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29歲前保險代理涉虛報保單資料 詐騙75萬佣金被廉署起訴
【有線新聞】廉政公署起訴一名前保險代理涉嫌虛報資料,詐騙約75萬元佣金。 29歲的周子羨,案發時是永明金融保險代理,涉嫌於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申請表虛報申請人僱主、職業或月薪等資料,及虛報自己是一份保單的代理人,詐騙約75萬元佣金。 周子羨被控四項代理人意圖欺騙其主事人而使用文件罪及一項欺詐罪,她獲准保釋,星期四在九龍城裁判法院答辯。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增4656確診、多9人亡 學校呈報逾800宗 有31班別停課一周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656宗新型肺炎確診,373宗屬輸入個案,多9人離世。 503間學校呈報多821宗個案,32間學校有31班及2隊籃球隊要停課一星期,有籃球隊出現個案的學校,分別是賽馬會體藝中學及新界鄉議局大埔區中學。 新增11間安老及殘疾院舍呈報14名員工及院友確診,52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要檢疫。有1,632名確診者仍然留醫,其中31人危殆、27人嚴重。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日本自由行|記者大阪直擊 抵埗約半小時完成過關 首批遊日港人:等了三年
【有線新聞】日本即日起全面開放入境旅遊,旅客可以自由行,本台記者陳沅彤下午飛抵大阪,過關、取行李,大約半小時就完成。 日本第一日開放自由行,記者乘搭第一班飛往大阪的航班,同機的香港人都想第一時間出關。萬女士:「等了很久、等了三年,疫情前去過、現在希望可以第一時間過去玩。連同購物要大約兩萬元,今次預算多一點,太久沒有去那邊,不知道物價有沒有升值,預多一點可以鬆動些。」 想加快去到日本的入境程序,在到埗前的14日至6小時內,透過MYSOS應用程式預先核實護照及針卡,或72小時內的陰性檢測結果等文件,取得藍色畫面,到埗後可以行快速通道。 終於上機,幾乎滿座。原本4小時的航程,提早半小時到埗,下機後見到指示牌,去到櫃檯出示藍色二維碼予職員核對資料就行。 以往來日本要先在飛機上填妥紙本入境表格及海關申報表,現時可以預先在網上系統填妥,職員掃一掃二維碼就行,過關、取行李,約半小時就出到來機場。 相隔三年再踏足日本,萬女士:「(終於到埗有甚麼感受?)當然開心,非常開心,終於可以平安到大阪。今晚第一站會先去黑門市場,吃海鮮、刺身等。」 雖然日本已經放寬了口罩令,只是在室內跟他人近距離聊天才要戴口罩,不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廢除免針紙|病人組織認同臨時禁令 批廢免針紙執行過急、不夠時間補領
【有線新聞】有病人組織認同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質疑廢除免針紙決定太急,病人不夠時間補領免針紙。 兩萬多張免針紙被廢除,普通科門診為受影響的人提供免費諮詢服務,不過多少人獲重發免針紙,醫管局說無相關數字。 有病人組織收到約10宗求助,認為臨時禁制令使病人鬆一口氣,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不管他們會接種疫苗,還是到其他私家醫生診所或到公立醫院補領免針紙,有多少少時間準備。一個影響重大的措施難免被市民有觀感措施來得太急、有沒有法律依據,法庭有責任就法律依據、行使權力是否合適作出判斷。」 一直質疑廢除免針紙做法兒戲的議員江玉歡尊重法庭決定,江玉歡:「我認為是最重要,亦是政府認為的理據就是他們沒有做臨床診斷,有沒有臨床診斷並非由一個人說了算。」 有關疫苗通行證的條例會在今年12月31日失效,江玉歡建議政府將這批免針紙一併延長到年底才無效。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19年理大衝突案 五人認非法集結 分別判囚、入更生中心
【有線新聞】2019年理大衝突,三男兩女較早前承認非法集結罪,分別被判入更生中心及監禁14至18個月。 五名認罪被告介乎21至24歲,被控於2019年11月18日在尖沙咀科學館廣場一帶參與非法集結。法官練錦鴻判刑指,部分示威者借題發揮,不但未能帶來改變,反而造成破壞;批評示威者盲目地將想法強加於沉默的人;暴力行為亦損害本港的國際形象。 同案另外五名被告否認控罪,包括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將於11月30日裁決。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社民連政總外請願 促撤銷限聚令等 曾健成放道具收阻街告票
【有線新聞】社民連在政總外請願並放置道具,警方根據阻街條例罰款1,500元。 社民連主席陳寶瑩、成員曾健成等四人拉起橫額,又帶同掃把等示威道具,在行政會議舉行前請願,促請政府盡快撤銷限聚令等措施,有代表接收信件。 曾健成之後將道具放在地上,警員以阻街條例向他發出1,500元定額罰款告票,他說會在法庭抗辯。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廢除免針紙|社協稱持免針紙病人變受害者 促先釐清法律爭議
【有線新聞】有關注病人的組織認為,索取免針紙的市民是事件中的受害人,應該讓法庭先釐清法律爭議,再決定是否一刀切廢除。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如果先釐清法律爭議,真的不排除有病人真的不適合打針索取了免針紙,受事件影響,如果先釐清和調查會較好,這些病人都是受害者,市民都反映標準很嚴謹,甚至醫生會覺得開免針紙會與政府『打對台』,不跟政府政策,會否有醫學考慮以外的顧慮。」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安老協會冀院舍員工放寬至一周一檢 維持每日快測
【有線新聞】安老服務協會執委李輝說,近期在安老院舍的確診個案都是透過快速檢測發現,建議院舍員工的核酸檢測,由隔日做一次放寬至一星期一次,及維持每天做快測。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執委李輝:「院舍都是零星的個案,並不是每人都因為核酸檢測發現,有很多都是透過快速測試發現,結果來得更加快,我們不是要即時放寬所有,但可否先回復一星期一檢,看看效果如何再恢復兩星期一檢。」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廢除免針紙|原訂明日生效 高院頒令暫禁執行至覆核案審結 下周四開審
【有線新聞】政府原定明日廢除七名被捕醫生簽發的二萬多張免針紙,市民郭卓堅入稟要求推翻,高等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暫緩措施,直至下星期四司法覆核有結果。 入稟人郭卓堅離開高等法院,他說對結果感到高興,郭卓堅:「我預計他一定頒發。我是倒過來要求未有判決前,不應該說針紙無效,萬一位醫生是完全沒有罪,那怎麼辦?是沒有理由的,香港是法治的地方,即使有懷疑利益也是歸於(被)告。」 政府原訂本月12日起,廢除由七名被捕醫生簽發的2萬多張免針紙,郭卓堅入稟要求推翻決定,案件在高等法院進行指示聆訊。他在入稟狀附上新聞報道,引述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質疑法例沒有賦予醫務衞生局廢除免針紙的權力,他認為局長盧寵茂濫權,令持有這批免針紙的人無法進入公眾場所,生活得好像「坑渠老鼠」,要求法庭裁定政府違反《國際人權公約》。 郭卓堅在庭上申請臨時禁制令,說政府的決定影響了兩萬多名免針紙持有人,希望法庭考慮公眾利益,又認為因懷疑就不承認免針紙是未審先判。 答辯人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的代表指,七名醫生發出的免針紙佔全港一半,局方對免針紙有疑問,考慮到公眾健康及醫療系統風險,即時決定廢除,受影響的人可以找其他醫生診症,或到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海關機場拘外籍漢 體內藏59粒疑似可卡因 市值約120萬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拘捕一名外籍男子,涉嫌體內藏毒。 43歲疑犯排出59粒懷疑可卡因,約重1.2公斤,市值約120萬元。他上星期日由埃塞俄比亞經曼谷抵港,入境處人員發現他形跡可疑,攜帶的行李數量少,又沒有預訂酒店房,認為有可疑,於是於是拒絕入境,海關清關時發現他體內藏有異物,送院檢查,發現疑犯排出毒品。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立法議程剔除23條 李家超指屬國際形勢考慮 須更深入研防法律漏洞
【有線新聞】23條立法被剔出今年立法議程,行政長官李家超說要先深入研究,以防有漏洞。他主動提及有國家建議禁止有國安風險的人長時間離開處所。消息指,特區政府暫未有計劃仿效。 政府將《基本法》23條立法剔出今年立法議程,意味今年不會啟動立法,行政長官李家超解釋,是考慮國際形勢千變萬化,需要再深入研究相關法例。李家超:「有普通法國家最近提議,新的國家安全的法律建議是很嚴厲,包括提出針對某些相信國家安全有風險的人,可以禁止離開某個處所非常長時間,並可重複禁止,這類做法會留意這一方面法律提議,以及當地涉及人權如何平衡。」 被歐美制裁的俄羅斯富豪遊艇,上周停泊於本港水域,被美國指香港或會成為寡頭避風港,影響聲譽,李家超強調必須依本港的法律辦事,他說:「任何聯合國的決議有關制裁香港都會執行,因為這是香港的法律基礎,不可能做任何事情沒有香港法律基礎是違法,亦不是香港法治精神,任何包括某一些資金、活動也好,一定要按本地法律處理。」 李家超仍在美國制裁名單中,被問到會否如前特首林鄭月娥以現金支薪,他不評論,但形容制裁是野蠻行為,會一笑置之。
- i-Cable
- 2022年10月11日
本港首現新變種病毒分支輸入個案 劉宇隆籲勿過慮
【有線新聞】本港首次發現新的Omicron變種病毒分支XBB.1亞系輸入個案,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XBB.1有可能成為主流病毒株,但市民毋需過分擔心。 劉宇隆:「XBB.1都是由BA.2變出來,T細胞的能力應該不會逃脫,因為T細胞的反應是很細微,所有這些都是網鏈,因為都用抗體、中和抗體或是代中和抗體逃脫,它們如何也不能逃脫T細胞的反應,所以我們要把試點和焦點,真的要在打針後抗體好一點的時候,轉移給T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