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立法會議員李惟宏確診 上周四曾出席大會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李惟宏確診,現正居家隔離。 李惟宏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他最近一次回立法會是上周四在會議廳出席大會,當天快測結果為陰性,工作期間一直有佩戴口罩,並無與其他議員或他的職員有密切接觸。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明愛醫院兩病人疑受襲 警拘兩男女 涉醫護人員不恰當對待病人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男一女,涉嫌在明愛醫院襲擊病人,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上星期五收到報案,指明愛醫院兩名病人在護理期間懷疑身體被傷害,涉及醫護人員不恰當對待病人。警方在星期日及星期一在觀塘及長沙灣分別拘捕一名30歲女子及一名39歲男子,兩人涉嫌普通襲擊,獲准保釋候查,下月中向警方報到。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國安處拘42歲男 指控多次發布煽動帖文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拘捕一名42歲男子,涉嫌多次透過社交平台發布有煽動意圖的帖文,正被扣查。 警方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被捕男子的住所和辦公室,檢獲懷疑曾用作發布煽動意圖訊息的通訊器材,調查指他涉嫌在社交平台多次發布帖文,引起他人憎恨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煽惑他人侮辱國旗和國歌。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增7286宗確診 多11死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286宗確診,614宗為輸入個案,多11名患者離世。 本地個案有6,672宗,其中16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多20人確診,而871間學校呈報2,057宗個案,14間學校共14班要停課一星期。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李家超泰國返港確診 曾國衞:他無畏疫情、出外講好香港故事
【有線新聞】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香港的國際輿論工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形容,特首李家超泰國返港確診,反映他無畏疫情,出外講好香港故事。 曾國衞︰「行政長官剛剛在泰國為了講好香港故事、為令香港可以發展更好,大家都知道他剛剛確診了,他無畏於這樣的情況,勇於進行這方面工作,未來我們都會繼續這樣做,亦會安排很多高官外訪。除了國外、內地都會有安排,疫情容許下我們都會盡量再去,包括泛珠三角論壇。」 曾國衞說,會繼續去信西方媒體澄清不實指控,亦責成駐外辦事處以不同形式向外國政商界宣傳解說香港情況。另外,就假資訊的立法,他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會小心評估多方面情況,希望不損害新聞自由又有適當制約,當局會在適當時候交代。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律政司向外聘大律師發信 要求承諾維護國安法、不從事危害國安行為
【有線新聞】律政司首度要求所有外聘大律師承諾維護《國安法》,不會從事危害國安行為,最遲下月5日簽妥文件。律政司暫時未回應事件。 律政司一直沿用外聘制度協助檢控工作,去年外判的上訴案件有37宗,刑事審訊案件就共有1,143宗。 律政司向這班外聘大律師發信,說為確保高質素專業表現,要求他們作出承諾,包括遵從《國安法》。信中引述用《國安法》第六條:「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都應當遵守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其他法律」,提醒外聘大律師不得直接或間接從事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另外,履行檢控工作時要嚴格保密,遵守「保密協定」,在未有律政司司長書面批准下,不准向任何人洩露任何涉及案件的指示和文件等資料,亦要確保自己與檢控工作不會牽涉利益衝突,以免惹人懷疑。所有外聘大律師最遲下月5日要簽妥文件,交回律政司。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黎智英聘英御狀 律政司申上訴終院遭拒須付訟費
【有線新聞】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獲批來港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抗辯,律政司不服,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被駁回,要支付訟費。 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下月1日開審。高等法院早前批准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來港為黎智英抗辯,律政司不服,先後兩次申請上訴,但都被駁回。 判詞指律政司一而再反對Tim Owen來港,嚴重干擾黎智英的法律團隊準備審訊,新的上訴論點沒有合理爭辯之處,加上不認為Tim Owen的參與有違《國安法》起草目的及宗旨,決定駁回律政司的上訴申請。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夜潛住宅擒床身壓女事主 男子意圖搶劫囚2年8月 事主面頸留疤患抑鬱
【有線新聞】一名男會計去年凌晨潛入馬鞍山一個住宅單位揚言打劫,判囚2年8個月。 38歲被告蕭維,去年4月23日潛入恒安邨恒江樓一個單位,趁獨居女事主睡覺,爬到床上用身體壓着她,並揚言打劫,被告早前承認意圖搶劫而襲擊他人罪。 法官判刑指被告午夜犯案明顯是有備以來,又用武力控制事主,創傷報告指事主患上抑鬱症,又時常發惡夢、消瘦近30磅,面部、頸部等受傷,留有疤痕,影響模特兒及美容工作,考慮被告有7項刑事定罪紀錄,判囚2年8個月。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反修例期間包圍政總 七人暴動罪成 最高判囚4年7個月 一人判入教導所
【有線新聞】2019年9月有示威者包圍政總,7人暴動罪罪成,分別判囚3年4個月至4年7個月及入教導所。 案發2019年9月29日,7名被告14至33歲,被控在政總一帶參與暴動,5人開審前後先後認罪,2入經審訊罪成。 法官判刑指本案規模不少,眾多人聚集針對政總,有人投擲汽油彈、設路障癱瘓交通,衝突維持約半小時,大部分人蒙面和穿黑色衣物,顯示他們明知行為違法要掩飾身分,考慮他們是一念之差鑄成大錯,重犯機會低,判囚3年4個月至4年7個月,案發時未成年被告入教導所,同案22歲被告劉燕嫦開審前認罪,周五判刑。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天星小輪申加價 中環灣仔來往尖沙咀加一倍 市民:愈加價愈唔搭
【有線新聞】天星小輪申請加價,中環、灣仔來往尖沙咀票價加一倍,並計劃取消長者免費乘船優惠。 天星小輪上年2月曾經加價,又再申請加價一倍。以中環來往尖沙咀為例,平日坐上層收3.2元,現在申請加價至6.4元,假日就加至8.4元;坐較便宜的下層,平日及假日分別加至5.2及7.2元,不過仍比乘坐港鐵便宜,單程收$10.1。灣仔來往尖沙咀申請的加幅一樣,維持了30年的長者免費優惠,就申請改收2元。 天星小輪說近年營運成本持續上升,但乘客量由08年每日約63,000人,持續跌至18年約54,000人,疫情加上港鐵過海段通車,今年首季客量跌至新低,每日只有約1萬名乘客,去年虧蝕超過3,700萬元,要依靠債務維持服務。 市民QUEENIE︰「你加多少都沒甚麼用,你越加價,市民或者不乘搭,最後就要倒閉。」 市民黃先生︰「以我經驗(每班船)大約只有十多名乘客,一艘船要六名員工工作,汽油錢都不夠支付。」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本周五討論加價申請。新界西南(民建聯)陳恒鑌︰「我覺得比較高,我們都知道天星經營困難,但如果加一倍,擔心會令客量越來越少。」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是可以接受它加價,加上最主要現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醫衞局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 中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張偉麟兼任總監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宣布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暫時兼任統籌處總監。 醫生張偉麟會負責統籌處的預備工作,包括物色及招聘合適總監人選。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私營醫療界別,向巿民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統籌處亦會發展共通平台,從私營市場綜合採購醫療保健服務。
- i-Cable
- 2022年11月21日
貧窮線|長者物業多自住 周永新稱毋須再訂貧窮線 促分析支出針對扶貧
【有線新聞】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毋需再訂貧窮線,過去十多年的數據足夠參考,現在要盡快推出措施幫助最有需要的長者及兒童。 周永新研究貧窮問題40多年,他認為訂立了十幾年的貧窮線,已經協助找出本港的貧窮人口,即使修訂計算方法作用都不大,周永新︰「我相信到了一個階段,不太需要再做所謂貧窮線,你計資產,唯一結果是少了長者生活在貧窮之中,因為你有資產,你知道又怎樣呢?幫不到你扶貧的,因為其實長者有的資產,絕大部分是自己住的那層樓。」 周永新認為最重要是如何精準扶貧,可考慮分析他們的支出及自理能力,再透過政府及社福機構的合作,盡快推出針對性的援助,周永新︰「一個人肯定要食,如果超過他的支出的50%,就劃分他們是貧窮,研究如何增加對他的援助,例如就(派)多些錢。可以很精準知道一群長者是比較窮、自理能力較差、照顧不到自己、又買不到服務就去幫他,這樣才能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 扶貧委員會非官方委員施麗珊說,貧窮線若考慮資產可能會較精準,但要小心處理,施麗珊︰「通常長者的物業其實都是自住,如果他有其他多個物業都要交稅、會顯示在他的其他收入。第二,究竟有幾多人肯呈報有其他資產,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