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0月25日
詐騙案|首三季按年增四成 電騙升逾倍 警方指詐騙集團日益掌握受害人心理
【有線新聞】本港首三季詐騙案較去年上升40%,佔香港整體罪案四成,涉及金額高達33億元,當中電話騙案升幅更超過一倍,警方說是因為詐騙集團愈來愈了解受害人的心理。 A小姐去年12月收到一個聲稱是內地公安的電話,指她在內地涉嫌洗黑錢,要求A小姐存入48萬到一個指定戶口,同日全數被不法分子轉走,受害人A小姐:「起初他致電給我,第一次我是中止了通話,但他之後再致電,連我的身份證號碼也能說出,我就感到好像要聽聽他說甚麼。他有出示公安的執法證件,他告訴我如果你不配合,就會馬上拘捕你至內地,困住你不知多少天,只要案件未審結你都不會被釋放。」 類似的電話騙案今年1月至9月有1,687宗,較2021年上升超過一倍。除了電話騙案,網上情緣騙案的損失金額都愈來愈高,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張文瀚:「騙徒會設計一些虛假投資網站或投資流動應用程式,騙徒可以在這些投資平台任意控制受害人戶口的結餘,及受害人賺或虧損了多少錢。」警方說詐騙集團愈來愈了解受害人的心理,掌握心理戰術技巧後可增加受害人對自己的信任度,呼籲市民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受害人報案後,警方會派這本支援小冊子給他,裏面會教他被騙後如何應對
- i-Cable
- 2022年10月25日
元朗八鄉村屋起火 8人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元朗八鄉有村屋發生火警,屋內多人被困,8人不適送院。 有居民由救護員陪同在救護車接受治理。凌晨3時許,錦上路蓮花地對開一間村屋起火,消防接報到場,派出一隊煙帽隊及一條喉灌救,約半小時將火救熄。屋內3男5女獲救時清醒,年齡介乎9至67歲,由救護車送院,至於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政府打擊店舖阻街 發出53張告票、清走10噸棄置物
【有線新聞】政府在多區打擊店舖阻街,過去一星期發出53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17張傳票。 食環署上星期一至五與警方在灣仔、旺角等6區,清除約10噸棄置物及取走約9公斤貨物,警方亦發出26張警告通知書,當中20張,物主未有在限時內移走,食環署清除約300公斤貨物。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金融峰會︱金管局:訪客可入「疫苗通」處所 倘確診可坐專機離港
【有線新聞】金融領袖峰會下星期舉行,主辦的金管局說,會容許來港出席的商界領袖醫學監察期間出席宴會吃飯。 金管局下星期二招待來港的商界領袖到西九文化區M+參觀和晚宴,翌日在四季酒店出席峰會,在酒店舉行午宴。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說,訪客在三天醫學監察期間,可以在私人包間與其他人吃飯、可以進入需要「疫苗通行證」的處所等,訪客在來港前及抵港三天都要做檢測,確診者可以選擇坐專機離港或者接受隔離。由於反應踴躍,峰會延長至11月3日。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旺角女途人遭巴士撞倒 手腳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旺角有途人被巴士撞倒,送院治理。救護員為傷者治理傷勢,她主要手腳受傷。 晚上7時許,一輛巴士沿彌敦道往尖沙咀行駛,駛到近瓊華中心對出撞倒一名女人,她的腳卡在巴士車底,由朋友及途人合力救出,送院治理。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消息:保安局將接管河套方艙 政府曾稱該處予旅客「逆向隔離」
【有線新聞】消息指,落馬洲河套區「方艙醫院」將會由保安局接管。 河套的「方艙醫院」現時由內地管理,政府早前說一旦落實北上前「逆向隔離」,將會安排北上旅客先在河套的方艙醫院隔離,再以閉環方式入深圳。兩地仍然商討「逆向隔離」,包括人手等安排。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荃灣聖芳濟學生缺席升旗禮被罰停課 校方成立獨委會調查、料需時90日
【有線新聞】荃灣聖芳濟中學14名學生缺席升旗禮,早前被罰停課三天,校方在事發19天後宣布成立委員會獨立調查事件。 校監張奇恩向家長發信,說這兩星期與校董接見同學及老師,他們表達了意見和憂慮,校董會在上星期三議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預計需時90日,希望家長給予時間及空間。 委員會有五人,包括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李建文、恩主教書院校監吳慧思、大律師莊啟文等。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香港仔八旬婦捱私家車撞 雙腳捲車底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香港仔有女途人遭私家車撞倒,受傷送院。 事發在下午1時許,一輛私家車由香港仔中心停車場駛出南寧街期間,失控撞倒一名87歲女途人,傷者雙腳捲入車底,48歲男司機報案求助,救護人員到場,將傷者送院搶救。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免針紙覆核|被問會否賦權局長廢免針紙 林定國稱正研究判詞、將適時公布決定
【有線新聞】免針紙司法覆核案政府敗訴,律政司被問到會否修例,賦權醫務衞生局廢除免針紙,律政司說正研究判詞,有決定會適時公布。 立法會議員梁熙:「當局會否盡快啟動相關修例工作堵塞漏洞?如果會的話,何時做?」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收到判詞後,醫衞局及律政司都在積極考慮判詞及考慮下一步工作,現在只能跟大家說我們在積極考慮,其實整個周末都在處理這事,一有下一個決定,一定會適時跟大家公布。特區政府處理任何事情必定以遵從法治原則為其中一個最重要基礎,希望大家等一等,討論完畢、有成熟決定會適時向大眾公布。」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下學年起基本法測試擴至直資、幼園教師 涵蓋合約教師、校長
【有線新聞】下學年起,新入職資助學校的合約老師亦需要通過《基本法》測試。 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通告,指2023/24學年起,新聘教師《基本法》測試要求擴展至直資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除常額教師外,以現金津貼聘請的新入職教師,即是合約老師亦須通過測試,有關要求適用於所有教師職系,包括校長。 教育局會於本學年舉辦五輪《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第一輪12月3日舉行,申請名額先到先得。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政府擬禁即棄膠餐具、明年第四季實施 違者罰款二千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例管制即棄膠產品,禁止食肆派即棄膠飲管、刀叉等,當局希望提早於明年第四季實施。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說,塑膠廢物佔本港堆填區都市固體廢物兩成,當局目標明年初向立法會交條例草案,全面禁發泡膠餐具。第一階段包括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派發即棄膠刀叉、飲管、膠杯等,到第二階段才管制外賣膠杯,違者罰款2,000元,有議員質疑為何不全面禁止入口,局方說下一階段再研究。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理大生認煽動分裂國家判囚五年 不服未扣減刑期上訴 法官指或影響其他案件押後判決
【有線新聞】一名理大學生早前承認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被判囚五年,他不服上訴,認為條例所指的最低刑期是量刑起點,可以有認罪減刑空間,實際判囚少於五年。但律政司堅持最低刑期為五年,上訴庭聽取雙方理據,押後判決。 案發2020年6月至9月,被告呂世瑜在Telegram發布港獨文宣及售賣武器,早前承認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法官以五年半作量刑起點,由於認罪理應減刑三分一至監禁三年八個月,但法官裁定案件「情節嚴重」,按國安法要判囚最少五年,只能減刑至監禁五年,呂世瑜不服上訴。 上訴方認為條例所指的最低刑罰,是指最低的量刑起點,認罪與否或背景都符合國安法的減刑條件,法官可酌量扣減刑期,最終需服刑期實際上可以低於五年。 律政司一方認為所限制的是最終刑期,不是量刑起點,法官要因而調整量刑起點確保犯案情節嚴重的人,最終入獄五年是底線、最多十年,並呈遞內地法律書籍供法庭參考。 法官指案件涉及重要事項,有機會影響其他國安法案件、需時考慮,三個月內頒布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