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陳茂波:防疫抗疫基金已動用逾1,700億元 包括向醫管局撥款250億元
【有線新聞】防疫抗疫基金截至本月初已動用1,70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政府向基金注資2,509億元,截至本月初已動用超過1,700億元,惠及超過700萬人次,及95萬企業或商戶提交的申請。少部分措施涉及額外行政費用,金額少於百分之一。另外疫情以來,基金已向醫管局撥款250億元。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增329宗確診、4人亡 食肆群組續添個案 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升穿1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29宗新型肺炎確診,多4名患者死亡,多個群組都有新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說,隨着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每日確診宗數難免有波動,但住院及嚴重病人的數字仍然穩定,認為現時不用太擔心。 觀塘御善私房菜多6名顧客確診,累計26人染病,當局會再調查是否有人虛報在私房菜館的活動。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這個場所內沒有閉路電視,所以始終無法知道當晚在裏面實際發生了甚麼。」 至於出現「超級傳播」、近日最大的感染群組上環星月樓再多6人染疫,累計60名顧客及10名員工確診,病毒基因排序顯示與西環邨西苑臺本月初爆發的群組相同,其中一名員工就是住在那裡。歐家榮:「員工引致星月樓的爆發,我們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性。220名食客當中,暫時知道有60名食客受感染,我們相信都是大致差不多,因為事件過了超過一星期。」 東涌富東廣場譚仔米線則多3名顧客染病,都是上星期三曾經光顧;紅磡新旺會桌球室多1人確診,累計16宗個案。 港大推算的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最新數字升超過了「1」的水平,意味著一名患者會傳染多於一人,接下來的單日確診數字有可能回升。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究竟我們將來叫『第五波反彈』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23條立法工作 劉兆佳認為必不比英美國安法嚴苛 馮華健指盲目全抄外國法案將碰壁
【有線新聞】有學者相信,基本法23條的立法內容不會比英國的國家安全法嚴苛,前律政專員馮華健說,英國的法案有很高參考價值,但盲目全抄就會碰壁。 做過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前律政專員馮華健說,香港與英國同樣實行普通法,但不應該「照單全收」。資深大律師馮華健:「我認為不能糊里糊塗地照抄,是會碰壁的,因為每個社會都不一樣,香港絕對不是英國,就算中國大陸也不是香港,我們也不是中國大陸,更何況我們要照抄英國,這個是不應該的。」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都認為,當局要按本港實際情況立法,劉兆佳:「現時香港比較缺乏的,是足以保障、防止叛國,或許勾結外部政治組織,以至防範國家機密被竊取,這些法律才是香港的需要。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的嚴苛程度肯定比不上英國及美國的國家安全法律,在這樣情況下,西方國家是沒有理由,甚至不能持雙重標準,對香港的立法工作橫加詆毀。」 他重申23條立法是香港的憲政責任,當局最重要是要向市民解釋清楚立法的必要性。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有議員倡醫療券擴至藥劑師服務 陳肇始指會持開放態度檢視
【有線新聞】現時長者醫療券主要資助長者使用醫療服務,有議員在立法會建議將適用範圍擴至藥劑師服務,食衞局說持開放態度檢視。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會否考慮加入長者可以通過醫療券,尋找藥劑師接受專業藥劑師服務?包括醫生處方配藥或藥劑師顧問服務。」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不論是醫療券劃定特別用途,而這些特別用途可以在甚麼範疇,以至甚麼人員可以提供,我們會持開放態度、整體檢視。」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內地拒收供港蔬菜發泡膠箱 環境局正與內地探討重用回收方案
【有線新聞】因應本港疫情,內地拒絕回收裝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環境局估計這類發泡膠箱每日有12萬個,平均每天清理4至5萬個,正與內地探討雙方可接受的方案。 新界東北(民建聯):「剛才局長說過,這些廢發泡膠箱會與內地探討,讓她們收回這些廢發泡膠箱。這等於香港市民期望與內地通關一樣、是遙遙無期,眼白白看著每天有40噸這些廢發泡膠箱拋在堆填區,是否對得住香港市民對環境局的期望?」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同意議員所說,大家對環境保護有期望,致力與相關內地單位,將這件事回到本質、初心,便是重複、重用這些發泡膠箱,這是最環保的。希望經過適當的消毒和處理,這些(發泡膠箱)及早能夠通關。」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去年馬鞍山女童疑會所遇溺亡 其中一名救生員認落假口供 判160小時社服令
【有線新聞】一個7歲女童去年九月,在馬鞍山一個屋苑會所泳池游泳時懷疑遇溺死亡,三人涉嫌落假口供誤導警員,其中一名救生員被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 三名被告包括兩名救生員及泳池服務承辦商,訛稱事發時有兩名救生員當值,警方調查後發現泳池當時只有一名救生員當值,三人被控明知地誤導警務人員罪,其中一名救生員早前認罪。裁判官張志偉判刑指,被告案發時受僱,毋須隱瞞、應如實舉報,承辦商亦應承擔責任,考慮到被告認罪、沒有刑事定罪紀錄,判處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運輸署推「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 料下年開始進行測試
【有線新聞】運輸署將優化「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預計下年開始進行測試。 運輸署說過去曾在交通燈試用計時器,但未能改善行人安全。最新計劃改良設施當綠色人像燈號剛亮起時,便開始顯示倒數,又會結合行人感知裝置及智能系統的應用,選擇合適的馬路作試點,現正採購有關系統的設計及部件。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科大前副校、人大代表葉玉如 獲薦為科大校長
【有線新聞】科大前副校長葉玉如獲推薦為科大下任校長唯一候選人。 葉玉如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亦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科大向師生及校友發電郵,周五安排葉玉如出席網上會議與師生交流,同日下午校董會開會審議校長遴選委員會建議,如獲通過任命,葉玉如將接替10月中卸任的史維,成為新任校長,預料成為大學創校以來首位女校長。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有議員指過去三場選舉遭外界抹黑 曾國衞:會澄清不實報道、絕不姑息
【有線新聞】本港過去八個月完成了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及特首選舉,有議員說這三場選舉都遭受外界抹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說會澄清不實報道。 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這幾場關鍵選舉遭受外界攻擊及抹黑,誤導國際社會及香港。如何宣傳新選舉制度,令大家相信新選制?」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對於不實報道,我們絕對不會姑息情況下,作指正及澄清。政制局曾對全球聲譽高的媒體,亦毫不避諱作出指摘。」另外,曾國衞又說,會致力在下月底政府換屆前,向立法會提交院舍修例及版權修訂條例等約10項法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日本試行開放小型旅行團 邱騰華:日本領事承諾會反映港人熱切期望
【有線新聞】日本今個月內試行開放讓美國等四個國家的小型旅行團入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說,日本駐港總領事承諾會反映港人熱切期望去日本旅行。 邱騰華:「早上與日本總領事通電,留意到日本準備對某些地方,所謂用旅行團形式進一步開放,向他表達了香港是日本其中一個主要遊客來源地,香港很多人熱切在疫情紓緩時重新出去,我們有向他提及,亦都包括疫苗認可方面等。我有向他表達過意思,他承諾將我們的訊息向政府反映。」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政府換屆在即 邱騰華表明現階段不回應組班工作
【有線新聞】政府換屆在即,外界關注現任官員會否留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主動表明,現階段不會回應新一屆政府組班工作。 邱騰華:「明白新聞界很關心這個問題,尊重作為現任官員必然會做好工作,盡力應對至任期完結為止。當然我們會尊重新一屆政府的組班,衷心祝願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能夠組成一個好的班子,為香港揭開新的篇章。」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鄧炳強指23條參考英國法案 倡警毋須先獲法庭授權搜查 疑犯未經起訴最多扣14日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基本法》23條的立法工作會參考外國相關法例,他特別提到英國的《國家安全法案》,建議警方毋須一定事先得到法庭授權而搜查、疑犯未經起訴亦可扣留最多14日。 鄧炳強發表《立法保國安全球皆然》文章,說留意到英國內政大臣向英國國會提交國家安全法案,涵蓋範圍極廣的新罪行及多項限制公民權利的措施。法案亦特別提到間諜活動、外國對政治制度的干預、破壞活動等源自外國的國家安全風險,更表明立法要「走在有關風險之前」。 法案建議加強英國警方的調查權力,包括在緊急情況下毋須事先獲得法庭授權而行使搜查權力、拘捕疑犯後可在未經起訴下扣留最長14天。法案擬訂的罪行絕大部分具域外效力,即不論犯案者的國籍或犯案組織的成立地點。 鄧炳強說《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會參考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同類法律,包括英國《國家安全法案》,他期望各界、特別是外國政客可以客觀理性看待特區政府的立法工作,切勿作出「雙重標準」的肆意攻擊或試圖干擾。