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3月30日
男子代九旬婦看管長沙灣栗子檔 認阻街等罪判罰2,600元 當局發還栗子車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月初在長沙灣為一名90多歲持牌小販看管栗子檔,承認無牌販賣等罪,判罰款2600元。 29歲被告承認今個月6日,在港鐵長沙灣站外阻街、無牌販賣及無牌烹煮食物。案發當日一名90多歲持牌小販婆婆說自己擺檔期間短暫離開如廁,交被告看管檔口,認為食環署執法不公道。環境及生態局說涉案的炒栗子車設備已經發還予婆婆。
- i-Cable
- 2023年03月30日
三男涉啟德體育園地盤偷電線被捕
【有線新聞】三名男子涉嫌於啟德地盤爆竊被捕。 現場是承啟道正在興建的啟德體育園地盤,昨晚10時許保安員報案,指懷疑有人駕駛貨車進入地盤爆竊。警員到場在涉事車輛檢獲一批電線,拘捕車上三人帶返警署調查。
- i-Cable
- 2023年03月30日
東涌三車相撞 的士司機被困當場燒死 目擊司機稱的士曾傳爆炸聲
【有線新聞】東涌清晨三車相撞,涉及兩輛貨車及一輛的士。的士撞到貨車車尾後起火,39歲司機死亡。 的士撞到貨車後起火,火勢非常猛烈。大量濃煙升上半空,消防員開喉射水灌救。的士被壓在貨車底,車身變形、燒至近乎全黑。的士司機被困車內,救援人員用工具撬開車廂將他救出,當場證實死亡。貨車車頭變形,車身嚴重燒毀,貨物散落地上,一名貨車司機受傷送院。 有目擊司機說曾聽到爆炸聲。目擊者江先生:「後面『嘭』一聲,接著一輛車撞向前面貨車尾,然後著火。 燒得很厲害,一直在燒,間中有幾聲爆炸聲。」 凌晨4時許,一架貨車沿北大嶼山公路往機場方向行駛,駛至近東薈城對開與另一架貨車相撞,停在快線。尾隨的士懷疑收掣不及,撞向這架貨車車尾,隨後起火。受事故影響,現場一度三線全封,巴士路線要改道行駛,近早上十時半才陸續解封。
- i-Cable
- 2023年03月30日
大埔唐樓單位疑拖板短路起火 一死七傷 三人危殆包括7歲女童
【有線新聞】大埔有唐樓單位凌晨火警,一死七傷,其中3名傷者危殆,包括一名7歲女童。 起火單位的男住戶救出時昏迷,要用心外壓機搶救,他送院後不治。火警中另外有4男3女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包括一名7歲女童及一名4歲男童,部分傷勢較輕的傷者自行上救護車,分別送到那打素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 凌晨近三時,大埔墟同秀坊3號一幢唐樓低層一個單位起火,火勢波及旁邊的單位,消防員用了約50分鐘將火救熄,30多名住客要疏散。死者的同居女友帶同兩隻狗在樓下暫避。消防返回起火單位調查,單位內嚴重熏黑、窗框燒毀。警方、機電工程署和政府化驗所先後派人上樓。 35歲死者與女友住在起火單位,凌晨客廳一個拖板突然起火,死者叫女友先離開、自己嘗試救火,後來火勢愈來愈大、他被困洗手間。消防調查後相信拖板因電線短路起火,火警原因無可疑。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北角男子今晨遭斬傷 求診時被捕、疑涉油麻地非法禁錮案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凌晨在北角遭斬傷,警方調查後懷疑傷者涉及油麻地一宗非法禁錮案。 凌晨1時許,一名22歲男子在英皇道250號對開遭多名男子持刀襲擊,事主負傷到醫院求診,警方調查後,以涉嫌串謀非法禁錮,拘捕該名受傷男子。 案發在1月16日凌晨,四名男子在彌敦道近碧街,將一名男子推上七人車,剷上行人路後衝燈逃去。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屯門湖康母嬰健康院墮窗無人傷 衞生署:會全面檢查大樓窗戶
【有線新聞】屯門湖康母嬰健康院有窗戶掉落樓,無人受傷。 衞生署指下午約三時,屯門湖康診所二樓健康院,一名職員開窗時,窗戶掉落大樓外近停車場位置,面積約0.5米乘0.8米,無人受傷。衞生署安排緊急維修及檢查,稱建築署有定期保養,會全面檢查大樓窗戶。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卓健醫療接種逾期復必泰 14人暫無不適
【有線新聞】卓健醫療九龍灣醫療中心,為14名市民接種過期復必泰二價疫苗。 卓健醫療本月21日至28日,為14名市民接種超出建議使用日期1至8天的復必泰二價疫苗。根據疫苗製造商建議,疫苗解凍後70天內要使用。衞生署指高度關注事件,已經展開調查,諮詢專家意見後認為受影響人士毋須重新接種,暫時未收到不適報告。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增23宗耳念珠菌個案 逾半為安老院院友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3宗感染耳念珠菌個案,過半是安老院院友,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感染源頭。 14名安老院病人分布在13間院舍,衞生防護中心沒有發現社區或院舍有感染源頭或傳播,會聯同社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視察出現個案的院舍,亦會與醫管局、社署合作,提供感染控制建議及培訓院舍職員,妥善安置帶菌院友、加強清潔消毒等。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疑因金錢問題起爭執 大角咀男子遭斬傷手送院 妻子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大角咀懷疑遭妻子斬傷。 40歲男子手部受傷送院,涉嫌傷人的36歲女子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帶返警署調查。警方下午約5時40分接報,一對男女在博文街福群商場一間診所懷疑因金錢問題爭執,其間有人用菜刀襲擊對方,警方調查後拘捕傷者的妻子。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盧寵茂訪廣東省器官移植數據中心 冀與內地設器官移植機制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率團訪問廣東省三日。 盧寵茂出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的啓用儀式及致辭,又與廣東省衞健委黨組書記及主任朱宏會面。隨團還有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及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他們又參觀國家衞健委的人體組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以及器官移植發展博物館等。盧寵茂說希望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協作機制。一行人明日轉到深圳。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強制能源效益標籤九月實施 涵蓋LED燈、氣體爐具等 機電署料每年慳11億度電
【有線新聞】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九月起涵蓋多三類電器及氣體爐具,機電署預計擴大計劃後,一年可節省11億度電,下次檢討時會研究立法禁售能源效益不達標的電器。 LED燈、氣體煮食爐、即熱式氣體熱水爐,九月開始都要有能源效益標籤。氣體爐的標籤粉紅色底,註明是氣體。屆時機電署手機應用程式入面的慳電計功能都會更新,掃描這些標籤就可比較不同產品的能源效益。 機電署預計擴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每年可節省11億度電,相當於一半港島家庭一年用電量。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第四階段計劃涵蓋兩種氣體器具,所以是一個很大突破,計劃之下的家用器具,到時佔住宅總能源使用量將由現時五成提升至八成。」 計劃約三年檢討一次,下次檢討會研究修例禁售能源效益不達標的產品。機電署助理署長朱祺明:「國際上有不同國家立法控制最低標準要求,即最少達某一能源效益標準才可以做,這是一個新法例,香港暫時未有。所以我們正做研究工作,希望研究工作在2024年完成。」 機電署指前年提升評級要求,達到最高標準的窗口式冷氣機一年間增加10倍,目標2035年或以前,減少住宅用電量一成至一成半,2050年或之前減兩至三成。
- i-Cable
- 2023年03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趙家賢作供 指戴耀廷「風雲計劃」引領本土派出選區議員 冀複製至立會選舉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輪到認罪被告趙家賢以控方證人身分作供,指戴耀廷引領本土抗爭派出選,民粹及口號式政治表態居多,區議會選舉大勝後,計劃複製到立法會選舉。 審訊第34天,輪到其中一名認罪的被告、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作供。他指民主動力是「蚊型組織」,負責區議會選舉前與民主派政黨開會,協調各區人選、避免撞區。 到2018年,戴耀廷開始營造「從憲制抗爭」的概念,提出「風雲計劃」,引領很多以政治理念先行的本土抗爭派素人出選區議會。趙家賢認為這個做法與民主動力一向的協調模式有衝突。到最終他們區議會選舉大勝,取得區議會撥款權,戴耀廷的理念就是透過這項權力,推動民主派的公民社會活動,同時奪取負責特首選舉的選委會110席。 趙家賢批評本土派漠視傳統,在區議會發言時不會講「多謝主席」,並且變得民粹,以口號式政治表態居多。這些政治素人受惠於反修例而高票當選,以致變得「心雄」,即是野心大了。 而戴耀廷作為「大學者、大文豪、大思想家」,希望乘勢推進,將區議會的成功複製到立法會選舉。在場被告聽到趙家賢這樣說,隨即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