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城大研發可自製負壓裝置 毋須更換過濾器、成本3,000元 已在院舍試行
【有線新聞】城大研發一個可以自製的負壓裝置,改善安老院舍空氣質素。 裝置用紙板、鋁管等造成,毋須更換過濾器,成本只需3,000元,容易安裝。這個負壓空氣盾裝置由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師生研發,安裝在院舍長者的床頭,連接抽風系統,期望可改善空氣質素、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已在一些院舍的隔離區試行安裝。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中央任命孟凡利為廣東省委副書記和深圳市委書記
【有線新聞】中央任命孟凡利為廣東省委副書記和深圳市委書記。 孟凡利在山東省任職多年,曾任青島市市長,到前年他離開山東,出任包頭市委書記,並在去年11月當選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至於在今年1月出任廣東省省長的王偉中被免去深圳市委書記的職務。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逝世 中方深表哀悼
【有線新聞】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逝世,中方深表哀悼。 羅馬納據報星期一在中國病逝,終年74歲。菲律賓外交部周二公布死訊,但沒有說明死亡日期和原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羅馬納是菲律賓著名的「中國通」,曾長期在中國生活,是中方的老朋友和好朋友,2017年出任駐華大使後,為推動雙邊關係發展和兩國人民友誼作出重要貢獻,中方對他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和惋惜。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英冠 打比郡作客0比1不敵昆士柏流浪 下季要降落甲組
【有線新聞】英格蘭冠軍足球聯賽,打比郡作客0比1不敵昆士柏流浪,下一季要降班。 領隊朗尼形容傷心、失望、洩氣。經過一整季努力護級,難以避免的事始終發生,深色衫的打比郡都要降班,但未是時候,昆士柏流浪的阿莫斯越位在先。 打比郡因財政問題,今季已先後被扣21分,踢到季尾奇蹟沒出現,但總算超額完成,柏蘭治衝頂中楣,半場維持0比0。 朗尼兩年前首度執教,去年帶領球隊成功護級。他說來季要降落英甲,不過為球隊的拼勁感到非常自豪。如果有新班主接手,他願意陪伴打比郡重建,與球員一起重新振作。 這支兩屆頂級聯賽冠軍,最終88分鐘失守,阿莫斯的入球打破僵局。由於同日排第21的雷丁,以4比4逼和史雲斯,餘下三場跟打比郡拉開10分。尾段十人應戰下,打比郡正式宣告降班,近36年來第一次,將在第三級聯賽起步。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警方一連四日巡查欣澳 107人涉違限聚令、口罩令被票控
【有線新聞】警方在復活節假期在欣澳票控了107人,涉嫌違反口罩令和限聚令。 警員上星期五起、一連四日在欣澳海濱長廊及港鐵欣澳站對出空地巡邏,分別有71人及36人涉嫌違反口罩令及限聚令,44輛車違例泊車,警方已向他們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上海再增7宗死亡病例 均無接種疫苗
【有線新聞】內地周一新增21484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主要來自上海。當地再增7宗死亡病例,7人都無接種過疫苗。 上海周一新增20416宗本地感染,並再錄得7宗死亡病例。死者年齡介乎60至101歲,都無接種過疫苗。其中6人為75歲以上,均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而另一名60歲患者就有多種腦部疾病。7人都是入院後病情加重,搶救無效不治。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稱,全市累計完成核酸篩查超過3700萬人次,封控區周二會繼續核酸篩查,到周三管控區亦需要做。他又就前期核酸篩查安排調整,為民眾造成不便而致歉。 為應付疫情需要,當局將上海國際賽車場改建成當地首個「帳篷式方艙」,首批約800張床位周一投入使用。整個方艙醫院建築面積逾10萬平方米,分成6個區域,可提供近14000個床位。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周一在微博發文稱,動態清零不等於零感染,強調動態清零是不讓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傳播到其他區域,重申是只有當疫情較遲發現,或未及時採取果斷措施控制疫情,導致社區傳播,當局才會採取封控等措施。 內地周一新增21484宗新型肺炎本地感染,除了上海,吉林472宗,廣東25宗,黑龍江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澤連斯基:俄軍已開始頓巴斯戰役發動全面攻勢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俄軍已開始頓巴斯戰役對烏東地區發動全面攻勢,他誓言會戰鬥到底。俄軍則聲稱攻擊了西部利沃夫的烏軍後勤補給中心,摧毀由美國和歐盟提供的武器。 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持續遭空襲和炮轟,地面炸出大坑。俄軍自上月底從烏克蘭北部撤走,經過大半個月重整旗鼓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言,俄軍最新已發動對東部頓巴斯的戰役,他誓言將戰鬥到底。軍方指第二階段戰鬥已開始,俄軍正試圖突破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和哈爾科夫幾乎全部的防線。美國情報就指,俄軍在烏克蘭東、南部部署的「營級戰術群」增至76個,即多達6萬名士兵作戰。 在馬里烏波爾,烏克蘭部隊死守的亞速鋼鐵廠冒出巨大黑煙,負責指揮作戰的軍官向教宗方濟各致函求救,指不少婦孺和士兵一起被圍困在鋼鐵廠內,猶如人間地獄,市議會指至少1,000名平民正在鋼鐵廠地下室內避難。 烏軍在馬里烏波爾主要據點只剩下這間鋼鐵廠,亞速營指俄軍和親俄武裝,持續以炸彈和火箭攻擊鋼鐵廠區域。一旦失守,俄軍將可打通連接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的戰略陸上走廊,亞速營又發放聲稱是反攻俄軍片段,見到士兵向印有Z字的車輛投擲爆炸裝置,另一方躲進車底找掩護。 至於在不少平民避難的西部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政府擬訂立網絡安全法 資科辦料下半年諮詢立法會
【有線新聞】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為訂立網絡安全法作準備,政府資科辦說預計今年下半年諮詢立法會。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現時已正在向不同的、例如國內的相關法例及外國的相關法例作整理,希望可透過立法的形式,清晰界定一些重要基礎設施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保安局預計今年內有文件提交予立法會,希望做一個諮詢及展開立法前的公眾諮詢工作,預計我們下半年會有文件提交予立法會。」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趙家賢被咬甩左耳案 男子意圖傷人等罪成囚14年半 法官批行為非常野蠻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2019年咬甩時任區議員趙家賢的左耳,以及持刀傷人、劏肚,被裁定意圖傷人等4罪罪成,判監14年半,法官批評被告行為非常野蠻,事件令人難以置信。 52歲被告陳真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法庭較早前裁定他3項意圖傷人,及1項普通襲擊罪罪成。案發在2019年11月3日,被告於太古城中心外咬甩趙家賢左耳,又持刀襲擊一對夫婦,男的被劏肚、女的背部中5刀,被告亦拳打腳踢另一名女子。 辯方求情時說,被告向4名受害人真誠道歉,明白衝動對人帶來不可逆轉創傷,又說被告沒參加示威活動,沒政治立場、沒案底,多年前生意挫敗,要服抗抑鬱藥及看醫生,案發前6星期曾經看精神科,引述專家認為被告有復發性抑鬱症及酒精依賴症候群,又說被告在案中受嚴重傷害,要做開腦手術。 被告太太求情時說丈夫飲酒後從沒對人動手,希望法官考慮判刑同期執行,不過法官質疑陳太隱瞞事實,精神報告說陳太曾被丈夫用刀指向喉嚨,反問是否割頸才算動手。 法官判刑時說趙家賢事後左耳外廓壞死要移除,戴假耳亦有不便,不能戴普通掛耳口罩,只能把口罩綁緊頸後,案發後難以集中精神、要心理輔導,認為被告咬甩趙家賢左耳行為非常野蠻,事件令人難以置信。 另外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小事大意義】食物救兵:麵包釀酒、食過期品 各出奇招救食物浪費
【有線新聞】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其中有3分之1的食物從未被食用,除了食物銀行,還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浪費? 麵包保存期限較短,容易浪費,大學生Anushka就想到回收賣剩的麵包,加以發酵,釀成保質期較長的手工啤酒;而另一個年輕人Terence指出不少「過期食物」仍可食用,教大家辨識「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 Date)和「此日期前食用」(Use By Date)的分別,一起行多步,實行食物減廢!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花劍世界盃 港隊男子團體賽獲第四名
【有線新聞】花劍世界盃貝爾格萊德站,港隊在男子團體賽與獎牌擦身而過,港隊在男子團體賽獲得第4名。 剛榮登世界「一哥」的張家朗,聯同蔡俊彥、崔浩然及楊子加組成的港隊,今站被列為5號種子,由32強打起,先後淘汰羅馬尼亞、英國及日本,但四強以32比45不敵「黑馬」波蘭,無緣決賽。繼2020年開羅站後,再在銅牌戰與法國碰頭,當時港隊以1劍反勝摘銅,這天雖然張家朗為港隊在首局領先5比2,但之後遭對方逆轉,最終輸38比45,未能站上頒獎台,以第4名完成。
- i-Cable
- 2022年04月19日
台灣多1626宗本地個案再創新高 出現首宗兒童死亡個案
【有線新聞】 台灣星期二新增1626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再創單日新高,同日多兩人死亡,包括一名兩歲男童,為台灣首宗兒童死亡個案。 台灣首宗兒童死亡個案是一名來自新北的2歲男童,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說:「我非常的難過、不捨,雖然我們盡了全力,完全可以體會,完全可以了解,我們都是人家的爸爸。」 他無慢性病紀錄也無打針,上星期四下午昏迷出現急性腦炎和多重器官異常,入住深切治療部,到星期二凌晨不治。 雙和醫院院長程毅君說:「新冠肺炎在這個小朋友上面的進展是非常非常快速,而且非常的罕見與嚴重,那這個是過去在醫療上面沒有的一些經驗。」 由於男童昏迷兩個多小時才送達醫院,家屬質疑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星期三下午會與兒科專家開會討論。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不管是從送醫的指引或相關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會做討論,討論出來以後再跟大家來做報告。」 有衛福部專家早前指出,若兒童不打疫苗死亡率可達萬分之一,台灣星期日已宣布6歲到11歲兒童可打莫德納疫苗。 另一宗死亡個案是90多歲的老翁,本身有癌症、心衰竭及慢性腎病,雖然已打3針,最後仍因新型肺炎併發急性腎衰竭不治。 台灣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