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美國記者雷諾烏克蘭採訪時遭俄軍擊斃
【有線新聞】美國戰地記者雷諾,在烏克蘭採訪民眾撤離時被俄軍槍殺,終年50歲,是第一個在烏克蘭戰事殉職的外國記者。雷諾採訪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事、縱橫戰地,也關心美國本土的社會問題,拍攝的紀錄片曾經獲美國廣播電視新聞大獎。 無論戰亂、天災,還是地方衝突、社會問題,總會看到雷諾的身影。伊拉克、阿富汗戰事,以至政局動盪的埃及、利比亞和索馬里,雷諾從沒錯過。曾經在埃及遇過暴徒襲擊,也在柬埔寨遭士兵開槍,共事多年的行家形容過「雷諾是最好的戰地記者」。 在阿肯色州小石城出身的雷諾,不少作品都和親兄弟克雷格合作。他說過不能忍受自己追不到新聞,看到傳統電視台人多、器材多,但行動受限,兩兄弟堅持人手簡單包辦拍攝、剪接和製作,互相補位,即使有昂貴器材隨身,但都多用手機、運動相機 GoPro這類方便攜帶和拍攝的器材。 縱橫戰地,不代表他不關心美國國內問題。雷諾兄弟拍攝過芝加哥一間專收容有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學校,在2015年獲得被譽為美國電視廣播最高榮譽的「皮博特獎」。另一套他有份拍攝,由美國走私槍械給墨西哥販毒集團的紀錄片,也得到過杜邦—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獎。 俄烏戰事爆發,雷諾身在當地採訪,周日和行家在鄰近基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小事大意義】病毒炮火最前線:港產暖男送愛到險地
【有線新聞】喜歡旅遊、不怕變數的本地男護士阿邦,8年前開始參與無國界醫生救援工作,先後踏足巴基斯坦、利比里亞、也門、孟加拉及加沙。在戰火、動亂、甚至伊波拉病毒肆虐之地進行前線救援工作的他,驀然回首,最深刻的情境是甚麼?遺憾事是甚麼?又是甚麼信念,令他堅持至今,未言放棄?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小巴青衣撞橋躉 車頭冒煙起火傳爆炸聲 四乘客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青衣有專線小巴懷疑失控,撞向橋躉著火,四名乘客受傷。 網上片段見到,起火的小巴火勢猛烈,傳出爆炸聲,小巴車頭起火,部分乘客要從車尾太平門離開車廂。消防員開喉灌救,小巴嚴重焚毀,司機接受酒精呼氣測試。 現場是青衣城近青衣北橋橋底的小巴總站,警方下午3時許接報,該輛312號專線小巴懷疑失控撞向橋躉,有乘客由其他人協助救出,其中四名乘客擦傷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增26,908宗確診、多286死 明起指定診所增至23間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6,908宗確診,其中12,04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經快速檢測平台登記的有14,868宗,再多286人死亡。 昨日離世的249名病人,年齡介乎39至105歲,當中有134人來自院舍、165人無打針,絕大部分是長者。其中一名40歲病人有遺傳性鐵質新陳代謝問題,已經長時間沒有求醫,入院發現肝衰竭。 明日起會多開6間指定診所,包括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環翠普通科門診等,診所總數將增至23間。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拉近文化】當代水墨藝術家韓雁婷
【有線新聞】「倒不如趁現在有一些還在,還完全未被清拆的時候,我便快點能畫多少便多少。」 當代水墨藝術家韓雁婷觀察到這個城市正在消逝的事物,以她的作品表達對保育的想法。而從前從事影像製作行業的她,更漸漸把數碼水墨與在實物紙張上的水墨融會貫通。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55隻稀有龜走私期間獲救 嘉道理農場治療後送歐洲保育
【有線新聞】嘉道理農場將55隻有保育價值的走私龜送到歐洲。 職員將這批走私龜包好,放入特製木箱,今次送往歐洲保育的龜,包括4隻最稀有的加拉巴哥象龜、多隻淡水龜及陸龜等。牠們是非法進口,在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獲救,被救出時健康情況差,職員為牠們提供治療及植入晶片,將牠們送往4間海外保育設施。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深圳港人:早為封城做好準備 不擔心日用品供應短缺
【有線新聞】深圳周一起封城7日,有當地港人稱,雖然封城消息來得突然,但已一早做好準備,加上網購等未受影響,所以不擔心日用品供應短缺。 住在蛇口的港人Joanne接受我們訪問時就說,該區有不少熱門的購物中心,封城後人流明顯稀少。不過她又稱早在新春過後,小區居民定期要做檢測,他們也甚少外出,氣氛上早就習慣。 深圳港人Joanne說:「在檢測的期間,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已經是,就算沒有封城,其實都沒外出吃飯或沒回寫字樓。所以其實雖然封城消息好像好突然,但是其實在生活習慣上,都已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接受和慢慢習慣。」 她說她和身邊不少朋友有提早一兩個星期預購物資,但由於外賣、網購等無受影響,所以她不擔心物資短缺。而從事嬰幼兒營養品行業的她稱,封城對她的日常業務也沒太大影響。 Joanne說:「(我)已經將業務變做網上化,所以我來到內地這邊比較大部分時間是網上工作,所以對我來說,就沒甚麼重大影響。」 深圳封城第一日,我們到了寶安區沙井,即使在早上的繁忙時段,路面交通非常稀疏,也明顯少了民眾出入,有車輛在馬路上噴灑消毒劑。我們去了附近一個小區,現場保安嚴密,居民出入都要檢查健康碼。有大批居民排隊等候做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國安處去信英國NGO「香港觀察」 指網站內容涉違反國安法、要求移除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去信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觀察」,指網站內容涉嫌違反國安法,要求移除。 香港觀察引述國安處的信件,指控他們曾游說外國政府制裁香港及中國,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香港觀察說,他們是首個國安處針對的外國組織,又引述英國外相卓慧思,批評香港當局是意圖消滅所有爭取香港人權的聲音。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拉近文化】生態與藝術
【有線新聞】近年來與自然相關的議題更多人關注,也有更多藝術家以生態環境作創作議題。 藝術家黎慧儀同時也是一位農夫,在務農的過程中,她嘗試梳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她和耕種同伴重拾種出的本地稻米的方法,把種出的稻草,製作成一張「紙」塑雕作品《一頁》,透過藝術活動和展覽,與更多人分享。另一位藝術家勞麗麗就以絲印布作品《生活如常》,帶觀眾認識會出現在米田的雀鳥。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台戰機墜海飛行員獲救 同型號全面停飛
【有線新聞】 在台灣,一架幻影戰機訓練時懷疑因為機械故障墜海,機師緊急跳傘逃生獲救,台灣同型號的戰機全面停飛。 涉事單座位幻影2000戰機星期一早上10時許從台東志航基地出發執行例行訓練,到11點05分,姓黃的機師在返回的過程中表示有機械故障。並於11時26分於志航基地南面10海里彈射跳傘逃生,戰機也墜海。基地隨即派直升機趕赴現場,發現機師在海面上漂浮,在大約中午將他救起,當時他清醒,送院救治。 院方表示,機師情況穩定,身體無問題,但由於救援過程中喝到海水所以要住院觀察,機師媽媽收到消息後十分激動。 機師媽媽說:「(重凱現在有平安?)現在平安,我有跟他通過電話,謝謝,謝謝。(是否很喜歡飛行?)那是他從小的。」機師父母下午趕到台東探望兒子。 台灣軍方已組成專案小組調查事件,為確保安全,也下令停飛同型號戰機。柳惠千台灣空軍司令部督察長說:「從現在開始,幻象2000-5型機的部隊全面停止飛行,執行天安特檢及相關調查作業,其餘的其他機型暫停訓練。」 他又說,戰機確實有機械故障,但故障原因仍待打撈殘骸才能確定。蔡英文總統就要求持續搜尋機身,並釐清事故原因。 台灣傳媒報道,今次是台灣25年前開始列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深圳封城 有人憂港疫情嚴重寧赴內地避疫 有人北上做手術
【有線新聞】深圳爆發新一輪疫情,有市民認為本港疫情更加嚴重,寧願到內地避疫,政府說會確保深圳供港物資不受影響。 在深圳灣口岸,每個也有備而來,一家大小穿著全套保護衣過關。這對夫婦則拿著消毒噴劑,過關前都會不斷消毒。 梁先生:「回家避疫、﹙香港疫情﹚太嚴重,我和太太也很害怕,所以先回內地。不算太擔心、即使封城,酒店及食物也有充足準備。」鍾女士:「想回內地做手術,因疫情做不到、延遲這麼久,這裏疫情很嚴重,相信內地較安全。」 深圳灣口岸的人流不算太多,去深圳的人在離境之前要出示48小時內的陰性核酸報告及已預約隔離酒店的證明文件。 有人離開避疫,亦有人選擇回來。梁先生:「都是試試可不可以過來,﹙深圳﹚少了很多人、沒車,你都可以叫滴滴﹙出行﹚,各項事也可以做,下街也可。」 滕女士:「深圳羅湖﹙回港﹚,家人在這邊,小朋友、丈夫全部也在。」 除了人流,政府說會確保供港物資不受影響,提供物資的深圳企業可以豁免居家辦公,即日起會在深圳灣、皇崗、文錦渡、蓮塘口岸設立跨境貨車司機接駁點。
- i-Cable
- 2022年03月14日
內地周日多1337宗本地確診 張文宏:仍要堅持清零政策
【有線新聞】內地星期日新增1337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以及788宗本地無症狀感染個案,遍布17個省市,確診最多的吉林省即時宣布禁止市民跨省跨市流動。著名感染科醫生張文宏就說,雖然內地疫苗接種率較高,但仍要堅持清零政策。 確診個案最多的吉林省,錄得895宗確診個案和131宗無症狀感染,當地宣布禁止市民跨省跨市流動,如有需要也要到派出所登記,並在返回後隔離。而疫情最嚴重的吉林市就加快興建多間方艙醫院,預計提供超過1萬個床位,早前已有3間方艙醫院落成,預計第四間將於星期一投入使用。 廣東星期日新增79宗本地確診,以及151宗本地無症狀感染個案,其中深圳報告75宗確診,東莞就有140宗無症狀感染。而在廣州,由於廣交會出現一名密切接觸者,會場臨時封閉,過萬名參加者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持陰性結果方可離開。 上海新增41宗本地確診,以及128宗本地無症狀感染個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周三發現一宗陽性個案,但由於院方早前瞞報,加上缺少防疫物資,病人亦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導致病毒在院內擴散。有護士以沒有防護裝備為由,拒絕治療感染患者,卻被醫生毆打,有醫護事後與醫院對質。有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醫護說:「他們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