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台灣多439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 當地向輝瑞增購70萬份口服藥
【有線新聞】 台灣新增439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為今年第二多,分布全台18個縣市。其中以新北市有145宗,台北有100宗,同日也有191宗輸入個案,其中1宗來自香港。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與輝瑞簽約增購70萬份新冠病毒口服藥,其中35萬份將於第2季前到貨。當局又說,雖然99%以上個案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長者仍有重症死亡風險,所以呼籲大家盡早打疫苗。至於教育部門就研究放寬疫情下的學校停課標準。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增1,407宗確診、多57死 私家醫生即日起可經網上平台申領口服藥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確診個案數字再下跌,錄得1407宗確診,多57人死亡。另外,私家醫生即日起可透過網上平台申領新冠病毒口服藥,但每次不多於10次療程。 新增的1,407宗個案,經核酸檢測確診的個案有698宗,快速檢測則有709宗,兩個數字回落至三位數,一連三日的全民自願快速檢測,至今收到2,875宗呈報,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如果在10日呈報(確診)的個案,今晚前還可再呈報上網,數字明天(周二)才完成,這三天有多少人檢測陽性、找到一個個案,其實我們找到2,800多宗個案,每個個案也有機會引起社區傳播,應該對控制疫情不論如何也有成效。」 單日多57人死亡,超過一半人沒有打針,一個患有肺癌的52歲女病人,上月中核酸檢測呈陽性,留家檢疫,到上月21日快速檢測呈陰性,五日後因為氣促到急症室求醫,延至星期日死亡。 政府早前說會向私家醫生免費提供新冠病毒口服藥,政府晚上出稿,說已登記使用醫健通的私家醫生,即日起可以透過網上登記,每次要求不超過十次療程的藥物,又提醒私家醫生不可向病人就口服藥收取任何費用。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入院時氣促,我們相信比較大部分關於肺積水,她當日3月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四川航空一蒙古族機師 多年前發仇恨漢人言論被停職
【有線新聞】 四川航空一名蒙古族機師被指多年前曾在網上發布仇恨漢人的言論引起關注,目前被停職調查。 根據截圖,有網民發評論稱漢族人是傻瓜,當年被日本人屠殺30萬人都是自己活該,之後他被揭發是一名住在新疆烏魯木齊的蒙古族四川航空機師。 在這個人的微博上不時都會發布工作相片,包括機師執照,至於仇恨言論就是在2015年他讀大學時發表。 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有網民說他有極端思想,害怕坐他駕駛的航班,更有人指出應該深度審查他的成長是否有滲透勢力參與。四川航空就說,涉事機師是在去年8月入職,目前已將他停職,正接受相關內部調查。 近年內地亦曾發生過與蒙古族相關的爭議事件。前年9月,內蒙古要求蒙語學校統一使用漢語教材教語文課,政治和歷史課也要逐步換成漢語教材,事件引起當地多個城市的家長示威,甚至拒絕送小孩入學,擔心自己的文化會被漢族同化。隨後當地警方加強輿論管控,多名官員也在事後被免職。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去年在內蒙古調研時,就說要捉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著力解決民族領域深層次問題,也要加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扎實做好國家統編教材推行使用工作。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習近平到海南調研巡視種子實驗室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到了海南三亞調研,他星期日下午到了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了解海南支持種業創新的情況。他表示種子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要靠自己的手抓緊中國種子,才能拿穩中國飯碗,因此種子來源要做到自主自控,種植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另外,他也考察了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了解當地發展海洋科技情況。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葵涌華荔邨喜荔樓、天水圍天瑞邨瑞豐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葵涌華荔邨喜荔樓及天水圍天瑞二邨瑞豐樓圍封強檢。 政府說,審視大廈污水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風險因素,決定圍封兩幢大廈,預計明日中午後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北韓紀念金正恩掌政十周年
【有線新聞】北韓紀念領導人金正恩掌政十周年。 官媒朝中社發放相片,平壤的四二五文化會館周日舉行中央報告大會,慶祝金正恩執政十周年。會議廳中央掛上金正恩肖像,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讚揚,金正恩是卓越的愛國者及和平守護者,令北韓成為配備強力自衛手段的軍事強國。 革命博物館亦新設「金正恩館」,陳列約800件展品,包括金正恩2017年撰寫、宣告北韓完成核力量發展的信件。北韓本月亦會慶祝已故領袖金日成生日以及人民革命軍建軍紀念日。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海關拘男子疑入口受管制藥 包括默沙東口服藥 市值約300萬元
【有線新聞】海關拘捕一名55歲男子,懷疑非法入口超過11萬粒受管制藥物,包括新冠病毒口服藥,市值約300萬元。 檢獲的包括4.7萬粒默沙東藥廠等新冠口服藥,估計價值約50萬元,另有心血管病藥、抗癌藥等。海關分別在上月21日及本月1日在機場截獲一批從印度抵港報稱禮物的空運郵包,發現一批新冠病毒口服藥,根據地址再於上水一個商業大廈單位發現更多非法入口藥物,包括7萬粒心血管病藥、抗癌藥。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調查主任王逸彥:「這次截獲的新冠藥物,正廠授權副廠在當地製造,只限供應當地市場使用,有關藥物在香港並無註冊,所以不能夠入口香港在本地市場使用,初步調查顯示,這批藥物應該供應給鄰近地區。」 海關在上月23日拘捕一名55歲本地男子,涉嫌負責管理倉庫、將藥物分拆及重新包裝,獲准保釋候查。 現時香港只有醫療機構,例如醫管局及私家醫院等獲授權使用兩款新冠病毒口服藥,市面沒有出售,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由外國運來香港,儲存是否恰當、會否溫度過高或過低影響有效性、劑量不當或不當服用,可能有耐藥性,因為一定要完成整個療程。」崔俊明又提醒,孕婦、餵哺母乳或18歲以下人士,不宜服用默沙東這款口服藥。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最大股東馬斯克提多項建議改革Twitter
【有線新聞】成為Twitter最大股東的Tesla創辦人馬斯克,提出多項建議改善這個社交平台,包括將總部改建成無家者收容所,獲大量網民支持。 成為Twitter最大股東的馬斯克,雖然拒絕加入董事局,但仍然「新官上任三把火」,即時提出多項建議,冀改革這個社交平台,包括發起「公投」,問用戶是否支持將Twitter位於三藩市的總部,改建成無家者收容所,認為疫情下大部分員工都在家工作,可藉此幫助弱勢社群,投票共有近200萬人參與,逾九成表示支持。 馬斯克又提到去年六月推出的訂閱服務Twitter Blue,建議為付費帳戶加設認證標誌,認為可提高假帳戶的營運成本,又提議訂閱費用,由每月3美元減至2美元,指價錢應與用戶負擔能力成正比,和容許以當地貨幣支付,甚至包括加密幣;亦建議禁賣廣告,令Twitter不再依賴廣告收益,避免其他企業「干政」。 馬斯克早前以28.9億美元購入Twitter 9.2%股分,成為公司最大股東,其帳戶吸引逾8100萬人追蹤,又多次在這個社交平台發表與公司業務相關的帖文,有時甚至影響股市。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俄軍被指偷走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放射性物品
【有線新聞】烏克蘭當局指俄軍早前佔領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期間,偷走實驗室過百件放射性物品,警告若處理不當,極小分量已足以致命。 俄軍二月底入侵烏克蘭,隨即攻佔北部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 俄軍三月底撤離後,烏克蘭的隔離區管理局指,核電廠遺址實驗室133件高放射性物品不翼而飛,懷疑被人當作「紀念品」拿走,警告若處理不當,極小分量已足以致命,攜帶兩周就會造成輻射灼傷,引致輻射相關疾病,對人體構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如果物質被隨意棄置在隔離區,亦危害員工安全,又指研究所和實驗室均有電腦、辦公和實驗設備,甚至測量器材被取走或破壞,車輛也失竊。 切爾諾貝爾核電廠自1986年發生反應堆爆炸,至今仍有嚴密措施,監控核電廠一帶的輻射水平,烏克蘭指俄軍佔領核電廠約一個月期間,大部分時間處身受污染環境。 烏克蘭國防部發放影片,指俄軍在核電廠周邊的紅色森林區挖掘戰壕,官員形容是瘋狂甚至自殺式行為,因紅色森林輻射水平甚高,連工作人員一般都不准進入,俄軍卻在沒防輻射裝備下駕車穿過森林,揚起放射性塵埃,若吸入體內將不堪設想。有烏克蘭官員甚至警告,這些俄羅斯士兵部分最多只能活多一年。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去年因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囚14個月 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刑滿出獄
【有線新聞】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因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去年判囚14個月,今刑滿出獄。 74歲的楊森出獄後說,威權政府的管治下,港人的個人自由、新聞自由、公平開放的選舉和公民社會都會受限制,社會亦逐漸沉默,缺少多元及批評政府的聲音。勉勵港人緊守崗位、講真說話,堅持落實基本法賦予的普選權利,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及民主願景共同努力。楊森去年承認在2019年10月1日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判囚14個月。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鴨脷洲利東邨東逸樓解封 發現25宗確診
【有線新聞】鴨脷洲利東邨東逸樓解封,發現25宗確診。 1464名居民已完成檢測,大廈因污水檢測病毒量高及出現多宗確診而被圍封,獲陰性結果的居民可以離開大廈。
- i-Cable
- 2022年04月11日
譚耀宗指政務司司長懸空 沒人豁免競選活動限聚令 林鄭:可找特首或特首辦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負責批核限聚令豁免的申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司長一職懸空不影響審批,特首可以指示其他官員處理,如果特首參選人想豁免選舉活動的防疫限制,可以找特首辦或特首辦主任。 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網上發表參選宣言,而非實體記者會,他的競選辦主任譚耀宗說,是因為政務司司長一職懸空,沒有人可以豁免競選活動的限聚令。 林鄭月娥:「對於有人說因為政務司司長一職懸空,即使是特首都無法(審批豁免),有部分法定權力亦未能由其他人行使,這並非事實。最簡單方法是(參選人)聯絡特首辦或特首辦主任,他們不需要找出確實是哪位官員獲得行政長官授權。」 她所講的是根據《釋義及通則條例》,特首可指示其他公職人員代為行使空缺職位的權力,上星期內地專家抵港後不用隔離,正正是林鄭月娥指示其他官員作出豁免。林鄭月娥:「至今政務司司長一職仍然懸空,屬於政務司司長的工作會有人負責,過去一星期亦如是。」 她又說本周內會交代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細節,部分活動可能要做了快速測試才能參加,例如是本地遊旅行團。不過放寬都無可避免有風險,她繼續呼籲市民打針,她自己本周會去打第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