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摩洛哥球迷在法國巴黎慶祝晉級 釀成警民衝突
【有線新聞】多個地區有摩洛哥球迷慶祝球隊晉級世界盃四強,其中在法國巴黎,部分球迷與警方爆發衝突。 香榭麗舍大道有人放煙花,甚至將煙火擲向警員。據報亦有人破壞商店,警方施放催淚煙並拘捕多人。 當晚有數以百計球迷上街,慶祝摩洛哥成為史上首支躋身世界盃四強的非洲及阿拉伯隊伍,部分人走出馬路揮動摩洛哥國旗。 比利時布魯塞爾 亦有摩洛哥球迷與警方衝突,當局出動警犬及部署水砲車驅散群眾,帶走部分人。 在摩洛哥和其他阿拉伯地區,都有興奮雀躍的球迷上街狂歡,大致和平。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任命新內閣要求切勿貪腐
【有線新聞】秘魯政府新內閣宣誓就職,總統博魯阿爾特要求閣員切勿貪腐。被罷免前總統卡斯蒂略的支持者在全國多地示威,要求提早大選。 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上任三天,在總統府為新內閣監誓。17名閣員逐一跪在她面前,腰間繫著紅白相間的飾帶。她要求各人承諾忠誠履行職責,絕對不能貪腐。 新政府屬中間派,由前檢察官安古洛出任總理,經濟和財政部長由傾向親市場的孔特雷拉斯出任。秘魯首位女總統任命的新內閣有8位女閣員,包括外長赫瓦西。 博魯阿爾特於全國演說,承諾政府開放對話大門,會為經濟復蘇和社會公正而努力,實現團結和鞏固民主。 她接替被指涉貪、叛亂而遭國會罷免的卡斯蒂略以來,全國示威不斷。在首都利馬,卡斯蒂略的支持者聚集於他被關押的警察大樓外。其他城市亦有其支持者示威,批評博魯阿爾特是叛徒,要求她辭職並舉行大選。 博魯阿爾特呼籲國民冷靜,避免發生衝突。如果她不選擇大選,任期將直至2026年。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報道指北韓正籌集藥物防止新型肺炎個案從中國輸入
【有線新聞】北韓據報因應中國放寬防疫管控,積極籌集新型肺炎治療藥物。 《韓聯社》引述丹東的商人消息,指內地上周調整防疫政策後,北韓擔心疫情流入,要求藥物的訂單大增。包括退燒藥、抗生素和治療新型肺炎藥物,部分是提供給高層人物。 報道又指若春運前後,中國境內確診個案激增,中朝貨運列車可能再次停駛。有商人收到指示,在列車停駛前,盡快籌集所需物資。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日本首度立法規管宗教團體不當募捐
【有線新聞】日本針對統一教醜聞,破天荒立法規管宗教團體不當募捐,包括禁止以「通靈」等說辭,施壓誘使他人捐款,並容許受害人及家屬追討違規捐款。 日本參議院罕有在周六開會,趕及在國會會期最後一天通過「被害者救濟法」,是首次立法規管宗教團體募捐。 首相岸田文雄說:「面對受害的前信徒和家屬的困難,沒有執政黨或在野黨之分。按照保障宗教自由和財產權的憲法以及我國現行法律,盡可能修訂涵蓋範圍最廣的新法。」 新法訂明禁止以「通靈」等說辭,引發不安的手段募捐。例如聲稱要捐款才能避免自身或家人不幸等,亦禁止要求對方借貸或變賣住所、田地捐款,違者最高可判囚1年或罰款100萬日圓。 若捐款涉及以上手段,受害人有權取消並取回款項。捐款人的子女或配偶亦可代表追討應得的生活費,但對法例生效前個案無追溯力,當局兩年後檢討。 新法另外列明,團體有義務確保募捐時不得施壓,或以「精神控制」手段,影響個人決定或判斷。否則當局會作出勸諭,或者公開涉事團體名稱。 雖然新法涵蓋所有法人及團體,但統一教被視為主要針對對象。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遇刺,疑兇供稱母親大量捐款予統一教導致破產,又指安倍與教會有關連,觸發外界質疑執政自民黨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英屬澤西島三層高住宅爆炸倒塌 釀最少三死
【有線新聞】英屬澤西島一座三層高住宅爆炸倒塌,至少3人死亡,十多人失蹤。 位於英倫海峽的澤西島首府聖赫利爾一座住宅,周六凌晨約4時爆炸,持續有火光和冒煙。 爆炸前有居民報案稱嗅到異味,當局稱現時先集中搜救,會調查爆炸原因。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烏克蘭反攻扎波羅熱俄軍基地
【有線新聞】烏克蘭反攻南部扎波羅熱,宣稱擊中俄軍基地,俄方反指烏克蘭轟炸平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指控俄軍以伊朗無人機攻擊供電系統,敖德薩逾150萬人陷入停電。 烏克蘭南部扎波羅熱,被俄軍佔領的城市梅利托波爾,周六晚受襲起火。烏克蘭指擊中俄軍基地,擊傷過百俄羅斯士兵。俄羅斯官員則指,烏軍以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轟炸市內一座康樂中心,造成平民傷亡,批評烏克蘭「攻擊和平城市的基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反指,俄軍摧毀頓巴斯城市巴赫穆特。俄烏兩軍在東部持續激烈交火,爭奪這個頓涅茨克補給重鎮。當地受圍困下長期斷水斷電。地方官員估計市內70萬居民,九成均已逃亡在外。 而南部另一重鎮敖德薩,亦有逾150萬居民陷入停電。澤連斯基指俄軍以伊朗製無人機空襲當地電力系統,令這個港口城市僅得關鍵基建維持供電,情勢非常嚴峻。 英國國防部估計,伊朗接下來數月會增加對俄羅斯供應軍備,包括可能提供彈道導彈,以換取俄羅斯擴大對伊朗軍事支持。美國宣布會再加碼軍援烏克蘭,強調會阻止俄羅斯和伊朗合作。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塞爾維亞將要求北約允許派兵科索沃
【有線新聞】塞爾維亞決定向北約申請許可,以派兵進入科索沃。 科索沃北部有塞爾維亞裔民眾堵路,抗議當局拘捕一名塞族前警員,科索沃則批評堵路的是極端組織。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周六表明,會首次動用1999年結束科索沃戰爭的聯合國決議,正式要求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允許塞爾維亞派軍警進駐科索沃,但估計北約不會同意。 決議制訂時,科索沃仍被廣泛視為塞爾維亞領土,但後來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獨立,加劇兩地衝突不斷。
- i-Cable
- 2022年12月11日
美代表團訪華為布林肯明年訪華鋪路
【有線新聞】美國高級別代表團即將訪華,為國務卿布林肯明年出訪鋪路。 美國國務院公布,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及兩岸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周日起一連三日出訪東亞,會到中國、南韓、日本。其中訪華行程,旨在跟進美國總統拜登上月在印尼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繼續負責任地管控中美競爭,尋求潛在合作範疇,並為布林肯明年初出訪作準備。
- i-Cable
- 2022年12月10日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三得主異口同聲批普京
【有線新聞】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奧斯陸舉行頒獎儀式,得主白俄羅斯人權領袖比亞利亞茨基以及俄羅斯、烏克蘭人權組織代表齊集在挪威領獎。 被囚禁白俄羅斯人權領袖比亞利亞茨基的妻子、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碑」的代表、以及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的代表從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賴斯-安德森手中,接過和平獎獎狀及獎章。 席賴斯-安德森表示:「三位得獎者促進批判權貴的權利,守護公民基本權利,為記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和瀆職濫權作傑出貢獻,他們共同體現出公民社會對和平與民主多重要。 代替丈夫比亞利亞茨基領獎的娜塔利亞表示,丈夫明白作為人權捍衛者的危險,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悲慘時刻,警告依賴獨裁國家,有如當今的白俄,正中俄羅斯總統普京下懷。已被下令解散的「紀念碑」代表說,俄羅斯民間社會今天的慘況正是未解決的過去帶來直接後果,批評普京上台後對烏克蘭等鄰國發動「記憶戰爭」,扭曲國民對反法西斯的概念,合理化侵略烏克蘭。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在戰事以來參與調查俄方戰爭罪行,代表說拒絕政治妥協,為和平而戰不意味屈服於侵略者壓逼,而是要保護人民免於殘暴,受攻擊的國家放下武器無法實現和平,強調要為受害人伸張正義。
- i-Cable
- 2022年12月10日
美國體育記者沃爾採訪世盃期間猝逝
【有線新聞】美國體育記者沃爾在採訪荷蘭對阿根廷的世界盃賽事期間突然不適,送院後不治。 沃爾在比賽期間,仍有在網上發文,提到荷蘭靠不可思議的罰球方式扳平。據報比賽進入加時後,沃爾突然不適暈倒,急救員一度以心肺復蘇法搶救。 年近五十的沃爾,多年來專注採訪及分析足球賽事,2011年更一度計劃競逐國際足協會長。他在卡塔爾採訪期間,一度因帶同彩虹標記T恤遭扣查。沃爾一名屬於性小眾的親人認為死因有可疑。
- i-Cable
- 2022年12月10日
自民黨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到訪晤蔡英文
【有線新聞】日本眾議員、執政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訪問台灣,與蔡英文會面。 萩生田稱,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法治普世價值,是日本的重要夥伴。他提到這次是他個人相隔4年後再次訪台,並是自民黨相隔19年,再有政調會長訪台。他又指遇刺的安倍晉三前首相原定今年訪台,此行多少可說是報答台灣人民對安倍的哀思。 蔡英文亦指,萩生田此行格外具有意義,重申台灣對安倍遇刺感到難過。 萩生田明天將出席推動雙邊關係的論壇。
- i-Cable
- 2022年12月10日
歐洲議會副議長凱利涉嫌受賄被捕
【有線新聞】歐洲議會副議長凱利等4人涉嫌受賄被比利時警方拘捕。據報行賄的是卡塔爾政府,懷疑與今屆世界盃有關。 來自希臘的凱利,在布魯塞爾的辦公室被查封。她所屬的泛希臘社會運動黨和歐洲議會社會民主黨團,已將她開除。被捕的還有前議員、助理等。 比利時警方周五搜查十多個地方,檢獲60萬歐元現金,沒收電腦和手機,指懷疑一個海灣國家向第三方支付大筆款項或送禮,試圖影響歐洲議會的經濟和政治決定。歐洲議會指,正與比利時警方合作,不評論個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