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24日
澳門連續兩日無新增社區個案 今波累計1,810人感染
【有線新聞】澳門連續兩天沒有新增社區個案。 當地昨日只在圍封大廈,以及醫學觀察酒店,發現五宗病例。社區方面,全民檢測或重點人群檢測,都沒有新增個案,這波疫情累計1,810人感染。另外,第13輪全民檢測昨晚七時完結,有兩個混合樣本呈陽性,需要複檢,暫時確認有一人染疫。
- i-Cable
- 2022年07月24日
陳家亮料確診再過萬、兩年内未見底 促政府研應對政策助市民過正常生活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預計,確診數字可見將來可能會再次過萬宗,至少一兩年內疫情都「未見底」,政府必須研究應採取甚麼政策,令市民可以正常生活。 確診數字持續上升,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相信,可見將來會再達5位數,近日需要入院患者有所增加,中大醫院已預留病房,以便有需要時協助接收患者,他認為疫情仍未見底。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這個情況隨時起碼要維持多一、兩年時間,整個醫療團隊以至政府 更要去反思,我們再面對類似的問題,應如何做才可令防疫方面做得更有效、不會拖垮醫療系統,第三、對市民的日常生活可見到終點、不會無了期。」 日後要更好應對疫情,陳家亮說政府要想想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 中大展開了俗稱「長新冠」的康復者後遺症研究,預計大約3個月會有結果,希望了解感染新型肺炎後,對健康的長遠影響,協助政府規劃資源運用。 他透露開展研究前,面對多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 陳家亮:「最大問題就是過往一段時間,我與不同政府各方面人士商討,有部分人表示不清楚問題有多嚴重,我跟醫管局同事商討,便說這問題與醫管局無關,我跟衞生署同事商討,便說這應向醫管局查問才正確,往往大家有種這責任誰屬。」 他又說
- i-Cable
- 2022年07月24日
韋志成稱五街、十三街重建計劃複雜 正展開技術可行研究
【有線新聞】市建局表示,正就重建土瓜灣「五街」及「十三街」展開技術可行研究,為日後更新創造條件。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提到,非常理解舊區居民希望盡快重建,但「五街」及「十三街」舊樓群發展密度非常高,現時剩餘可准興建的樓面面積,只佔總准許發展面積的不足一成,附近亦有多幢工廠大廈及運作中的煤氣廠,要制定一個兼容住宅及工作用地的規劃需面對多重技術挑戰,相對九龍城其他重建項目更複雜。但市建局不會迴避,會以新思維為項目拆牆鬆綁,期望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 i-Cable
- 2022年07月24日
私家車凌晨尖沙咀衝路障再撞兩的士 男子涉瘋狂駕駛、藏毒被捕
【有線新聞】一輛私家車在尖沙咀逃避警方截查,與兩架的士相撞,司機涉嫌瘋狂駕駛和藏毒等被捕。 被捕23歲男司機鎖上手銬,在場協助警方調查。凌晨3時許,警方在山林道設置路障,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時,該車未有理會並加速行駛,駛至金巴利道懷疑失控與兩部的士相撞,私家車上有4人下車逃走。警方趕到制服其中一名男子,並在車上檢獲一包懷疑毒品。一名54歲的士司機不適送院。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元朗小磡村報稱被拆屋、損失60萬 警列刑毀案
【有線新聞】元朗新田小磡村有人報稱被拆屋。 案發在小磡村近「信芯園」,警員到場調查,附近有一部剷泥機。警方下午近5時接到報案,指兩間鐵皮屋被清拆,50米欄杆被毀壞,事主報稱損失60萬元。警方列作刑事毀壞案,暫時未有人被捕。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男子黃大仙球場暈倒 送院後回復清醒
【有線新聞】黃大仙一名男子在球場一度暈倒昏迷。該名男子41歲,送院後回復清醒。 晚上近9時,他在摩士公園一個足球場運動期間暈倒,救護員到場為他急救,送院治理。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19年遭催淚彈「爆眼」 楊子俊指將承認參與非法集結 重申從無隱瞞當日活動
【有線新聞】2019年被催淚彈射中右眼的前通識教師楊子俊,較早前被控兩項非法集結罪,他說會認罪。 楊子俊在社交平台發文說,會在下月中的聆訊承認參與612金鐘非法集結。他說,從無隱瞞參與當日的示威活動,與律師審視多項證據後看法一致,家人亦支持他的選擇,因此決定認罪。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中五生投訴髮禁涉歧視 平機會:倘調停不成功或尋求法律協助
【有線新聞】一名中五學生向平機會投訴學校禁止男生留長髮,涉嫌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主席朱敏健說正按法律程序處理,完成後會向公眾詳細交代。 朱敏健:「他說的內容,是符合四條反歧視法其中至少一條當中所涵蓋的範圍。如果是這樣,我們就會處理,但我們處理不代表我們已有判斷他是對或錯。目前我們正尋找個案是否可調停,如果(調停)不成功的話,我們才會就個案各方要點作評估,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會否有機會尋求法律協助。」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連續三日確診破四千 再多七死、三人家中暈倒亡 當局憂醫管局負荷持續增加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265宗確診,本地個案佔4,034宗,多七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說擔心醫管局負荷持續增加。 連續三日個案破四千宗,多168名病人入院,現時共有1,275名病人留醫。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個案持續慢慢上升,當然速度不像第五波,二、三月時那麼快,但大約兩個多星期都翻一番,我們擔心醫管局負荷量增加,希望市民遵守防疫措施。」 新增七人死亡,其中三人是在家中暈倒後離世。另一名91歲女死者接種了兩針疫苗,有長期病患,入院時右邊身體沒有力、口齒不清、出現缺血性中風。住院近兩星期後,核酸檢測才呈陽性。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她本來經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入院,隨後轉去佛教醫院的病房,是早前發生院內感染的那個,她在3號入院,發現她檢測陽性是在16號,相信屬於一個院內感染。」 葵涌醫院復康病房毅置居,一名職員早前確診,病房再多五名病人感染,全部情況穩定,病房已停收新症。 學校方面,九龍華仁書院等三間學校有個別班級要停課。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稱區議會改革未有具體方案 麥美娟:不會限制個別人士參與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未來區議會產生方法未有具體方案,但強調不會限制個別人士參與區域組織。 麥美娟:「地方行政的檢討工作是民青局一個重要任務,這個區域組織的成立是根據香港法例,所以我們的檢討也是朝着這個方向。暫時我們就着產生方法和成員組成,未有具體的方案,但可以肯定說的是,我們在檢討的時候,並不是打算要控制或容許某一些人參與區域組織,我們是希望區域組織有廣泛的代表性。」 即將上任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感謝獲邀加入政府,認為香港有很多有心有力年輕人,期望未來一起合作服務社會。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周末書展人流增 多間書商減價促銷 有家長專程買歷史書:跟女兒分享舊香港故事
【有線新聞】周末書展人流增加,不少家長趁放假帶同小朋友買書,不過書商說今年銷情差了。 早上灣仔會展人山人海,有書商推出10元一本的優惠吸引市民;有家長趁放假陪同小朋友,自備購物車來掃貨。也有家長專程來買香港歷史書,希望跟女兒分享舊香港故事。魏先生:「有太多了,以及有些東西我們都忘記了,透過書中的相片和文章可以回憶,還有一些我未曾到訪的建築物、一些舊的歷史建築物,我都想跟她說一聲,看看以前的香港是怎樣的,與現在的大廈相差很遠。」 這裡下午會舉行簽名會,早上已經吸引大批書迷圍住攤檔一圈排隊買心頭好。參展商Ching:「希望多創作一些書給年輕的讀者,因為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很艱難,希望有一本書可以令他們日常開心一點。」 售賣旅遊書的攤位就較冷清,書商要減價促銷。 受疫情影響,參展商說今年市民買書不及以往闊綽。參展商黃慶雄:「以往(客人)拿書上手,看一看、翻一翻就會購買,但今年看到大家都翻了很久,有些都把書本放下了,走了數圈再回來。」 有書商說,今年比去年人流少,銷量減少一至兩成,移民書銷量與往年相若,最多人看英國和澳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下午參觀書展,並聽取參展商介紹。出版社指陳茂波買了至少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