富東、西隧股權,所有車流量……立刻不塞車立刻會迎刃而解,可能簡化了事情。」 後來又考慮動用公帑補貼西隧令它減價。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與西隧的
- i-Cable
- 2023年08月01日
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 香港車手許建德在紐布靈站獲銅盃亞軍
【有線新聞】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德國紐布靈站,香港車手許建德在銅盃獲得亞軍。 54部車同時出發,有16部角逐銅盃,許建德跟兩名隊友在3小時的比賽,一度跌至銅盃第4,幸好之後逐漸收窄差距,逼使對手犯錯,成功追上。 結果以銅盃第2名過終點,今屆4場比賽都取得前3,在銅盃車手榜擴大領先優勢,最後一站9月在西班牙上演。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三隧分流|私家車轉「633」收費 的士劃一收25元 司機料多乘客轉行西隧
【有線新聞】政府將於午夜收回西隧專營權,三條過海隧道隨即實施分流首階段「633」方案,西隧減至60元、東隧紅隧加至30元、的士全日劃一收25元。有的士司機估計會多了乘客轉行西隧。 新的過海收費即將實施,的士車行陸續更換車廂內的黃色收費表,列明三條過海隧道劃一收25元,指定情況下另收25元回程費。 在過海的士站,當局放了海報列明新收費,有的士司機相信會多了乘客選行西隧。的士司機勞先生表示:「哪條近就用哪條,或者哪條快,多了選擇,更多人用西隧,以前西隧貴,所以(乘客)不肯用。」 的士司機曾先生表示:「以往紅隧很擠塞,只是從尖沙咀出去都要塞一段時間,都是徵詢客人意見,他說哪邊好就用哪邊。」 私家車會轉為「633」收費,西隧收費減至60元,紅隧、東隧加至30元,其他車種收費不變。 踏入零時,西隧及東隧會封閉約5分鐘,更新系統及張貼新收費通告,現有的西隧隧道費代用券及深宵優惠等會終止。 到星期日清晨5時,西隧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入隧道前的行車線會縮減。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年均2,000的士兜路投訴 政府研引入違規記分制 運輸署:不是說有人投訴就扣分
【有線新聞】立法會一個草案委員會討論引入司機違規記分制,有議員擔心難以舉證,運輸署說會經過法庭定罪後才記分。 運輸署說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近2,000宗的士兜路的投訴。政府提出修例,引入司機違規記分制,如果的士司機兜路、拒載、「釣泥鯭」、濫收車資等要記分,希望改善的士服務。當分數累計到特定水平,司機要強制參加改進課程,或被停牌一段時間等,有議員關注舉證困難。 選委會界別江玉歡:「例如有塞車,以後如果這個扣五分,我想的士司機每個也停車,先問乘客,一定不敢兜路。」 如何舉證、減輕與乘客的爭拗,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李碧茜:「如果塞車,司機不走最短的路,走了一條沒那麼擠塞的,其實是不會干犯這個罪行,不是說有人投訴就扣分,要經過法庭定罪,沒有合理辯解的情況。」 政府又建議,提高的士最高乘客座位數目至6個,有議員擔心增加營運成本。 航運交通界(自由黨)易志明表示:「如果使用一些較豪華的士,例如六人車,目前沒有石油氣,燃油費用會貴了很多,但又不容許有不同收費。」 李碧茜就表示:「所以我們訂立的要求,也不是整個車隊,所有的士也要有這個要求,我們訂立一個百分比,車隊數目的10% 。可以因應情況,由車隊決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河北雨災嚴重 涿州有屋苑被洪水包圍、斷水斷電逾300居民受困
【有線新聞】除了北京,河北多地災情亦嚴重。涿州有屋苑被洪水包圍,大廈內斷水斷電,逾300名居民被困。 在保定涿州的這個屋苑,幾乎完全被洪水圍困。住在其中一幢大廈20樓的趙女士說,一家6口被困家中一整天,洪水浸到2樓位置,很擔心繼續惡化,生命會受威脅。 趙女士說:「我們這邊已經斷水、斷電、斷(煤)氣了。如果今天晚上這洪水,一直這樣洩的話,我們這幢樓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 她指就算未能及時疏散,希望當局也能提供水和食物等資源應急。目前全個屋苑仍有超過300名居民等待救援。不過當局的回應,恐怕令趙女士失望。有涿州應急管理局職員說:「現在那個地方只能先登高、先避險。(現在沒有人去救援嗎?)目前那邊是沒有救援隊的。」除了涿州,河北多個地方例如雄安新區、淶水等,都嚴重水浸。 有中央氣象台專家指,北京和河北等地大雨,都是與早前登陸福建的颱風杜蘇芮有關;殘餘環流一路北上,停滯在華北並形成急流,急流遇到太行山和燕山等地形被迫抬升,最終導致一千多公里外的華北地區遭遇極端暴雨。 至於被杜蘇芮正面吹襲的福建,全省近267萬人受災,3300多間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逾147億元。 另外,今年第6號颱風卡努已升
- i-Cable
- 2023年08月01日
懲教署下月放寬入職要求 體能測試五改四 靜態肌力取代仰臥起坐、立地向上直跳
【有線新聞】懲教署下月16日起放寬入職體能測試標準。懲教主任及二級懲教助理遴選程序的體能測試,將由五個項目改為四項,包括以靜態肌力測試,取代仰臥起坐及立地向上直跳,穿梭跑次數會減半。 懲教署說新標準運動經過醫學專家檢討,更符合現時懲教人員日常工作所需的體能要求,面試及體能測試過程會縮短至1日內完成,希望吸引更多人投考。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半山私家車剷上行人路 兩途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港島半山有私家車剷上行人路撞傷兩名途人。 涉事私家車撞毀車身,路邊石壆亦被撞爛。下午近兩時,私家車沿堅尼地道上山駛到近珀苑對開,失控剷上行人路撞傷兩名男途人。救護車接報到場將兩人送院治理,警方正在調查。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網紅推「生機飲食」疑營養不良餓死 4年只食生果、冰沙等 拒加工及肉類製品
【有線新聞】不少港人為追求美好身段,都嘗試不同「流派」的飲食減肥法,如「168」斷食法、生酮飲食法等。俄羅斯一名39歲素食網紅Zhanna Samsonova則致力推廣生機飲食(裸食,Raw Foods),她上月在東南亞演出時生病,到馬來西亞醫院求醫後死亡。醫院初步報告顯示,Zhanna的死因是飢餓導致的嚴重營養不良,但其母親則認為她是死於霍亂。 Zhanna推崇生機飲食文化,認為食物不經烹煮,可以保留原始的風味與營養成分,10年來一直保持飲食習慣。她聲稱過去4年來只吃水果、葵花籽芽、水果冰沙及果汁等,並曾稱:「每日看著身心轉變,愛上了新的自己,再也不會回到過去的習慣。」她稱,推崇生機飲食文化,是因為見到同年齡的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而啟發,並歸究「垃圾食物」的飲食文化。 朋友稱數月前雙腿腫脹流膿 憂發現其屍體 Zhanna的朋友透露,她數月前在斯里蘭卡時,身體已出現狀況,雙腿腫脹流膿,「我住在她樓上一層,每日我都擔心早上會發現她的屍體, 我說服她尋求治療,但她沒有成功。」 忠實支持者拒相信生機飲食風險 稱生果殘餘化學物致死 即使Zhanna的飲食方式可能存在風險,但她不少忠實支持者都
- News Editor
- 2023年08月01日
威尼斯被列瀕危世界遺產 兩年前曾逃過一劫 教科文組織批意大利政府保護不力
【有線新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把有水都之稱的意大利威尼斯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指批評意大利政府對這個受氣候變化和過度旅遊影響的歷史古城保護不力。 威尼斯過往經常受洪水影響,2019年經歷過50多年來最嚴重水浸。今年一反常態,2月時水位跌至歷史新低,有支流乾涸,部分貢多拉小艇被迫停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氣候變化是威脅威尼斯主因之一,加上持續不斷的發展及長期太多遊客的問題,都對這個歷史古城和周邊潟湖的自然地貌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疫情前的2019年嘉年華期間,曾單日有逾19萬遊客擠進威尼斯。1987年成為世界遺產的威尼斯,兩年前已避過一次被列為瀕危,當時意大利政府提出補救措施,包括禁止逾25000公噸的郵輪在潟湖範圍內停靠,又在聖馬可廣場加裝玻璃圍欄防洪,但是向「一日遊」遊客收費則受到反對,一直推遲。 教科文組織認為意大利當局這些保護措施不夠全面,不足以解決威尼斯複雜且持續的問題,批評欠缺全面的戰略視野去制定長遠規劃,所以今年再次建議把威尼斯及周邊潟湖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預計下月提交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威尼斯市政府稱,會仔細研究教科文組織的提案,跟意大利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