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3日發生2宗車禍
【有線新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過去3日發生2宗車禍,一名女學生死亡。校方指涉事司機是藝術學院的教師。 事發在上周六,2名學生在校區內被機動車撞倒,其中18歲女學生搶救後不治,另一名學生受傷,送院治療後已經出院。校方對在校園內發生不幸事故深感悲痛和自責,將全面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格管控機動車和電動單車的速度。另外,一名退休老師周一亦在校園內被網約車撞倒受輕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內地「雙節」假期 多地推出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 增設大功率充電設施
【有線新聞】內地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間,多了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預計日均流量較去年同期升3成。為了解決充電難問題,當局除了增設大功率充電設施、縮短充電時間,亦有推出優惠政策鼓勵車主分流充電。 內地國慶中秋「雙節」8天假期,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將逾6,200萬輛,當中大約有1,25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較去年同期上升約3成。 有數據預測全國逾三分之一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將超出負荷,尋找充電樁可能成為車主假期中的一大煩惱,為了解決充電難問題,當局推出不同充電時間的優惠策略,鼓勵錯峰分流充電。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監控中心總監史雙龍:「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間,我們將探索開展高速充電至80%至90%贈送優惠券的方式,引導用戶避免長時涓流充電,以技術和經濟手段,壓降單車平均充電時長,引導車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的城市充電站充電,緩解高速服務區充電壓力。」 多地亦在長假前增設大功率充電樁,北京有3座設在高速服務區,山東淄博這個超級快充樁,車輛充夠十分鐘便可「滿電出發」。新能源車主:「跑了400多公里到的淄博,下了高速就來充電,以前充一次要充一個多小時,沒想到這回這麼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
【有線新聞】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代表出席。 儀式早上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步操至紀念碑前,分列於兩側,象徵著守護烈士英魂。儀式開始,奏唱國歌,之後全場肅立,面向人民英雄紀念碑,默哀一分鐘。 禮兵把領導人敬獻的花籃,抬至紀念碑下的基座。習近平上前整理花籃輓聯,其後率領眾人緩步繞行,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少先隊及社會各界人士代表 上前獻花,儀式歷時約半小時。 國家於2014年通過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每年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北京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有線新聞】烈士紀念日,北京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出席。 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現場奏起國歌,其後默哀一分鐘。禮兵將花籃抬至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上,習近平上前整理花籃的輓聯,並帶同一眾領導人繞行瞻仰紀念碑。現役、退役軍人以及社會各界代表上前獻花。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紀念為國家和民族犧牲奉獻的英雄烈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國慶天安門廣場花壇 吸引大批遊客 有商戶料今年國慶中秋假期 生意較去年好
【有線新聞】明日是國慶,天安門廣場等地布置花壇,吸引大批遊客。適逢今年國慶和中秋兩節同慶,有商戶預期生意會較去年好。 向日葵寓意自由幸福,月季寓意和平希望,7種花結合和平鴿寓意「和平發展、欣欣向榮」。為迎接國慶,天安門廣場今年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主題,設立花卉布置,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賞,有人帶上國旗,亦有人穿著傳統服飾「馬面裙」到花壇前打卡。有遊客特意到北京過國慶,認為北京節日氣氛更為濃烈。 安徽遊客張先生:「祖國愈來愈昌盛了,也安全。北京是最好的城市,我也願意每年都過來過國慶。」浙江遊客湯楚涵:「就是非常的熱烈,而是花壇非常地喜慶,而且它也是祝福祖國的一個花籃,可以讓祖國繁榮昌盛的一個祝福。」 位於西城區的大柵欄人頭湧湧,這裡不乏各種特色小店,炸醬麵、糕點、包子等北京小吃都一應俱全。有開業三年售賣涼果的店舖負責人形容,以往國慶假期店舖人流都是絡繹不絕,而且每年都會添加新產品,生意額亦一年比一年有所增長。涼果店負責人陳小姐:「今年國慶人肯定很多的,我感覺因為每年國慶、各個節日吧,人都是爆滿的。增長肯定是有的,我們又添了很多產品,有花茶,我們添了很多新產品肯定會比往年更好。我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30日
大國科技|「十四五」具里程碑意義 青年人才挑大樑 重大成果湧現
【有線新聞】「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科技部形容這五年中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短短五年間,一批又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後湧現。「天宮」太空站轉入常態化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採樣返回、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在新能源領域更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連續4年超過1億千瓦,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4,0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 科技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十四五」期間,中央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組合拳」,包括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等。龐大的財政投入帶動社會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3.6萬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48%,規模穩居世界第二。 中國研發人員總量全球第一,但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是重用青年人才。「十四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負責人中,45歲以下佔比超過四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亦有八成項目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承擔。在「嫦娥」探月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骨幹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十四五」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
【有線新聞】國新辦舉行記者會介紹「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當局指高效完成規劃的目標任務,文旅公共服務惠及城鄉國際交流合作走深走實,文旅產業發展蓬勃興旺。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孫業禮:「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規模穩步擴大,效益明顯提升,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穩定預期等作用得到彰顯。去年2024年,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1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37.7%。規上文化企業7.8萬家,比2020年增加了1.3萬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緬北明家犯罪集團案 11人判處死刑 另5人死緩
【有線新聞】緬北明家電騙犯罪集團案,浙江法院一審判處11人死刑,另外5人死緩。 被判死刑的包括主犯明國平、明珍珍和周衛昌,至於楊正喜、傅成志等5人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另有11人無期徒刑,12人判處監禁24至25年。案件經查明確認明家家族核心成員和武裝頭目,自2015年起利用他們在緬甸果敢地區的影響力及武裝力量,設立多個犯罪園區,進行網絡詐騙、開設賭場、販毒、組織賣淫等犯罪活動,涉及資金逾100億元人民幣。團伙同時殺害和傷害試圖逃走和不服管理的涉詐人員,造成多人死傷,構成詐騙罪、故意殺人罪等14項罪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湛江多地遭龍捲風吹襲 未有傷亡報告
【有線新聞】受颱風「博羅依」外圍環流影響,廣東湛江多地上午遭龍捲風吹襲,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網上片段可見,在湛江市區、麻章、霞山和東海島等地先後出現龍捲風,捲起大量雜物,其中在吳川對出海面更形成水龍捲。湛江市氣象台發布龍捲風警報,提醒各地做好防禦,尤其是在鐵皮廠房、工棚或防風能力較差的建築物內人員要盡快撤離,落實防風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決定二十屆四中全會下月20日至23日召開
【有線新聞】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決定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下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會議強調「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等,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內地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料逾23億人次出行
【有線新聞】內地周三開始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預計會有逾23億人次出行,交通運輸部門推出不同措施便利旅客出遊。 今年內地國慶和中秋「雙節」合併放假8天,跨區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日均約2.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2%,預計國慶當日是客流高峰。期間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城市群,出入高速公路和熱門景區的車流量大,全國高速公路對小型客車實行免費通行政策。交通運輸部指,愈來愈多人選擇租車出行,估計全國租車訂單同比將有兩位數以上增長。當局引導各地在重點都市圈和旅遊線路沿線城市之間提供異地還車服務,擴大免費或低收費還車區域範圍。 民航方面,旅客運輸量預計達1,920萬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長3.6%,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預料單日旅客運輸量有望接近或超過今年暑假歷史最高峰的256萬人次。 國鐵集團已啟動假期運輸,為期12日。全國鐵路客流將出現首尾時段高度集中「首尾長途多、中間中短途多」特點,預計發送旅客將逾2.19億人次。日均計劃開出旅客列車約1.3萬列,已有多條新線路開通。為了疏導旅客,當局除了加開臨時列車或夜間高鐵,還在北京至粵港貴雲上海至粵港等長途熱門旅遊路線加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多年 當局致力於修復濕地及保護生物多樣性 已成為「鳥類天堂」
【有線新聞】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2年,擁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當局多年來致力於修復濕地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現時已成為「鳥類天堂」。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處黃河入海口旁,總面積逾1,500平方公里,主要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鳥類。保護區近年致力於濕地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一方面進行水系連通和生態補水,土地引水能力由以前每秒不足40立方米,到現今的每秒130立方米,年引水量更連續三年達1.7億立方米;另一方面修復植被及清除入侵物種,令鳥類有更好的棲息地。 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主任周立成:「通過我們對淡水濕地、鹽沼濕地和潮間帶濕地的剛才我敘述的這幾項工作,使得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愈來愈好,生態環境愈來愈好。我們的鳥類從30年前的187種,到現在的374種,而且數量也有了巨大的增加。」黃河三角洲作為候鳥遷徙廊道,是鳥類重要的棲息地,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除了修復鳥類棲息地,自然保護區更設立鳥類救助中心,例如這隻天鵝「小雪」2007年被發現身受重傷,經救治後,依然失去重回藍天的能力,只能留在中心生活,中心亦有養殖其他瀕危鳥類。為更好監測鳥類棲息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